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澳洲17天之旅(2008年1月4日-1月20日)

作者: 小末末

導讀1.小結 簽證:可以自己辦理,澳大利亞領館的網站有詳細的指引。我本來也想讓外面的旅行社代辦的,就說讓他們辦自己輕松點。結果一問,說要5萬存款證明,還要5萬保證金,代辦簽證費是人民幣1800,然後自己再提供很多的材料給他們。覺得也很麻煩,索性自己Google上搜索了一下澳領館的網站,看看上面是否有我要的信息。結果還好看一下,旅行社讓准備的材料就是領館 ...

1.小結

簽證:可以自己辦理,澳大利亞領館的網站有詳細的指引。我本來也想讓外面的旅行社代辦的,就說讓他們辦自己輕松點。結果一問,說要5萬存款證明,還要5萬保證金,代辦簽證費是人民幣1800,然後自己再提供很多的材料給他們。覺得也很麻煩,索性自己Google上搜索了一下澳領館的網站,看看上面是否有我要的信息。結果還好看一下,旅行社讓准備的材料就是領館要的材料,但是自己去簽的費用只要510元。旅行社只要幫你遞交一下材料就要收你1000多塊錢,還要你出5萬元保證金放在他那兒那麼久。最後我自己在網上下載了checklist,表格,准備材料自己去澳領館簽證。中間有不懂的就打領館的熱線電話,或者問問去過的朋友。領館8點半開門,我8點多一點到,等了一會,9點不到就遞交好材料了。(澳洲簽證不用interview,只要自己把材料送過去就可以了)。十個工作日左右會寄給我。

中國往返澳洲機票:我是08年1月初去的澳洲,07年11月底訂的票,可能是旺季的緣故。機票價格的不停飆升(前一個星期問的時候¥7300,一個星期後已經近7800了),不得不先把機票訂了,當時簽證還在領館沒有出來,如果簽不出來可是要付退票費的。有點冒險。建議大家早點去簽證。

澳洲當地機票:如果決定去幾個地方的話,最好要提前在網上訂好澳洲當地機票,可以訂JetStar或者virgin blue的,這兩個都比較便宜。要盡量早點訂,越早越便宜,晚了就貴了。我訂的前一天晚上由於已經凌晨了,很困了,訂了幾張就想第二天繼續,沒想到第二天就漲了幾十塊奧幣一張。

住宿:旅店如果可以先在網上預定,但是不付錢,到當地再付,以便萬一行程有所更改。我們就是大部分都預付了錢,故沒辦法中途改行程。

天氣:如果去的時候是夏天(澳洲和我們相反,1,2月是盛夏)的話,防曬霜一定要塗,澳洲太陽很厲害,特別在沙灘上曬,很容易曬傷。如果在國內不太曬太陽的人,最好不要曬太長時間。我們2個人回來發現均有不同程度的曬傷,雖然有塗防曬霜。

換外幣及信用卡:澳幣最近漲落還是有些的,抓住比較低點買入,我當時就是觀察了很久在一個比較低點買入,比較合算。另外,信用卡雖然要收手續費,但是由於美金在跌,回來時用人民幣還可能還是合算的。

其他:提醒大家一下,如果是學生的話,一定要記得辦一張國際學生證,澳大利亞很多地方都是可以買學生票的,包括地鐵,渡船,巴士,很多景點等等,都會注明是concession ticket。YHA會員卡在有的地方也是能夠打折的,不過不多。

以下所有計價都是用澳幣。





2.行程及游記



Day1(5Jan2008) Sydney—Cronulla Beach

從機場出來買地鐵票,Travel Pass(purple的,周票,$57,可坐train,bus&ferry)居然不能乘機場出來的train。澳大利亞有很多train,不管是郊區的真的像火車一樣的,還是市內的和我們地鐵比較類似的。當年不是英屬的嗎,怎麼沒有跟英國叫subway呢。呵呵。

去了Cronulla的海灘,雖然不大,但是人少,不錯,很漂亮,就是有點冷。才待了一會,就下大雨。

Day2 Sydney--Circular Quay,Opera&Bridge

從Cronulla坐train到Circular Quay(環形碼頭)的Marriot酒店,公司的酒店,澳幣240/晚,環境不錯,透過窗外可以看到悉尼大橋,風景宜人。

checkin時間還沒到,把行李放了就去看悉尼歌劇院和悉尼大橋。來悉尼前我最向往的就是悉尼歌劇院了,看了太多的明信片上的它,今天終於可以看到真的了。結果有些許的失望,覺得沒有想像的和明信片上的漂亮,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了,有點發黃。大橋也一般,不過港口風景總體很好。

