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天的漂泊(四)

作者: 大許

導讀昨晚就這樣被司機在高架陸良出口處拋下,真的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得得笑笑,“這位司機大哥,是不是違反了交通規則?”這時候,還關心什麼人違反了什麼破交通法規?當務之急,是要搞清楚,從這裡到陸良客運站怎麼走。 有關於陸良,我所能拿到的資料真的是少之又少。官方資料少點,也就算了,這地方,連背包客都很少會光臨,可以找到的實用攻略不多,這才 ...

昨晚就這樣被司機在高架陸良出口處拋下,真的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得得笑笑,“這位司機大哥,是不是違反了交通規則?”這時候,還關心什麼人違反了什麼破交通法規?當務之急,是要搞清楚,從這裡到陸良客運站怎麼走。

有關於陸良,我所能拿到的資料真的是少之又少。官方資料少點,也就算了,這地方,連背包客都很少會光臨,可以找到的實用攻略不多,這才是讓我頭痛不已的事情。

今晚的住宿,來之前我所能找到,有確切地址,有名有姓的,就此一家,飛馬酒店。這家賓館看資料介紹,也算好找,就在陸良汽車站旁邊。明天去彩色砂林的5路公交車,就在酒店附近,而晚上到昆明的長途車,也是在這個客運站坐車,住在飛馬,想想,還算應該是個明智的選擇。

順著右手的岔路往前走走,沒多遠,就是收費口了。走出去,四下看看,這裡就是陸良?知道這地方,也就是一小縣城,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這陸良會是如此冷清。四周破舊的建築,外加陰沉沉有些昏暗的天空,剎那間,有點恍惚,感覺時光交錯,好像回到了90年代初。

想找個人問路,可是身邊經過的行人,都找不到幾個。好在一旁路口竟然還有守著改裝過的三輪摩的,等著拉客的當地人,恩,看來,也只有問問他了。

還好,這位大哥說的略帶些地方口音的普通話,我們還能聽懂。一打聽,說是從這裡出發,到汽車站,走走不過1公裡左右的路,得得他們說,要不就用他們的車吧,1公裡,車費,也貴不到哪去。好吧,不過,他一聽我們要用他的車,倒是直搖頭了,我這車進不了城區的!

這裡的人看起來還是挺純樸的,那就走走吧,也就1000米左右,不是很遠。

走著走著,感覺有些不太對勁,這都差不多走了將近1公裡了,汽車站的影子,都沒看見。不過,周圍倒是漸漸熱鬧起來,有紅綠燈了,有各種商鋪了,還有不少擺地攤做生意的,行人,也多了不少。看起來,當時下車的地方應該是郊區,事後,也證實了我們的猜想,不過當地人給起了個挺不錯的名字,開發區。

現在,不用擔心,沒人可以問路。一邊走一邊打聽,最終還是沒看到客運站,但是飛馬酒店的招牌,確切說是飛馬大酒店的招牌,倒是在不經意間,赫然躍入眼中。

先住下吧,陸良汽車站,應該就在附近,現在天黑了,看不到,或許經過也沒注意,都很有可能。

得得和總台的小姑娘磨了會嘴皮子,殺價到60元一間標房,成交。客房是在四樓,進房看看,這個價格,還是有很高性價比的。

休整一會,下樓外出吃飯,依舊還是找總台的小姑娘,問問他們當地人,平時在外面是哪吃飯的?順便再問一聲,從高速陸良出口到這裡,大概有幾公裡的路?她想了想,建議我們去四明飯店,物美價廉。至於後一個問題,她說,應該有2.5公裡的路吧。天啊,難怪我們走了那麼長時間,1公裡?當時那位大叔說的難道是直線距離?沒想法了。

四明飯店,聽上去像是家不錯的吃飯場所,實際上也就是一飯館,小姑娘已經把路書詳細告訴我們,不過找到那裡,還是費了一定的功夫。現在將近晚上8點,裡面吃飯的當地人,依舊不少。找張空桌子坐下,叫來一旁擦台子的伙計,問問這裡有什麼吃的?有沒有餌絲之類,伙計笑笑,沒有。那你們這裡有什麼,拿本菜單過來看看。伙計依舊笑笑,也沒有菜單,要吃什麼,你們自己去廚房看,定下來,然後和我們說就行。

