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今天要去Titisee,所以起了個大早,希望能夠看到清晨霧氣飄渺的湖面景色。(德語中“XXsee”就是“XX湖”的意思。)可惜清晨的天氣實在糟糕,還有點小雨。唉,德國!
去到Titisee旁的小鎮,雨雖然停了,可是厚重的雲層卻壓得周圍陰沉沉的。座落在黑森林中的這個小鎮被群山包圍著,旁邊就是Titisee——黑森林中的明珠。可是這顆明珠讓我很是失望。本來天氣就不好,加上周圍本該郁郁蔥蔥的黑森林在深秋的雨後顯得漆黑一片的,毫無生氣。我想是因為黑森林中難得有片湖水點綴一下千篇一律的樹林山坡,所以Titisee才得以如此聞名。實際上,這個湖和我後來去的幾個湖比起來,實在是毫不起眼。
在湖邊轉了一會,就回到小鎮上走走。小鎮上一些可愛的裝飾和雕刻。左看看,右轉轉,很快時間就快到了。回程的火車也是雙層車,我專門坐到上層,想著能看到遠一些的風景。可惜它的窗戶設計得不好,而且天也開始下雨,自然也沒有了觀景的興致。
Freiburg的老街上,許多店鋪門前的地面都用鵝卵石鋪成了一些有趣的圖案,幾乎沒有重樣的,後來發現是代表著該店鋪的類型。賣眼鏡的門前是個眼鏡;賣雪糕的門前是個冰激淋;賣肉的門前是頭豬等等,挺有意思的。
趁著還早,打算上山看看Freiburg全景。Hostel那個帥哥說的上山路,就在Schwabentor旁邊。山頂有個平台,景觀很美,腳下是一片整齊的紅頂房屋,圍繞著高聳的教堂尖頂。可惜,這座號稱最美麗的教堂尖頂,竟然在修葺中,整個都被腳手架圍個嚴嚴實實,真要吐血而亡了。還好,整體的景色很美,彌補了這一遺憾。遠處山坡此起彼伏,黑壓壓的森林覆蓋其上;近處綠樹包圍著密密麻麻的紅屋頂,幾座鶴立雞群的教堂散布其中。如此美不勝收的景色讓我久久不願離去。
這座山雖然不高,可是我也走得一身汗,覺得很舒服。這些天都是在走城市,今天算是爬了爬山,調節了一下,感覺興致也提了起來!
下山後,從另一條路進城。轉了一會就到了熱鬧的明斯特教堂廣場。獨有特色的考夫之家就在教堂旁邊,深紅色的房屋十分吸引眼球。時近中午,廣場上的集市人頭湧湧。各色攤檔排成了兩排,團團圍住教堂。誘人的烤白腸香氣四溢,許多人都駐足品嘗,我也忍不住買來做午餐。集市裡的水果比超市裡的便宜,於是又采購了一些做後面幾天的儲備。
教堂裡的窗花很漂亮,不過最讓我驚喜的是主祭壇後面的眾多小禮拜堂現在正好開放。我之前都不知道這裡面也可以參觀的,前人的攻略沒有提到,算是個意外收獲。這裡每天開放兩次,周日只開一次。上午開放的時間很短,最好是安排下午進來。這些禮拜堂都很小,估計只能容納一兩個人。每個小禮拜堂擺設的神像或是祭壇都不一樣,雕刻非常精美,尤其是高達屋頂的祭壇很有看頭。除了小禮拜堂,這裡面還有許多雕像和繪畫值得一看。明斯特教堂是我參觀得最為深入的教堂了,也是我覺得值得推薦的教堂之一。
對了,值得一提還有主祭壇左邊的一組雕塑——十二聖徒。各個人物動作各異,表情逼真,整個畫面栩栩如生,令我印像非常深刻。你們去的時候可別忘了去瞧一瞧。
出了教堂,在老城裡慢慢逛。在i裡買了張地圖做紀念。地圖上標有Freiburg大學的門口,我的指南也說在大學門口有個知名雕像,可是我逛來逛去,就是沒有找到個像是學校大門的地方。最後在我放棄時,走到了一個類似校園廣場的小花園裡。許多學生樣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聊天看書曬太陽,很是悠閑。想必周圍幾棟房子都是學校的教學樓吧。我穿過一個建築到另一條街時,發現這個建築竟然是個圖書館,或者至少是個圖書館所在。底樓樓梯口的群雕意境不錯。在這個環境裡學習真是一大享受呀!想起了在海德堡時芳姐說的話:早知道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當年就應該過來讀書啦!呵呵!此時我也有同感呀!
很難說清楚,海德堡和Freiburg這兩個大學城我更喜歡哪個。他們各具特色,每個大學城都有叫我難忘的地方。無論是大氣秀麗的Freiburg還是小巧別致的海德堡,都讓我傾心不已。