沿著歌劇院一直往前走就是皇家植物園,很大,花了一個下午。我們一直逛到Mrs. Macquaie’s Chair ,那兒是拍歌劇院和大橋的最佳點,不巧的是相機正好在這個時候沒有電了,備用電池又放在酒店那兒了。真是可惜。不過躺在那兒的椅子上,邊看小說邊看風景絕對是個享受。後來的幾天我發現,澳洲人很多喜歡在草地或海灘鋪個浴巾或干脆直接躺下來曬太陽,看小說。

晚上在Circular Quay邊上的店裡邊看風景邊吃飯。(海鮮pizza)晚飯後再去看歌劇院和大橋,發現夜景比白天漂亮很多。忙補拍了很多照片,可惜我們這次帶的只是傻瓜機,沒有帶大塊頭相機,夜景拍出來效果不好。

Day3 Sydney--City,Chinatowm&Darling Harbour

今天熟悉環境。早上出門從酒店走出去,沿著George Street一直走到Darling Harbour(達令港),看了一眼水族館票價,28.9,決定明天和老公一起來看。在達令港上面的大橋上拍了很多照片。

又去了Chinatowm,發現那邊比較亂。不知道為什麼,其他街都很干淨,可是那邊的電線杆上貼滿了紙片,還好都是住宿廣告,不是國內的梅毒什麼的。不過居然還遇到好幾個人發小傳單,我都覺得像在上海了,唉。

中途還逛了維多利亞女皇大廈和位於Pitt Street上的The Trand(1891)等有名的商店,很古典,很漂亮。

還去了Coles(這兒的一家大型超市),買了點吃的東西。

在central station等老公,然後一起沿著Pitt Street走回賓館。central station是一個大型的train換乘站,有點像我們的人民廣場,不過比較老,而且線路比我們多。

晚上繼續在Circular Quay邊上的店裡邊看風景邊吃飯。今天的晚飯沒有昨天好吃。

Day4 Sydney--Taronga Zoo& Sydney Aquarium

坐ferry(渡船) 去Taronga Zoo,看了很多野生動物,還有可愛的考拉,可惜只有兩三只,而且都是在睡覺的。呵呵。

回來在環形碼頭繼續坐渡船到達令港,等老公下課過來後,我們一起去參觀悉尼水族館,水族館沒有太多的特色,我們也是既然看到了就看看。裡面魚類是很多,不過不是很大,只用了一個小時左右就參觀完畢。

然後再在達令港邊上的店裡吃晚餐。他吃牛排,我吃的是一份大盆的東西,有魚呀什麼的。巧的是還遇到他一起培訓的同事,大家最後拼桌一起吃。告訴店裡的waitress說要拼桌,居然說要請示經理。

Day5 Sydney--Blue Mountain

上午起來後去藍山,看慣了國內的名山大川,才900多米高的藍山在中國人的眼裡實在太秀氣了。不過下面的小鎮不錯,我逛了很久,很有風情,住在這兒想來是不錯的。因為大家都按照通常的路線去爬山了,故在小鎮的居民區逛的只有我一個人,很是愜意。

回來在central station裡面的某個站台和老公碰頭,然後一起坐火車到環形碼頭回賓館。晚上在the rocks一家意大利餐館吃的意大利pizza,坐隔壁的是一對從意大利到這兒來旅游的中年夫婦,大家聊了會兒,他們下一站去香港。

回來看到一家賣opal的店,決定明天去看看。

Day6 Sydney--Hostel Booking(Bondi Beach)

今天一大任務是定周六晚上的住宿,找了很久,最後在Bondi Beach定了一個hostel,離海灘非常近,呵呵,可以去玩了。

回來經過Coles,買了吃的東西,還有防曬霜,上海帶的一瓶已經用了一半了,估計不夠,又買了一瓶,正好特價,很便宜。

晚上失策,在酒店前面的一家餐廳吃的,看看很熱鬧。其實是一家酒吧,他們做的東西難吃的要死。我來這兒第一次沒把東西吃完,平時因為每天在外面跑,很容易餓,每次都把東西吃光光的。

