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的梅裡雪山-------川滇游紀事之七

作者: jackylui

導讀10月22日的大清早,我們一個個睡眼惺忪的登上老和的小面的,往梅裡雪山進發。一路上風景依然絢麗,路況也不錯,但昨晚不節制地砌四方城的後果就是我們一上車就個個前搖後擺地進入夢鄉,哪裡還有精神去觀賞絢麗的景色呢。老和看到我們的嗜睡狀,也不忍打擾我們,直把車開得飛馳般,這一奔直到中午十二點左右,才停下慰勞肚子,在金沙江邊的奔子欄吃午飯,這也是茶 ...

10月22日的大清早,我們一個個睡眼惺忪的登上老和的小面的,往梅裡雪山進發。一路上風景依然絢麗,路況也不錯,但昨晚不節制地砌四方城的後果就是我們一上車就個個前搖後擺地進入夢鄉,哪裡還有精神去觀賞絢麗的景色呢。老和看到我們的嗜睡狀,也不忍打擾我們,直把車開得飛馳般,這一奔直到中午十二點左右,才停下慰勞肚子,在金沙江邊的奔子欄吃午飯,這也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之一,海拔約兩千多米,應該比中甸低,,老和把昨天打包的乳豬拿給大廚小炒,味道跟昨晚的截然不同,但一樣是一流的,且加了辣椒小炒,令胃口大開,還有那黃燜土雞,可能是農家自家奍的吧,味道無以倫比,那汁水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連一向很少吃雞的我也吃了幾塊。待我們摸著圓鼓鼓的肚子上車時,個個已是精神奕奕的了。

一路上去了幾個景點,東竹林寺、白茫雪山等等,那海拔已在我們的行進中悄悄地升高了約兩千米,達海拔四千多米了,但我們的困意少了許多,但海拔的升高使我們也沉默起來,車子在翻山越嶺,雖然車子兩邊秋色無邊,沿途大片大片地盛開著、顏色紛妍的山杜鵑、黃楊等令人目不睱接,眾多雪山也如列兵般一一矗立眼前,姿態雄偉,氣勢磅薄,但在一點也不平整的土石路行駛,車廂中的我們也不好受,上顛上甩的幾個小時,鐵打的人也是吃不消的,心裡只盼快些到達。

下午四點左右,終於到了觀景台。事前我們還一路心裡忐忑不安的祈禱能有個大晴天,且風向好,能將那令人懊惱的雲彩吹得無影無蹤,讓我們可以一睹梅裡雪山的芳容,因為之前聽太多的網友說梅裡雪山是有緣人才能見上一面的,有無數的網友等上幾天也無法看到梅裡雪山從那或厚或薄的雲彩後面露出芳容來,不得已戚戚然帶著深深的遺憾踏上歸程。在路上,還下了一場小雨呢,但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呀,我們到達的時候,天色晴朗,天穹淡藍的,雲彩也只是幾塊幾塊隨意地天穹中浮動,老和一個勁地說“你們的運氣太好了,你們的運氣太好了”,我們帶著出乎意料的心情,驚喜地站在觀景台上,極目遠眺,梅裡雪山就在我們的遠眺中矗立,主峰卡格博率領十三群峰, 綿延著橫在前方半空,,一一展露它們那雄偉、巍然的身姿,雖偶有一兩塊雲彩浮過,但很快地就再露出臉容,一覽無余地讓我們看個夠! 主峰卡格博峰,像座巨型金字塔,上鋪銀白色的雪皚,傲然地、鶴立雞群地挺立群峰之中,氣度非凡,那巍然、偉岸直似刺向天穹的的山峰,極像一把已出綃作勢直刺蒼穹的利劍,在金黃色陽光的映射下,變換著不一而同的色彩,忽金黃耀眼,忽淡黃宛然,忽金黑相聚,讓我們呆住了。我們屏住大氣,默默地遠眺著,我忽然想起多年前在離峰頂不遠處罹難的17名中。日聯合登山隊員,心裡嘆道:人啊人! 為什麼一定要征服我們認為是極限的地方,為什麼不可以設想和平相處,讓那些神聖的地方遠離騷擾、遠離俗世,永遠保持祂那神聖、超上的地位,永遠保持其在人民心目中的敬畏。就如梅裡雪山,放棄征服祂的欲念吧! 不要驚動祂,就讓祂神仙般地矗立在喜馬拉雅山脈與橫斷山脈交彙點吧!

待我們回過神來拿相機拍個不停的時候,幾隊一樣口呆目定、帶著長短不一鏡頭的游客也紛紛搶占有利的拍攝位置。其中幾個過來問我們來了多長時間,我們說剛到,他們就嘆息著直搖頭,他們說他們是從北京來的,來了幾天了,就今天天色放晴,且就這時候雲彩最少,可以一覽無余地看到神山至高無上的風采,還說有幾隊人之前等了數天還未能如願一睹神山的風采,悻悻然離去,直嘆我們的運氣之好。

我拍夠了相片,張開雙臂,在那颯洌有聲的大風中再度定定地遠眺那海拔6、7千米、如神仙般矗立在半空的十三峰,之前,聽來過的朋友說她當時被眼前的一切深深折服,真的想五體投地,我想:我明白她當時的心境了,明白當時她心裡受到的震撼了,因為我也直想五休投地。

梅裡雪山,謝謝你! 或許我們真的如那幾個北京人所說的運氣好,但也或許我們有緣,所以你在我們到來的時候向我們一覽無余地展示你那最美麗、最神聖的風采! 我被折服了,不管以後的境過時迀,我想:你在心目中永遠是那麼的迷人、那麼的神聖!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