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2日

作者: 我是麒麒媽媽

導讀黃山-千島湖-杭州-泰山黃山2日 平時最愛看自然風光的節目和圖片,每次看到那些西方的背包客背著大包,滿世界的追尋風景就羨慕的不得了——沒有導游在一旁規定時間,自由放飛自己眼睛和心靈,完全追隨心情和自然的指引——多麼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背上大包走天下! 然而機會就來了。2001年10月,我把自己嫁了出去,依照國家的規定,一下子得到10天的婚假。(看來 ...

黃山-千島湖-杭州-泰山黃山2日

平時最愛看自然風光的節目和圖片,每次看到那些西方的背包客背著大包,滿世界的追尋風景就羨慕的不得了——沒有導游在一旁規定時間,自由放飛自己眼睛和心靈,完全追隨心情和自然的指引——多麼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背上大包走天下!

然而機會就來了。2001年10月,我把自己嫁了出去,依照國家的規定,一下子得到10天的婚假。(看來晚結婚的好處還不少。)再加上周末,假期長達13天,好不容易呢!在畢業後真正體會了嫁期的可貴。中國不像歐洲,一個暑假放一兩個月,哪怕國人最重視的春節,法定假日才不過三天……

這麼長的假期,讓人不忍浪費,Peter(我先生)和我從前在旅游上又都有點空白。這一次我們竟然沒有分歧,一致同意去黃山-千島湖-杭州一游。

現在想來這個婚假休得實在倉促,我們在出發前兩天才得到嫁期批准,尤其是我,請假時Peter連第二天出發的火車票都買好了。

銀子問題,所以只好坐火車,但是因為決定的太晚,沒來的及訂臥鋪,只搞到兩張硬座。(提示:去黃山一定要提前訂票,那裡每天只有一次列車經過,即使淡季,車票也很緊張。)中午發車,18個小時後人就在黃山了。我們很興奮,車況也還不錯,有空調,一路並不太辛苦。我心中竊喜,剛出門就省錢了。Peter卻很不舒服,一夜沒有睡,我還好,無論何時何低,一通亂睡。有一次,我坐慢車去上海還走了19個小時呢!不過火車上究竟睡眠不好,而且我的腿腳很快就有點浮腫。車上人也很多,晚上時去廁所變得有點不方便。我靠吃與睡來打發時間。第二天,天亮的早,我醒的也早,窗外已經是南方的味道了:朦朦朧朧的晨霧,還有梯田,全是綠油油的水稻,草浪一層接著一層。白牆灰瓦的民居,黑洞洞的窗與門,似乎都沒有窗欞的。景色與前日下午所見的北方平原迥異。5點鐘就去洗臉,做好下車精神與體力的雙重准備。

早上6點,火車停靠在黃山站,站台還不算小,下車的人也不少。還沒出站,就有身著鐵路制服的人家叫賣黃山導游圖,4元一張,不便宜,印刷質量尚可。隨著人流走出車站,立刻陷入一群當地人的包圍圈。安徽話是介於南北之間的一種方言,北方人很容易聽懂。所有的這些人都在問:“去黃山吧,坐我的車走吧。”放眼一看,站前廣場還不算小,邊上停了一圈中巴,想來都是去黃山的。我們臨出門前,將網上有關黃山旅游的信息打掃了個遍,對下步安排已經了然於胸,慌忙逃出包圍圈,但走出一層又是一層,這回是賣塑料雨衣、連心鎖和手套的,我終於經不住不斷的問詢而買了雨衣和手套,不過後面的事實證明,這些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黃山站從前叫屯溪站,因為它根本就不在黃山腳下,而是在屯溪市,因為旅游人多,這才改了名字。其實很誤人的,因為屯溪離黃山還有足足80公裡。不過既來之,屯溪也值得一游。