Day7 Sydney--Shopping&Opera Viewing

今天的任務是shopping,要買點東西帶給親朋好友。去了woolworth,這家超市比coles大,東西多,買到了綿陽油等東東。

去了機場guide和電視推薦的在pitt st295-300號的賣opal和珍珠的店,沒有門面,小門進去乘電梯上2樓,據說是個直銷店。一個華人接待的我,給我看了點樣品,發現價格很貴,比我昨天看到的那家店貴很多,雖然說他能打5折甚至更低,我還是沒買,不值。我很客氣的對他說,我周末再來看看。那個人居然說:你浪費我的時間也浪費自己的時間…雲雲。什麼態度。

後來又去peddy’s street,網上很多人推薦才去的,走了很久的路才到的。結果一點都不靈的,整個一中國到處都有的小商品市場。還沒有特色。失望。

去The Rocks的那家opal店買了一個項鏈,88元。態度不錯,我因為等我老公過來,小小的店逛了1個小時,人家一直笑臉相迎,加上我昨天也逛了很久的。

然後在邊上看到DFS,發現樓上也有賣OPAL的,價格好像很便宜,但是因為不懂貨,所以也不敢說什麼。看到有賣綿陽油的護手霜,正好是我同事讓我帶的那個牌子,正打算買,因為涉及退稅的問題,我說好像澳洲本國的產品沒有稅的(後來發現自己從網上拿來的信息不正確),結果那個中國店員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說:怎麼不交稅,澳州所有的東西都要交的,GST懂伐?我天天在外面吃飯,當然知道GST這個消費稅了。就算我搞錯了,也不能這個態度啊,中國人自己看不起中國人,難怪在這兒要給人看不起了。

晚上去悉尼歌劇院看歌劇《波西米亞人》,很感人,都哭了,雖然票價很貴,比上海大劇院貴多了,但還是很值得的。

Day8 Sydney--Bondi Beach

今天是在悉尼的最後一天,我們移到Bondi 海灘邊上的一家旅店(Lamlock lodge,是一個backpacker hostel),旅店離海灘超近,幾步路就到了。放下行李,換上臨行前買的比基尼,Bondi, 我們來了。人山人海,真是沒想到有這麼多人。剛下水,老公的眼鏡就給海浪衝走了,呵呵,留給大海作永久的紀念了。還好我還有一付框架眼鏡晚上用的,先借給他用了—在周圍的店裡兜了幾圈,都說沒有近視眼鏡賣。大概人家這兒碧海藍天,風景好,很少人近視吧。再次回到海灘,重新霸占根據地。人比剛才還多了,仔細看了看,還有少數topless的美女,哈,人家比較開放。下水玩了會兒,上岸塗點防曬霜,橄欖油,躺在沙灘上曬太陽。

在海灘曬太陽的生活真是很愜意。

不過第二天發現有後遺症,身上又紅又疼,皮膚曬傷了。後來還有些他蛻皮了。唉,平時不曬太陽的後果,過幾天還要去黃金海岸呢,希望快點恢復。

Day9 Cairns—City

早上7:05 Jet star的飛機,飛Cairns(凱恩斯)。昨天旅店的人幫我們打電話訂了早上5點的shuttle bus到機場,12元一個人。結果5點的時候我還在和旅店門口的那個飲料機較勁,車子就來了,還挺准時的,而且就我們2個人。下車時問司機要receipt,他很抱歉的說沒有,結果只收了我們20元,我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已經走掉了,估計是沒有receipt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少收我錢。呵呵,挺好的人。

北昆士蘭的首府凱恩斯(Cairns)是前往“潛水聖地”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的門戶,它是一個繽紛、悠閑的城市。這裡接近赤道,四季如春,城市周圍被熱帶雨林區環繞,擁有綿延兩千多公裡世界最大的活體珊瑚礁群景觀、迷人的海岸線、寶石般的島嶼、銀色沙灘及藍色海洋,所以凱恩斯素有“熱帶首都”之譽。整個凱恩斯與大堡礁占地1687平方公裡,卻只有10萬左右人口,所以人煙稀少,是個旅游的好地方。就是日本人特別多,不知道為何。

