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稻城到神山走一條艱辛而神聖的轉山路

作者: alanandmichel

導讀亞丁的門票已經升到128元一個人了。很多人去,只是匆匆走到三座神山的心髒區域——洛絨牛 場,住一晚上,或者不住,然後歸去。雖然亞丁的游人如織,藏族人心目中的神山依然保持著它們應有的神秘與尊崇,傳說中的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在藏歷雞年集會,因而藏民都會在雞年轉山。從木裡或者瀘沽湖出發,或者沿著轉經路走,走到群山環抱中,走到神山背後 ...

亞丁的門票已經升到128元一個人了。很多人去,只是匆匆走到三座神山的心髒區域——洛絨牛 場,住一晚上,或者不住,然後歸去。雖然亞丁的游人如織,藏族人心目中的神山依然保持著它們應有的神秘與尊崇,傳說中的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在藏歷雞年集會,因而藏民都會在雞年轉山。從木裡或者瀘沽湖出發,或者沿著轉經路走,走到群山環抱中,走到神山背後,去看看群山的另一面吧,你會獲得不同的體驗。

D1稻城-亞丁村-龍同壩-衝古寺-巴優

跟著馬幫走就是了亮點關鍵詞:馬幫

從木裡出發,或者從瀘沽湖出發,最終都在這條轉經路上會合,抵達念青貢嘎日松貢布三座神山的入口。

多年來,這條山道上,掛在馬脖子上的銅鈴鐺一直沒停止過搖動,康巴藏民或者摩梭漢子一次又一次,趕馬或騾子,馱著貨物溝通山裡山外的運輸和貿易。

我們馱著背包,在雲杉林間緩慢上行,山上氣候頗寒,五月初大部分樹杈仍是赤裸裸,直勾勾就刺向藍天。在密林裡喘氣時聽到隱隱的鈴鐺響,一隊馬幫很快趕上來,交換一句問候,就超越我們趕到前面去了。

我的小向導

因為尚沒適應這裡的海拔高度,我走得異常緩慢,並且深感體力不濟。走出密林後植被過渡為低矮的灌木叢,大片枝梗赤紅的灌木,把粗礪的山體點綴得異常艷麗。轉眼就日落了,風讓行路者在山間更顯微不足道,東倒西歪,艱難的呼吸中喉嚨似要被風干了,口腔裡原本濕潤的粘膜全部繃緊。夕陽照在仙乃日昂然的雪峰上。在金色的籠罩下還看到遠處巴優草場的牛棚升起了炊煙。

我們很快跟馬幫熟絡起來,並在他們那裡蹭飯吃。在等待飯熟的時間裡,一邊喝摩梭人放了紅糖的甜茶,一邊興高采烈從走婚這個最常規庸俗的問題聊起,這是我們嘗試理解摩梭人社區的入口。

路況 從稻城到亞丁,前半段路已經修好了,後半截是土路。租一輛7人座的小面的單程在200-250元間,來回400-450元。早上出發,2個多小時後經過亞丁村,到進山的入口龍同壩,大家就可以在此租馬進山了。從龍同壩去衝古寺,行程約40分鐘,衝古寺往洛絨牛場方向左側有一上山小路,進入後在原始森林裡上升,行約2小時,可以走出森林。沿小徑再走1個小時,到達巴優牛場,晚上可在此扎營。

D2巴優-日薩-查五氣-慶科-贊賊

眼下正是蟲草的生長旺季亮點關鍵詞:蟲草

海拔4000米以上,植被緊貼地面,五月的草都還是枯黃的,那是一種被烤干的顏色,石頭仿佛是從地裡長出來的獠牙,滿地都印著不友好。而四面八方射來的都是超強的紫外線,早晨迎著太陽走,那精干的山體亮得像在火裡燃燒的黑鐵劍,比陽光還要耀眼。

日薩埡口上只有破碎的石片,堆成一個巨大的瑪尼堆。翻過埡口,成片的高山草甸,向陽濕潤,土質松軟肥沃,密布小葉杜鵑樹叢,這也正是蟲草最愛蟄居之地。

眼下正是蟲草的生長旺季,挖蟲草的藏民,早已遍布山頭。年輕的藏民體能好眼力好,他們往往全家都暫時遷到山上居住,小孩子貪玩,也喜歡跟著上山。他們一般都選擇在平緩的草甸上搭起棲身的棚屋,這也是許多轉山的人晚上選擇棲身的地方。