這是一個小小的城市,雖然是南方,但干淨程度一般。出租車5元跑遍全程,而且小面居多,適合湊個小團。我們早就在網上看過屯溪的介紹,坐上出租車直奔老街。這裡要注意,到黃山的中巴幾乎都是早晨出發,如果你錯過了,就只能自己包出租車去,價格不太便宜。然而屯溪老街又的確很著名,劉曉慶和姜文的《芙蓉鎮》就是在這裡拍攝的,據說完整保留了宋朝的風貌,不去很可惜。一招鮮是這樣的,很多從黃山送客人來屯溪的出租車可供選擇,車費只要20元!所以一上出租車,就可以和司機打聽在哪能找到回黃山的出租車,一般來說,他會很高興告訴你的。我們就是這樣定好了中午去黃山的車。

到了老街,還不到8點,店鋪都8點才開門,我們趁早上無人,先走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片。這裡的店鋪都還上著門板,整條街沒有一道現代的卷簾防盜門。有一些房子真是古色古香,精美極了,不知道住在這裡的人有是什麼樣子呢。轉完後我們又回到街口,等待吃早飯。老街的街口東南角,是一間很有名的飯店,名叫老街第一樓。聽這名字,就知道夠有年頭的。裡面提供正宗的徽菜,不過我們太早,只有早點。這裡的早點有點自助的意思,自己先看好,然後由服務員送到你的位子上。飯店環境十分清幽,不像北京,只要是川菜湘菜館,就到處掛滿辣椒和蠟染,以顯示鄉土氣息。老街第一樓完全是另一種味道,白牆,褐色的木梁柱,湘妃竹簾,深色的木桌木椅。靠窗的位子是一條大木船,船下流水,還有魚,很肥大的錦鯉,繞船搖頭擺尾,船上擺了三張小方桌。不用猜,我肯定是挑這裡了。早飯吃的肚歪,12元;還享受了這裡的衛生間,Peter和我很滿意。

然後是第二輪逛街,看看開了門的店鋪有什麼紀念品好買。不過有點令人失望,街上都是茶葉,山貨,硯台(這裡的端硯很有名的,但我們不懂)和亂七八糟的工藝品。沒什麼好東東。Peter看上一種竹根雕,然而一問價錢,我們就退縮了。這條街上值得看的不是商品,而是建築。徽派民居本來就很有特色,兼之老而齊整,就更值得駐足。一條不太寬的石板路,臨街都是3、4層的樓房,白牆黑瓦,有些還裝飾著浮雕,有些顯然是新修葺過的,油漆亮閃閃的,但更多的保持了原貌,店鋪的廳堂裡都很暗,抬頭還有明瓦的天井,陽光淺淺的照進一點,一盞老舊的紗燈懸在屋頂正中。還有小巷,寬僅一米,彎長沒有盡頭,地上鋪的青石板濕濕的,兩邊的白牆因為照不到陽光低處長滿青苔。與之不協調的是,牆上刷著宣傳計劃生育的標語。最好玩的是一家建設銀行,開在老街的腹地,竟然也是仿古的房子,連招牌都換晨仿古式,這是我見過的最特別的建行。為了好奇,我們還進去取了點錢。

老街很短,30分鐘從一頭走到另一頭。我們很快就結束了屯溪之旅,但因為taxi約的是11點,不得不在街上四處亂走。出了老街,是一片商業區,人多檔次低,再往前走,就出了商業區,看到一條很寬的公路,路邊有些賣煮栗子的,都割開了口,個頭大的不行,才4元一斤,我立刻買了一兜。(提示:栗子很甜,有放糖精嫌疑,須趁熱吃,否則無法剝皮。)

11點,我們找到出租車,終於踏上了黃山之路。回首屯溪,小小的一個城市,位於一個盆地之中,離黃山那麼近,卻沒一點名山的影子,也很難得。路上,熱情的安徽司機給我們介紹說,黃山古稱黟(音衣)山,因為山上都是黑色的石頭,屯溪從前也叫黟縣。這番介紹忽然讓我們聯想起泰山。順著平緩的盤山公路,汽車不斷的爬升。路邊隨處是江南山水畫中的民居,房子周圍是一從從修竹。還有茶林,一層一層的繞上山去。我們的眼睛終於累了,打個小瞌睡,黃山到了!

