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走天涯第四輯之蘭州嘉峪關敦煌

作者: 慧芳窩落

導讀(2008.9.12-9.20) 9.12 7:15的火車先往上海(寧波小地方,連直達車也沒有),16:32才算正式啟程,開往蘭州。 9.13 14:45到蘭州,天挺熱。找到酒店休整後開始了異鄉的第一晚。出門便是步行街,比想像的好很多,(印像中,西部城市就應該是黃塵撲撲、破舊不堪的樣子),也沒有傳說中的那般污染。為了我一貫堅持的“走到哪,吃到哪”的奮鬥目標,母女倆首先瞄上了一家網上 ...

(2008.9.12-9.20)

9.12 7:15的火車先往上海(寧波小地方,連直達車也沒有),16:32才算正式啟程,開往蘭州。

9.13 14:45到蘭州,天挺熱。找到酒店休整後開始了異鄉的第一晚。出門便是步行街,比想像的好很多,(印像中,西部城市就應該是黃塵撲撲、破舊不堪的樣子),也沒有傳說中的那般污染。為了我一貫堅持的“走到哪,吃到哪”的奮鬥目標,母女倆首先瞄上了一家網上推薦的老字號“杜記灰豆”,點了早已如雷貫耳的“釀皮”和“灰豆”,不錯!似乎還沒吃飽(其實胃已飽,嘴還饞),又進了一家貌似很紅火的燒烤店,吃了羊肉串,喝了杏皮水。水足飯飽後,走在大街上又見當地酸奶(酸奶是本人最愛,每到一地偶都對當地酸奶抱有強烈的好奇心),灌了一杯後,母女倆已是挺著肚子溜達了。步行到黃河鐵橋—中山橋,因為是晚上,看不到有黃(第二天白天再見,果然黃),也毫無想像中見到母親河時應有的感覺。回酒店的路上,我又不能抑制的買了串葡萄朵頤了一番。

9.14 早起,慕名去吃了馬子祿(正宗的蘭州拉面,我卻不覺特別)。之後在蘭州城晃悠(蘭州只是過路,不是游程重點),上了白塔山,登高望遠,鳥瞰下這西部大城市。中午吃了金鼎拉面後(此次西行路漫漫,吃面路更漫漫啊,自回來後,我已基本不碰面了),進了省博(對於博物館類高層次的游覽項目,我一直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每裝成個文化人的進去,但每每睜大眼卻似什麼都沒看到),只盞茶功夫我等就出了。晚飯炒面片(就是變著花樣吃面),20:50的火車開始新的征程,進站前買了大串提子(此次西行,葡萄提子和瓜吃得爽啊)。

9.15 7:38到嘉峪關,包車嘉峪關半日游。車在戈壁上奔馳(此時終於開始有在西部的感覺了,“黃”就一個字,照片為證),先到“長城第一墩”“討賴河谷”,在觀望台望遠方,茫茫的,無垠的,祁連山脈隱隱的,關外的風呼呼的,有一種壯觀讓人戰栗。第二站到明長城,即著名的“嘉峪關”,不似北京的八達嶺,後者是“長”城,前者是長“城”。這存在了五六百年的城池卻完全不似歷史遺址,只得感慨工程的完美,直叫後人汗顏啊!

下嘉峪關,半日游也隨之告罄。中午掃蕩了一大碗拌面(稱之為碗真是太對不起它了,應是盆),乘上大巴駛向本次游程的重中之重—敦煌。一路是真正戈壁,山是禿的,地是貧的,連雜草也無痕啊!

19:30 到了,天還亮。酒店梳洗後,走到傳說中的沙洲夜市(人沒想像的多,這就是淡季出游的好處,在這裡感激一下年休假政策),當然依舊面如故。讓人驚喜的是在路邊買的瓜,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太好吃了”(此後每天平均2個)。

9.16 早起,按攻略覓去莫高窟的車—傳說中的綠皮公交,功夫不費有心人,一切順利。買了門票後,景點臨時組成十來人的小團隊跟隨講解員開始藝術之旅,參觀十個窟。本以為,我又會下裡巴人似的雲裡霧裡,但真正與那一尊尊雕像,一幅幅壁畫對視時,真正與那一個個遙遠但又真切的故事相遇時,被震到了!(老媽還本不想來,覺得票價不值,但現在已完全意猶未盡)。

中午回沙洲市場朵頤了傳說中的驢肉,又喝了一次杏皮水。下午太曬,索性午睡(打陽朔開始養成的惰性),電話訂下明日的雅丹一日游。

傍晚,陽光還是火辣辣的,但路還是要走的,母女倆出發去鳴沙山月牙泉。出門便乘上小巴直達景區。這裡的人明顯多了,有點景點的味道了。來之前,一心想騎駱駝,但此時驕陽似火,烤著、烤著,心就化了,只乘了觀光車直達月牙泉(我就是個行動的矮人啊)。小爬沙山幾步,不覺其沙“鳴”,只覺其行難。夢中當我滿目黃沙,我應無限感慨,但此時,我身處沙漠,近處是沙丘,遠處是沙山時,我竟覺一切似乎如此自然。在沙漠中,再喝杏皮水,那感覺真妙不可言。

9.17 天未亮,早起。當地組散客團9人出發去雅丹。一路又飛奔再茫茫戈壁上,除了白戈壁就是黃戈壁,除了黃戈壁就是黑戈壁(廢話連篇啊,但那時才知道原來戈壁還分白黃黑的),遠方是鳴沙山連綿,還是一個字“黃”啊!

中途至“玉門關”,“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讓人浮想聯翩,其實就那麼一墩,有那麼一門,該怪詩呢,還是怪人的想像呢?!

至“雅丹”(對此特有地貌的稱呼),千萬年的風的鬼斧神工,千萬年的地質變遷,湖水盡了,竟留下這一大片一大片的神奇。

順道看了下漢長城,畢竟兩千多年了,剩下的只是黃泥,沒有長城的形,徒有長城的名了。

這一天,180公裡的往返啊,“顛”就一個字。

在敦煌的最後的晚餐當然還在沙洲市場,入鄉隨俗的來了回燒烤。

之後的兩天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不作多敘(火車路漫漫啊)。


(討賴河谷)



(嘉峪關)



(鳴沙山)



(玉門關)



(雅丹地貌)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