挖蟲草的人每天得早早起床,爬坡,找到適合的場地,就趴在地上仔細查看,找蟲草露出地面如牙簽一樣細長的黑色尾巴。一般一天下來,能挖到兩到三根大蟲草。一根大蟲草約有食指長,筷子粗細。迎面遇到挖蟲草的藏民,打過招呼後的一個問題,必定是問要不要蟲草。一根大蟲草他們開價10元。

下午三四點後光線強度減弱,這個時候也是大家休息或玩耍的時間了。

路況 離開巴優牛場,就是爬升的路了,過了一個埡口後走一段緩坡,再繼續上行,約2小時後可以到達日薩埡口。過埡口後一路陡峭的下坡,行程約2小時,經過查五氣,到達一個大草甸,從木裡上來挖蟲草的藏民一般都會駐扎在這裡。過查五氣後再下一段,復又進入森林,這一段路比較好走。穿過好些林子,走三四個小時,到達贊賊,也是牛場。往裡走,到達夏諾多吉背面。這裡因海拔高而氣溫低,草甸上風大,可是風景異常壯美。在山腳下露營,准備第二天一早翻山。

D3贊賊-日供-熱亞

雪山的正反面完全不同亮點關鍵詞:雪山埡口

早晨起來,天藍得如被水洗過一樣,澄澈得似能被肉眼看透。山頂積雪融化,水窪在山腳,因氣溫低結冰了,冰面極滑,一踩就碎。不想濕鞋滑倒,人只能盡量靠邊走或者踩石頭。

整面山坡都被冰雪覆蓋,馱行李的騾子踏著絕無僅有裸露雪上的一點土路磕磕碰碰地走,上升遇到有雪的坡度,還需要人在後面用力頂它的屁股,借力一把。

出了林子,坡變緩了,大伙兒在此處歇息,正對夏諾多吉,在那極潔淨的空氣裡,積雪的山體在藍天白雲下像塊璞玉。

挖蟲草的藏民在歇息過後就散向四面八方的山,開始一天的工作。

遠處的埡口整片白皚皚的,我們必須在陽光變得更強烈前翻過日供埡口,否則雪會把眼睛“燒”傷。

還有零星的藏民也要翻過埡口,走到更遠更偏的山上去找蟲草。小孩子們把整片積雪的山坡當作滑梯,快活地滑下來,留下一道長長白色的軌跡。

過了埡口,很奇怪山的另一邊幾乎沒有積雪,看見有騾子撲上前去猛啃枯黃草梗下剛剛冒頭的草尖。 

路況 一早上的時間都得貢獻給爬坡,連過三四個山頭,當然日供埡口是最高的,上面積著雪。往後在山腰上走,路較平坦。我們本意是要轉山,有一道積雪的狹路牲口過不去,用過午飯後,騾子返回贊賊牛場。我們前行則繼續爬坡,可這個時候下起雪來。地面上的積雪越來越厚,我們只有改道木裡。往下走是草甸,草甸上散布幾家挖蟲草的藏民,晚上我們就住在藏民搭起的木棚裡。

D4熱亞-贊比弄水-傍古丁-呷洛

世界像被還原了亮點關鍵詞:下雪

下了一夜的雪,屋裡有火塘,故晚上還是暖乎乎的。清早起來,開門,外面全白了,我簡直不

轉山路上的藏民

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前一天的綠樹草甸全不見了,取而代之是壓倒一切的潔白,白的樹,白的地,白的天,只有峭壁垂直地面的切面還保留了原有的斑駁的黃。很美,每走一步都有嶄新的體驗,樹上壓著雪就剩下黑白兩色,可枝杈本來的姿態更突出了。

世界像被還原了,只剩下兩種顏色。這種純淨把我們對路況的顧慮與緊張抹去,鋪了雪,路是新的,很安全,每走一步,都是雪上印下的第一個腳印。用不著看路了,只管走就是。

這一天下坡路,海拔越下降雪越稀薄。我們終於重回到了密林地帶,雪消失了,空氣很濕潤,底下河流奔湧,是熟悉的森林峽谷風光,我們到達木裡區內了。

路況 這天幾乎全程下坡。走進林子後沉重而濕潤的空氣讓人有點不習慣。約走4小時,到達峽谷底部,附近經旗翻飛。這兒是木裡白水河上游,藏族人膜拜的神仙洞在河對岸山腰上。

爬20分鐘陡坡,從洞口扶著石壁往下攀,就像下無底洞一樣。裡面黑乎乎什麼也看不見。據說洞壁上有石如盛開的菊花,地面有石塔石獅石貓。洞的盡頭是白水河出水口,聽見嘩嘩的水聲,按照規矩,都要下到河邊石級掬水喝。附近藏民每年過藏歷年,都要到此燒香。往下走峽谷變開闊了。傍古丁是呷洛村民賽馬的草甸,過了草甸,就是呷洛村。