初見黃山,沒什麼感覺,車子一頭扎進了一個小鎮,這裡名叫湯口,在一群各式各樣的小樓房中間我們停下來。一路上司機不停地我們強力推薦旅館,我們告訴他我們已經訂了山上的,他就講山上住宿多麼多麼糟糕——缺水、飯菜貴。雖然在出發之前,Peter已經在網上比較和預訂了住處,但他是經不得勸的,三說兩說就答應到司機推薦的旅館看看。我無所謂,看過也可以不住嘛。但糟糕的是是Peter隨著老板娘去看的房間,誰知道他又被灌了什麼迷魂藥,竟然答應住這裡了!房間倒不貴,只100元,可是條件實在是什麼都沒有。踩著吱吱咯咯叫的木樓梯上到二樓,黑暗的走廊邊摸索著打開房門,令人不解的是房間裡燈、開關倒在屋外!房門隔音很差,有獨立衛生間,淋浴,沒有熱水(說是有24小時的,我猜是太陽能。),更重要的是馬桶上沒有貼已消毒的紙條!天。

稍事休息,我越想越覺得不妥。決定還是動身去看看我們在網上預定的酒店,看看是不是像店家描述的那麼糟糕。帶上相機,Peter和我輕裝出發。走不遠,是一個牌坊,上書“黃山”二字,看來這就是黃山的山門了。我們在門前拍了張照片,然後四處尋找售票處,竟然沒有!原來售票處不在此處!令人有一種逃票的暗喜。這時候需要注意了,在路的右手山上有一大片竹海,翠綠蒼茫,非常之美,只可惜走不到近前。

路是柏油路,林是青松林。因為是淡季,車少人少,我們幾乎找不到人問路。Peter訂的酒店是黃山溫泉大酒店,已經在山腰了,從我們剛才落腳的湯口鎮走上去,要半個多小時。這條清靜的小路讓我走的氣喘吁吁,我不禁擔心起明天的路程。

大酒店就是大酒店,位置優越——位於群山環抱的山谷中,緊鄰潺潺的山溪,而且根據路標顯示,這裡是通往黃山兩大索道的必由之點。房間是標准間,網上價160元,窗外就是那條山溪,物有所值。我決定下山退房,換根據地!Peter有點嘮叨,因為這樣處理肯定會有點錢財損失,但我意已決。一通羅嗦,交給老板娘50元房費,終於搬到“新家”,洗把臉,立刻神清氣爽。(提示:淡季來黃山是上佳之選,尤其是10月,旺季已過,氣候也還宜人,重要的是酒店好訂,價格也實惠。像我們住的這一間,旺季標准間價格可是480元呢。要充分相信網絡資源,訂房沒問題!)

又是推薦惹的禍。因為這次送我們到酒店的司機向我們兜售所謂的“情人谷”,且在黃山導游圖上確有介紹說,這裡是著名的《臥虎藏龍》竹林打鬥一場的拍攝地,我們在下午2點鐘又出門了。目標是“情人谷”、“九龍瀑”和一個什麼漂流三地游。

汽車在山裡轉了又轉,經過一個個小村鎮,終於在某處停了下來。這裡就是情人谷。大門類似京郊的黑龍潭,很普通。進去後據說有好景致,門口還有大幅《臥虎藏龍》海報。但我的看法是沒勁,除了樹木的不同,像極黑龍潭,依水上行的一條山路穿起一串水潭,就是所謂的風景。綠竹林遠不及我們在黃山大門處所見的竹林。尤其是據說拍攝投劍的那個池塘,清倒是清,但很淺,我相信像章子儀那樣跳進去一定會碰破頭皮的。也許拍電影時正是水大的季節,反正我眼看的景色,實在是和電影裡的差距太大。而且這裡的鐵鏈上到處掛滿黃橙橙的鎖頭,就是小販兜售的所謂“連心鎖”,實在大煞風景。

