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羅斯的莫斯科
在2005年6月29日到西歐玩時,在飛往意大利(21:20,從上海乘座意大利米蘭航空公司飛機)途中印像最深的是經過莫斯科上空時,飛機下降高度,為的是讓我們欣嘗莫斯科城的燦爛燈光-------水晶般炫目的燈光展現出清晰的5環路,像閃亮的蜘蛛網------,看得我眼花暸亂,真是美不勝收。此時就想:若能到俄羅斯一游,真是我青少年時的留蘇夢想!也不枉我學了八年的俄文啊!
機會耒了:2007年是俄羅斯的中國年,到俄羅斯不用簽證。7月參加了北歐、俄羅斯15日游。第一站俄羅斯的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紅埸、列寧的遺體( 水晶 )。在莫斯科,我們還參加了紀念打敗拿破侖的凱旋門、二戰勝利紀念的勝利廣場、列寧山與莫斯科大學、頗具歷史與盛名的莫斯科地鐵;游覽了莫斯科河兩岸的風光,和充滿藝術品位的阿爾巴特步行街,但印像最深的,還是紅場。
克裡姆林宮:沿紅牆往西,通過又一次安全檢查,我們從北門進入克裡姆林宮。
占地26公頃的克裡姆林宮,巍然矗立紅場已有800多年。早在12世紀時,它就是整個莫斯科村,當時只是一座用木柵欄圈住的木築堡壘,今天,則由一道6米半厚,14米高的紅牆圍著,從沙皇直到斯大林時代都一直門禁森嚴,1955年起才開始讓市民參觀。
克裡姆林宮裡有許多宮殿、教堂和辦公大樓,陳放著數以億計的歷代沙皇積聚的財寶。尤其使人驚嘆的是四座建築極美的教堂:十二使徒教堂、天使教堂、聖母安息教堂和聖彌額爾教堂。它們分別建於15、16世紀,是俄羅斯與意大利的建築師們,把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與俄國東正教精神揉合起來的精心傑作。1812年拿破侖入侵,這些教堂曾遭到破壞,聖母安息教堂甚至被當作馬廊使用。歷經滄桑,幾度修復,如今仍金碧輝煌,只是已不再有禮拜者有聖歌者了。
值得一提的是:克裡姆林宮裡最重要的宮殿,是18世紀凱瑟琳女皇建設的土黃色元老議會宮。1917年十月革命,處死了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後,列寧在這裡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現在這裡還保留著他當時的辦公室。從列寧到斯大林,再到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這裡曾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一個強權中心;雖然蘇聯解體後它的光輝日漸暗淡,但作為今日俄羅斯的總統府,仍控制著它那龐大的國家機器,讓世人不敢小覷。也許普京正在窗口望著我們呢!普京總統也是在這上班,只不過我們不能參觀辦公大樓,但在一定範圍內可照相。
瓦西裡大教堂:見一個個裝飾著彩色條紋,像洋蔥頭一樣的圓頂,在陽光下尤如未琢磨的寶石,五顏六色,十分漂亮。這是15世紀伊凡大帝為慶祝戰勝韃靼人興建的,但他的殘暴與他的審美觀同樣出名,為了確保他這一傑作永遠舉世無雙,竟下令剜掉了教堂設計者的雙目。美麗頓時變成了恐懼。
列寧墓:深紅色大理石建成的列寧墓位於紅場中央的紅牆下,我們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長隊,通過戒備森嚴的檢查,挎包,手袋,相機一律不准帶,默默進入這座四四方方沉入地下的陵墓。身著黑色西服的列寧遺體如熟睡一般躺在水晶棺裡,唇上的短髭與凳下的山羊胡子仍清晰可見。1924年列寧被暗殺去世後葬在這裡已76年了。
國家歷史博物館,:紅埸北是國家歷史博物館, 館前立著蘇聯二戰時期的英雄朱可夫元帥騎馬的雕像,旁邊是無名烈士墓。綠草環抱的深紅色大理石陵墓上,陳設著鋼盔和軍旗的青銅雕塑;墓碑上鐫刻著一行銘文:你的名字無人知道,你的功勛永垂不朽。陵墓前,燃著永不熄滅的火焰,以紀念二戰犧牲的無數烈士。也許是導游有意安排,我們到時正逢換崗儀式,三位手托步槍的士兵邁著正步走向哨位,一個敬禮,一個轉身,動作劃一,簡潔莊重。
紅埸西是 高級百貨公司(同法國的老佛爺百貨公司相仿佛),我們去時在裝修,因不買什麼,只是看看而已。
在莫斯科,我們還參加了紀念打敗拿破侖的凱旋門、二戰勝利紀念的勝利廣場、列寧山與莫斯科大學、頗具歷史與盛名的莫斯科地鐵;游覽了莫斯科河兩岸的風光,和充滿藝術品位的阿爾巴特步行街,但印像最深的,還是紅場,氣勢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