出了機場,熱浪就迎面撲來。找到可以到旅店的shuttle bus,10元一個人,2個人15元。付了買票的錢,沒有receipt,我說那我怎麼上車呢,人家說沒關系的,你上去好了,我已經記下你給我的名字了。呵呵,就我給她的一個英文名,怎麼搞得清楚啊。澳洲有一個地方和我們不太一樣,就是對人的強行約束比較少。比如說地鐵除了市中心,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進出站都是沒有檢票機的,也沒有人在那邊看守的。就是說只要你不去市中心,買不買票全在你的自覺。就算市中心,除了閘機口,還有通道給不便的人和孕婦,帶小孩的人可以過,很多人也從那個通道過的,有的人會把票拿在手上,但是從這個特別通道過,大概是比較方便的關系。我留心了一下,好像我見到的人都是很自覺地去自動售票機或人工窗口買票的。

定了明天去大堡礁的一日游,休息了一會,就在小城裡逛開了。發現澳洲有一個特點,就是各個地方價格都差不多,並不會因為城市的差異而存在價格差異。我在悉尼的唐人街看到的東西,在這兒的價格基本都一樣。

Day10 Cairns--The Great Barrier Reef(大堡礁)

早上6點半就起來,到the reef terminal(渡口)坐昨天訂的船到聞名遐邇的大堡礁一日游。原價119元/人,YHA會員107每人。

船員向我們兜售暈船藥和水底相機,我們沒有要,沒想到潛伏了一個危機。船慢慢駛離了港口,開始駛向目的地。我們大多或站或坐或躺在船頭的甲板上,風浪漸漸大起來,有一部分人往後退了,我們還是堅持原地。衣服濕了,沒關系;相機也放回船艙了…沒想到後來開始有些不舒服了,我還好,老公明顯已經不太行了,開始吐了。後來才知道今天風浪算比較大的,我們的船原本要去兩個地方的,最後也改為只去一個地方了,因為到後來很多人開始嘔吐了。

船離一個小島還要一段距離的時候,停在了海裡。原來要開始浮潛和潛水了,才知道原來不是靠岸到島上才潛水的,而是在大海中間安營扎寨就開始了。穿上浮潛漂浮衣和腳蹼,戴上目鏡和浮潛呼吸管,等浮潛的行頭,就准備下海了。由於我不會游泳,帶隊的人會拿一個救生圈在前面引路,我們這些能力比較差的人就手搭救生圈,將頭部沉浸在水中,隨意飄浮仔細觀賞各色珊瑚和魚類。珊瑚很漂亮,大大小小,各種形狀和種類,而且都非常大,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完全不一樣。不過魚不多,都是些小熱帶魚和稍大一些的,沒有太多品種。不知道是因為風浪大還是本來就是這樣的。領隊的人還從水底抓了一個黑兮兮的像蘿蔔一樣的長長的一段東西給我們末,好像是海底的軟體動物,摸上去軟軟的。

由於是第一次浮潛,不太適應,不是鼻子進水就是呼吸管沒有咬住,要經常浮上來作調整。不過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也總算下海了一次,還是很美麗的大堡礁,呵呵。可惜老公一路都很難過,沒辦法下水。才知道船員一開始讓我們買暈船藥還是有道理的。

回來訂了明天去庫蘭達的觀光火車票,100元。

Day11 Cairns—Kuranda

今天坐庫蘭達觀光列車(Kuranda Scenic Railway)去庫蘭達。從凱恩斯乘搭風景列車前往,一個半小時便可到達。

擁有“童話之地”美譽庫蘭達是位於巴倫的一個熱帶雨林小鎮,氣勢壯闊的巴倫瀑布是當地最吸引人的一處風景。庫蘭達鎮地處風景極其優美的熱帶雨林之中。其間那高聳的百年古樹、直瀉的瀑布、涓涓的小溪流水、珍奇的野生動物以及道路兩旁那隨處散發著郁郁清香的各色小花,無不給庫蘭達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謀殺很多相機內存。

觀光列車漫溢著一種古樸和典雅的美,和我們平時的列車完全不一樣。速度也是很慢,到一個瀑布的地方還會停下來讓大家下車拍照留念。瀑布雖然和國內的大瀑布沒辦法比,不過小瀑布也有其秀麗的地方。