我們沒有走太遠,就原路折返了(其實河黑龍潭一樣,也只有這一條路)。坐上車,司機拉我們去另一個景點——九龍瀑。又是一次失望!瀑布原來在一個小村子的後山,穿過一個村莊和一大片菜地,走一條長的無窮無盡、曬得沒遮沒攔的小路,還要爬山,這樣苦走近1小時,才看到瀑布。這時就理解了為什麼旅游收費要分淡旺季。也許水大時,這裡挺美的,瀑布邐迤,從山頂彎彎曲曲掛落,在岩壁上衝出九眼碧綠的深潭。然而,此時是淡季,沒什麼水,瀑布既無聲又失形,只看到奎黑色的岩壁上,白色的是大水曾經的痕跡。Peter和我大呼上當。原來這裡和北京郊區的某些所謂景點一樣,都是當地村民起個名字,然後圈個圈子收錢的把戲。

我們悻悻的又曬了一路返回,好在下山省力一點,否則那麼遠的路,我真的要罵TMD了。這回任憑司機在怎麼游說漂流多麼多麼刺激驚險,我們也絕不上當。一路返回酒店無話。(提示:如果出行是遇到這樣的推薦,大可不必相信。因為既然來看黃山,就不要再顧左右那些小品。)

回程的路上和司機約好第二天的行程及價錢。回到賓館,這才覺得累了。洗了澡休息一下,到了晚飯時候。溫泉大酒店有餐廳。晚餐賣20元/人的套餐,兩素一葷一湯,米飯隨便吃,早聽說黃山山上缺水,菜極貴,對照一下菜單,這樣的套餐果然劃算。一吃之下,味道很說的過去。分量雖然看似不多,可兩個人足吃也吃不完。

晚上躺在床上想想第一天的經歷,好像和上當分不開,而且浪費一下午時間去看黑龍灘和京都第一瀑,我們曾經就是密雲人呀,這多少讓人有點不太開心。好在這裡車費不貴,損失不大。看到的風景也一般,似乎沒有傳說中的精彩。

第二天一早醒來,睡得很好,竟然沒聽到山溪的聲響。早晨的空氣溪潤而清新,有點涼意,我們帶足了水和食物出發。司機已經在在門口等我們。上了車Peter一句“雲谷寺”,我們的爬山之旅開始了。

真沒想到雲谷寺是在距離賓館那麼遠的山谷裡,小面在盤旋的山路上開了好久,山路很險,一邊是絕壁,另一側是深淵。然而名山大川已經露出端倪。遠山的幾處紅葉,和隱隱的山形已經直逼人眼。真的開了好久才到,我們都覺得15元的車資實在是太便宜了。路上車不多,但到了雲谷寺停車場確人聲熙攘,很多的旅行社團,像我們這樣的“小團”似乎很少,Peter和我有點自豪。

門票88元,索道66元,不知道這樣貴的價錢會不會看後讓人失望?

雖然是淡季,等纜車還是用了將近1小時,已經有人徒步上山了,我是沒那種勇氣的和體力的,Peter只好遷就我。黃山的纜車是大纜車,每車20人,有點害怕,怕太重。緩緩的,纜車懸著一顆心上行了。視角的一小度改變,帶來風景無法想像的改變。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山和這樣的山林。一直不喜歡國畫,以為它不真實,但此刻我相信國畫畫家是真正見過了他們畫中的美景。向下看隱約可見盤旋的山路,有人在徒步登山,還有挑著大包的挑山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昨天望見黃山山門時,我絕沒想到今天會面對這樣絕美的山巒。十幾分鐘後,纜車到達白鵝嶺站,Peter和我,尤其是我,已經開始興奮了。

