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四姑娘山屬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四座相連的山峰組成,主峰麼妹峰海拔6240米,有東方的阿爾卑斯之稱,位於東經102.9度,北緯31.1度,座落在邛崍山脈中段,小金縣和汶川縣交界處,是邛崍山脈最高峰。麼妹峰南側毗連的有三姑娘峰(海拔5664米),二姑娘峰(海拔來當地的漢族人錯以為“四姑”是漢語,並把這個名字改成“四姑娘”。
四姑娘山是是世界上距離城市最近的雪山。
據日本人說,四姑娘山與他們的富士山是姐妹山,所以他們喜歡到四姑娘山來朝聖,90年代初期四姑娘山幾乎沒有酒店,到四姑娘山的公路也是艱險無比,那時候,去四姑娘山旅游,被稱為探險旅游。90年代後期,隨著到四姑娘山的高等級公路修建完畢,國內游客開始多起來,特別是黃金周去四姑娘山的人越來越多,以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游客居多。
主要景觀
雙橋溝
距日隆鎮還有10幾公理,需乘車前往,溝內主要景色以牧場、小河、棧道、樹林為主,峽谷上也有很多被命名了的雪山,從溝口進到景區還有20余公理,如果步行相當枯燥,而且沒有什麼景色,所以當地景區特別安排了觀光車進溝。不過,有人說,正是因為雙橋溝通了公路,將雙橋溝從中間一分為二,從而大大降低了雙橋溝的可游覽性.
長坪溝
徒步穿越,可從四姑娘山的長坪溝穿越到理縣的畢棚溝,全程只能騎馬或徒步,需要在山中露營一晚,要翻越海撥4000多米的高山,雖然非專業人員也能通過,但很辛苦,有一定的危險性,最好是三五成群結伴而行,而且需要有很好的向導及背夫才行。
長坪溝開發較早也較成熟,主要以森林、峽谷及峽谷頂上的雪山組成,景色比較好,但景區內只供馬匹及人行走,不通車,所以以騎馬為其主要特色。游客一般比較喜歡長坪溝,主要是因為游覽長坪溝,與一般的旅游不同,更多的帶有參與性,試想一下,當游客騎著馬,在長坪溝峽谷裡穿越,通過原始森林、跨過各種小溪、翻越雪山等等,長達6-7小時,如果願意,還可背上帳篷在長坪溝內的草地上宿營,是多麼的愜意。
游覽長坪溝,游客有較大的選擇權,可根據自己的體力及愛好來選擇游覽多遠,長坪溝全長26公理,但一般游客可選擇游覽10至16公理,騎馬費也因此不一樣,從喇嘛廟開始騎馬,到二道坪需要50元,到下甘海子,需要100元,到兩河口需要150元,這些都是定價,如果還想往前走,就可與馬夫討價還價,再增加一些騎馬費就可以了。如果在長坪溝內步行的話,可從喇嘛廟開始,走到枯樹灘,全程都有棧道,比較好走,但如果要繼續往前走,路就很爛了,幾乎不能行步,只能騎馬。另外,很多人擔心不會騎馬,或騎馬有危險,其實,四姑娘山的馬非常溫順,幾乎不會跑,而且長期搭載游客也習慣了,非常有次序,況且如果害怕,還有馬夫牽著疆繩,可以說幾乎沒有危險,即使是小孩也不用太擔心。
四姑娘山就位於長坪溝內16公理處,當然越往裡走,景色也越漂亮,但騎馬費也越貴,所需時間也越長。全長29公裡,面積約為100平方公裡,峽谷長天、平緩悠長,四姑娘山就坐落在溝內16公裡處。溝內只有部份路段可以通車,其余大部份路段只能步行或騎馬。經過長坪溝可直通四姑娘山的山腳下,還可繞過四姑娘山經畢棚溝穿越到理縣。
海子溝