依依不舍的告別美麗的大學城——Freiburg,我背上行李繼續趕路。今天用的是Rail Pass,所以可以坐上ICE直達Karlsruhe。這是個不大的城市,之所以今天會加了這個城市,是因為晚上要從這裡坐夜火車去奧地利。當時做計劃時,在考慮如何利用夜火車把各個城市串起來時,奧地利的Salzburg讓我頭疼了半天,後來才發現了這個離Freiburg不太遠的Karlsruhe,也就是Frankfurt的下一個站。從這裡出發可以不用回到Frankfurt,避免走回頭路,節省了時間,又可加多一個城市。
Karlsruhe的景點不多,所以我也沒有預留太多的時間給它,去到都已經近傍晚了。先去i取免費地圖,我事先沒做功課,在飛機上看旅行指南時就只對金字塔和皇宮感興趣。那個工作人員告訴我只需沿著右邊一條大路走大約二十分鐘就到了,兩個景點都在一起。
火車站對面就是動物園,那條大路就在動物園的牆外,忍受了一陣臭味後,就到了FestPlatz廣場,周圍有幾座很有特色的建築。往後是條不長的林蔭小道,道旁的鮮花草叢簇擁著一列噴水柱。幾個路人在樹下的座椅休息,甚是悠閑。小道的那邊有個很可愛的噴水池。我坐在池邊的座椅上歇了會。很喜歡這種舒適閑逸的感覺。
過了馬路,再走兩條街,就看到了個大廣場。著名的金字塔就在廣場中間,被一群集市攤檔給淹沒了。從地圖上得知這個廣場就叫集市廣場,平時也是這麼熱鬧的。只是我來得太晚,現在集市都准備收攤了。金字塔實際是Karlsruhe這個城市的創始人Karl國王的墓地。而“Karlsruhe”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Karl休息的地方。這個典故是說Karl國王某一天經過這片土地,被其美麗而吸引,就建了這個城市作為自己的休息地。
穿過金字塔後面的小路,我登時屏住了呼吸!——眼前就是那寬闊龐大的皇宮!沒有金碧輝煌,沒有繁復的裝飾,只是淺黃色的外牆,灰色的屋頂,兩翼沿中軸的塔樓對稱分布,屋頂上駐有一列人物雕像,典型的歐洲宮殿。那簡潔淡雅的美麗又透出一種大氣端莊,很讓我傾心。也許我形容得不好,可是那剎那間撞入眼球時的第一感覺實在難以用言語來形容。應該說,我對它一見鐘情了!
皇宮占地很大,正面是一個很大的沙地花園,碧綠草坪和眾神雕像對稱分布。皇宮現在是個博物館,不過這個時候已經下班了。我只好在附近隨便轉轉。繞到皇宮後面,發現是個非常大的綠地花園。難怪地圖上全都是綠色的一片。開始我還不知道代表什麼呢!現在看來整個Karlsruhe的綠地非常多!難怪Karl國王選擇了這裡作為休息地了。事實上,我也非常喜歡這個城市。這是我認為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如果讓我在這幾個德國城市裡選擇,我也會選擇在Karlsruhe定居。
在綠地花園裡悠悠的踱著步,猶如閑雲野鶴般,腳下的草坪踩上去很有質感很舒服。許多人三五成群的圍坐一起玩耍休息,也有人在安靜地看書聽音樂。水塘邊有個四五歲的小孩在拿面包碎來喂池中的野鴨,成群的野鴨都圍著他,他的媽媽見他有點害怕就在旁邊鼓勵著他。感覺很溫馨!微風吹過,水邊的蘆葦輕輕搖動,泛起的陣陣漣漪打碎了皇宮在水塘中的倒影。此刻的我,真想留下來不走了!
天色漸黑,出了宮殿花園,又在兩側的小樹林裡游蕩了一會,才舍得離去。回到集市廣場,這邊又轉悠了一會,回到現代化生活的懷抱。
我的夜火車是凌晨十二點的,有太多的時間需要打發了。逛了會商城,等人家都要關門了才出來。這時實在是不知道該去哪裡打發時間了。最後還是逛回集市廣場,找個角落坐下。發了會呆,沿著另一條路慢慢地散步回去。FestPlatz廣場夜晚很漂亮,坐在噴水池前的椅子上又發了會呆。寧靜的夜晚裡微風吹拂,生活如此自在悠閑,夫復何求?!
我想,我真的是愛上這個城市了!
依依不舍地離開Karlsruhe,踏上了去奧地利的夜火車。這趟火車是我在歐洲坐過的最破的夜火車了。六人包廂的座椅和我們普通硬座的差不多,不過還好每個包廂都有拉門和門簾,保證了私密性,安全度也高,就是坐著不舒服。火車上人很少,我這個包廂裡就只有我還有另一個帥哥,正好可以一人躺一排。開始我還覺得尷尬,沒好意思躺著;而那個帥哥卻毫不在乎,上來把行李放倒做枕頭,人就直接躺下了!我斜靠在那裡,左右都不舒服,最後還是躺下來了。

(Titisee裡野鴨成群)

(美麗的弗萊堡)

(karlsruhe皇宮)

(迷人的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