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7-04.05)
3.27 16:05 飛機准點起飛,19:05 准時到達昆明。
3.28-3.29昆明只是過路,隨意在城市晃悠。飽了口福,嘗了聞名的米線、品了N多小吃、啃了慕名已久的烤魚。到海埂公園看滇池,坐纜車橫跨滇池到西山,圓通寺禮佛,過大街穿小巷的溜達。(大城市嘛都差不多,對我的吸引力不大)
18:00 又起飛了,到此行的最終目的地-西雙版納。下飛機,只覺機場真迷你,出機場,特有的熱帶的空氣與味道撲面而來,度假的感覺又來了!訂的是豆豆家庭旅館,攻略中大名鼎鼎的李師傅來接的機。
到旅館,直衝向露台,似乎身處小型熱帶花園,對面是泰式風格的樓房,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感覺美好!
乘天未暗,立即出發尋找傳說中的“三味樓”(吃乃人生大事啊),功夫不負有心人,終在一旮旯找到。點了傳說中的香茅草烤魚、臭菜、菠蘿飯和包燒牛肉,除了最後一個不合口味,其他確如傳說中的那般美味(不僅群眾的眼睛雪亮,群眾的味蕾也值得頂)。母女倆癟著肚子進門,圓著肚子出來,但“不幸”又被我們逮到了水果攤,芭蕉太好吃了!
3.30 與人相約(同旅館的游人)包車去基諾山寨、野像谷一日。
第一站:基諾山寨,景點導游帶領一行人講著這第56個民族的特有風俗風情,我們邊聽邊看著似乎已有明顯商業味的民族表演和各種活動。但讓人欣慰的是他們的臉上的笑容還依舊淳樸,希望可以永遠。
第二站:野像谷,明知看不到野像,但也向往(太有名的景區了)。進門正午,剛好有大像表演,游客們一邊海吃海喝,一邊看大像搔首弄姿,我不禁有點潸然:大像太可憐了。他們被人類操縱著,鞭策著,那麼巨大的身軀竟能擺出如此扭捏的姿態,就為了迎合人類那點自以為是的虛榮和低級不堪的趣味。更讓我無語的是連喂食大像也以錢開道,大像已只認錢,不認食。
演出後,坐上傳說中的歷時35分鐘的空中纜車俯瞰熱帶森林。意料之中的當然沒有看到野像,只聞到一陣臭味,也許我們正被野像看著呢。下纜車,步行下山,一路熱帶風光(景區內特有的警示牌更吸引我眼球,照片為證)。
回市區後,找到傳說中的財春青嘗嘗泰式菜肴,後回旅館養精蓄銳准備晚上再奮鬥。
傍晚出發去猛巴拉納西藝術宮,先吃了包在演出票裡的風味餐,後在外場等候互動節目。19:10開始,各民族舞蹈跳了起來,眾人也一起嗨噅了起來,還有遠道而來的泰國學生藝術團助陣吹拉彈唱了一番,好不熱鬧!不過這一切只是熱場,真正的演出是在內場。現在的我已很難形容出當時的我是如何沉浸在那一幕幕中的感想,只覺得那些音樂,那些布景,那些演員……都讓人陶醉。(快結束時還被演員潑了,濕身了)
3.31 離開景洪去猛侖的植物園(晚上住傳說中的植物園賓館)。專人陪同講解(本想與他人拼個團聽講解,未料我們到時已近正午,無人入園,無奈請),在園中走了近3個小時,邊走邊看,邊看邊聽,邊聽邊問,見識不少,“絞殺現像”“大阪根”“見血封喉”“含羞草”“跳舞草”……竟也不覺錢花的冤枉了(窮人啊,沒辦法,邊玩還邊惦念著錢)。
晚飯後在這人跡罕至的園中大口呼吸著,耳邊鳥聲陣陣,人似乎完全淹沒在綠色中,如此自然的身處自然,感覺真好!
半夜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熱帶雨季竟然因我們的到來提前到了。
4.1 早起用餐後,乘游覽車直達東區(此為熱帶雨林區,更無游人)。母女倆雖沿著觀光道路前行,但卻越行路越窄,越行天越暗,越行心越慌,膽小的我們為了安全起見,在只看了“絞殺現像“後就決定折返了(遺憾,但也是一種別樣的經歷)。
出園後,母女倆一路顛簸在田園風光中(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芭蕉林,誘人啊),乘車到橄欖壩。慕名住到參加過“小崔說事”的岩約家,木質傣樓,客房外一顆芒果樹,一個個青青的芒果懸在那兒,讓人垂涎。
正值午餐時,母女倆又開吃起來,在傣家傣樓裡吃著傣味菜,屋外小雨淅淅瀝瀝,此情此景甚好甚好啊!
雨停,我們到潑水廣場看“天天潑水節”的潑水演出。雖然這已是完全商業化的演出活動,但潑著潑著,演員們似乎真的游戲起來,不禁讓我佩服他們對於生活的那份真。
演出結束,團隊撤離,這裡不再是景區,這裡是真的村落了。周遭一切都靜了,各家村戶都在忙自家的,我們走在鄉道上,旁邊各式種植物郁郁翠翠的,田園氣息撲面,怎一個神清氣爽了得!
半夜,屋外又狂風大作,雷電交加,比昨日更甚,但我們完全沉睡過去,在大自然中沉睡的感覺真棒!
4.2 早起,雨也停了,這裡的雨季真是體貼人。下過雨的清晨也顯更清新,更動人。美好總是短暫,又要離開了。
乘車一路沿著瀾滄江,不久又回到了時隔兩日的景洪。從田園到城市,又見車水馬龍,似乎有點恍如隔世。
4.2-4.5 相較田園時光,此後的幾天已無可大敘。不過吃了N多水果,嘗了N多小吃,回昆明後又N頓米線。不能免俗的去了趟“石林”,見識了“近看大石頭,遠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到翠湖邊嬉戲鴛鴦一番;到雲大裡重返校園一番。

(菠蘿蜜)

(榕樹的絞殺現像)

(野像谷的警示牌)

(熱帶雨林)

(天天潑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