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在南航網站上看到有特價機票,廣州-桂林¥150,但桂林返回廣州的機票一直都沒有很低的折扣。那段時間正好盤算著用會員卡的積分換機票,於是就定下了4月底廣州-桂林的往返機票,趁著春暖花開的季節出去散散心。
Day1(4.24):廣州-桂林-陽朔
活動:游銀子岩,看《印像劉三姐》
9:40的航班,9:00趕到機場。辦登機手續時,掏出錢包一看,身份證沒帶,只好先辦了bf的登機牌並托運行李,再去櫃台主任處先行打出登記牌,跟著去機場派出所辦臨時身份證明(35元),再返回櫃台拿登記牌。等拿到我的登記牌,已經9:20了,緊趕慢趕趕在關閘前的最後一刻入了登機口。(當時匆匆忙忙,沒有告知機場工作人員我3天後還要返回廣州的,結果臨時身份證明只給我開了一天有效期,導致回程時在桂林機場又得重新辦過一次,這次倒是主動給我開了三天的有效期,但是已經用不到了)
10:30到兩江機場。出行李大廳就能看到去往市區民航大廈的機場大巴,上車再買票(20元/人),問了售票小姐得知桂林汽車總站就在火車站附近,在上海路下。
11:50左右機場大巴到了上海路,下車馬上就有很多的士司機圍上來,但很多司機聽說去汽車總站都嫌路程太近轉身就走開了,後來一位大姐給我們往大巴來的方向右手邊指了一下,果然看到了金色的“桂林”大字——就是火車站了。路上還遇到傳說中的“5元錢帶你玩桂林”的的士,因為事先已經看過很多網友的提醒,也因為趕著去陽朔,也就直接略過。
過了火車站,再往前直走6、700米左右就到了桂林汽車總站。在火車站前能看見很多去陽朔的車在拉客 這些都是招手即停的車——即非直達車,路上的時間可能會比直達車多出很多。 買了1:10的票,看看時間還早,就去了車站附近的*記桂林米粉店吃中飯,點了一個羊肉粉、一個三鮮湯粉(13元),羊肉粉就是煮熟的米粉上面鋪上幾片羊肉,一點肉鮮味都沒有,三鮮粉味道也很寡,不做推薦。
2:15左右到了陽朔,廣粵客棧的小羅已經在車站等我們,出了車站右拐,沿著疊翠路直走到縣前街路口往左看,就能看到廣粵客棧迎風飄展的旗風。到客棧安頓下來,告訴小羅我們想去銀子岩,拜托她們幫我們問問還有沒有去銀子岩的車。打完電話後得知3:00還有一趟車,於是就在客棧定了票,65元每人,包車接送;順便定了晚上《印像劉三姐》的門票,135元每人,也是包車到客棧接送,跟小羅說要C區雙號靠後的票,小羅解釋說位置她們也沒辦法安排。(比預先從網友那裡知道的價格多了一點點,沒有講價一是為了方便,另外也是比較接受她們的服務)
接送去銀子岩的是一輛10人座小面包車,開車大姐會到各個客棧、旅行社接客人。沿路經過十裡畫廊、工農橋、胡蝶泉、大榕樹、月亮山、鑒山寺等景區,每經過一個景點,車上的小喇叭都會提醒乘客注意向左看或向右看,當滿車乘客都伸長脖子、瞪大眼睛往一個方向看時,雖然也只有靠窗邊的乘客才能看到那些山景風光,但大家嘻嘻哈哈充滿新奇的期待倒也不失情致。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銀子岩景區,司機大姐給了我們一個粉紅小熊貓傘讓我們下車等導游。談笑間,導游就找到我們的小傘了,給每組客人發了銀子岩紀念券(貌似沒有門票),就領著我們這群臨時組團的散客上了山。
銀子岩是最新開發的一個溶洞。因為要控制洞內游客的數量,洞口有工作人員在分流游客,前一批游客進去之後要隔五分鐘才放行下一批。洞內用燈光和音樂裝飾富有生命力的鐘乳石,制造出各種奇景幻想,移步換景,莫不經心抬頭一看,還能想像出神奇的景像。瑤池仙境、雪山飛瀑、音樂石屏、四世同堂等奇景幻像,讓人連連感嘆大自然神奇的創造力和人類的奇思妙想。在各個景點前面,都會有很多游客擠在那裡拍照,如果不想趕上人潮,最好自己控制行進速度,不要緊跟導游,本來這就是一個想像力的世界。
