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雷峰塔開始,我和宋基本上都是坐公交車。終於享受了公交車帶來的便捷,除了在公車上被老年人欺負讓人相當的不爽。
早在1924年雷峰塔已經倒掉了,為此魯迅先生還專門作文慶賀了一番。現在的雷峰塔是2002年新建成的,不僅面貌煥然一新,還開了寶塔安裝電梯的先河。省卻了芸芸眾生登塔的辛苦,但也因此略去了對登塔者虔誠的考驗。雷峰塔不再是一個佛教的像征,它只是一個高層建築,一個用來俯瞰城市的觀光景點,如同上海金茂大廈、台北101大廈和首爾的63大廈一樣。
第三天的行程非常緊張。上午我們去了飛來峰、靈隱寺和永福寺。
說到石窟,最出名的是雲岡、龍門和敦煌這三處。能與它們媲美的南方石刻恐怕只有四川大足和杭州飛來峰了。飛來峰並不高,但給人的感覺是很險。狹窄的小路,只容兩個人側肩而過。拍照的時候,時刻要注意腳下的路,稍不留神就可能掉下山去。最有名的彌勒佛和十八羅漢群像雕塑在一處較高的岩壁上,只有站在它對面的石頭上,才能拍下完整的照片。可那塊石頭就立在路邊,一旦人多擁擠,就有可能發生意外。所以,我們看到有兩個拍一分鐘成像照片的人占領了這個位置,他們負責在上面幫游客拍照,不過不知道會不會額外收費。
從飛來峰進靈隱寺,還要買第二道門票。據說靈隱寺很靈驗,因而廟裡的香客很多。一進廟,果然有眾多善男信女,寺院裡煙霧繚繞。靈隱寺裡我最愛的兩處,一是大雄寶殿後壁的“慈航普渡”、“五十三參”海島立體群塑,150尊佛像栩栩如生;另一處是藏經樓下層的文物展覽,以前聽說過“菩提”、“貝葉經”、“一筴經”這樣的說法,在那我終於見到了一片畫有“華嚴三寶”的菩提葉和兩筴貝葉經。
同是有名的禪寺,我對靈隱的感覺比少林要好得多。無論每日有多少游客,無論收多少錢的門票,靈隱還是一所禪寺,它的作用與歷代的寺廟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甚至你能從寺裡為游客提供的直飲水、休息處感受到寺裡和尚們的慈悲之心。
出了靈隱,走百步路,就是永福禪寺。雖說它與靈隱只有一牆之隔,但卻遠沒有靈隱香火旺盛。不過罕有人至倒也保留了永福禪寺的幽靜,使它成為一座難得的佛教園林。若不是我們時間緊迫,我真想在永福寺多停留一段時間,閉上眼睛靜靜地享受當下。
為了趕時間,我們省略了那天的午飯。下午我們先去了被譽為天下第三泉的虎跑。沒有旅行團的時候,那裡也很幽靜。古樹、溪流,給人一種涼爽舒適的感覺。一進園門,就看見有人拿著大大小小盛純淨水的空桶,後來才知道,這裡有一個取水口,供附近的市民免費飲用。第三泉應該很好喝,至少山裡的水應該富含礦物質,不過我們沒敢嘗試。
虎跑本來也是座禪寺,鼎鼎大名的濟公和尚和弘一法師,都曾在這裡修煉。濟公在杭州真是有名,走到任何一處與佛有關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故事。
從虎跑出來,我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六和塔。第一感覺,這塔真高,站在塔下人顯得相當渺小。第二感覺,自己爬十三層塔很累,但是很有成就感。第三感覺,憑窗臨風、眺望錢塘江,視野開闊,心也隨之變得純淨。
六和塔後有一百塔園,彙集了國內古塔的精華。一百多座古塔的仿制品被放置在山的不同位置,即使再有順序,也很難不漏掉一個。到最後,已經累得不想再多走一步,只能選擇放棄。要看全一百多個復制品都這麼困難,要真的看全這一百多座塔恐怕是很難實現了。
出了虎跑,已經快到吃晚飯的時間。我們趕往最後一個目的地——河坊街。本打算先在知味觀墊墊,沒想到不懂裝懂的我們一人點了兩大碗面食,直接灌飽,再有什麼好吃的也吃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