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坊街出來,月已高升。
早就辦好自行車租賃卡的我們,終於騎上了自行車。
杭州的自行車騎起來很舒服,只是杭州的路窄了點,而且機動車、自行車混在一起,有點危險。
杭州的路不像北京正南正北、直來直去,來來回回轉了四五圈,我們才找到音樂噴泉。沒有聽到期望中的《新白娘子傳奇》裡的曲子,不過變幻莫測的噴泉還是讓人覺得不虛此行。
看完噴泉,離規定的最晚還車時間只剩下15分鐘。徒步的時候覺得西湖很大,有了自行車後感覺沒那麼大了,所以原以為15分鐘足可以騎回岳廟。可是,我們一路狂奔,不斷有熟悉的景物出現在眼前,可總也望不見岳廟。看來,我們低估了北山路。
終於,9點07,我們到了租車點。好在還有工作人員等在那裡,不然我們不知道要跑到什麼地方還車。
在杭州的最後一天,我們一早騎車逛蘇堤。這次的選擇比較明智,蘇堤上沒什麼特別的景觀,主要是可以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因此比較適合騎車。
臨近蘇堤南山路入口,有一個中式公園,裡面是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出蘇堤上南山路,騎兩三分鐘,又有一個西式公園——太子灣,郁金香、歐式建築、風車、瀑布,一應俱全。那天似乎趕上了杭州市學生的郊游日,每個山坡都被大大小小的孩子占領了,入口處還有一隊一隊的小朋友源源不斷地開進來。
小孩嘴很甜,“阿姨”、“阿姨好”說個不停。往往一個孩子這樣說了,其他的也開始說。讓我想起初一那年我們來北京旅游,剛開始學英文的我們第一次看見外國人都很興奮。一旦有學生開始跟人家說“hello”,整個隊伍中就會發出一陣“hello”聲。現在想來是挺丟人的一件事情,不過那時壯著膽子說上一句,還覺得自己挺勇敢呢。
時間真快,轉眼已經晉升為“阿姨”了。
在太子灣,在一個與西湖風景迥然不同的環境中,突然意識到,杭州之美,不只在於名勝古跡,也不只在於歷史文化。太子灣是歐式的、噴泉是現代的,但是他們照樣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由此看來,一個城市,即使沒有任何歷史積澱,也可以成為旅游城市;一個城市,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只是躺在歷史上吃老本,那最終她也會被歷史所淘汰。
從太子灣出來,我們沿著南山路向柳浪聞鶯騎行。
南山路被稱為藝術休閑街,去之前看攻略上說“路兩邊都是法國大梧桐”,讓我對那兒充滿憧憬。但是,見到真正的法國大梧桐,我才知道那只是個浪漫的名字而已。可能是季節不太好,正趕上梧桐發芽開花什麼的,整條街上都是梧桐黃色的飛絮,一陣風吹過,簡直就是一場梧桐雨。聽起來很有詩意,真正感受過了才知道有多麼令人煩惱。
“柳浪聞鶯”也是如此。柳浪沒看到,鶯聲也沒聽到,但一進園子,大團大團的柳絮就迎面飛來,甚至鑽進鼻子裡。
如果不是春天,這裡應該還是一個幽靜的所在。可是如果真的不是春天,恐怕也就不算是柳浪聞鶯了吧。
雖然柳絮讓人煩,但柳浪聞鶯裡的廁所還是讓人眼前一亮。洗手池、地面非常干淨,還備有洗手液,最重要的是裡面的空間非常大,簡直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出來以後,看到廁所門口掛著一個牌子,好像是“十佳廁所”還是“示範點”什麼的。杭州不愧是一流的旅游城市,連廁所都這麼講究。
正午時分,我們酒足飯飽,在烈日下騎行楊公堤。
很喜歡楊公堤,寬闊卻很安靜。一座橋接一座橋,漫步至此,站在橋上放眼望去,盡是美景;坐車至此,上上下下猶如坐過山車般刺激(表揚一下游5的司機,技術超級好,開在楊公堤上,乘客絲毫沒有陡然下降的感覺);騎車至此,先要猛騎一段路,攢足了勁兒衝上去,然後“欻”的一下滑下去,痛快無比。
只是,這樣折騰,皮膚肯定是變黑無疑了。
終於,到了岳廟,滿以為可以退卡走人了。結果,被告知,要到青少年宮的辦卡點退卡。於是,我們開始沿北山路騎行。突然想到了曾經騎車游雲南的丁柏楊同學,我們還開玩笑說他應該到杭州來環湖騎車,結果我們自己先實踐了一把。“現世報”又來了。
烈日暴曬下穿著厚外套負重行走,這是我們在杭州最後的記憶。不過既然是在天堂,那麼這小小的一點考驗又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