逛完整個岩洞基本在1小時左右。出了岩洞,有點肚餓,在下山路上買了荔浦芋頭餅(2元/個),是一種用米漿或芋頭漿包裹著芋頭碎粒炸出的小點心,外皮酥脆內裡香滑,值得一嘗;但後來在山下等其他團友的時候,又買了一個,價格一樣,但口感就差了許多,綿綿糊糊,裡面的芋頭也是大塊大塊的,不推薦。
5點前後,陰沉沉的天終於嘩啦啦下起了大暴雨,團友們陸陸續續回到車上。回程路上,大家興奮地討論行程。兩位南京來的阿姨向當天剛游完楊堤興坪精華游的一對情侶打聽價格,聽完之後,另外四個小姑娘大呼上當,原來她們前一天同樣的一段路程花去了三四倍的價格。而我們則擔心晚上的《印像劉三姐》能不能如時上演,導游小姐告訴我們只要漓江不漲水,即使下暴雨也會正常上演,我心裡打了點小疙瘩,盼著這雨勢快些弱下來。
回到客棧稍作休整後,換上拖鞋、綰起褲腳,做好頂著大暴雨看演出的准備。暴雨一直下,6:30,車准時到客棧門口,上車問司機大哥下這麼大雨會不會有影響,司機大哥也沒譜,說只有到了現場才知道。五六分鐘車程就到了,一位在入口處等著的大姐領我們進了大門,由於觀眾席是露天的,而且演出時不能打傘,進門的時候每人還領了一件薄兮兮的雨披。穿上雨披,排著隊等大姐給我們發票,位置挺好的,C區26排104、106號,靠後靠中間(號數越大越靠中間),視野比較開闊。演出開始前還可以打著傘,開場後就有工作人員前來要求觀眾把傘收起來,幸好雨勢也漸漸小下來。現場燈效、音效很好,借助宏大的山水實景,講述勤勞漓水兒女的悲歡情愁,把故事糅合在藝術之中,典型的老謀子風格。除了最後出場的300名類似奧運會開幕式上“星星人”的集體舞演員是演藝學院學生之外,其他演員都是當地百姓,他們白天干活、晚上演出,很有原汁原味的原生態本色演出。至於值不值那個票價,見仁見智。
演出結束,雨也停了,自嘲“貴人出門多風雨”,呵呵。。回來在客棧對門一家東北人開的一品餃子館吃了碗餃子(10)和牛肉面(10元),回客棧洗去滿身的雨水和塵土,再去西街逛逛。這天是周五,街上游客開始有些多起來,見到很多傳聞中的名店,最後走進“根據地酒吧”坐了一小會兒,老板拉著自己的樂隊在台上演唱,下面稀稀落落坐著幾桌客人,不是很鬧、氣氛很好,不久有一位外國游客上台演唱,唱得一般,但吉他彈得真令人喝彩,把彈了十幾年吉他還處在初級水平的bf看得掌聲掉落一地,後來玩high了,老板幾次三番請他下台都不舍得走,呵呵,挺隨性舒暢的一個地方。
從根據地出來,將近1點,肚子又餓了,路過傳說中的“旅行者”,問老板還有什麼吃的,“花生米!”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的三個字惹得一片笑聲,轉頭一看,原來旁邊坐了一桌老外。bf直接問有沒有牛肉土豆泥派,坐在電腦後面的老板再轉問櫃台後的小弟,小弟無奈地攤攤手,廚師已經下班了,在場人士都感到很抱歉,哈哈。
正准備餓著肚子回客棧休息。走過雙月橋下,突然看見一個米粉攤子,還有燒烤,bf高興壞了,於是直接做下來吃燒烤。叫了兩碗米粉和一些燒烤,這裡的米粉比桂林米粉細、還軟滑一些,再加一份豆芽,清新爽口,挺不錯的,但燒烤一般,有些還烤焦了。。正吃著,又來了一位客人,和老板很熟絡,看樣子是在西街上開店的外地人,老板又擺出一張小桌子,這位客人非要拒絕老板的好意而來跟我們拼桌子,交談中得知,他來自台灣,七、八年前就斷斷續續來陽朔小住,直到三年前終於放下台灣的一切,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在西街上開了一家咖啡屋,現在已經像是半個本地人了,讓我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找他,還熱情招呼我們改天去他店裡坐坐,真一個熱情的人。。
與桌友告別之後回客棧,bf一直都在問我“他的夢想是什麼。。”呵,這裡的每個人都有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