葷素搭配點了一桌子的菜,最後一結賬,不過區區70元,唉,伙計,這台子上的一瓶啤酒,還有一盒酸奶,不要錢,白送的?這回輪到伙計困惑了,再次核對了一下菜單,報出的價格,依舊是70元,恩,這個價格,的確很平民化,物美價廉。

打著飽嗝出門,現在就回去躺下休息,那是養膘。外出逛逛,飯館近就是人民廣場,整個陸良的中心區域,非常熱鬧,小蓓還饒有興趣地拍著視頻,這裡的繁華程度,徹底顛覆了我來之前對於陸良的印像。

不過有點很是奇怪,周邊燈火通明,可是中心區域人民廣場,卻是黑漆漆一片,要說這快到國慶了,不會還是節約能源吧?

整個雲南,目前最出名的有昆明石林,元謀土林,而陸良砂林,還深藏閨中,問津者甚少。早上9點出門,先把隨身的大包免費寄放在總台,今天的安排是去彩色砂林游玩,下午回來後,搭車趕去昆明,坐晚上的末班大巴到西雙版納。

去砂林的公交車,只有5路,而且就停在住處對面的馬路邊,不用問人,出了酒店,一眼就可以看到。

很幸運的是車上竟然還有座位,看攻略,從陸良出發,到彩色砂林景區,路上將近要1小時的時間,有位子坐,總是件省力省心的事情。

還有人不間斷在上車,直到這車塞成和沙丁魚罐頭一樣,司機大哥才懶洋洋回到座位,不開車,的確也不行了,再上幾個,這車就要給擠爆了。

賣車票的小伙對於這種情況,也是見怪不怪了。把著車門,上車買票,在他這裡,圓滑著變通成了下車收錢。四處瞅瞅,沒有一個看上去像是游客,除了我們四人,這車上的,全都是當地人。

每經過一個村莊,差不多總會有人提著大包小包下車,漸漸地車廂裡空了起來,賣票的小伙開始見縫插針,四處尋找乘客,沒買票的,一個都跑不了。准備了20元,告訴他我們是去砂林,讓他找錢給我們。

沒想到還真的是找了8元給我們,知道陸良到景區,是3元1人,不過我們更清楚的是,3元1人,是我們看攻略知道的,而這份攻略,是二年之前某位背包客寫的。

車到景區門口,下車的乘客又是我們四人,其實,整輛車內,除了司機和賣票的小伙,剩下的也只有我們這幾人。

又是這樣,馬嶺河如此,九龍瀑布如此,習慣了。

路邊開門迎客的店,出售的旅游紀念品,大抵都是用沙做成的。而且千篇一律,都是用沙制成的,可以流動的抽像畫,這樣的東西,好幾年之前在泰山見過,不過在這裡,沙的色彩,五彩繽紛,煞是好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彩色沙林,靠沙吃沙,才是王道。

一家不起眼的小吃鋪,在不經意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賣的東西很是普通,外面隨處可見的雞蛋,只是把它弄熟的方式有點特別,既不是煮也不是煎,而是烤的,連殼一起放在火堆上烤熟,美其名日,烤雞蛋。

1元一個,價格也不算便宜。不過等拿到手開吃,才發現,我們花的1元錢,主要買的並不是雞蛋,而是隨雞蛋附送的調料,長長一桌子,十幾個碟子,基本沒有重復,任君自取。

烤雞蛋的味道如何,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不過直到如今,依舊能夠記起的,還是那些調料。甜酸苦辣鹹,人生百味,盡在一碟中。

景區門票,50元1人,不過票上印的價格,100元1人,2個人,只給一張門票,恩,不知道1個人來的話,景區給的票會是怎樣呢?

現如今中國的景區,不管有名還是無名的,門票只見漲的不見跌的。彩色砂林,還沒進門,就給我們一份意外的驚喜。

過檢票口,迎面是一個很大的廣場。有不少游客以不遠處一個巨型的沙雕作品為背景,拍照留念。游客人數還不少,大概有10幾人的樣子。不過事後才知道,整個景區規模非常大,不要說十幾個游客,就是後面加個零,一二百號的人,往這裡一撒,都能讓你感覺不到這些人的存在。

放眼望去,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各種各樣的沙雕。要不是前行者的提醒,我估計和同行者一樣,肯定要罵人了,來回將近2小時的車程,跑了老大遠,還花了50元門票錢,就是來看這些東西?

