馬來西亞之行--開篇

作者: ZH叮叮走天下

導讀 (今天剛剛收到來自窮游論壇大馬華人的“自由瘋”的新年賀卡)大年初六,相當地開心,這應該算是我的國際友誼吧。突然想起去年去大馬的游記到現在還安睡在我的硬盤裡,於是乎,決定已此開篇。 祝福的話語原文如下: 窮游搭橋梁 相逢是有緣 見字如見人 牛年行大運 09年飛的更好走的更遠 世界踩在我腳下 祝:心想事成 工整的詩句,尤其是“行大運”,特別的中國 ...


(今天剛剛收到來自窮游論壇大馬華人的“自由瘋”的新年賀卡)大年初六,相當地開心,這應該算是我的國際友誼吧。突然想起去年去大馬的游記到現在還安睡在我的硬盤裡,於是乎,決定已此開篇。

祝福的話語原文如下:

窮游搭橋梁

相逢是有緣

見字如見人

牛年行大運

09年飛的更好走的更遠

世界踩在我腳下

祝:心想事成

工整的詩句,尤其是“行大運”,特別的中國味!

使我不得不感嘆馬來西亞華人對自己的後裔在中國文化教育上的苦心!

讓我仿佛又回到的馬來西亞那裡的華人文化。。。。。。

在這裡,也祝所有的網友們新年快樂!(雖然遲了點)

同時也希望,因為窮游網而結識的朋友的友誼長存!



(馬來華人,馬來印度人還有馬來人坐在一起吃飯,於KL雙峰塔頂樓的美食廣場。)

馬來西亞,人口2700萬。三種民族融合在一起,假期多,當然塞車也多。但,無論是哪個民族的人,他們都是馬來西亞人。如果硬要把他們分開,那因該是大馬華人,大馬印度人和大馬馬來人。直到現在,我還無法接受走在大街上我的左邊是個黑皮膚的印度人,右邊是個圍著頭巾馬來女人,而迎面走來的是和我一樣說著漢語的華人。國家的定義,在我的意識中突然間變得是如此的模糊!但是,也就是這次的大馬之行,我對國家的定義又有了新的理解。原來,我一直以為,只要是黃皮膚黑眼睛說著中國話的,他一定是中國人。泰國之行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還有香港人,台灣人和大陸人之分。馬來回來,我深深的地感受到,其實無論是華人文化還是印度文化,就是整個馬來西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一部分的缺失和消亡,馬來西亞文化將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大馬文化!所以,會說漢語的黃臉孔,也有可能是個“老外”哦!

有些時候真的覺得,那些老外要想看中國文化,從某一方面來講,好像沒必要到中國來,去大馬好了!越是失去越懂得珍惜,在大馬的華人在通過各種手段保護著自己的文化。鼓勵多生,有自己的電視劇,報紙和醫院。所以,這裡保留著最中國的文化。而現在的中國,由於改革開放,東西方結合的應該算是“新中國文化”吧。



(龍山堂公祠,檳城。濃郁的中國建築。)

在馬來西亞,無論你在哪裡買東西,當他們把找零給你時,都會微笑地說聲“Thank you”

大馬人說英文很逗,“two”念“肚”不念“兔”。

到大馬第一天的午後一點,那個人聲鼎沸小市場,還有那個賣我冰水的小孩。

中國山上俯瞰馬六甲的炊煙裊裊,馬六甲的日落。

清晨到達檳城後不絕於耳的啊啊啊的祈禱聲,還有在海邊看著飛機的起飛降落。

蘭卡威的那只大龍蝦,還有那只飛進我酒店陽台的小鳥。

我發現,每次旅行,景點是目的。

但是,讓你難忘的,卻在我的旅途中。。。。。。

這裡上傳的圖片有限

更多圖片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


精選遊記: 吉隆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