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三天帶兒子去了韓國首爾。俺用的是攜程的自由行,服務不錯,俺基本只要電腦鍵盤點一點就行了,專門有服務人員上門收送護照等材料。
介紹一下我和兒子在韓國這三天的行程吧,實際上是第一天傍晚5點(時差比國內早一個小時)到的酒店,第三天上午10點多就離開酒店返程去機場了,只有第二天是一整天時間。
第一天傍晚主要逛了當地居民區;
第二天逛了南大門市場—景福宮—成均館(文廟)— 東廟— 亂打劇場— 東國大學 — 南山及首爾塔;
(看上去景點蠻多,實際上南大門市場、文廟、東廟停留的時間很短,景福宮和亂打劇場看表演花了些時間,而東國大學和南山及首爾塔是傍晚回到酒店後,懶兒子留酒店裡休息上網,我隨便出去逛到的,不過也逛了差不多2.5小時。從南山頂的首爾塔下快步下山到酒店記了時間,要45分鐘,估計約3.5公裡)
第三天返程了。
2009.4.4 第一天
下飛機後的第一印像
12:00上海起飛,14:00到首爾仁川機場,實際飛行時間只要1小時20分,韓亞航空的飛機,人不滿,我和兒子兩個人給了三個位子(登機牌上我和兒子的位子是隔開的,中間位子一直是空的),兒子覺得韓亞飛機上餐飲比國內航班的好,量雖然不大,但魚是整塊的、大大的蝦是整個的而且好幾個,泡菜新鮮脆,每人還有15G一管兒的韓國辣醬。機場內的指示都有漢字、英文,覺得很方便,入關也相當快。
剛出機場門,馬上見一穿黑色短風衣、瘦小的男子迎上了,客氣地問:去哪裡?(講的韓文,俺聽不懂,不過猜出了),雖然覺得這人似乎過於熱情,有點像國內站點晃悠的黃牛,但我還是拿著行程單給他指酒店的名字。他馬上伸手指引我們到旁邊的站牌前,又彎腰指著站牌上的小小的英文(站牌上只有韓文和英文),果然寫著我們酒店的名字。
排隊等機場班車。另兩個黑色短風衣的男子不時來指引客人上不同的車次,還低頭彎腰幫他們提行李,很周到,仔細看了一下,黑色短風衣上都寫了統一的機場字樣,原來人家不是黃牛,是專門為客人們服務的機場工作人員。這次到韓國有個體會,人不可貌相,盡管不是衣著挺括英俊挺拔,但態度真得都不錯,後來在文廟也碰上了一個。(主要是我們在國內都習慣了,工作人員似乎都是趾高氣揚一臉正氣的,點頭哈腰的要麼是黃牛要麼是騙子。)
機場大巴上整潔寬敞,座位寬大,前後空間也大,很舒服,右邊一個老外把位子放倒了躺下居然還打起了小呼嚕。
途中看窗外景色,覺得首爾像此時中國北方,綠色仍不是很濃,但左邊看是不高的山,右邊看是寬闊水面(是海嗎?),有時又是開闊的平原,很干淨,不過天氣倒有些像上海,雖有弱弱的太陽,但天空也有些霧蒙蒙的。
城市裡路兩邊房屋都不高,五、六層高,路也不寬,基本都是韓文標示,偶爾會見到英文,幾乎沒有漢字。跟日本有點像,城市都蠻精巧的。
車速很穩,不快,從機場到酒店五、六十公裡的路開了約1.5小時到酒店,一個是車速不快,另外主要是到市區後停靠了HILTON、HYATT等五六個酒店,大巴要開到每個酒店的大堂門口,所以就慢了。停靠離我們住的SOFITEL酒店最近的SHILLA酒店時,看到酒店有歡迎橫幅:歡迎李長春常委對韓國進行友好訪問,路兩邊還懸掛了兩國國旗。到我們酒店已經當地時間17:00了。( 機場大巴的票價是14000韓幣/人(70RMB),後來問了酒店服務員,如果乘出租從機場到酒店是90000韓幣(450RMB),怪不得服務員說是A VERY MUCH DIFFERENCE,雖然出租只要三、四十分鐘就到了,大巴要1.5小時左右,多一個小時時間,兩個人省310RMB還是合算的噢)
房間停留一會兒,17:30我和兒子就出發了,開始到外面閑逛。
逛小超市: 酒店拖鞋、毛巾、梳子等什麼都有,就是不提供牙刷牙膏。房間抽屜內賣品處擺放的倒是有,可需要買,價格標的是牙刷4000韓元(約20元RMB),一小管牙膏,只有正常牙膏1/3量,標價1000韓元(約5元RMB),太貴了,自己到外面買。酒店服務員基本都能講英語,問了附近哪裡有小超市,指了大概方位。
一個小小超市,兒子當然首先看吃的,全看不懂,韓文一個不認識,牛奶和酸奶也分不清,飲料和啤酒也分不清,正和兒子商量著拿哪個。一個漂亮小姑娘店員走過來,聽到我和兒子的談話,笑眯眯地脫口而出一口標准普通話,出來就碰到同胞了!同胞店員很照顧我們,幫我們挑選,牙刷上沒有標明價錢,她說我來掃條形碼,哪個便宜就買哪個。兒子拿了一小包餅干,裡面只有兩小塊,小姑娘條形碼一掃,馬上善意提醒:確定要買這個餅干?這兩小塊餅干差不多要6塊錢人民幣的哦。
這是我們在小超市采購的東西:
鮮奶500ML1450韓元(約7.25元RMB)
草莓鮮奶300ML1000韓元(約5元RMB)
三明治1800韓元(約9元RMB)
2塊小餅干1200韓元(約6元RMB)
牙刷牙膏旅游套裝3400韓元(約17元RMB)
單支牙刷2000韓元(約10元RMB)
注:另外還要付10%的稅。
逛居民區及餐館吃飯:小超市就在居民區街巷入口處,買完東西直接就往裡走了。首爾,有山城的感覺,路上下經常會有很陡的坡度,也許我們住在南山附近的原因吧,不過後來到市區也有這樣的陡路。居民區樓雖然不高,六、七層吧,但路很窄,就覺得樓高了,看到居民大樓每個單元處入口門都敞開著,不像上海又要密碼又要刷卡的,下面停著小巧的汽車,有時幾袋垃圾,旁邊還有幾個廢瓶子,樓的一面牆上一排燃氣表、一束束電線或管線、見縫插針的扭腰健身器,偶爾還有兩片紙屑,總體挺干淨,感覺蠻有人情味,挺精巧,挺溫暖的。
走著走著看到有餐館了,只有韓文,一個字不認識,但是飯店外面玻璃牆上貼的一盤盤彩色招牌菜能看懂,裡面有烤肉!進去。一個中年女士引導我們一個位子坐下,拿上菜單,都是韓文,沒有圖片,我和兒子不知菜單所雲。用英語問服務員能不能推薦一下菜,這位女士打量著我和兒子,開口了。。。居然又是標准普通話!哈爾濱的!是韓國的中國同胞太多還是我們今天太巧?太好了,到底是同胞,處處為我們著想,雖然沒有明說,但俺感覺到了,點了牛排湯、烤牛肉兩個菜,還對別的有興致,她建議我們先吃了再說,後來果然證明兩個菜足夠了,因為單奉送的涼拌小菜就有十二、三樣(包括蛋卷、湯、蔬菜色拉、拌木耳、蘑菇、各種泡菜等),,她一會兒端一盤,說這是特別送的特色湯,一會兒又端上一盤,說這是當地非常特色的腌蘿蔔,兒子特別喜歡吃泡菜和蘿蔔,還有那個湯,她一看哪盤吃完了,馬上再送,兒子吃得越多她越高興。她說她兒子17歲了,我這兒子跟她兒子很像,尤其是臉上那些胖乎乎的肉,很福相的;她說看著這孩子吃得那麼香,真招人稀罕,站在一邊只想偷著看,可又怕老盯著看讓孩子難為情。。。我和兒子一人一碗米飯,飽得很。。。最後給她和兒子拍了張照片,給我留了地址,到時洗印出來給她寄去。(我得請我會韓文的朋友幫我寫信封地址,韓文曲裡拐彎的俺可寫不來)
要特別提一下,這裡的本地烤牛肉真的是太好吃了,差不多是我吃到的最嫩最香的牛肉了,而且,比上海的韓國餐館便宜!
借的韓國手機怎麼了?由於網絡不同,到了韓國原來的手機就不能用了。事先在上海移動借了手機,3000元押金,每天借用費30元。離開上海之前設置好呼叫轉移,到韓國後就可以用韓國手機接聽電話了。可是韓國手機怎麼屏幕顯示都是韓文呀,全看不懂,肯定有語言設置的,但韓文一個不認識也沒有辦法去調整,這樣短信就不能發了,電話倒是能打的。晚上充電,第二天早上打開,咦?!怎麼手機屏幕顯示自動變成英文了?這下能看懂了,再查設置,只有韓文和英文兩種,沒有中文,所以要是發短信,職能發英文或用拼音寫。不過手機似乎也沒打幾次電話,發到我原來手機號碼的短信也收不到,因為新手機自帶芯卡有自己的號碼,要發到新手機號碼才行。
倒是我和兒子的對講機還挺好使的J
俺和兒子晚上十點試驗對講機。來之前特地到迪卡儂買了兩個摩托羅拉的對講機,說明書上是3公裡範圍可以互通話。第一天晚餐後回到酒店九點了,兒子在房間上網1小時(收費2750韓元(13.75RMB))。
倆人忽然來了興致,說應當試驗一下這兩個對講機。於是晚上十點鐘,試驗開始了。
兒子在房間,我到大街上,試驗對講機的通話範圍。兒子留在房間,俺把一個對講機往脖子裡一掛就出發了。電梯裡,通話正常。。。酒店大堂,通話正常。。。酒店外馬路上,通話正常。。。繼續走到白天逛的街巷裡面,通話正常。。。晚上10點多的街巷裡很安詳,路燈不密集,但感覺還是很亮很溫暖的。偶爾會遇見坐出租回到家的當地居民。。。或是偶見居民樓下談戀愛的年輕人,大概是晚歸送到家門口了再續上幾句。。。
回酒店的路上,兒子對講機裡開始編故事了,說是有人闖進房間了。。。警察了。。。綁架了。。。什麼的。。。等我進了房間,果然兒子不見了,床底下床板封嚴的進不去,門後面沒有,窗簾後沒有,衛生間裡,浴簾怎麼拉得這麼嚴?原來是這個小肥豬躺在浴缸裡藏著呢。
後來第二天傍晚兒子在房間,我去附近東國大學,以及首爾塔,進一步驗證了對講機的功效,居然首爾塔附近也能和3公裡外的酒店房間的兒子對話,雖然音質不是很清晰,但那基本已經到了極限範圍了呀!
第一天雖然到首爾酒店已經下午5點了,不過這天我和兒子活動還是蠻豐富的對吧?第二天的活動下次再接著寫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