其實好戲還在後頭,前行不遠處看到岔路左轉,這才算是真正進入了景區。

站在高處,大大小小由沙構成的山峰高低錯落,蔚為壯觀;顏色不一,色彩斑斕。七彩雲南,在這裡,得到了完美印證。

景區內沒有設置很明顯的觀景台,沿途可見的休息亭,倒是在不經意間,充當了這個角色。一開始還在抱怨設計人員沒事為什麼把個很簡單的休息亭,修建在這麼高的地方,原本打算休息的人,可能還沒到亭子,就已經累個半死了。等到我們按捺不住自己好奇心,找一處爬上去,看個究竟時,在舉目遠眺中,才知道風景這邊獨好。不遠處就是孟獲府,當然這個建築是後人建造的,整幢府弟,規模不大,確切說,很小。一圏轉下來,也不過十分鐘左右時間,現如今,建孟獲府主要的用途,並不是讓游人參觀,而是作為外景地,很多電影電視劇都在此取過景。看看門口陳列著許多明星的劇照,也算是到此一游,最好的留念。再次前行,又見岔路,選擇左面的那條路,沒想到,見到的東西又是沙雕。不過,這裡的沙雕作品,比起剛進門在廣場那邊所見的,藝術性,整體規模性等等各方面,都要明顯高上一個檔次,所謂最好的東西,要留到最後才拿出來,此話看來一點不假。再往前就沒有路了,有的只是管理人員,還有景區內的保安,這裡的確是個逃票好去處,與景區一鐵絲網之隔的,就是片不知名的農田。如果沒有人在這設崗,所謂的鐵絲網,裝飾效果遠遠大於實際效果。不過,有哪位外地游客,知道如何到達這片農田?真是天知道了。早上還陰沉沉的天氣,現在已經出太陽了,而且陽光還很燦爛,照在人身上很舒服。就近找個位子,吃中飯。砂林景區,雖說開張已經有好幾年了,不過,配套設施的落後,感覺像是一個剛對外迎客的地方。原以為和孟獲這個名人掛上鉤,還有與此對應的官兵飯出售,這景區內,好歹有個小賣部之類的,再不濟,至少有個把攤位賣些吃的,不過,轉了大半圏,才發現,除了剛進門時,有些賣些紀念品攤位外,什麼也沒有。還好有備而來,面包牛奶一應俱全。這些東西,是昨晚在住處飛馬酒店隔壁的面包房買的,長不過100米左右的街上,竟然並排開了三間面包房。我就不明白了,難道在陸良,面包的需求量很大嗎?吃完,看看時間,下午1點,要不是晚上要趕到昆明,找個長椅,曬著太陽,睡個午覺,才是人生一享受。現如今,白日夢是做不成了,還是抓緊時間,逛完景區,才是正事。回到之前的岔路口,選擇前行,看看地圖,其實剩下來可逛的地方,也沒有什麼了,除了七彩砂林,就是原始森林了。原始森林,一合計,不打算去了。之前問過一旁的工作人員,裡面這塊地方,還不是一點點的小,據他們說,最好不要步行,而是騎馬游玩,馬從哪裡來呢?當然,景內裡有租賃,價格自然不便宜,估計少有人光顧,這馬,一匹匹,看上去,都屬於營養不良型。一旁看看就能數清的游客,選擇和我們是一樣的。之前的大部分砂林只能遠觀,現如今,能夠近距離觸摸,感覺,有點意思。剛進景區時,有不少當地的小孩,圍上來向我們推銷他們手上拿的彩色砂子,用試管裝的,當時就覺得很好笑,這都到了砂林了,還怕挖不到砂子?現在,看起來,可以一次挖個盡興了,只可惜,手邊沒有稱手的家伙,不然的話,真的可以,把想法付諸於行動。離開七彩砂林景區的出口,並不是進去時的入口,只是有點奇怪的是,為何鐵將軍把門?這怎麼出去,難不成,要打電話叫人,還是?正在胡思亂想時,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個管理人員,從一大串的鑰匙中,找出一把,咣鐺開鎖,走出鐵門時,回首望望,心中不禁有了別樣的感覺。回到陸良,看看時間,已經是下午3點半,從酒店總台取回背包,得得他們還要去樓上陽台收昨晚洗掉的衣服,這需要一點時間。