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六鰲古城訪古探幽

作者: 閩山茶客

導讀五月三日,應小友盛邀到東山島參加她的婚禮。遂順路到漳浦游覽慕名已久的漳浦海底火山遺址、六鰲抽像畫廊和六鰲古城。早五點,我們由福州啟程。自駕車400余公裡、於上午十點左右到達漳浦。在游歷了國家火山島遺址公園後,下午三點到達六鰲古鎮。古鎮新建築很少,旅社只有一、二家,位於鎮政府附近。此地民風純樸,我把車停在旅社前的路邊。請老板代為照看,並� ...

五月三日,應小友盛邀到東山島參加她的婚禮。遂順路到漳浦游覽慕名已久的漳浦海底火山遺址、六鰲抽像畫廊和六鰲古城。早五點,我們由福州啟程。自駕車400余公裡、於上午十點左右到達漳浦。在游歷了國家火山島遺址公園後,下午三點到達六鰲古鎮。古鎮新建築很少,旅社只有一、二家,位於鎮政府附近。此地民風純樸,我把車停在旅社前的路邊。請老板代為照看,並向他詢問了六鰲古城的去路。由於不知六鰲古城是否浪得虛名,況且今天長途跋涉,有些累了。便只帶了松下的DC,前往游歷。穿過幾個小巷,來到一所山邊祠堂門口。蔡氏家廟古風猶存。隨手拍了幾張照片。站在院中,望六鰲山上並無甚出奇之處。心中頗為惆悵,六鰲古城不過如此。偶遇路邊一老者,便向他打聽六鰲古城如何得見。老者帶我們轉了幾個彎,指著一條上山的小路:一直走,便能看到。登得山來,遙望一片古城牆逶迤而去,古榕婆娑地竟有些意思……。山路盡處,一座石門掩在綠蔭之下。轉過一座石門,城牆之上竟是帶狀大片平地。一排破敗的古屋整齊的排列在綠蔭蔽日的小路旁。乍一看並無什麼出奇之處。可仔細一看,其外牆竟是用石塊、瓦片沙土等層層疊起壘砌而成。色彩斑駁、造型別致。小屋各自獨立建造、房屋相隔甚近。小屋大多為:一院、一屋或帶一間廂房。院小、屋小,廂房更小。其間,斷牆殘垣,比比皆是。古榕間雜庇蔭。更有牆榕一體,騎牆之榕乃一景致。這就是明清兩代建成著名的六鰲古城。漳州市漳浦縣海岸線漫長而曲折,向大海伸出3個半島,由北向南依次是整尾、六鰲和古雷。六鰲半島面積約26平方公裡,自古為海防要地。半島上有六鰲山(原名青山)、嶗岈山(舊縣志稱羅綺山,現為抽像畫廊所在地)、鳥嘴山、東本山(舊縣志稱雞心山),此外都是海濱沙地。這裡自然風光優美,人文積澱厚重,是前亭-古雷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六鰲宋代屬安仁鄉含恩裡。元代設青山巡檢司。屬於軍事編制,隸屬鎮海衛。六鰲古城為明代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所設陸鰲守御千戶所而建。六鰲古城環青山半腰,狀如“巨鰲載岳”,命名為陸鰲城(古時“陸”與“六”兩字,音通假)。從此青山改稱陸鰲山。陸鰲守御千戶所人口屬於軍籍,明代前期對抵御倭寇入侵曾發揮重要作用。嘉靖年間,衛所松懈,倭寇長驅直入內地。嘉靖末年,戚繼光、俞大猷奉命從浙江入閩剿平倭寇。戚繼光調走後,留一部分軍隊駐六鰲古城,守衛福建海防, 六鰲半島缺水,農耕困難,當地居民大多以漁業為生,海濱漁船雲集,帆桅林立,甚是壯觀。位於六鰲半島西側六鰲山山腰的六鰲古城堡,是漳州古代四座海防古城之一。明代閩南沿海多倭寇匪患,百姓深受其苦。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受命管理福建軍務,“經略海上防倭戍守”,經實地考察,在漳州沿海由北而南修建了4座臨海城堡,分別是鎮海、六鰲、銅山、懸鐘,其中鎮海為衛,其他三城分別設立千戶所。它們有如4個嚴陣以待的巨人,日夜守護著海防前線,現在雖然已經沒有防御功能,但卻都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沿著小徑細細地觀賞古屋風貌、其屋、其牆、其窗等無不古意盈然。古宅雖然古舊破敗,但門中對聯、“福”字還是紅艷艷的。緣何如此,無處得知。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且路邊古榕比比皆是。