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梅裡雪山之行--此次雲南行最開心的幾天~~~~

作者: xiaoyudian123

導讀在非常突然的情況下,我和老公決定到雲南度蜜月。在決定的當天定了第二天的飛機票,居然還拿到了較低的折扣。呵呵。 在昆明待了將近一天,去滇池和市中心各待了半天。很難忘的是網上盛傳的“罐罐米線”和“罐罐腦花”很難吃。 晚上乘火車前往大理,在大理待了一天。登蒼山,觀洱海,“下關風吹上關花,洱海月照蒼山雪”,金花的這句俗話我是記住了,但景色遠 ...

在非常突然的情況下,我和老公決定到雲南度蜜月。在決定的當天定了第二天的飛機票,居然還拿到了較低的折扣。呵呵。 在昆明待了將近一天,去滇池和市中心各待了半天。很難忘的是網上盛傳的“罐罐米線”和“罐罐腦花”很難吃。

晚上乘火車前往大理,在大理待了一天。登蒼山,觀洱海,“下關風吹上關花,洱海月照蒼山雪”,金花的這句俗話我是記住了,但景色遠沒有意境美,這也是事實。

下午逛好大理古城後,乘高快前往麗江。晚上入住“玉龍客棧”,第二天轉戰“東坡樓”客棧。在那裡了解了阿拉丁,定好梅裡四日游的行程,就和杭州的一對小夫妻包車去茶馬古道、拉市海。在茶馬古道騎馬騎的很過癮,拉市海吃了烤魚,之後逛了束合古鎮,晚上逛了麗江古城。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在阿拉丁公司樓下集合,開始了梅裡四日游的行程。我的游記就從這裡正式開始(這段時間是整個旅程中最開心,記憶最深刻的幾天)。

一、相識相遇

在大水車對面的廣場上,我們見到了此行的導游——阿星。上車後,阿星向我們介紹了司機汪師傅。兩位都是藏族人,都起了漢名,其實他們都是有臧名的啦,比如阿星就叫扎西多吉,據說也是剛出生時活佛起的名字。

接下去是我們一行20人之間的自我介紹,這個主意不錯,大家都相互了解了一下,整車的人還真是來自天南地北,各行各業。巧的是我們這一行20人(10對)中,居然有8對是夫妻或情侶,絕大多數都是來度蜜月的。麗江果然是個浪漫的地方啊,被大家不約而同地選作蜜月旅行地。

除我們8對蜜月之旅(6對是新婚蜜月,一對是准蜜月,還有一對是結婚紀念蜜月。原諒我一定要和蜜月扯上關系~)之外,另外兩對,一對是母女(後來的幾天裡我們充分見識了吳阿姨超強的體力,贊一記!),另一對是同事。後來大家都成了很好的朋友。我們一車人,也見證和包容了人世間崇高的情感哦,愛情、親情、友情都齊全了!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四天的行程都運氣很好,真是“人品與運氣同在”。

二、虎跳峽

在歌聲和歡笑聲中,不知不覺的就到了第一個景點:長江第一灣,下車拍了幾張照,說實話有點失望,看過去也沒那麼壯觀,還沒有一路上過來看的感覺好,可能是那個角度不好或不夠高的緣故吧,也沒有太影響心情,繼續上車前行……長江第一灣,並不是長江的第一個灣,而是指長江第一次改變流向的地方。這一灣的意義重大,怒江、瀾蒼江、長江都是從青藏高原發源,向南流去,怒江、瀾蒼江流到國外去了,可是,長江卻在此來了一個大轉彎,從而養育了中華民族。

中午用了午餐之後,我們轉乘了一輛小面包車直接到中虎跳。虎跳峽分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峽三段。上虎跳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峽寬僅30余米,江心有塊大石——虎跳石,相傳猛虎曾借此石從金沙江一側躍入對岸。由於路修的相對較好,所以也稱為老年俱樂部。我們的目標是穿越中虎跳,這是網上自助游人群中人氣最高的線路了,實地勘察後的結論是,中虎跳是整個峽谷的精華所在,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穿越整個虎跳,徒步這一段絕對是性價比超高。相比之下,沿途經過的上虎跳就完全沒有看頭。

但是欣賞美景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著名的張老師小路很不好走,基本上走一小段小腿就有點微微顫抖了,因為每下一步都要分外小心,畢竟一邊就是深深的懸崖阿,建議膽小恐高者放棄。最好的辦法是一路不停,一直堅持走到底。下到一半的地方就可以聽到江水巨大的轟鳴聲,氣勢磅礡,到江邊的時候這種視覺和聽覺的震撼更是到了極致。江心同上虎跳一樣也有一個虎跳石,常年累月在江水的衝擊下光潔如玉。我們在“中虎跳”的標志那裡拍了照。精力旺盛的老公還讓我爬上一塊巨大的石頭,以“天橋”為背景拍了照片。

就在我們感嘆“中虎跳”也不過就這樣嘛,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累的時候,往回爬的路給了我們徹底的打擊。

往回爬是相當艱辛的,比起江浙那些修得超好的石階來說,體力消耗要大得多。其實路並不長,但是每爬幾步都覺得累得不行。

好在我們的行程中安排的是168級“勇者梯”。所謂勇者梯就是一個由鋼筋搭建而成的垂直向上的簡易梯子,結構有點像我們過去爬房頂用的竹梯,爬天梯的時候一定要抓緊,建議不要向下看,也不要停,一鼓作氣上到頂。大家都說爬第一段的時候有點緊張,後面就要好很多。爬上勇者梯之後,向下俯瞰,陽光照射在峽谷兩岸陡峭的岩石上,只留下幾片白雲還來不及退去,剛才一直在專心爬山,直到現在才突然發現這裡原來真的好美,中虎跳的險峻一覽無余。

