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新生活北京·麥子
如今,很多休閑雜志都有一個類似“去處”“生活”的欄目,告訴那些年輕或者還算年輕的人們,這城市裡一些吃喝玩樂的地方,哪裡的館子有口味獨特的菜式,有超凡脫俗的格調;哪裡的酒吧有新鮮熱辣的音樂,有與眾不同的氣氛……感官的刺激都已經很難再得到任何的滿足,更沒有人會對心靈的寧靜頂禮膜拜,所以,當娛樂成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的時候,我們已經別無選擇了!後海,提供了又一種新生活的可能,不太浮華奢豪、也不太矯揉造作,維系著城市靈性的過去與現在,試圖測探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歷史上,北京城內形成的六海水系,南有南海、中海(合稱中南海)、北海,北有前海、後海和西海。西海又稱積水潭,前海又稱什剎海,北部三海一般也統稱什剎海,因此,“後海”在這裡應該是一個籠統的叫法,可以將它向外擴展,到煙袋斜街的商業街、到中戲所在的南鑼鼓巷、甚至到帽兒胡同的國家話劇院……但是不能無限擴展,因為禁區是不能隨意觸碰的。當年,與故宮的肅穆不同,這裡曾經是八旗子弟最愛的游逛之地。如今,與中南海緊鄰,後海竟滋生出眾多的酒吧、茶社、餐館……在白天和夜晚,展示著不同的側面,讓人不得不關注這樣一種新生活。
白天的後海,是平靜的。
岸邊依依的垂柳和倒影,看上去有些顧影自憐的意味,曖昧,溫順,柔軟,多少顯得有些無趣。在節奏嘈雜的城市裡,已經沒有人會去關心那些樹的命運,遷移或砍伐它們、用草坪替代它們……這樣可以使路變得寬敞,至少看上去寬敞。很多人都說水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眼前的一片水,一行樹,仿佛就在無意間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某種變遷,而我們究竟丟失了什麼呢?這城市曾經就像讓人摯愛的女人,劃過每一寸熟悉的肌膚,耳鬢廝磨間,有種久違的親切。而當她穿著華麗、濃妝艷抹地從身邊經過,盡管鼻翼裡充斥著香水的余溫,但是,那已經不再是屬於自己的過往。
遠遠望去,胡同口那些下棋的老人們,依稀可見的篤定是歲月的背影。夕陽西下的時候,家家戶戶晚飯的香氣混合在一起,親近平和的人情味兒慢慢升騰著、升騰著,胡同真正的絕妙韻味仿佛也就在於此,這真是一個懷舊的好去處。
城市的變遷、歷史的滄桑、人情的冷暖,都只是些遙遠的話題,在白天這樣一種情狀之下,那些酒吧看上去是懶散的,緊鎖著門,坐看著市井風俗,無傷大雅。暗流湧動下,它們吸收了古老城市、水邊生活的某種神韻,像波光粼粼的水面,斑駁,耀眼。這個時候,應該與酒精無關,坐臥在舒適的躺椅上,品一壺香茗,也許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看著垂柳嫵媚間、荷葉搖曳間,悠閑散漫的小船,帶著夏日裡微風特有的清香,從眼前靜靜劃過,終於體味到水的妙處,就在這無聲的波紋裡蕩漾。
於是在悄無聲息間,夜晚降臨了。
夜晚的後海,是熱鬧的。
南鑼鼓巷的“過客”,帽兒胡同的“那裡”,水邊的“左岸”,煙袋斜街的“蓮花”……
岸邊上、胡同裡……
酒吧趁著夜色開始蘇醒了。同時蘇醒的還有滿街的小商小販和乘涼的人們,晃動的身體、時令的水果、新鮮的花朵……充斥著狹小的街巷,熱鬧中開始有些雜亂了。
酒吧的歸宿在夜晚,這與別處無異,但是,這裡卻多少顯得有些零碎,盡管它們困守了一天,盡管它們有一些東西要蓄勢待發,也舉辦過“後海露天電影節”這樣彙聚京城藝術青年的活動。可是,不知為什麼這裡總也到達不了某種頂點,卻正是在爬升的過程中,一切才顯得那麼性感!所以,有些時尚、小資青年們在喝夠了三裡屯的啤酒時會斷言:“後海,成不了什麼氣候兒!”不知道他們的這些情緒從哪裡來,也許把金絲套地區的四合院全部翻蓋後,以成千上萬的美金賣給新貴CEO們,這裡就能成氣候了!
夜色漸漸地沉了,水面上櫓船悠悠、絲竹聲聲、河燈點點,銀錠橋上的人聲、車聲、嘈雜聲漸漸退去。早歸的人們開始在餐館、酒吧的門前說笑、告別,因為有回頭客帶來的新朋友,所以彼此會意地交換著眼神,交流一下各自的某些感受,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後海新生活的精妙就這樣傳播著,流行著……
熱愛這座城市的人,不一定會熱愛它的全部,若即若離中,總能不斷地包容它的一切,發現它的美!(20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