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7日,晴空萬裡,陽光燦爛,沐浴著花香,我們應馬氏兄弟之邀來到旅游休閑勝地、聞名遐邇的三聖花鄉參觀,感受她迷人的風采。這天正值星期六,我們乘車到了花鄉,只見整個景區都是車水馬龍,人山人海,160多家“農家樂”,有的座落在花田之間,有的座落在路邊,有的則是依山而建。家家爆滿,參觀的、漫步的、打牌的、垂釣的、喝茶的、聊天的…..隨處可見。
據介紹,“三聖花鄉” 2004年先後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風景區”和“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範點”。整個景區由“五朵金花”構成,即“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和“荷塘月色”。它不斷挖掘幸福梅林的梅花傳統文化,努力賦予荷塘月色的音樂、繪畫藝術內涵,創新再現江家菜地的農耕文化,傾力展現東籬菊園“環境.人文.菊韻.花海”的菊花韻味 。景區內還有蜀中茉莉花故裡的茉莉園、具有農耕社會圖騰崇拜的牛王廟、百畝玫瑰主題風情園、維生花卉園藝等眾多景點,擁有科技示範區、苗木種植區、精品盆花區、鮮切花展示區、川派盆景區、彩色植物區等六大花卉生產、觀光片區,以及形形色色、林林總總近百余家休閑娛樂場所,成為了成都近郊著名的休閑度假勝地。
“花鄉農居”是2003年最早形成的一朵“金花”,它以紅砂村為主,幅射兩個村,面積3532畝。這裡萬畝花卉,季季姹紫嫣紅,香飄四季,芳菲滿園,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放眼望去,滿是激情奔放的紅、璀璨奪目的黃、優雅神秘的紫……仿佛置身於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我們2006年5月17日參加第二屆同學聯誼會的一行四十余人曾來到“花鄉農居”。走進“花鄉農居”,但見座座川西民居風格的農宅院落,錯落有致地點綴在花木間,幢幢院院,一戶一景,一戶一色,各不相同,各現雅趣。再步入一處極具川西民居建築風格的吊腳樓,小院典雅舒適,院內擺有竹椅竹凳,古色古香,在鮮花的簇擁下,盡顯古樸和清麗。
返璞歸真的“江家菜地”位於江家堰村,3000余畝時令蔬菜園與地邊竹林中的農莊民居混為一體,村裡景色優雅而樸實,環境寧靜,頗具農耕文化底蘊,吸引了不少游客。據介紹, “江家菜地”以綠色蔬菜品牌為依托,通過都市人與農戶簽定代種協議結對,讓城裡人體驗農事,分享豐收喜悅的同時,促進城鄉觀念相互碰撞和協調發展。代種的價格是每分地800元,出錢人想要什麼菜,農民就給他(她)種,全部收成歸其所有。也可親自到菜地勞作,借以體驗農事勞作,享受收獲的喜悅。中午,還可以就地取材,品嘗自己耕種的綠色食品。“江家菜地”的樹與花草是長在田地的,也是成片,大規模上檔次。這裡小河環繞,流水涓涓,飛鳥齊鳴,花香濃郁,很是自然成趣。在“江家菜地”的“農家樂”裡,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然風景。
2007年金秋十月一天上午,小余帶我們去了 “東籬菊園”。 “東籬菊園” 在駙馬村,它依托周邊水系資源形成水系景觀,圍繞生態水系新建了很多川西民居仿古院落。這裡面積約3000畝,種植菊花1000畝。這個村子以大田種植著春、夏、秋、冬四季的各種觀賞和藥用菊花。一年四季交替開放。它以菊觀景,以菊造景,形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意境。在絢麗的菊花盛景、五彩繽紛的花海中,點綴著幢幢紅瓦粉牆、別墅風格的農宅。我們走到盡頭,來到了水閘旁的一戶農家樂。在院頭支兩張桌子,放幾把椅子,就入鄉隨俗地在枇杷樹下、菊花叢中,搓起了麻將。中午,一大家人高高興興地品嘗著獨特美味的菊蟹美食,津津有味地吃著地道的農家飯。下午,在 “東籬菊園”欣賞各式各色的菊花後,又搓起了麻將。五點多鐘,我們就乘車離開了,一天的時光就這樣靜靜地流淌了。
香遠溢清的荷塘月色地處萬福村,600多畝荷塘,以種植蓮藕和花卉為主。借助人們愛蓮、賞荷的喜好,為了打造三聖鄉的知名度,鄉政府在這兒修建了別墅群,與荷塘邊的畫廊、樂坊、藝術村,形成了一幅相互潔淨的和諧畫卷。“荷塘月色”面積1000余畝,以種植蓮藕和花卉為主。借助人們愛蓮、賞荷的喜好,不但吸引眾多旅客,還為國內外的書畫家、音樂家、攝影家提供了一處良好的創作基地。當地農民圍繞書畫加工生產畫框、畫架,批發銷售顏料、畫筆、油布等。
萬花園是個平民農家樂。萬花園進門處,左邊半人高立柱上,放著假桃盆景,那桃子擠著個,更顯得假了。右邊一立石,不算大,上面雕刻著唐代杜甫名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在這農家壁上,掛著些竹欄,裡面放著些小盆花。稍添生氣。樓房是在原有樓房基礎上擴建的,在二樓上作餐用房間內的混泥土挑嘴看出來的。樓房是磚結構的,可在外面,職能部門出資粉刷一新,還用漆勾畫出古式木川方。萬花園隔壁是一座廟,是城裡的牛王廟遷移過來的,正在修建,力圖恢復原樣,用水泥柱替代了木柱,也用漆塗抹成古木樣子,給人以不倫不類之感。
今天 9月7日,我們去的是“幸福梅林”,去體驗“梅文化”。 “幸福梅林”主要涉及幸福村,以梅花種植為主,面積2155畝,栽植梅樹20多萬株,品種達200多個,已躋身全國四大梅林之一。 村中遍種梅花,並以“梅文化”為主題建起了“歲寒三友”、“梅花三弄”等精品梅園景觀,還有別具特色的梅花知識長廊、100米詠梅詩廊、21座詠梅詩碑、“梅花博物館”,讓詩文意境與梅花勝景融合輝映,賦予“幸福梅林”深厚的文化底蘊。人們在這兒游梅園,觀盆景,品梅花,沁花馨,感受著中國梅文化的熏陶,陶冶著自身的性情。此時只有梅林,尚無梅花,我們從幸福梅林天地五牛廣場經小木屋,過濱湖東路右轉至大壩,在剪梅-梅花知識長廊學習了些梅知識,接著參觀精品梅樁,沿醉香路、賞梅路、梅花大觀廣場、探梅路、幸福路、石勝路,游了梅園景觀,觀賞了長廊詩碑。這裡農家樂有不同檔次,最後,我們選的一家中檔農家樂。這裡設施之齊全,服務之周到。我們一起先後來了三十多人,都是來為馬氏兄弟因重病住院的父親祝壽的,都祝願他早日康復啊!我們到了梅林叢中的這農家樂,坐在梅樹下,有的手搓麻將,有的“鬥地主”,有的坐著喝茶雜談漫說,還有的沿著整潔的小路慢步。在梅林中也有花香,這花五彩繽紛,芳香四溢。在梅林中也有鳥語,這鳥語清脆悅耳,恰似歡歌。我們圍坐在梅林叢中,伴著花香鳥語,玩著手搓麻將,好不愜意!
中午進餐後,又繼續“戰鬥”,吃了晚餐才乘車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