三、香格裡拉

離開了虎跳峽,我們朝香格裡拉的方向駛去,那裡的海拔3800米左右比較高,所以我們走的路是一直向上的,路很窄,經常看到塌方的地方,這裡的公路是依山修建的,一側是峭壁,另一邊是山澗。?如果是雨季經常會有山石滾落下來的。我們的司機很小心。汪師傅的技術是很高的,車也開得很穩健。

藏民並不像想像中那樣原始和落後,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幽默,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在布上寫上經文插在屋頂,當風吹過,就是在替他們念經;他們的房屋雖然簡單,但是窗子、門框、牆上,都畫有鮮艷精美的圖畫;他們生活在山的深處,沒有見過海,就將大些的湖泊叫做海,比如拉市海、納帕海……還有很多很多,讓人領略到他們特有的風格,一如香格裡拉,夢幻一般。

我們入住的客棧很有民族風情,紅色的床單,黃色的哈達,使房間裡氤氳著一種和平與安寧的氣氛,同時還有肅穆。

放好行李,我們一行人去了“轉經輪”拍照。饒美女給我們拍了正在轉經的照片。此行發現“二師兄”很喜歡拍照,而且對照片的要求也很高,呵呵~

四、白茫雪山

第二天繼續向梅裡雪山出發,第一個景點是金沙江大轉彎,又名“月亮灣”。

第二個景點是東竹林寺,相傳是雲南最早的藏傳佛教寺廟,比松贊林寺的建造時間還要早。它位於一個很偏避的地方,像武俠小說裡面說的一樣,比較適合修行;另一方面,我們在游覽時,阿星的講解很到位,一個簡單的六道輪回圖他都很講出很多故事來,確實有水平,我們也聽得很舒服。

在駛往白茫雪山的路上,我們經過了十三塔。阿星再次提醒我們不要用手指,要五指並攏,掌心向上,以示尊敬。

白茫雪山位於雲南省德欽縣境內,地處橫斷山脈中段,巍峨的雲嶺自北向南縱貫全區,群峰連綿,白雪皚皚,遠眺終年積雪的主峰(扎拉雀尼峰,海拔5640米),猶如一匹奔馳的白馬,因而又名“白馬雪山”。白茫雪山林海莽莽,姿態雄偉,氣勢磅礡,在世代生息於雪山腳下的藏民心中 ,是一種神聖的像征。他們敬之為神山,只要由此經過,莫不向之頂禮膜拜。白茫雪山有著令人心醉神迷的景觀。在冬季,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游覽之人可盡情領略雪域風情。夏季的白茫雪山,冰雪消融,到處高山流水,杜鵑花燦爛絢麗,林中則百鳥輕鳴,群猴嬉戲。到了秋季,白茫雪山的自然景觀則更別有情致。

然而我們這個季節是春季,可是白茫雪山依然沒有令我們失望。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是我們惟一一次近距離接觸雪和雪山。拍出來的照片很有南極的風味。

我們心裡都很清楚,無論是東竹林寺,還是白茫雪山,其實都是我們旅行中的插曲,我們不遠萬裡,真正要目睹的是梅裡——日照金山。

五、日照金山

“美麗是種瞬間的東西。 人生一世,談得上美麗的就那麼短暫的瞬間,但是雋永卻可以長久。”雪山就是這樣的美麗的事物,它讓人們心生畏懼,放棄所有愚蠢的征服欲,這座至今沒有人攀越的雪山,用它的俊美和威嚴,讓我心懷畏懼與感激。

怒山山脈從西藏進入雲南後,北段稱為梅裡雪山,中段稱為太子雪山,南段為碧羅雪山,習慣上,人們把北、中段稱為梅裡雪山。梅裡,藏語的意思是“藥王”,因為山裡盛產雪蓮花而得名,梅裡、太子雪峰連綿,海拔在5500米的雪山就有10多座,俗稱“太子十三峰”。其中最高的是卡瓦格博(6740米),傳說是格薩爾王的守護神,是八大神山之一。每年秋天,來自四川、西藏、雲南的成群結隊的藏民會來這裡繞山參拜,俗稱“轉經”,他們相信,不朝拜梅裡雪山,死後沒有好歸宿。

到達飛來寺雪域神川酒店的當晚,卡瓦格博依然被霧所籠罩,大家的心也被蒙上了一層霧,阿星又囑咐大家祈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懷著最好的希望,同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在這樣一種復雜的心情中我們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晨6點起床,天色還是黑的,酒店的老板娘告訴我們6:45分就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然而由於當天有雲,這個時間推遲到了7點以後。起初,第一縷陽光印在了卡瓦格博的金字塔形的峰頂上,過了一會,旁邊兩座山峰的峰頂也被染成金黃色。10分鐘左右,太子十三峰全部被染成一片金黃,而卡瓦格博峰更加像一個雄姿英發的雪山太子,只有在這樣近的距離,你才會明白為什麼人們把“世界最美之山峰”的美名送給它。遺憾的是,我們的卡片機效果太差了,拍不出那樣的壯麗,請專業攝影師上傳自己的傑作,跟大家分享哦!

在趕往明永冰川的車上,我們大家都很開心,同時也在幸災樂禍的感嘆怎麼會有人來了四次都沒看到日照金山呢,看來人與人的人品和運氣都相差好大啊!(呵呵,再次偷樂一下~)



(集體)



(日照金山)



(香格裡拉轉經筒)

感謝阿星一路的歌聲,感謝我們的會計,感謝各位旅伴,也感謝阿拉丁,使我們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旅程。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