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這首歌讓我對大理產生了一種神往,其實我最向往的還是蝴蝶泉,因為我想肯定還有成千上萬的蝴蝶在那泉邊漫天飛舞,首尾相銜,站在那裡聽那白族小伙子和姑娘歌唱,該是多美好的事啊。遠觀蒼山,不覺得他有金大俠筆下那麼神秘,走在冷清的天龍八部影視城裡,幾個穿著古代大理國服裝的士兵造作的演繹,幾乎沒有人觀望,空蕩的影視城裡,四處房門緊閉,我們倒像在拍戲;短暫的停留,我的心裡早已飛到蝴蝶泉邊,去看那美麗的“蝴蝶會”,來到了泉邊,只見游人如織,蝴蝶卻不見蹤影,聽一旁的老人說,每年的農歷4月15日,有少量的蝴蝶會飛來這裡,現在隨著環境的惡化,蝴蝶越來越少了,我怨自己來的不是時候,我和幾個同事,有幸進入中科院蝴蝶養殖基地,在那裡我看見了無數色彩斑斕的蝴蝶,這也算是不虛此行吧,臨走的時候,一只蝴蝶尾隨而來,尋尋覓覓.....下午3點,在熱情的鼓樂中,我們由白族最高的禮遇登上了“洱海二號”游輪,歷時3,4個小時,將心情放松在這近300平方公裡的洱海上了。在暖暖的春風裡,真實得感受了蒼山洱海的風花雪月,乘坐著游船在洱海上慢行,只見水天一色,心情也變得愉快起來。雖然一望無際,雖然也有水鳥飛翔,但是洱海不是海,只是一個湖,在大理的旅游圖上,洱海就像一只人耳,故此而得名。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如果是有月的晚上,風花雪月別說真還能趕上。說真的,如果不是洱海,我對大理真的沒有好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