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龍閣之翹角重龍閣是1992年仿武漢黃鶴樓建造在資中重龍山北岩山頂的、高30.9米、共6層、建築面積為960平方米的一座仿隋唐建築風格的旅游園林建築。每層重檐十字歇山屋頂,飛檐翹角,四廊環繞。底面積為18×18米,二層以上為9×9米,其閣設計之巧妙,形狀之雄偉,樣式之新穎都堪稱一絕,是鑲嵌在重龍山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嘆為觀止,要算享有盛譽的新景點之一,人稱“資中黃鶴樓”。
既然重龍閣是仿武漢黃鶴樓建造,又被稱為“資中黃鶴樓”,那麼,我們就先看看武漢黃鶴樓吧。武漢黃鶴樓六十個翹角層層凌空,琉璃黃瓦富麗堂皇,五層飛檐鬥拱瀟灑大方。你看,多美啊!翹角層層凌空,瀟灑大方。
再來看看資中重龍閣,它六層,比武漢黃鶴樓還高一層,但卻沒有武漢黃鶴樓那麼漂亮,那麼吸引游人。因為它沒有那層層凌空的翹角,就顯得不那麼大方瀟灑了。
重龍閣建造之始就沒有翹角嗎?非也!既是仿武漢黃鶴樓建造就不會不造翹角。資中人也懂得樓之翹角對樓閣的美化作用,不信,你看,同在重龍山上的壽音閣,它像武漢黃鶴樓一樣,“翹角層層凌空”,多瀟灑大方啊!其實,建閣之初,我也去過重龍山,登上過重龍閣,各層的以“龍的傳說”、“人文薈萃”、“古跡名勝”、“秀麗山川”、“壯志豪情”、“雲天極目”為內容的再現資中2000多年來的歷史文化的彩畫還是我很熟悉的人繪制的。那時,重龍閣也像“翹角層層凌空”,“拱瀟灑大方”啊!只可惜我沒找到當年的照片。
為什麼現在的重龍閣沒有了翹角呢?據說,資中縣某官員登樓遠眺,只見重龍閣之一方翹角,正對他辦公的大樓,這可是不祥之物啊!不久重龍閣之翹角就慘遭厄運,被一一毀掉了。幸好,壽音閣位處山腰,又有濃密的樹林掩護,其翹角只對著樹,沒對著他的辦公大樓,才逃脫被毀的厄運,保住了文物的原貌。
對這位官員的說法、做法,我不敢妄加評論,但我要說,在縣委提出“建設丘區大縣、文化名城”、大力發展資中旅游業的今天,是還重龍閣本來面目的時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