庫蘭達最早作為一個火車站始建於1850年。由於當時砍伐業和采礦業成為了當地主要的工業,庫蘭達作為當時該地區唯一的交通樞紐,起到了運輸和儲存貨物;這個鎮是以土族語言命名的,是一個購買原產紀念品的好地方,這有很多手工藝品,如花布,瓷器,及代表土族文化特色的裝飾品。我們買了一個土著人自己畫的畫,原來40元,還了價,人家說你們是否是中國人啊,後來就只收了35元,這是我在這兒第一次心血來潮還的價,有點不好意思呢。

熱帶雨林也很漂亮,漫步其中,仿佛回到了遠古時候,寧靜,悠遠,忘記了城市的喧囂。

晚上在Coles超市買了烤雞,蔬菜,魚罐頭,提子等東西自己回YHA稍微加工後就是一頓豐盛的晚餐了。可惜這兒的東西味道和中國相差太大,入口總是沒有想像的好吃,特別是烤雞,有點怪味。呵呵,不過總體還是不錯的,還有飯後水果。廚房提供所有的餐具,灶頭,微波爐,烤箱,冰箱等等一應俱全,只要自己買原料回來就可以做大餐了。還有一個櫃子專門給要離開的人放不要的東西的,包括調料,面條,米,等等,很多東西,留給後面的人用,方便大家,也同時節約資源。甚至還有人把一個切了一半的蘋果用保鮮袋裝好放在那兒。

Day12 Brisbane—City

今天早上三點多就起來了,因為是6點的飛機(布裡斯班),不得不趕3點55分的shuttle bus。還有半瓶濃縮果汁沒有喝掉,打算學別人一樣放到YHA廚房share的那個櫃子裡,結果廚房還沒有開門,大概太早,不得不帶走。

到布裡斯班才9點,坐train到旅店,還沒到check in 時間,只能出去逛逛。布裡斯班是昆士蘭省的首府,也是澳洲的第三大城市,由於這裡有不少樹袋熊——考拉的保護區,因而人們又稱它為“考拉之都”。到市中心去逛了會,原來的財政大廈,現在的賭場,皇後街購物中心(Queen Street Mall)…總體而言,布裡斯班不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首先,從繁華程度而言沒有悉尼繁華;從自然風光而言自然沒有海濱城市凱恩斯迷人;從市容市貌上看,大概正在做城市拓建,滿大街都是建築工地和整修的馬路,有些亂;而且綠化也沒有悉尼好,大樹由於施工的關系被砍得剩下不多了;悉尼滿大街會看到走路的鳥,在這兒也很少見;市中心只有一條河,雖然也很漂亮,但是還是無法和悉尼那麼多的海港相比。唯一一樣的是,布裡斯班也是很多地方白天會開路燈的,大概這個是澳洲的一個普遍現像。說到這個我要提一下的是,澳大利亞大概比較缺水,所以所有的公共場所都會要求大家節約用水,而且綠化和對動物的保護做得比較好;但是一次性餐具用得非常之多,像我們吃的快餐,無論你是否在店裡用餐,90%以上都是給你一次性飯盒或紙袋包裝,就像不關燈一樣,非常之不環保。還有就是澳洲人雖然對動物很保護,對人也很熱情,可是亂扔垃圾現像也很嚴重,大街上經常看到有很多漢堡紙,薯條袋子,瓶子(很多還有半瓶沒喝掉—不是要節約水嗎?)…弄得街上很髒。

Day13 Brisbane--Lone Pine Koala Sanctuary

今天去布裡斯班西南11公裡的龍柏樹袋熊保護區,坐在george street上的430路(就在賭場邊上)(或445路在ann street),來回票兩個人12.8元,門票成人價22/人,有學生票和YHA會員票。

考拉園裡面有很多澳大利亞本土動物及鳥類,其中最討人喜歡的就是可愛的樹袋熊——考拉,這兒大約有130只考拉,每年要產10-15只左右來維持他們的數量。還分了很多區域,男的女的,母子的,年長的…大多數考拉總是伸著胖胖的前臂抱住樹干在睡覺。難得有一些會出來走動一下,或者吃著桉樹葉,我們忙著拍照,拍錄像,結果考拉大概覺得我們煩了,居然從樹上爬了下來,在地上來來回回不停的走。看了好幾個考拉園,我第一次見到考拉自己下樹,還一副很煩躁的樣子,我們拍了會照和錄像,說可能它覺得我們老盯著它,厭煩了。我們只好離開了,果然,過了幾分鐘再去看它,已經上樹睡覺了。原來考拉也會以這種方式來抗議的。當然也去參加考拉園的傳統項目,和考拉合影,一張15元。考拉其實並不是很想和人類合影的,每換個人抱飼養員都要哄一會兒才給我們。考拉雖然很可愛,不過抱在身上臭臭的,還把我的白裙子弄髒了,建議大家盡量穿深色衣服。中午還有人和蛇等爬行類動物合影的,很可怕,我沒敢嘗試。