溝口就位於日隆鎮,其實,海子溝是四姑娘山三條溝中最漂亮的一條溝,其景色與雙橋溝、長坪溝完全不一樣,既不像雙橋溝這樣簡單,也不像長坪溝這樣狹窄,前半段(鍋莊坪、朝山坪)以高山草甸為主,是欣賞四姑娘山的最佳之地,也是攝影愛好者拍攝四姑娘山最好的地方(如拍攝日照金山等),每年當地藏民均要在此面對四姑娘山舉行隆重的朝山儀式(朝山會是每年農歷5月初5)。海子溝的後半段主要以海子為主,但由於距離太長,有海子的地方海撥太高(4200米左右)一般游人到不了這個地方,所以不太為人所知,按去過的游客的說法,當你到達有海子的地方的時候,這裡的景色會美得讓您窒息,所以如果您是一個真正的驢友的話,您不能不去海子溝。
海子溝的游覽只能靠步行或騎馬,由於距離太長,一般需要一天時間,但您如果是一個真正的美景愛好者,建議您在溝內露宿一夜,真正享受海子溝美麗的景色。
大姑娘山峰
海撥為5355米
一般旅游者只要有勇氣,均可登上大峰,這一方面特別是國外的旅游者,60-70歲的老年人均有登上大峰的經歷,甚至還有來自韓國的殘疾人登山過大峰,嚴格來說,上大峰不能算登山,只能算爬山,難度不大,危險性也較小。
二妹峰
海撥為5454米
有基本常識,有好的向導,登山二峰也不算難事
宿營地--毛狗洞(海拔4400米左右)。這是一個很平的大草坪,附近有雪水彙成的小溪,取水很方便,位置在大峰山脊和二峰山脊之間,二峰就在前方,看上去很近。最困難的是翻過埡口直到峰頂的那段路,大概有2百多米長,坡度有60多度,積雪很厚,且在斜坡上,間或需要攀岩,右邊是懸崖,頂峰就在上面不遠處。
毛狗洞9:00出發->
2點半登頂。
線路及日間:
日隆-->
海拔3740米的大本營(老牛園子、露營)10公裡。可徒步至大海子。
老牛園子-->
一號營地(露營)
登頂—日隆
GPS數據
日隆鎮,長坪村海拔:3350 N 30·59’40.4 / E 102·50’26.9
打尖包 海拔:3745
N 31·03’03.2 / E 102·53’21.0
雞棚子海拔:3992 N 31·01’45.0 / E 102·53’49.4
毛狗洞——BC 海拔:4300 N 31·02’59.7 / E 102·55’17.0
毛狗洞——C1 海拔:4510 N 31·03’06.6 / E 102·54’53.1
三姑娘峰
海撥為5664米
注:攀登三峰全程基本上都有手機信號
登上三峰的人相對較少,主要是那些有比較好的登山經驗的半專業人士會去登三峰。
從日隆鎮、二道橋步行到頭道坪,也可以乘車到喇嘛寺再過河到頭道坪。從頭道坪(3400M?)開始上山,到牛棚子(3900M?)這一段高度上升的很快,然後就是較平的橫切,過一個埡口,此前都有非常清晰的路,但有許多是牛走出來的,所以很亂。埡口以後至大本營不到五百米,坡稍陡,路不是很明晰。但可以找到岩羊等稍小動物走過的路。從日隆鎮出發到大本營可以使用馱馬馱裝備,頭道坪至牛棚子一段山路較陡,並需穿林子,人不能騎馬。
在不同的季節,岩錐都是最主要和最可靠的錨點,如有必要,埡口處可設一至兩個雪錐。其它都是岩錐,如BC至C1的下降點一至兩只岩錐,從埡口至峰頂約需二十至三十只岩錐,如果天氣好,沒有積雪,則可以只在峰頂橫切等最危險處使用不超過十只岩錐,沿路可以架設路繩,也可以只用一根50米的結組繩交替保護完成,這要視攀登者的個人技術和人數的多少而定。此山峰不宜超過十人同一時間段(錯開兩小時以上)登頂,否則峰頂橫切的那部分山脊會出現擁堵甚至導致危險狀況的發生。此部分空間狹窄,只能一次進去3-5人,因為峰頂只能容納3-5人,等這幾個人出來再進去3-5人,而一根繩子上掛人太多也存在潛在的危險。切切!!!
