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釐島之戀(五)

作者: lovecinder

導讀3月14日的清晨5點,我們便起床了。 日出日落、日落日出,目送過太陽離開我們的世界走到另一個半邊,自然要迎接太陽第一時間走進我們的假期。無奈,赤道附近南半球的日出竟然發生在清晨的六點左右。當我們走出房間門的那一刻,微微涼意和著夜色襲來,吹走了所有的睡意。姑娘們換好了禮服朝著酒店所屬的沙灘走去,沙灘邊的篷子下偶坐一些等待日出的人們,大多是 ...

3月14日的清晨5點,我們便起床了。

日出日落、日落日出,目送過太陽離開我們的世界走到另一個半邊,自然要迎接太陽第一時間走進我們的假期。無奈,赤道附近南半球的日出竟然發生在清晨的六點左右。當我們走出房間門的那一刻,微微涼意和著夜色襲來,吹走了所有的睡意。姑娘們換好了禮服朝著酒店所屬的沙灘走去,沙灘邊的篷子下偶坐一些等待日出的人們,大多是中國人的面孔,蛐蛐在我們的腳下不知疲倦的叫著,還有林間的鳥聲雜著浪聲傳來,讓我們分不清此刻是夜幕初降還是朝陽將至,無意間發覺頭頂上的明月依然高懸,更加迷惑了我們的感覺,也更加增添了這個旅行的夢幻色彩。

      穿過酒店的花園,走到綿延的海邊,踏上細軟的沙灘,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遠處的天邊還未泛白,些許的雲霞在靜謐的等待著陽光將他們照亮……

應該慶幸在這樣美麗的自然風光前,有人同自己分享,有人同自己一起經歷一起回憶,才能體會自己的感動,才能理解自己的沉迷。這個世界,理解是一件多麼難能可貴的行為?!

     看日出、逛海灘、拍風景、游花園,沒有人來叨擾,無論你享用任何一件公用設施,巡邏保安投來的都是微笑的目光,我們如同林間樹上鳴叫的松鼠那樣自由快樂,不知不覺便來到了7點,回房間梳洗、自助早餐完畢,我們出發趕往整個旅程最遠的目的地――巴釐島的烏布鎮。烏布位於整個島的中心,為了體會當地原汁原味的風情風貌,我們決定參加烏布鎮阿勇河的漂流,一路上在車裡我們聊了很多很多,敞開心扉的交談有如給自己的心靈做了一次全身心的SPA,漂流是愉快的,SPA也是愉快的,姑娘們在烏布的SPA一條街上做了全方位的體驗。說是街,又不確切,SPA館坐落在一條巷子中,是一排一層樓的平房,裝修布置的非常有韻味,這裡並沒有很明顯的招牌,以至於我到現在也不知道SPA館的名稱。走進店裡仿佛是進了一家小的美術館,店面小而別致,沒有人員的聒噪,只有服務人員熱情的招待,這並不意味著生意不好,相反的,來做SPA之前必須進行有效的預訂,否則你只有欣賞SPA館對面麥穗地裡鴨子們的歌唱聲了。店面兩側分是男女房間,木頭裝飾的門裡,似乎是一片帶天井的房間,至於再多的描述,我便不得而知了,因為在姑娘享受SPA的兩個半小時裡,我們在Dewa的帶領下逛了烏布鎮的一小片區域。說是Dewa帶領我們,更確切的是,我們拖著Dewa到處走,他就像我們的車夫隨時聽我們的要求行動。我們第一個地方到的就是烏布的市集,如同上海的城隍廟一般,這裡是巴釐島手工藝品的海洋,但是,這裡僅僅是給外國旅行者逛的,因為價格不便宜,為什麼我們了解行情呢,這要回溯到中午我們趕往烏布的路上發生的事情。

      早聽說烏布的特產是手工藝品,雖然不是很有研究,但水果特產我們帶不回國,自然帶些成形的木頭回去是最佳選擇。剛好在一條窮鄉僻壤的公路兩旁,看見了眾多的工藝品商店,雖然車開過了,我們還是掉頭回來購買,我們覺得這裡的工藝品應該是最便宜的,因為很多都還未上漆,貌似是原始的制作商。此時此刻,站在烏布鎮上的市場裡回想起來,當時的決斷是多少正確,有些商品價格翻了10倍,難怪在中國我們看的攻略裡提到,買東西還價的標准是一折起。

  兩個男人逛街的效率是非常簡潔和高速的,一個小時的時間便逛完了市場、烏布的皇宮並回到猴子公園,站在路邊休息的時候,一只膽大的猴子搶了我的水,這片應該是猴子的領地,猴子們也許是因為人類的寬容和放縱才變的恣意妄為,在巴釐島我們看見太多的動物與人類和平共處,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和平,人類才有更多的伙伴與陪伴,才有更多快樂的來源和寄托。當我們穿梭在高樓林立的鋼筋混凝土之間,當我們去籠子邊觀賞被囚禁的動物時,難道不曾想過壓抑、孤獨、可悲這樣的字眼嗎?在我們參與上午漂流的整個過程中,置身於巴釐島的熱帶雨林時,我不禁摘掉太陽鏡,盡情的感受眼前的綠色與清新,雖然這裡的風景不是此行巴釐島最美的,但是此行巴釐島最重要的感受――自然,一樣處處顯現,沒有車水馬龍,沒有燈紅酒綠,沒有人工雕琢,沒有烏煙彌漫,十年前甚至百年前,這裡的植被就如此自然的生長著,如今還是一樣郁郁蔥蔥的生長著……

