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領略了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南岳衡山之秀,中岳嵩山之峻後,想要游遍五岳名山的夢想更加強烈的縈繞在我心頭。雖然在包頭工作了近五年,路過大同也有N次,但僅僅只是路過,由於時間的關系,一直沒有去逗留欣賞北岳恆山之幽。尤其是懸空寺和雲岡石窟,我更是垂涎已久。這次大同之游終於可以把這個夢想變為現實了。 我們是從石家莊乘坐K608次列車6日一早到達大同的,初到大同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有點亂,也許是道路拓改的緣故吧,路兩邊顯得雜亂無章。各種牌子、各種顏色、各種樣式的出租車來往穿梭。到處攬客的摩的,堵的如長龍的車流,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很快就被接下來的旅程衝淡了。為了節約時間,我們直接包了一輛富康出租車便開始了圓夢之旅。這次旅行的第一站便是恆山山腳下的懸空寺了,對它我期待已久,一直想知道它是如何懸空的。車子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到達了恆山腳下。遠望懸空寺,它就像一付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大有凌空欲飛之勢。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它。我迫不急待的走近,一邊感嘆它的雄壯,一邊佩服能工巧匠的偉大。上得懸空寺,走在上面我只覺得兩腿發軟,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真不知道古人是怎麼修的。難怪李白都稱之為“壯觀”。寺內有“佛、道、儒”三教塑像八十余尊,形態各異,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考古價值。但對我來說,只能是走馬觀花。下得懸空寺,直奔一壁之隔的恆山。其實恆山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好,我感覺是五岳中較差的一個,雖說海拔二千多米,但落差並不大,從停車場出發,只需兩個小時便能從山頂上下來回。山上少樹,少石刻,多寺廟。票是分開賣的,既要買進山門票,又要買寺廟群的門票。不過寺廟群還是值得一看的。從恆山下來回到大同已是下午兩點了,找個賓館放下行李休息了片刻,便又向雲岡出發,因為據說下午的雲岡是最美的。大同的雲岡石窟與洛陽的龍門石窟,還有敦煌莫高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在這綿延一公裡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巨石橫亙,石雕林立,蔚為大觀。他們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載歌載舞,神采飛揚,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懷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這些佛像、飛天的面貌和衣飾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雲岡石窟歷史久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跡。因為我不是學美術和文學的,所以它們的美的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具體介紹大家還是看有關資料吧,最好還是親身一去,因為每個人對美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只有看了才知道。看完石窟回賓館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買好了下午回包的車票,利用一上午的時間又去了九龍壁和善化寺幾個景點。說實話,不值得一去,對不起門票錢。華嚴寺正在修善,也不宜去。最後補充幾點:如果去懸空寺和恆山可以從火車站坐42路車到東關長途站,坐到渾源的汽車,然後倒8路車就到了,嫌麻煩的話,可以幾個人包車,這個就節約時間了,不過價錢貴了些,我們包的富康從火車站到懸空寺再到恆山停車場,游完後回大同共220元。如果人多些人(四個)還是很劃算的。去雲岡的話可以在火車站坐4路到新開裡,然後倒3路車到雲岡下車就行了,來回加起來剛5元,很便宜。3—2路由於修路的原因已經不到火車站了。 最後說一下,5月31前門票半價,懸空寺和雲岡的門票都是30元,恆山進山10元,寺廟群18元,很便宜呀,機會難得,想去的朋友敢快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