三峰攀登(海子溝北坡線路):
鎮子——鍋莊坪——朝山坪——大海子——花海子——BC——C1——埡口——衝頂
車子進入長坪溝-->
檢查站(不遠,查登山許可證,每人交資源管理費¥12.00)-->
喇嘛寺下車-->
頭道橋過河(木棧道)頭道坪以上是一路上升,落葉松林中道路泥濘。-->
12:40到達海拔3900米的牛場,有兩間石屋,是放牛人休息的地方,平時沒人住-->
14:40到達4400米的BC(東經31.06,北緯102.89)
7:25出發從BC一直向正北10分鐘就登上山脊的一個豁口平台海拔4470米-->
向下到大片的碎石坡(雪槽向埡口上升,走到雪槽三分之一的時候,左邊有一個大碎石坡,從那裡能上西南山脊。可從右面徒手直線攀過幾段岩壁上來,危險性較大。)-->
9:00,西南山脊-->
埡口-->
10:50轉南山脊-->
登頂。
從海子溝進入,這條線路行程較長,從鎮子到4200的BC,騎馬時間約在6~7個小時,途中經過有大海子和花海子,在花海子頭就拐向左手,順溝進入了BC地段了,在這裡可以看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四峰和三峰的全貌。BC營地是在一個坡頂的平台上,人騎馬只能到坡下,坡面太陡人騎馬上去太危險,不過裝備馬匹可以到坡上。BC的地方水源充足,不過扎營的地方要選好,不能太往裡,有滾石的危險。我們在衝頂下撤後的那個晚上,就聽到了裡面有滾石墜落的聲音,“轟隆隆”地好像打雷。
營地建議建兩個,一個是4200米的BC,另一個是4800米的C1。我們這次只建了一個4200的營地,第二天1100米的拔升衝頂和下撤,衝頂耗費時間長,體力消耗的非常大。這樣並不好,所以建議多一天的時間,多建一個營地,一是可以更好地適應,二來衝頂耗費時間短,這樣也安全。4800的C1是在翻越“雞心包”的上面,有兩處平整的地方可以做營地。翻越“雞心包”有兩條路:左側繞行,平緩但是路途較長,約約3個多到4個多小時;右側翻越線路倒是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時間,不過坡度大,而且有段攀爬要手腳並用(我們這次走的就是這個線路)。
北坡埡口這一段的坡度較大,尤其是接近埡口那段大約有近60度的樣子,雖然今年是旱冬沒怎麼下雪,可這裡的積雪也沒過了膝蓋,有的地方甚至沒到了大腿根兒。這裡上升必須借助路繩,我們是用岩錐在岩石上打好保護,利用上升器沿著岩石部分上升,老么說天氣轉暖的時候這裡是大岩石坡。正常的線路是上升到埡口,然後向右側翻越上去,我們這次由於前面耗費的時間太多了,下午3點10分才爬了埡口這段路程的一半多點兒,老么帶著我和秋風從右側的一處直壁,直接向上攀爬翻越了上去。這條路雖然可以翻越過埡口,直接到衝頂的坡下,但強烈建議以後不要走這條線路,因為太危險了!幾乎是攀岩而上,而且岩壁風化現像特別的嚴重,大片的岩塊像書本一樣厚,稍微使點兒勁就從岩壁上扒了下去。現在回想當時的情景真的是後怕,自己都不敢想當時是怎麼上去的,稍微出現個小小的疏忽就會從接近垂直的岩壁上墜下,那才真是“死得很難看!”。
衝頂線路就是一條路,上碎石坡、攀爬上峰頂岩石、向最高點做橫切。碎石坡的坡度下部分較平緩,上面漸漸地陡了,上部岩石部分要手腳並用才行。上碎石坡的時候體力消耗會很大,因為上一步滑下半步,腳下風化的碎石片大小不等,但都是薄薄的。
技術裝備 三峰屬於初級的技術型山峰,登山的技術裝備還是要備齊的,路繩、安全帶、頭盔、主鎖、快掛等,冬季的時候還要有冰鎬,冰爪我們這次沒有用上,因為幾乎沒有積雪,在埡口那段積雪也是非常的松散,冰爪用不上。
