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歸來

作者: emihecl

導讀一直以為相比國內其他城市,自己對北京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有好幾年,每隔1-2個月就會出差去一次,甚至有過連續住了1個半月的紀錄。但沒想到,10年後,再次踏上北京,盡生出了很多陌生的感覺。北京比以前漂亮了很多,當我們走過元大都遺址公園時,裡面的小橋流水,輕輕楊柳,滿眼的嫩綠讓我有置身於南方的錯覺,公園裡散步著的老人,游船碼頭邊停靠著的小船, ...

一直以為相比國內其他城市,自己對北京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有好幾年,每隔1-2個月就會出差去一次,甚至有過連續住了1個半月的紀錄。但沒想到,10年後,再次踏上北京,盡生出了很多陌生的感覺。北京比以前漂亮了很多,當我們走過元大都遺址公園時,裡面的小橋流水,輕輕楊柳,滿眼的嫩綠讓我有置身於南方的錯覺,公園裡散步著的老人,游船碼頭邊停靠著的小船,分明就是上海的世紀公園、長風公園了。

不得不說的還有北京的公交,車子很長,很新,北京的售票員特別應該表揚,每每看到有老人上車,立馬就叫人讓座(這種尊敬老人的態度,上海應該學習),不過,也奉勸坐公交的年輕人,即使有座位也不要去坐了,因為幾乎每站都有老人上來,坐了也要被叫起來的。還有的就是價格便宜了,來之前就知道到了北京要買張公交卡,但沒想到會如此的便宜,我這次呆了5天,只用了不到30元,超便宜啊!回來後就想不通為啥我們上海就沒有這等好事,上海的公交行業為啥不學北京,讓百姓受惠!

每次到北京,都會買瓷罐裝的酸奶,2.5元/個,感覺一直就是這個價錢,比超市裡的這名牌那名牌的又多又好吃;在護國寺小吃店,十元就能吃很飽了,這次在北京,還發現北京最好吃的原來是地瓜坊的薯片,又脆又香,下次有人去,別忘了幫忙帶一包回來。

當然,北京也有讓人受不了的地方,一是在北京地鐵裡轉線時,才明白什麼叫"大",在東直門2號線轉13號線,大概要走15分鐘,一條極長的走廊,一大群人在走,也沒個盡頭,心裡想為啥北京人那麼能走呢?不過仔細一看,才發現人群中大部分和我一樣,手裡拿著地圖,唉,要有個長扶梯就好了。

北京的大還可以從路邊的指示牌上看出來,牌子都很大,裡面放了張大地圖、密密麻麻的(好像是北京的詳細地圖),只不過即沒標出現在的位置,也無法找到要去的地方,看了就暈,不像上海,每塊指示牌只標出附近的位置,而且又清楚又好找。

到北京的首日,在朋友的指點下,去公交總站買卡,看到窗口前排了很長的一隊人,原來,窗口上掛一牌子:去洗手間,請稍候!等了幾分鐘,眼看身後已站了有20多人了,心想北京人就是厲害,怎沒個頂班的,最後有幾個又扒窗子又開罵,才叫出個人來。這是另一番風景。

以前去北京,一定要去故宮或長城,這次,想好了要去恭王府摸摸那個福字,到了裡面才知道,先如今的恭王府,只能人看人,且不說為摸那福字,你得和別人前胸貼後背的排2-3小時,光旅行社的大概就有近10個,前前後後的導游拿著喇叭,人群圍了一堆又一堆,有些還穿了宮女服,各種的調,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我帶著小朋友,聽完了蝠池的故事,又聽福字的故事,倒是嘗試了一種新的玩法,也是一種開心(小朋友聽了開心,媽媽就站在一邊就省心了)。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