白鵝嶺是游客的集散地,步行上山的游客和坐纜車的游人彙集於此,開始一天真正的游覽。人真的很多,我們要很努力才能避開大宗的團體。

第一站:始信峰。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始信峰的松是很有名的。很平直的一條路,不費什麼力,就到了,沒有導游,不知道松的名字,很多美院學生在寫生,想來這些松應該不錯吧。有一棵松樹值得提一下,在上始信峰的路邊,有棵夫妻松,一樹兩枝,相擁而長,很多人都在此留影,我們認為一般,沒有從俗。始信峰路窄人多,尤其是峰頂的那一小段,還有點華山的樣子,爬山時要很小心。到了峰頂停留是很必要的,從這裡望去,周圍群峰俏立,壁高千仞,險峻突兀,如果有雲淡淡的飄一層的話,群島樣的峰頂一定很美,只可惜今天是響晴。據說始信峰這個名字始和佛教有關,我倒是以為它是這個意思——只要登臨始此處,你才開始相信此行必不虛。

離開始信峰,人流密度逐漸減小。沒有導游只好四下亂看,雖然道不出名堂,但所見一點也不虛言,處處令人留連。順著路走,有一處景致稍不留意就會錯過,這就是李白所夢的生花妙筆。只是山邊一個毫不起眼的半圓觀景台,置身台上始覺其妙,對面的妙筆生花栩栩如生,觀賞拍照這裡都是最佳角度。

前路中還有一些有名的風物,但我們沒有導游,說不出來。9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北海。黃山到底是成熟的旅游點,各種設施都相當完備,北海繁華得像一個小鎮。北海賓館前有一個巨大的同心鎖,10元可以開啟一次,不過形像實在太俗氣。這裡可以買膠卷電池,但價格會比北京貴至少150%,食物和礦泉水也很貴,所以帶些必要的水和食物還是明智的。

北海有著名的猴子觀海,實在形像。就是離的沒有《紅樓夢》片頭拍得那麼近,照在相片上後就成了毫不起眼的一塊頑石。

離開猴子觀海,就開始體會到黃山路標的不清楚。找不到路了。人問我,我問人,好在最後問到正途,我們也因此撿到個英國老人,因為他沒有辦法問人。黃山實在是太大了,我想編導游圖的人已經盡了力,用國畫的方式寫意的畫出路線,但畢竟國畫和現實有差別。

途徑北海一個賓館,門口掛著橫幅,慶祝該賓館得到四星證書。想到路上見到的挑山工,挑著沉甸甸的雪白的床單就猜想這裡的房價一定很高,果不其然,後來得到證實,山頂的9人間,一張床位的價格是60元,實在好貴!

路回峰轉,北海前行就是西海,其實從這裡也可以去後山的,有索道下山,但由於資金與時間的問題,我們放棄了。黃山的奇松多的不得了,像始信峰那樣的夫妻松,一路上常見。天氣開始變熱了,太陽很大,需要戴墨鏡。我們早上出門時,外面都罩了一件絨衣,現在都改系在腰裡了。這時候一件薄毛線背心是最合適的裝扮,既保暖又透風。絨衣也很合適,脫下來不覺得沉重,走到山陰處,風涼得透骨,穿上後又保暖。不過顏色一定要明亮,我們的就都是中性色,拍出照片一點都不鮮亮。

西海也有賓館,但較之北海,就多了些山野的味道,一排排樹皮房,路邊是一條極小的溪。穿過西海建築群,眼前路標指向魔幻景區。我們是信馬由韁的走,通往魔幻景區的路長的不得了,好在很平,走起來一點也不累。路行到最後。竟然變成了懸在半山的棧道,人行在絕壁深澗之間。鑽過一塊擋路大石,眼前忽然豁然開朗,路繞著山蛇行向前,路邊是一個巨大的山谷,谷中盡是奇石,居高臨下看去,像一個石峰的森林。後來我們發現黃山的門票上印的就是這裡,不過是有雲的時候。面對諾大山谷,令人有縱情大喊的欲望。

