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威海衛
再讓我看守著中華最古的海,
這邊岸上原有聖人的丘陵在。
母親,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將,
我有一座劉公島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來呀,時期已經到了。
我背後葬的盡是聖人的遺骸!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聞一多
第一日:飛機舷窗外,薄薄的雲層下透出一片干淨的藍,此刻,攤在我手上的打印資料正講述著威海這座小城的今昔。每次出游,我都會查找目的地風土人情的介紹,此次和好友同行,我們把地點選在了山東威海。一直以為威海不過是以自然風光著稱,直至看到聞一多的這一首《威海衛之歌》,我才了解,深沉的詩句背後卻隱著這座小城千百年來的歷史滄桑。
威海原來的名字叫做威海衛,據說取自“威震四海”之意,自古時秦始皇求取不老仙丹,到西方列強瓜分祖國領土,再到獲選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都少不了威海——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乘坐機場巴士到終點後又打了一小段車,我們才到了威海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國際海水浴場。我們按照打印的地圖和實景圖片,找到了國王家庭酒店的所在:一整扇海藍色的落地玻璃大門,上面是藍白條相間的遮陽篷布。盡管它安靜地守在街面並不起眼的一角,害得我們著實搜尋了一番,但卻仍透露出主人家的品味:的確有點地中海的調調。我們興衝衝地拖著箱子湊上前去,卻吃了個“閉門羹”,向裡張望,發現門裡掛著一個小牌子:“國王不在家,咖啡館裡找。”隨著箭頭,我們走了不到50米,好友先發現了這個更不起眼的咖啡館:lover coffee。
我們從咖啡館裡找到了老板娘,由她帶我們去房間。這家小酒店不過10余個客房,標准間和套房各一半,都在咖啡館所在的小區裡,之前去的那個地方正是標准間所在,因我們只是兩個人,所以選了位於四樓的一間小套房,220一晚。滿口京腔的老板娘邊走邊與我們攀談著,因年齡相仿,自然化解了幾分陌生的尷尬。
房間是一套典型的小戶型單元,一進入並不覺什麼,但當老板娘幫我打開窗簾後,我們都小小歡呼了一下:落地窗外的海景陽台。
於是,我們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便站在陽台上飽一飽眼福。因為有風,海浪比較大,濤聲陣陣,遠處有幾艘船只緩慢行進,沙灘上的人很少,靠近馬路的地方是一條長長的松樹帶。干干淨淨、清清爽爽,這是威海小城給我的第一印像。我們不覺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等我們轉身回到房間裡,發現小圓桌上放著一小碟餅干,旁邊還插著一張的卡片:威海國王家庭酒店,我海邊的家 XXX……上面居然有我的名字。這才想起剛才老板娘說的自制手工餅干,盡管賣相一般,嘗嘗還真是挺扎實的香濃,一如這間小酒店給人的第一感覺:細致卻不張揚。
收拾停當,我們再次跑到咖啡館,向老板娘仔細詢問了行動路線,便背包出發了。
行動第一站:飯館。臨近中午時分,肚子被剛才那幾塊餅干勾引得咕咕作響,我們便決定前往最近的老刺身酒樓。翠花,上菜!可惜,人家是開架實物點餐。紅燜小黃魚,辣炒魷魚(這裡叫巴稍),花蛤湯。菜量很大,於是從餓得發慌到撐得難受,卻不過百元,物美價廉!這一餐不僅拉開了威海之行的序幕,也奠定了此次關於吃的基調:大快朵頤。
回房間修整了一番,我們便乘7路車到了威海市區的東部,乘船去劉公島。
票價實在有點小貴(重要提示,記得只買船票,切記不要聽裡面的人忽悠買套票),想想美麗動人的鼓浪嶼也沒有這樣令人乍舌的票價。不過,因為聞一多的詩句,我們還是決定受受愛國主義教育。島上很大,綠化也很好,只是不少景點過於呆板單調。我最喜歡威海水師學堂,作為我國目前唯一一處有跡可尋的清代海軍學校,這座水師學堂歷經了百余年風雨滄桑,承載了中國第一代海軍的夢想。比起島上其他甲午戰爭的紀念景點,水師學堂給人以遐思,那些風華正茂的翩翩少年在這裡潛心學習,立志報國,小城的寧靜質樸,島上的綠樹蔭蔭,都給他們留下了怎樣的記憶?沒有人能夠回答,他們連同那一個時代早已被塵封在歷史長河中,而這46名學生則成為了學堂的“絕帽”。我駐足浮想著,呼吸著島上依舊的青草芬芳。
回到港口碼頭,我們又沿著岸邊逛了逛威海的街心花園,隨後,我們便前往晚餐地點。之前聽老板娘說,網上熱評的那個韓國烤鴨店正在裝修,於是去了李朝牛尾。點了一份烤眼肉,還有招牌的牛尾湯。我和好友吃得很香,特別是那個牛尾湯甚是溫暖腸胃,這餐也只花了84元,很值。