決定外出轉轉,順便到不遠處的菜市場,吃一碗蒸餌絲,權當下午茶了。說是蒸餌絲,聽上去,很有地方特色。其實等伙計忙活了半天,拿到手,趁熱忙不迭地嘗上一口,才發現,這種當地小食,其實味道和上海的拌面有點相似,只是佐料有些不同而已。得得一早去吃過,回來,就是這麼形容,我還以為她是玩笑之話,現在,我信了。陸良汽車站是在飛馬酒店的後面,這也難怪,昨晚我們到達住處後,愣是沒有看到。去昆明的車是流水發車,基本上坐滿就走,如果運氣不好,那只有死等發車時間了。很不幸的是,我們是屬於運氣不好的那一類,而且那一刻,幸運女神,明顯沒有站在我們這一邊。前一班車,5分鐘之前剛開走,後一班車,起碼還要等上20分鐘左右的時間,稀稀拉拉的乘客,根本就讓我們看不到坐滿就發車的希望。最終是下午4點30分離開陸良,一路上車況不錯,晚7點到達昆明金馬客運站。去西雙版納的車,是晚8點45分發車,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我們要趕到金馬碧雞坊的建新園吃晚飯,和得得的朋友見面取票,去火車站旁的南窯客運站坐車,時間,留給我們,真的不是很多。原本計劃是用公交車做為代步工具,現如今,是不用想了,真的堅持,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了。叫輛出租,直奔金馬碧雞坊。巧的是,建新園就在碧雞牌坊不遠處,下車過去,走走沒有幾分鐘,暗道一聲僥幸。晚7點左右,正是吃晚飯時間,店內人聲鼎沸,找位坐下,點了雞肉米線,什錦米線,還有就是得得看到很多當地人都在吃的,而價目表上根本沒有的東西,鍋貼。說是鍋貼,只是第一眼的感覺,有幾分神似,後來吃到嘴裡才發現餡是菜為主,用煎餃形容,更為恰當。所有點的東西,都需要親歷親為親自去拿,典型的國營老店風格。有點很是奇怪,為什麼我們拿來的米線,都是成品,米線和輔料都已經混在一起,不像一旁大多數的食客,米線是一個碟,配料是一個碟,吃時需要自己混合。這,是怎麼回事?得得的朋友很守時,拿到汽車票的同時,趕緊結賬走人,火車不等人,汽車,也是一樣。到現在,我依舊還是很感謝得得,還有她那位,我叫不上名字的昆明朋友,要不是她朋友的熱心幫助,我不知那天是否能買到汽車票,那晚能否坐車去西雙版納,讓計劃順利進行;我同樣也不知道,最後一天回到昆明之後,能否順利坐上下午的K80次火車回上海。還是坐出租趕往南窯客運站,這回的司機大哥有點意思,看到我們大包小包,他邊開車邊說,他的兒子也像我們這樣,喜歡背著大包滿世界跑,今年的國慶,也是現在,人已經在香格裡拉了。沒想到我們來昆明第一天,不知道青年旅館的門朝哪邊開,也沒見到一個志同道合的驢子,倒是出乎意料地讓我們見到了一位背包客的長輩。晚上8點20分的南窯,依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尋找我們要坐的那班車,著實花了一番工夫。待出發各種營運車輛的停放,給我的感覺,就是無序。發往西雙版納的這輛臥鋪客車,基本滿員。其中還有金發碧眼的老外,看他們的裝束打扮,也是實打實的背包客。到版納路上將近要10小時左右的時間,坐臥鋪,充分消化了這段時間,又省了一晚的住宿費用。也許,這些老外的想法,應該是和我們一樣的。美麗的西雙版納,我們來了!這次的旅行的重頭戲,馬上就要拉開帷幕了,很讓我們期待。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