回來時在排雲亭照相,想像西海雲霧蒸騰時,坐在這裡賞雲,定是人生一大快事。

離開西海,就要准備登山了。石階整齊,但累人得很。沒完沒了的攀登,沒有路標,不知道前方是個什麼。好不容易到了一戶有名堂的——飛來石。但人到這裡,就太近了,石頭極大,拍不出好照片。旁邊有介紹文字,原來這才是《紅樓夢》片頭的那塊石頭。不知道為什麼,有人在石頭縫裡塞硬幣。好像在承德的棒槌石上,也有人這麼干。

離開飛來石,山路下下上上,最後定格在“上”上。要登光明頂了,海拔1800多米呦。雖然坐索道已經上了很高,但要爬的山還很多。路在緩慢的升高,越是這樣,就越是累人。我很快就要求休息了。英國老人已經六旬,但他的體力和Peter一樣好,總是好心的停下來等我。真是一步挨一步,我們終於登上峰頂。山頂面積不大,另一側是萬丈絕壁,且人極多,不能安心享用登頂的喜悅。有導游在介紹,哪裡是什麼海龜下蛋, 哪裡是什麼鰲魚朝 聖,多少有點牽強。我們在上面隨便看了看,就朝下一站蓮花峰進發了。在這是可以看到半山的小水庫和氣像站。現在想來,我們一路上的確沒見到什麼泉水,山有水才有靈氣,黃山這麼缺水,到底是什麼讓它這麼有靈韻的呢?

蓮花峰山體盡顯黃山特色,巨大的灰黑色的岩石,光滑少樹,遠看真的像一朵石蓮。路變陡,僅容一人行走。山路沒有樹蔭,出汗令人喪失很多體力。上蓮花峰前,有兩條路,一走一線天,一鑽鰲魚洞,二者只能選其一。我們選了一線天,選這條路的人比較多,路窄,需要排隊。一線天是兩塊巨時,宛如被刀劈開般相對佇立著,令人叫絕的是中央有一巨大圓石懸在頭頂,人從石下走,而圓石仿佛隨時都會滾落……只可惜人太多了,而且那麼窄的路還有上行的,沒有時機拍照。下了一線天,又開始攀登。這次真的要攀了,路況很差,到後來根本就是在山石上直接鑿出來的,要手腳並用才能上去。可苦了那些從這裡下山的人,一個個都坐著往下出溜,看來我們選擇的路線方向是正確的!(提示:從雲谷寺上山,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後面還有證明。)登到最後,路終於好走了,全是直接在山上開鑿的路和欄杆,一曲一折的直上峰頂。峰頂當真是峰頂呀,這裡是黃山的最高峰,登上峰頂,極目四望,真是一覽眾山小,連剛才的光明頂都矮小的不得了。

峰頂的人實在多,而且似乎離太陽近一些,日光強烈的不行,拍的照片俱難看的要死。而且似乎還在源源不斷的湧上來,下山的人卻一個沒有。我們撿的那個英國人顯然對這裡沒有太大興趣,因為排不上隊和海拔石碑合影,我們也掃興的下山了。下山的路還是險,幾盡垂直的山壁上,一條羊腸路曲曲折折,路上需要不斷的錯身讓路。不過黃山的管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到處都有石片砌的垃圾池,一路上也不斷的有清潔工拾撿,此外,我在此處看見一個吸煙人被管理員發現,他嚴肅的命令那個人將他整盒煙丟下山澗。

因為路修得好,下山的路一點都不難走,路上有亭可以歇腳,還有個什麼麒麟松。下一站是玉屏。又是人海戰術!這裡可能因為是索道起點的緣故,人多的排隊。趁Peter去廁所,我簡單觀察了一下。玉屏峰很矮,要論氣勢和宏大,實在無法與剛才的幾座相比,但它也有它的魅力。整個玉屏峰峰頂都是禿禿的,裸露著光滑的灰黑色的巨大岩石,實在是一塊題字的好背景,也的確有很多人認同我的觀點,山上的摩崖石刻值得留意。玉屏峰的美還在於它面前的空闊,就一塊足球場大小的平台,面對著廣闊的山谷,玉屏樓(賓館)依山面谷而建。可以想像,在有雲海的黃昏,這裡面對的該是多麼浩瀚的大海,還有日出,這裡也是極佳的觀景地。