三峰最嚴重的就是風化現像非常的嚴重,尤其是衝頂部分的碎石坡,都是大小不等呈片狀、薄薄的岩片,在下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重心的穩定。岩壁的風化要格外的小心,在做攀爬的時候一定要先試試准備做為踩點或是扒點的地方,是否有松動的跡像,有時候看著一大塊的石片,稍微使點兒勁就可以扒下來。
日程安排 我們這次安排的日程有些緊張了,這也是體力耗費過大的原因之一。日隆鎮進山到BC一天,衝頂下撤一天,出山回日隆鎮一天,這樣的安排太緊張了,並且沒有適應的時間。建議這樣安排:D1-進山到4200米的地方建立BC;D2-從BC上升到4800米的地方建立C1,這一段雖然是要自己背著裝備上升,但時間充裕,可以走“雞心包”的左側,路途平緩一些,慢的話也不要5個小時,下午在C1可以調整和做練習;D3-衝頂和下撤至C1;D4-可以提前聯系好馬匹,讓裝備馬匹到BC接裝備,接人的馬匹就在坡下等候接人,這樣當天就可以回到日隆鎮,享受凡塵的舒適。
四姑娘峰
四姑娘峰
海撥為7556米
非專業人切勿嘗試登四峰
區內交通
從巴朗山埡口下山,依次經過長坪村、金鋒村、雙碉村,這幾個緊鄰著的村子都屬於日隆鎮,其中鎮政府設在金鋒村。長坪村是長坪溝、海子溝的入口。從長坪村沿公路而下(往小金方向)三百米是金鋒村,長坪村、金鋒村的住店較多。再下一裡地是雙碉村,雙碉村有小路通到三鍋莊,網絡上盛傳三鍋莊是拍攝四姑娘山的絕佳場所,實際上三鍋莊只是拍五彩山和雙橋溝全景的好地方,以訛傳訛流毒甚廣,但此地還是值得一去。從雙碉村再往下六公裡就是雙橋溝的入口。
海子溝每人40元
以下是海子溝的景點游覽所需地時間(騎馬):
1.海子溝-鍋莊坪:騎馬約需40分鐘,3公裡左右;
2.鍋莊坪-朝山坪:20分鐘左右,2公裡左右;
3.朝山坪-打尖包:騎馬約需2小時;
4.海子溝--大海子:騎馬約需4小時左右;
5.大海子--花海子:騎馬約需半小時;
6.花海子--觀看冰川處(最深處):約需4小時。
7.海子溝-老牛院子(登山愛好者的大本營,主要是日本登山者的營地):騎馬約需4小時左右,15公裡左右;
8.登山愛好者可在大本營附近選擇自己的營地作一號營地;
9.大本營(1號營地)-2號營地:步行約需3小時;
10.號營地:衝頂大峰:約需4小時;(海撥約5355米)
前往/離開
可在成都旅游汽車站或茶店子汽車站乘班車到四姑娘山(或日隆鎮,是去小金縣的車),票價80元,約5個多小時,一過巴朗山埡口的標志,就可以看到四姑娘山么妹峰了,再行半個多小時就到了日隆鎮上。大約早上6:30 開車。10:30左右到臥龍(基本上是柏油路)停車休息,接著開始爬巴郎山,中午翻過隘口(4400米左右),差不多下午3:30到日隆。具體可見成都交通
成都旺季時有二個地方發車前往四姑娘山,一個是茶店子車站,一個是新南門車站,均是早晨發車。
回成都要早起攔從小金開往成都的班車,早上6:30到日隆。中午到臥龍,下午3點多回到西門車站。
食宿
日隆招待所。可講價。非旺季可砍到25人刀以下。條件一般,兩層小樓,樓上有兩間雙人房,其他是四或六人房。熱水可讓服務員打。不要趕在五一、十一之類的時候去,房間會被旅游團住滿的。食堂裡掛著一些四川畫報社的某位攝影師的大作,還是很不錯的。周圍一溜牆上釘滿了各種條幅(到此一游類)。吃飯要自己到廚房裡去點菜。葷菜12塊,素菜6塊。注意招待所背後的山!如果碰巧傍晚晴天無雲(通常一到下午雲就來了),可以看到日照金山。四姑娘山反而不容易看到。大院裡有時會有當地人招攬生意,騎馬、租車都可以找他們。長坪溝和海子溝不通車,如果要在溝裡露宿還是自己走比較好,要想省力,騎馬50一天。雙橋溝得乘車去,租車要講價。如果像學生,穿得樸素一些,150一天可以搞掂;否則至少200。車是可坐3 人的天津大發。為什麼12月去不好?部分原因是沒有游客,也就沒有租馬、租車的。從日隆招待所到長坪村要走30分鐘,只有在旺季才會有人到招待所找客。而且5月20號後春花爛漫,10月初到中遍野金黃,12月看什麼呢?
