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游記(大結局)

作者: choclatebanana

導讀來臨安之前我就想好了一定要去火山大石谷,實在是因為《申報》的那篇報道太美了。我早已在網上查找了許多關於行車路線等相關信息,星期一一早就胸有成竹得動身了。先坐長途車到一個叫“告嶺”的小鎮,車資6元/人。一開始也是像昨天一樣的鄉間公路,兩旁有竹子和麥田,後來就開上了山路。如果說昨天的太湖源頭只是在天目山山脈的邊緣,那今天可就是真的進了深山 ...

來臨安之前我就想好了一定要去火山大石谷,實在是因為《申報》的那篇報道太美了。我早已在網上查找了許多關於行車路線等相關信息,星期一一早就胸有成竹得動身了。先坐長途車到一個叫“告嶺”的小鎮,車資6元/人。一開始也是像昨天一樣的鄉間公路,兩旁有竹子和麥田,後來就開上了山路。如果說昨天的太湖源頭只是在天目山山脈的邊緣,那今天可就是真的進了深山,大部分的路段一邊是高聳的石壁,另一面則是令人心驚的深淵,而車輪常常就擦著深淵一邊的邊緣而過。火山大石谷以大石之多聞名,以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了,但我覺得這裡最多的還是樹和竹,常常有這樣的情況:路的一邊是茂密的竹林,但再往下仔細一看,原來是深深的山谷,碗口粗的竹子從谷底一直長上來,高高越過路面,向上伸展開枝葉,然你還以為是長在身邊的呢。

告嶺小鎮處在雲霧繚繞的半山腰,幾座青石樓,地面逝濕的,空氣也是濕濕的。在這裡叫輛小面包車到景區,半個小時車程,總共10元車費。

到了景區,買票進門(門票46元/張)。一開始感覺和太湖源頭差不多,只是草木更加茂盛,流水更加湍急,在流水中的石頭可真是巨大,數量也多,果然是不負盛名。水從山上直衝下來,發出更巨大的聲響,形成更大的瀑布。往山上走,幾乎每隔幾米就有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水潭。

我們在遮天蔽日的綠蔭中向上行進。走了半個小時左右,到了“游泳池”——《申報》上刊登的照片就是這裡,可是直到親見我才相信還有這麼美的地方郁郁蔥蔥的山林和高聳陡峭的石壁包圍著這個潭,陽光透過樹蔭照下來,在水面上像亮晶晶的鱗片。水底都是大塊平坦的石頭,有黃色綠色和褐色。池邊有一個小店,有賣泳衣,有更衣室,游泳免費,使用更衣室每人4元。

我自然不會放過個機會。買了泳衣,下到水裡,山泉還真涼。水不深,淺的地方只到腰,深的地方觸不到底,但仍可清楚地看見水的大石頭。

在水流進來的地方,當然是個小瀑布,落差不大,但水流很急,水衝下來泛起白色的水花,但實際上這裡很淺,你可以躺著,看白色的水泡就在你身邊泛濫,像按摩浴缸似的,真是奢侈的享受。只是要小心扶穩身邊的大石頭,否則有可能被衝走哦。不過衝走也是衝到潭裡,沒危險的。

聽小店老板說,昨天周日,游泳的人都滿出來了,而今天,這麼大個潭,只有我們兩個人在玩,嘖嘖,真是奢侈!

小店也有買煮的筍串,我覺得這一家是最好吃的,強烈推薦!

玩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換上衣服又上路了。聽說山頂有一家小旅店,有吃有住,我們爬了兩個多小時才到,其實早就看見房屋的一角了,但是山路七彎八彎,走了好久。小店門口有個大門廊,我們要了點吃的,坐在那裡,事業很開闊:兩旁是蜿蜒伸展的山脈,腳下是茂密的樹林,清涼的山風還吹來了隱約的流水。

坐了一會兒就下山。下山輕松多了,走到一個瀑布邊的小草亭坐坐。因為是星期一,一路上人影都沒有,不像周日在太湖源頭那麼熱鬧。正因如此,我才有機會聆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大自然的聲音。耳邊是水的轟鳴聲,對面幽深的山林裡,蟲叫、鳥鳴,各種聲音混在一起,閉上眼睛,用你的心去感受,我仿佛聽到了樂聲,那是一種如和弦般的樂聲,又如琴瑟齊鳴,像是從虛無飄渺的天邊傳來,但是又確確實實的聽見了。我想,這就是天籟之音吧!

回來的路上遇上一個旅游團,一群人直誇這裡山好水好空氣好。當然好啦,更具科學檢測,太湖源頭、火山大石谷空氣中的氧含量比上海市內的公園裡高出百倍,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氧吧。而且,這幾天下來,我們都說精神、氣色比以前好多了,不像上班的時候總想打瞌睡,萎靡不振的,而且,空氣好,水質好,有適量的運動,吃的是新鮮蔬菜,連皮膚都變好很多(女孩子應該多去哦!)。

下到山底,已是下午4時左右了。今天該踏上歸途了。由於告嶺的班車已經收班,我們坐小面包車到告嶺,再坐公車到另一個小鎮,再轉車到臨安,然後到杭州,坐火車到上海。等到了家,已是晚上12點了。不過幸好明天還可以再休息一天,調整一下。

終於要從世外深山的閑雲野鶴變回一本正經的上班族了,有許多許多的不舍。但是,生活還要繼續,究竟還是俗人一個,許多事情都無法割舍和逃避,只當是曾經闖入一個夢境,醒來還是要精神百倍!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