老遠就看見一群人圍著什麼,走過去確是一棵松樹,人們排著隊照相。仔細一看,竟然是迎客松,迎風伸展在半山處的一個石台上。也許是小時候看了太多它的樣子,也許黃山奇松太多,反正我只看到一顆普普通通的松樹——粗到是蠻粗的,很健康的樣子——沒有照相的欲望。下山如果不做索道,就要沿著迎客松旁邊的小路走,走到樹下,Peter又忍不住提出留影,於是請人合拍一張,可是實在很醜,因為沒有很好的距離,樹沒有樹影,人也有點變形,是我們此行最傻的照片之一。

再下行不遠,天都峰到了。天都峰、鯽魚背本是我們此行的目的之一,奈何秋季封山,無緣攀登。我們悵然的站在山下仰望,天都雖沒有蓮花的高,但它的險居黃山諸峰之首。一條山路似乎是垂直的掛在山崖上,讓人看得還沒上山腳先軟了。在秋日的陽光裡,天都峰呈現神秘的灰藍色,看不出哪裡是鯽魚背,只讓人覺得又敬畏、又想征服它。

爬過了蓮花和光明頂,我的體力絕對不可能登上天都峰,可見在玉屏摟住一晚,應該是個好主意——一早可以欣賞黃山四絕之一的日出,然後還有充足的體力怕天都峰。不過房價應該也是不菲吧。

遺憾的離開天都峰,經過臥龍澗,有個小品,叫蓬萊三島,小可愛的樣子,像一個盆景,不過它可是純天然的。如果黃山是上帝的盆景,它就是黃山的縮影。下山,下山,漫長的無止境的山路,而且除了秋色就沒有其他風景,因為是向下走,視野越來越不開闊,可是路還是沒有盡頭。在黃山花66元坐索道實在是值得的,索道只建在沒有風景的路上,不會因為想節省腳力而錯失一路景色。

終於,我們到了慈光閣。下山很耗體力,人有點垂頭喪氣。幸好一早訂的出租車如約來接我們,半個小時後就可以泡個幸福的熱水澡了!那個英國老人還和我們一起,他講他住在山門外的一個賓館,價格只有100元,但沒有24小時熱水,有的時候水也不太好。這證明了Peter最初的選擇沒錯,我後來的決定也很英明。

回到賓館好像還比較早,我記得天還是亮的。但是我們馬上就睡著了,還是酒店叫我們吃飯的電話把我們叫醒。我本來還不覺得累的腿腳,醒來後竟似千斤,每走一步都是挑戰。Peter笑話我缺乏鍛煉,他比我情況好得多,看來旅行前一個月,一些肌肉訓練是必要的。和昨天一樣,餐廳空蕩蕩的,好像入住的客人只有我們兩個,怪不得服務生這麼熱情、會主動叫我們吃飯。還是20元的套餐,但菜式和昨天的完全不同,而且竟然多了一盆湯!送錯了吧?我們立刻把小姐叫來,答曰:送你們的。哇,可是黃山特產的石耳燉雞湯呦,Peter得以大飽口福。

飯後是照例的散步,踏著石橋,跨過山溪,對面燈火闌珊處也是一些賓館,不過檔次更高,旁邊還有郵局和幾家小店鋪。貨品和老街的一樣,我們買了幾樣應景的山貨,准備回去饋贈親友。Peter又看到了竹根雕,而且比老街便宜一半。然而實在是太重太大了,最後還是放棄了。

回賓館的路上,一抬頭正巧看到一顆流星,驀然發現一個一處夢幻般的夜空。那麼多的星星,近得仿佛觸手可及。暗藍的,靜謐的天幕,溫柔的包圍著這一座美麗的大山,還有我們……

我們約定,今生至少還要再來黃山兩次,一次冬天,觀雪;一次夏天,觀雲。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