枝干遒勁,濃蔭蔽日。小路、古屋與古榕相映成趣。因年代久遠,間或有古榕騎牆而上,根須攀附牆體之中,甚為奇特。觀賞期間碰到一位來古屋擔水的農民。據他講,古屋旁這口清代的井水特別甜。村民往往不辭勞苦前來登山擔水。閑談之中,他告訴我們:從小路向前,繞上山坡還有景致。不知啥時,荒草之中眼前竟出現一片綠油油的菜地。一排民居稍顯破舊,一個小丫頭探頭探腦地有些怯生。菜地一角,郁郁草叢背後,一座房屋的牆上竟還有“鬥私批修”幾個白色的大字若隱若現。草從之中,白色字體特別搶眼。那字體是用貝殼砌起。真是就地取材。這荒地之中為何有這樣一戶人家?那“鬥私批修”看來與這主人也扯不上什麼關系。一名精壯的男子不知啥時出現在我們眼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他自我介紹:姓孫,是退伍軍人。這裡當年是部隊的營房。現部隊已撤走,他們一家是給部隊看守這遺留營房的。我們詢問,六鰲古城的狀況。他竟一清二楚。自告奮勇地要為我們帶路參觀。一路上對於古城的由來,竟能說出個道道。小丫頭蹦蹦跳跳,在前面引路。山路彎彎,眼前出現一條舊時的村道。所有房屋全部空無一人。好似傳說中的鬼城。小孫講,偌大的六鰲山上只有他一家人居住。這幾年生活好了,古城地勢較高,用水困難,原住在山上的人家陸陸續續地搬下山去。山下民居簇集。不過依當地風俗。每年春節,人們都要上得山來。在舊居祭祖、貼春聯、貼“福”字。恍然大悟,剛才看到古宅門上貼有紅對聯一事,遂即迎刃而解。六鰲古城城牆依山勢起伏,築於天然岩石上,高5至6米,厚2至2.5米,以花崗岩條石砌成。繞山腰一周,周長1800多米,平面形狀如圓形,又如三角形,因地勢而建,因此不很規整。山勢陡峭,城外的大海就是天然的護城河。城開西南、南、北三個門,各門都有夯土城樓並辟有水門。北城門為主城門,深10米、面寬4米,門外建甕城、立石坊,還築有墩台、觀察台。古城有一處摩崖石刻,鐫有“嵯峨一片石,獨對海中天,大地東南去,群山不敢前”詩句,為古城平添幾分雄姿。 如今,古城內基本上沒人居住,大概是因為不過,那些沒人居住的房屋雖然古老破舊,但門窗上卻仍然貼著鮮紅的春聯,刺桐花和三角梅也依然遍地盛開。這裡分布著許多文物古跡,還有明隆慶五年(1571年)建的關帝廟,還有一座媽祖廟,廟前的對聯寫著:“天繞碧水四海清平,台依鰲峰萬民安樂”。 六鰲古城作為海防重地,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當年,抗倭名將戚繼光曾率兵追擊殘留倭寇到漳浦,後留下一個營的“戚家軍”在這裡駐守,士兵多為義烏人,當地稱為“浙兵營”。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8年),荷蘭殖民者進攻六鰲古城,被守城將士擊退,留下幾十具屍體後落荒而逃。 古城遍植榕樹,據統計總共有300多株,如同一把把巨傘,遮天蔽日。樹根粗壯虯結,縱橫交錯,有如巨大的龍爪,緊緊抓住古城牆和岩石。城與榕相依相偎,構成“城在榕中建,榕在城中長”的奇特景觀,宛然一幅氣勢磅礡、形像生動的畫卷。在這裡休息閑坐,感覺清爽宜人,可謂是天然的榕樹公園。小孫還問我,這榕根如做成根雕、盆景,在城裡是否能賣個好價錢?我只是笑而不答。六鰲古城連同附近的獨特自然景觀“抽像畫廊”,已成為旅游勝地,吸引眾多海內外游客。不少影視劇,如《陰陽界》、《歡樂英雄》、《康熙王朝》等,都曾把這座古城堡作為外景拍攝點。 時間漸晚,我還想到抽像畫廊去探探路。准備明天一大早去拍日出。隨即告別了小孫和他女兒。站在六鰲古城上望著山下古風濃郁的民居,眺望遠處的藍天白雲、潮起潮落的大海。欣賞歷史的畫卷,諦聽如泣如訴的濤聲,不由心曠神怡,六鰲半島,真是一幅人文歷史的。讓陳列館。足以讓人流連忘返,陶然忘機。



(六鰲山下蔡氏家廟壁畫)



(清代古民居剪影)



(殘破的古宅)



(古榕)



(攀牆的古榕)


精選遊記: 漳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