返回海水浴場時,夜幕完全降臨。興奮的好友拉著我跑到海邊撒了會兒歡兒。黑暗中,只聽得浪濤的聲音,只看得到遠處的漁船燈光點點和頭頂的滿天星辰。太安詳寧靜了,不過9點,比起大城市此刻的車水馬龍,這裡安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
第二日:不知是玩累了還是少了慣常耳邊的噪聲,我們兩人都睡得很好,要不是怕錯過咖啡館的免費早餐,興許我們還能再賴上一會兒。看看窗外,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小雨,當我們邊出門邊盤算這一日的行程安排時,卻看到門口放著兩把雨傘,旁邊還有一塊牌子:下雨別忘帶“草帽”——國王家。不過一家小小的家庭酒店,能夠貼心至此,我們真不知還有怎樣的意外驚喜等著我們。
我們走進咖啡館,先感謝正在忙碌的老板娘,她只是甜甜的笑笑,還問我們睡得好不好,讓人很溫暖。此時的吧台後還有一位男士在忙碌,主動和我們打起了招呼,原來是傳說中的小蔡老板。我們便坐在吧台旁吃起了早餐。
不過是簡單的面包、牛奶、咖啡,可我們吃得挺香。牛奶是雀巢的,被食品安全嚇怕的我特意看了牌子,才放心開喝。蔡老板還特意很自豪地說面包夾層的果醬是老板娘自制的純天然蘋果醬,我們便強烈要求給多抹一些,結果不小心吃多了,老板還趁機調侃了我們一小下。
當然,很快我們便切入正題。老板建議我們先去小石島,午飯就在小石島酒樓解決。我們決定步行前往,感受雨中的威海,順便刺激一下食欲。
告別了溫暖的咖啡館,我們沿著海邊邊玩邊行。我們兩人像是突然變回了小孩子,好久沒有這樣無拘無束了。雨不大,只是有些風,路面很潔淨,沿途的綠化帶設計得也不錯,中間還路過了白帆組成的街心花園,一切看起來都很舒服,當然關鍵還是人少。就這樣貌似走了很久,才到了一大片有游船的海岸邊,正是小石島的所在。我們邊走邊找小石島酒樓,這中間還看到了網上游記說的那棟寫著“人民公社好”的樣子很怪異的建築,按照這個地標,很快我們就來到了大船塢——酒樓的所在。才10點40,於是又在旁邊轉悠了一下等開門。酒樓的人很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去,自然我們是第一桌,他們員工還在吃飯,這裡要大大表揚一下威海人民的質樸和好客。我們點了溫拌鳥貝還有皮皮蝦(都有籽的),加上一份蔬菜,自然也是吃到了撐,花了91元,又超值了一次。
從餐館出來,我們突然沒有了走回去的勇氣,可發現連個出租車的影子也沒看到。無奈就邊走邊瞭望,終於扒上一輛返回了酒店。
睡了個幸福的午覺之後,我們跑去詢問老板購買海產品帶回家。老板建議我們明天早上去買新鮮的,下午則趁著已經放晴的天氣,騎自行車環海兜一兜。我們熱烈響應號召,朝著與小石島相反的方向騎行。對於平日缺少鍛煉的我們最終的結果則變成了邊騎邊推,以至於後來完全不顧造型。但是景色絕對是沒得說,還是那一句:人少。
晚飯我們去了神龜餡餅,除了有點鹹,還挺對胃口,關鍵吃來吃去不過30元錢,劃算。返回酒店還了自行車,我們便繼續跑到沙灘旁聊了好一會兒才上樓熄燈睡覺。不舍呀,明天就要回鬧市了。
第三日:正如房間裡以前客人的留言所寫,威海的美麗讓人留連忘返。清晨,我們搬了椅子坐在陽台上再享受一下眼前的景致,再做幾次浸潤身心的深呼吸。
再到咖啡館吃早餐,卻發現店裡的牆上比前一日多了幾幅畫框,問後才知,是老板和老板娘去年底去地震災區拍攝的,圖片不多,卻很震撼人心。特別是聽了老板的講述,我們更是對面前這兩位酒店主人肅然起敬,而一旁的老板娘依舊溫和地笑笑,還感謝我們昨日的騎行,因為那20元租車子的錢連同我們住店每晚房費中10元的捐款,等於捐了40元。可這一句謝謝卻反倒讓我們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於是我和好友決定,回家後把自己的書整理一下,捐給災區的公益圖書室。
吃罷早餐,我們去了水產市場,海鮮超多啊,聽從之前網友的建議我們便集中火力買了皮皮蝦,扇貝和這裡特有的黑魚。午飯去老刺身吃了鲅魚餃子,不到50元,所謂“上船的餃子下船的面”。
終於,我們要離開了,帶著成箱的海鮮和滿腦子的美好記憶,滿載而歸。在咖啡館交還房間鑰匙時,我們都給自己寄出了酒店的明信片,聽可愛的老板娘說,那是位於7樓的套房,陽台外,是紅透滿天的落日晚霞以及映襯之下的海灣。定了,這次帶著父母一起來就住那了,是的,我們還會再來。
坐在機場大巴上,我和好友細數起短短幾日的感受:住,清爽舒適;吃,大快朵頤;玩,意猶未盡,這一場5月裡的威海·深呼吸,全然舒展了我們的心靈,滋養了我們的“腸胃”。
全體鼓掌!TX們!

(威海留在我們記憶中最美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