D5呷洛-貢日-查五氣

呷洛村紅杜鵑開得正艷亮點關鍵詞:杜鵑

木裡地區的呷洛村在峽谷底部的山坳裡,田地裡是一種我們不熟悉的綠,這裡能看到無悔於用“鮮艷”一詞來形容的綠色。這一帶氣候溫暖濕潤,山腳杜鵑花早早開了,一路是脆生生的粉白色,談不上驚艷,卻異常清新。

俯瞰呷洛村

前一天走到呷洛附近的峽谷地帶中,沿途亦不斷遭遇滿樹杜鵑。一同走的藏族小姑娘不斷走到密林之中,把整枝杜鵑拗下來,別兩朵在帽子上。一路杜鵑帶露,隱隱散發水潤的氣息。

這天天陰雲厚,爬了一段坡,回身看籠罩在雲霧之中的呷洛村,散落於田地之間的房屋,景致甚是精致。

藏族人喜歡建房子,錢存夠了第一件事是把房子建起來,建了房子才有討老婆或者討老公的資本。可是房子起好了,外面看很漂亮,窗子的用色與圖案尤其講究,可錢也花得七七八八了。因而偌大一間房子,裡面多是空蕩蕩的。

木裡一帶的婚姻觀念尚且保守,完全是父母作主,姑娘十五歲就得出嫁,小伙子十八歲再不婚娶要被人說閑話的。而這兒的藏族人養家采取長子/長女責任制,如果頭胎生的是女兒,這女兒就把老公娶進門,而嫁過去的小伙子,基本是另一戶人家的次子,因為房子分給老大,他只能到女家去生活與幫忙干活。

讓我頗感吃驚的是,離婚與再婚在這裡亦並不稀罕。因為盲婚啞嫁,不少年輕家庭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有一個十八歲的藏族小伙子就告訴我,他不喜歡他的婚姻。他初中畢業被家裡逼婚,可是他不喜歡他“嫁”的妻子,因為他還想念書,可是家裡一直反對。今年家裡有點被說動了,他想到雅安學繪唐卡,如果老婆家也點頭,他就能重獲一個學習機會。

路況 盡管這天一路上坡,可路途不是很遠。到達第二個草甸,約是中午時分,可以在此燒水煮飯。地上有不少明顯是旅游者留下的垃圾。下午上升到貢日後路較平坦了。走2個小時,就可回到查五氣,休息。夜晚高原的天空永遠明淨,星星很明亮。

D6查五氣-日薩-巴優-衝古寺-卓瑪拉措-衝古寺

享受卓瑪拉措的午後亮點關鍵詞:卓瑪拉措

卓瑪拉措在仙乃日腳下,海拔4100米。杜鵑樹圍湖一圈,那湖水脫俗,如有靈氣,由裡往外透著亮光,碧綠的光,那種澄澈難以言喻。她名為“仙女”,名符其實。一湖寒碧,倒映仙乃日傲然的雪峰。我坐在湖邊的枯木上享受下午的太陽,實在不怎麼想動。周圍很靜,只有風不斷地吹動纏繞在湖邊樹上的經幡。帶我上來的藏族小姑娘也不說話,手裡搓著她在路上撿到的一個絞絲銀鐲子。後來來了一班從日瓦上來的孩子,並不喧鬧,我把口香糖分給了他們。

卓瑪拉措湖水如有靈氣

路況 這是第一二天路程的逆向行走,因為下了雪,過日薩埡口有點困難,風大,而且只能在積雪上緩慢地邁步。過巴優後路就好走了,只是下坡,而且已經習慣了在高原上行走,反而有點意猶未盡,有點不舍得下山。到衝古寺手機就有信號了,可以向家裡人報平安。

衝古寺後有小路上卓瑪拉措,這也是去卡斯地獄谷的路,與仙乃日的轉山路有一段重合。走到卓瑪拉措約十來分鐘。宿衝古寺,一個床位一晚40元。

D7回稻城 

其實選擇還很多

第7天可以回稻城,也可以留在亞丁,進洛絨牛場,或者小轉仙乃日,或者去卡斯地獄谷,只要你還能保持體力與心境。回稻城可走到龍同壩瞅機會,有小車停在那裡等待,可能還順帶遇上幾個剛從山裡出來的游人,一同包車。回稻城約250元一輛車。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