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白水澗
我是從朋友贈送的一本書上知道臨安有這麼一個叫白水澗的地方的。書載:白水澗,夢中的香格裡拉,人間的世外桃源。更吊人胃口的還是那個用百分比表示的數據,景區擁有98%的森林覆蓋率,我想,這樣的一處風景一定是原始的也一定會是神秘的。
出行之前,我問過許多朋友,只是他們都不知道有白水澗這個地方,後來又問了幾家旅行社,也說是沒到過。導游小姐善意地提醒我,到臨安怎麼不去浙西大峽谷?也許浙西大峽谷是非去不可的景點,但我還是固執地堅持要去白水澗,因為那也是我長久以來的夢,不管那裡是否真的如世外桃源。
與我一同前往的二十來人中,有上班族,有經商的生意人,還有近一半是在校的學生。我希望我的選擇不會令他們太失望。
車出臨安約半個小時,就到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白水澗風景區。電瓶車把我們載到了山腳下,經過一座懸空的吊橋,前面出現了一片片的竹林,極目遠眺,山上除了竹還是竹,那一望無際的翠竹構成了竹的海洋,於是想起了景區門口廣告牌上的兩句話: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看來陶淵明的後裔那個叫奚百一的老人是何等的聰明,他舍棄高官厚祿到此地繁衍生息,使得他的子孫們世世代代都可以盡情地享受這山重水疊竹翠風清的自然景色,享受這天然氧吧釋放的新鮮空氣。
走在白水澗的崎嶇山路上,一路的景色都是那樣地自然神奇,在這裡,我們看不到一點人工雕琢的痕跡。山與路之間,是迂回彎曲的小溪,溪中是潺潺流淌的白水,那聲音一忽兒像清脆的琴音,一忽兒又如翻滾的波濤。我們拾階而上,這水聲竟也與我們捉起了迷藏,她一會兒躲在峽谷之中,只把那清脆的流響送進我們的耳畔,一會兒又大大方方地在我們的腳下流過,讓我們盡情地欣賞她的芳容。孩子們都忍不住下水了,水不深也不急,卻是沒有一絲污染。水中有游動的魚,跳躍的蛙,還有匍匐的蟹。抓一把溪水敷於臉上,頓時全身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涼爽,那種愜意與樂趣仿佛把我帶回到了童年的歲月。
白水澗的水是夾在山與山之間的,白水澗的水也是日夜流淌著的,她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神秘,那樣的奇麗,她是自然的,朦朧的。藍天、白雲、翠竹、溪水,在這座天然氧吧中和諧地聚集在一起。清澈透明的溪水如同姑娘們梳妝用的鏡子,把人們臉上跳動的雙眸和甜甜的酒窩都照得一清二楚。看著孩子們打水仗的那種瘋狂,聽著他們天真爛漫的笑聲,我也有了一種下水的衝動。不知道是不是老天也想成全我,這時候,前面溪的中央竟然放著竹椅竹條,我不顧旁人的勸阻,脫了鞋襪就跳進水裡。我問在一旁擺攤的小姑娘:要收錢嗎?這位小妹妹露出一臉甜甜的笑容回答我:你坐吧,不要錢的,你無論坐多久都可以。我想,我真的是好福氣呀,能在這樣一處瑰麗迷人的幽谷中聽山中潺潺的流水,享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沿著前人的足跡,我們向著景處的最高點白水仙橋攀登。一路上,我們常常能看到與溪水朝夕相伴的野樹。奇怪的是,這些樹的樹枝一律都是靠著泉水的方向伸展,看來連這些野生的植物也對山澗溪流情有獨鐘了,何況是我們人類呢?
游白水澗整個行程大約用了三個小時,可我全然沒有那種累的感覺,我甚至沒有覺得自己是在爬山,我就知道一路的風景是那樣的迷人。我仿佛真的走進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那柔情似水等待夫君歸來的三疊仙泉;那尋常看不見躲在幽谷中的仙谷瑤池;那下有白水穿谷上唯飛鳥可渡的白水仙橋;那竹翠風清宮迷神爽的竹林迷宮。一切的一切似夢又非夢。
白水澗是一個清涼的世界,因為她擁有著98%的森林覆蓋率,因為她擁有著日日夜夜流淌的溪水。游完白水澗,我只想說一句話:如果人間真有世外桃源,臨安的白水澗不就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