費用
門票:
海子溝的門票是淡季40元/人,旺季60元/人,騎馬費用如下:
溝口到鍋莊坪或朝山坪往返:50元/人(含馬夫一人,可兼向導)
溝口到老牛院子: 100元/人(含馬夫一人,可兼向導)
溝口到大海子或花海子: 150元/人(含馬夫一人,可兼向導)。
如果還要繼續向前行,可與馬夫討價還價。
騎馬價格通常為50-60元一天,但這個價格有不少限定條件,譬如進長坪溝只是到枯樹灘為止,最好事先和馬夫定好,免得到時糾纏不清。可同馬夫商量干脆再出點錢,全天任意狂騎。我就是這樣做的,80元/天,差不多每天早上出發,晚上七八點鐘才摸黑回來
提示
四姑娘山裡搭帳篷要交管理費,好像是30元/天/人,如果是登山要交100元/人。--羊 06:32 2005年11月17日 (CST)
長坪溝和海子溝的入口都在長坪村,門票25(有可能逃掉的,只要能躲開那個開摩托的家伙,他經常呆在日隆招待所,別告訴他你今天去了哪兒,否則會要你補票)。兩條溝每條至少需要一天。長坪溝一天來回只能走到枯樹灘,到不了四姑娘山腳下;海子溝一天只能到大海子,到不了花海子。個人認為長坪溝值得在裡面露宿一晚,一開始景色還一般,過了喇嘛廟以後越往裡走越美!去海子溝一開始要爬山,大約有200米高,很陡。上了山從鍋莊坪眺望四姑娘很漂亮,特別是有雲霧繚繞在她們身邊時。路上景色一般,不如長坪溝多姿多彩。如果騎馬的話,千萬注意走很陡的小路時,一定要下馬自己走!否則一個馬失前蹄。。。死無葬身之地。。。他們的馬並不保險。大海子非常美!那捧水實在是沁人心脾。登大姑娘山也是從海子溝進去,要雇向導。包吃包住(向導包你的,呵呵)、背行李一天40塊。攀登本身不算難,有不少六七十的日本老頭都上去了呢!當然,沒准備還是別上了,畢竟還是有一定危險的。
從長坪溝和海子溝回來後,雙橋溝走馬觀花即可。老鷹山、獵人山、白石灘比較有特點,可留一些到此一游的照片。
高原反應: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但一般都不嚴重,不要劇烈運動,不要喝酒,要多休息、適當用一些藥物,盡管不是很有效,很多文章中已有這方面的介紹、如果發生高原反應,也不要急,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采取休息、吸氧等方法,但如果有條件最好是能到醫院輸液,這是最有效的辦法。
從我的感受而言,騎馬其實不如步行。事實上經常泡在馬背上的我春節在此即使是和馬主各騎一匹馬,進長坪溝半天未到我就後悔不已。騎馬充其量是讓懶惰的你節省一點體力而已。如果時間充裕,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帶上帳篷背包徒步。三條溝都是沿途雪山溝谷流水瀑布,美景不斷,非常值得細細感受。溝中隨處都是扎營的絕佳場所,走到哪兒天黑就在哪兒停下,伴著雪山冰峰,聽著潺潺流水,無疑身處仙境。
鎮子上有用當地的特產-沙棘制成的飲料衝劑,沙棘的維生素C含量是水果中最高的,可以買些帶著在登山的時候飲用,正好補充高原地帶缺少的維生素。
高山協作-王老么 13154404704
推薦行程:
根據您的出行時間,到該地區的安排:
D1:成都茶店子車站(7:30)——都江堰--阿壩後面進入臥龍--日隆鎮(14:00左右)
D2:日隆鎮(上山的路是從海子溝景區入口進入)——長坪村-鍋莊坪3公裡(前半段鍋莊坪、朝山坪以高山草甸為主,是欣賞四姑娘山的最佳之地也是攝影愛好者拍攝四姑娘山最好的地方如拍攝日照金山等,地形非常開闊,綠色的草地,相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白塔),--休息站--從這個岔路口,一條路是進入海子溝(鍋莊坪-老牛園子8公裡,老牛園子-大海子2公裡,大海子-花海子2公裡,花海子-雙海子8公裡),另一條路就是上山的路---大峰BC。搭帳篷的時候我們找一些石板墊在下面
D3:BC——登頂大峰——日隆鎮
D4:日隆鎮——成都
三峰登頂日程
D1-進山到4200米的地方建立BC;
D2-從BC上升到4800米的地方建立C1,這一段雖然是要自己背著裝備上升,但時間充裕,可以走“雞心包”的左側,路途平緩一些,慢的話也不要5個小時,下午在C1可以調整和做練習;
D3-衝頂和下撤至C1;
D4-可以提前聯系好馬匹,讓裝備馬匹到BC接裝備,接人的馬匹就在坡下等候接人,這樣當天就可以回到日隆鎮,享受凡塵的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