除了考拉以外,另外一個很多的動物就是袋鼠,據說也有130只左右。我們在旅游商店買了袋鼠糧食(1元一袋),進袋鼠的那個園子邊喂袋鼠邊和他們親密接觸。

其他大多是和考拉為敵的動物,包括蛇,鳥,鱷魚,狗等等。

晚上回市區,本來要去南岸公園的,結果看到有介紹說有Chiatown, 就想去看看,沒想到比悉尼小很多,實在沒什麼東西可買。只好回到queen street買了點紀念品回來。最後連公園也沒去成。

Day14 Gold Coast

澳大利亞東岸的確是一個美麗海灘集中的地方,所以也難怪我們會把一個普通的不知名的海灘認為是衝浪者天堂,就在那裡耗盡了整個下午和傍晚。只是覺得沒有那麼多人,似與書上描述的那種人山人海的景像不相符合了。

其實在布裡斯本東部這一片,原來就是延綿的海灘,順著大海可以一直向前走,我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走了一路,只有偶爾才能看到幾個衝浪者,卻也有些迷惑,難道所謂的衝浪者天堂,竟然是地廣人稀。實在無法想通,也就隨便找了個時間的理由自我搪塞了。

雖然都是海灘,卻沒個地方都有不同。如果說剛到悉尼時住的Cronulla,讓我感到一種異域的美和第一次看到海灘的激動,一種想讓人想去投生和擁抱自然的感覺;而後來的Bandi,則讓人著實感到了澳大利亞的喧嘩和炎熱,人山人海,美女如雲,卻也“椰林樹影,水清沙幼,藍天白雲”,是個曬太陽的好去處;那麼,衝浪者天堂(至少是這一天認為的衝浪者天堂)則是讓人覺得難得的寧靜,沙灘是淺淺的,一直綿延到大海,沿著沙灘與海水,人可以走的很遠很遠,一直走到大海的深處。沿著沙灘望去遠處的高樓,籠罩在一層淡淡的霧氣之下,讓人覺得仿似置身於海市蜃樓一般。

隨著層層拍打的海浪,很多海生植物被衝上海灘,伴隨的也有一些木樁和樹枝。枯木上面棲滿了不知名的海洋貝殼,貝殼還是活的,張著嘴在失去海水的烈日下拼命呼吸。我打趣道,如果把這些東西都撥弄下來,晚上可以開葷吃一頓新鮮的海鮮了,還是free的。只是看著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在那裡無助的吐著蕊,卻怎麼也下不了手。還是動手想把斷枝重新扔回大海,最後感覺那些枯枝實在太重,搬不動,也就放棄了。自然的生靈,還是交由大自然處置。而我們,即沒有大海的胸懷,自然也沒有大海的力。

天快要黑了,我們趕緊往回走,晚上訂了旅店的BBQ,想必一定味道不錯。快到住處的地方,還在一家專門賣酒的店裡買了兩大瓶啤酒,想著晚上能夠好好在party上happy一下。

要說到晚上的BBQ,其實讓人有些失望。首先是自己不用動手,什麼都是工作人員在准備,而且似乎采購食材的人回來晚了,很晚才開始燒烤,我們的啤酒都喝得差不多了,就坐在那裡干等,再接著開飯了,每人訂食定量,一人一份,這哪裡是想像中歡樂的party,簡直就是食堂供應伙食…由於也沒有什麼人認識,而其他人也是成幫成派的,所以,我們兩個獨立大隊,一邊自己happy,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一邊感慨資本主義人情淡薄,缺少合作精神。

晚上躺在床上,突然響起打擊樂的聲音,開門尋著音樂的方向,是賓館旁的一個露天bar在演出。

Day15 Gold Coast

今天是在澳洲的最後一天,我們先去買了很多紀念品帶回家,然後把余下的時間都給了衝浪者天堂,希望自己最後對澳洲的記憶就停留在這片碧海藍天下。

最後坐巴士到機場,晚上的飛機到悉尼,第二天一早回上海。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