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錦溪——處處是美景

作者: gjs7569

導讀我喜歡江南古鎮,尤其喜歡古鎮中彌漫著的,那種悠悠的、沉靜的人文氣息,古鎮能讓我避開城市的繁華、工作的煩惱,拋開一切的塵俗。幾次到江南,只要有機會便去。以前也曾經去過烏鎮、西塘,雖然很漂亮,但還是人多;周莊和同裡呢?聽說商業氣氛太濃了,便不想去。所以這次下決心要去一個人少而古舊的鎮子。最後挑中了錦溪,錦溪隸屬於江蘇省昆山市,在澄湖和 ...

我喜歡江南古鎮,尤其喜歡古鎮中彌漫著的,那種悠悠的、沉靜的人文氣息,古鎮能讓我避開城市的繁華、工作的煩惱,拋開一切的塵俗。幾次到江南,只要有機會便去。以前也曾經去過烏鎮、西塘,雖然很漂亮,但還是人多;周莊和同裡呢?聽說商業氣氛太濃了,便不想去。所以這次下決心要去一個人少而古舊的鎮子。最後挑中了錦溪,錦溪隸屬於江蘇省昆山市,在澄湖和澱山湖之間,鎮邊的湖叫做五保湖;因南宋一位姓陳的皇妃喜歡這裡的山水,死後葬此,故又稱“陳墓”。在鎮口,便可看到錦溪的代表建築――古蓮橋,橋長長的,橫在水中央,連接著陳妃水墓,中間是高高聳起的亭子,飛檐翹起,造型別致漂亮,下午的陽光從西邊照過來,整個古蓮橋就如鏤空的剪紙一般,格外美麗。湖中是大片的蓮花菜。不遠處,便是蓮池禪院,一陣陣悠悠的鐘聲從禪院裡飄出來,讓人的心頓時安靜了下來。 禪院前,是一字排開的烏篷船,搖船的一色全是身穿藍色印花布、扎著頭巾的船娘。船娘們一邊慢慢地搖著船,一邊曼聲唱著黃梅調或者民歌,歌聲很是清亮,在水上飄著,於是,人恍恍忽忽的,便沉浸在那種悠悠閑閑、家鄉般的氛圍裡了。 沿著青石板路,漫步走進鎮子,驀然看見,一家人的白牆黑瓦的院子裡,伸出一枝桔樹,黃黃的桔子襯著綠樹、白牆、黑瓦;院門口,一個婦人拿著一條大魚正在剖洗,大約要准備晚飯了罷?好一派江南人家的風光啊。那桔子讓我看得心動,左右看看,恰好附近有個賣桔子的,沒有講價,便買了兩斤,迫不及待地剝開,那一股桔子的甘甜便從舌頭上沁到了心裡。 一般的人都會到游客常去的下塘街和上塘街。我卻沿著另一條路,走到了鎮子深處。這裡沒有游客,只是錦溪人生活的地方。小巷悠長且幽靜,房子顯然比較破舊,但仍然有江南民居白牆黑瓦的風格;一個老人在一斧斧地劈柴,撲撲的聲音回蕩在小巷裡;一只可愛的花貓跑過去,主人正端著一碗飯在招呼它;一條狗出現在我面前,看了看我,搖搖尾巴,大概表示歡迎吧,又回到牆角繼續臥著曬太陽。河邊,一個婦人在洗衣,另一個婦人則在晾曬蘿蔔干,旁邊則是剛開始晾曬、菜葉還是綠色的霉干菜;一對夫婦搖著一條船過去,船上放著些河魚和青菜;一個孩子正在吃力地推著自行車、馱著貨物爬上小橋。 好一派,世外桃源的太平景像,令我陶醉和流連。

直到接近黃昏,我才轉到上塘街和下塘街,這裡和其它的江南古鎮一樣,都是大大小小的店鋪和民間博物館。店鋪有賣糕餅、古玩、首飾、工藝品的,博物館則有古董、根雕、家具、書畫藝術、磚瓦、名人、金石等,倒也琳琅滿目。糕餅店的主人向我推薦狀如襪底、焦黃酥脆的當地特產――襪底酥,想想我還要繼續出差,搖搖頭克制了購買的欲望。我在一家賣國畫和扇子的小店跟前停了下來,店主人一邊畫扇子一邊賣,我給女兒買了一把團扇、一把絹做的折扇,團扇上畫有錦溪的山水,折扇則是印花的藍色絹紗做的,女兒喜歡這些帶有民間風格的玩意兒。因為買了扇子且沒有講什麼價,店主人很高興地讓我拍下了他正在畫扇子的情景。 走累了,坐在“水鄉飯店”的河邊茶座裡,要一杯清茶慢慢地啜飲,安安靜靜地聽著店裡傳出的音樂,看著周圍不斷的過客以及對岸的建築。錦溪的建築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白牆黑瓦,飛檐上翹,輪廓分明,沿河而建。河上也是有大大小小的橋,雖然沒有陳逸飛筆下的“雙橋”那樣美麗,倒也風格各異;再加上船娘悠悠閑閑地搖著烏篷船、朗聲唱著歌從橋下穿過,一片“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江南景致。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月上柳梢頭,沿河的紅色燈籠、黃色河燈慢慢都亮了,燈光映在河裡,隨著樹影、河水一起蕩漾,昏昏黃黃的,一片溫馨伴著夜色漸漸地包圍上來。夜晚的錦溪,游客稀少,煙籠寒水月籠紗,寧靜而美麗。“水鄉飯店”的老板娘看我一個人痴痴地坐著,便走過來殷勤地問我,要不要接著吃晚餐。我點了有名的鲃肺湯、紅燒鲃魚、油炸臭豆腐、清炒金蓮花菜。頭一次在江南吃鲃魚,很新鮮好玩,便跟著老板娘到廚後,看著她剖洗鲃魚;魚不大,約有五、六寸長,她先是把鲃魚用手不停地摩挲,鲃魚的肺便越來越大,最後肺竟大過了魚身,此時一刀下去,取出了肺。這下子我算明白了,什麼叫“氣炸了肺”。看來,人也是不可過於生氣的,生氣便可氣壞了身子。鲃肺湯裡面有幾片鹹菜和豆腐,小小的一碗,很是精致,味道確實新鮮無比;相比之下,紅燒鲃魚就沒什麼吃頭了。臭豆腐很香,蘸著辣醬,格外下飯。金蓮花菜是當地湖裡產的,嫩而清香,我一個人幾乎吃掉一盤。飯後結帳,35元,惠而不貴。看來,這水鄉飯店在網上有名,也是名不虛傳呢!看著我背著包和相機要走,飯店裡的小姑娘笑嘻嘻地說,前面的夜景很好,多拍幾張吧,歡迎你再回來。一個人在外當“背包客”,聽見這話,心裡真是暖暖的。 走到鎮口,鎮子裡正在放電影,很多人在看,音樂很響,人影幢幢,回頭看看河上昏昏黃黃的燈光,想起了魯迅的小說《社戲》裡描述的: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 錦溪啊錦溪,我夢裡的古鎮,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你留給我的,卻是美麗與寧靜。我渴望著有那麼一天,再回到你溫馨的身邊……



(民間絲竹表演)



[千年龍柏(傳說是孝宗手植)]



(三十六座橋之一普慶橋)



(錦溪菱塘灣)



(錦溪雪景)


精選遊記: 昆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