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吳哥,一定要事先閱讀一些相關的歷史書籍。吳哥集宗教、歷史、建築、雕刻的美於一體,如果對她毫無了解,那你千裡迢迢跑去,看到的不過是一堆石頭而已。吳哥城又稱吳哥通城,“通”是“大”的意思,“吳哥”是“城市”的意思。大吳哥城曾經是高棉王國的首都,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城市,據說,當時吳哥城人口多達百萬。中國元朝使者周達觀在他的《真腊風土記》裡記載了他在到達吳哥城時的所見,從中可見吳哥城的雄偉。吳哥城有其獨特的像征意義,它像征小宇宙,被主軸線分成四部分,巴戎寺是連接地球和天堂的像征,環繞的城牆代表了圍繞梅盧神山的大山,護城河代表了宇宙的大海。城門則像征神和魔鬼各抱著那伽靈蛇的身體,這也是吳哥窟中的浮雕“乳海翻騰”的景像。除非你有大把的假期可以揮霍,擬定好路線同樣非常重要,沒有安排好行程的話在短短3天時間內很難轉遍整個寺廟群。最主要的是,和你的司機做好溝通,和旅行團的常規路線反過來走,這樣你可以避開大多數人,多一些安靜欣賞的時間。
按照常規路線來走,第一天轉小圈,全程17公裡,包括吳哥窟又稱小吳哥(Angkor Wat)-觀日出的最佳地點,從南門(South Gate of Angkor Thom)進入吳哥城(Angkor Thom)、一路走下來經過巴戎寺-巴芳寺-鬥像壇-皇家圍地-普拉帕裡雷寺-普拉皮圖寺群-癩王平台-中央廣場,從勝利門(東城門)出城(吳哥王城)繼續向前,沿途有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托馬農神廟Thommanon、思賓瑪石橋Spean Thmor和塔高寺Ta Keo(砂岩修建,未完成的寺廟,恐高症者應該堅持走東邊的樓梯),然後向東北到塔內寺Ta Nei,向南到古墓麗影拍攝地塔布龍寺Ta Prohm,塔布龍寺神奇的樹廟一體景像也是吳哥建築群的絕妙之處。由於吳哥的建築均由石頭堆砌而成,因此,那些頑強生長的樹木就很容易對其造成破壞,特別是經過了800多年的風風雨雨,那些仍然能保留下來的樹木,不少長在了建築頂端,而樹根則向建築的縫隙滲透,形成了吳哥建築樹廟一體的奇景。繼續向東到班迭戈迪Banteay Kdei和皇家浴池Sra Srang,最後在比利寺Pre Rup觀賞日落。
第二天轉大圈,全程26公裡,體力好的話可以把女王宮安排上。整個行程是從聖劍寺(Preah Khan)開始的,經龍蟠水池Preah Neak Pean、塔桑寺Ta Som、東梅奔寺East Mebon出來後一路向北大概20分鐘路程到女王宮(Bantcay Srei)。女王宮有“叢林珍珠”之稱,她在數以百計的古跡中規模不是最大的,但卻是最精美、最有特色的,是高棉建築和雕塑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女王宮是以婦女為主的寺廟,裡面的女性雕塑都精美絕倫。從女王宮返回的途中會路過一些小的村落,喜歡人文攝影的不妨多呆幾個小時參觀一下柬埔寨鄉下人的真正生活。
第三天一早出發去崩密列Beng Mealea, 如前人所說,崩密列是在前兩天的審美疲勞之後能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地方。這是小吳哥之前的建築,建於公元9世紀早期,規模幾乎與吳哥城一樣大,景色非常壯觀,是吳哥最神秘的寺廟之一,現在已完全陷落於荒野之中。旅游團一般不來這裡,只有少量背包客,所以難得的清靜。70km的路開了兩個半小時,一路顛簸,塵土飛揚,但景色還是值得的如此折騰的。這個寺廟損毀嚴重,大樹的根部深深嵌入石縫,不斷生長,最終把如此巨大的石塊擠松動了,導致寺廟的局部倒塌。殘桓斷壁上青苔遍布,雜草叢生,林間偶爾傳來幾聲鳥兒的啼叫,讓人倍覺荒涼。在這裡,你可以手腳並用爬上巨石堆,發現隱藏在石縫間一小片精美的雕刻;你可以沿著棧道走到半倒塌的走廊牆頂上,俯視被廢墟包圍的某個房間;你可以踩著厚厚的落葉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盡情發呆。
返回途中經過羅洛寺群Roluos Group,高棉人修建的最早的,最大型的寺廟,標志著高棉古典藝術時代的開始。寺廟包含洛雷寺Lolei、巴空寺Bakong,匹寇寺Preah Ko天黑前返回暹粒。
走進吳哥,不論是從歷史或者文化以至於建築風格都有太多的東西可言。面對吳哥窟的雄偉壯麗,我已被一種神聖的氣勢震懾,當你仔細領略後,你會發現,宗教所以存在千百年的原因就是它們擁有一種難以描繪的神聖的美和一種神聖的境界,並超越了任何意識形態,從而占據了漫長的歷史空間。
透過千年光陰的光影你會發現,吳哥遺址絕對不是單單靠唯美的影像就讓你贊嘆不已的,一個傳承了千年文化的聖地,更需要你用一顆感悟的心去領悟。
越南柬埔寨全稱游記圖片請看http://***/s/blog_5588606d0100dl8c.html

(寺院)

(樹包佛)

(寺院與僧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