我們回到了車上准備前往SPA館接兩位姑娘,車裡還彌漫著榴蓮的香味,這又是我們在鄉間民宅中買到的戰利品,四十元兩個的價格聽起來有些誇張,不過在我們把軟軟的榴蓮肉放進嘴裡咀嚼品嘗香甜的時候,這一切就是真真切切的。

     姑娘們從SPA館裡出來的時候,我驚嘆他們的膚色白晰粉嫩了很多,她們應該蠻享受這兩個半小時吧,聽說在鴨子的叫喚聲中,在輕柔的音樂中,他們是美美的睡了一覺,乃至於不知道按摩師有沒有偷工減料。我想看著他們出來的成果,這樣的猜忌是多余而又羞愧的吧?!

     我們臨時決定要去網絡上盛名的Dirty Duck――髒鴨餐廳,在田園邊上聽著散養鴨子的叫聲,吃著美味的大餐,這是大家此刻最想完成的任務。我們抱著大吃一頓、大把花銀子的心態上了車。Dewa在得知我們的目的地後,給了我們更改餐館的建議――pundipundi,從這兩天的接觸來看,他是個好人,一個會將自己真實想法告知的好人,所以我們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在完成晚餐後告訴他,我們非常滿意,他很開心很滿足的大笑,就如同完成了一個願望那樣的滿足,讓我多少感觸良多。

     Pundi pundi是一家類似於Dirty Duck的餐館,坐落在田園邊,開放式的環境,四周沒有落地窗,完全農家氣息,有大概十幾二十張餐桌,全是木質的,還有一塊榻榻米區域。坐在桌邊,吹著徐徐微風,一點也不感覺熱,環境讓人放松的同時,餐館的價格和味道也徹底讓人放松,“好得我想哭”,這便是池大叔從巴釐島回來後落下的口頭禪,意思是:食物美味、價格低廉、環境優美、服務周到,這樣的場景令他想哭。是的,這一頓,正是想哭的境界,4個人的餐費包括服務費、飲食稅總共花費了人民幣179元,卻換來了4個大腹便便的人走出餐館,我們享用了烤豬、烤鴨、印尼炒飯雙份還有叫不出名字的美味佳肴數種。

  每次酒足飯飽走出餐廳,看見Dewa餓著肚子跟著我們接送,我們都很過意不去,可他說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的工作。巴釐島的居民如此友善、勤勞、好客,讓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在我們吃晚餐的時候,餐廳中央坐著幾個當地人,正在用筆記本上網,池慶因為相機內存不足急需借用一台電腦將照片導出到U盤上,他便輕易的從那幾個當地人中得到了幫助,這幾個當地人應該家境不錯,其一,他們用的是APPLE的筆記本;其二,他們的皮膚不算黑,應該沒有在外勞動曬過很多太陽;其三,騎著摩托外出,在餐廳裡上網,這不是小資的生活嗎?呵呵,看來無論階級高低,巴釐島的居民普遍友善。當我和其中一位交談,表示感謝並詢問:聽說Dirty Duck餐館比現在這家好的時候,對方給出了中肯而又客觀的評價,“每家餐館都有它的特色和優勢”,優雅又果斷的話語間,我望著對方的微笑,相信任何一個游客都能感覺出真誠。

     曾經在車上問過Dewa,聽說印尼有很多殘害華人的事件發生,他似乎也聽說了,並告訴我這些事情都是信奉穆斯林的印尼人干的,在巴釐島信奉的是印度教,沒有任何這樣的事件。我和Dewa也曾經聊起過日本人,聊起日本侵略的歷史,他很堅定的說:非常討厭戰爭。在巴釐島遍布滿地的大小廟宇,讓我對這個神秘陌生的印度教充滿了好奇。讓我節選一些關於巴釐島的宗教知識呈現:1.在巴釐島的市區,由於外國游客不斷增多,西方文化像潮水般湧進,麥當勞、肯德基、酒吧、夜總會、西餐館、按摩院隨處可見,海灘上也橫七豎八的躺著許多身著比基尼的外國女郎,外地的西方文化和當地的宗教文化發生了碰撞和融合,但大多數巴黎人都能守住他們的道德底線,這裡梅雨黃色泛濫的情況,即使在按摩院,多數人也是堅持古法按摩,不搞那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宗教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約束著每一個虔誠的信徒。2. 外國游客來巴釐,首先是看這裡的神廟。印度教的神廟不僅跟伊斯蘭教的清真寺迥然有異,就是跟佛教的寺廟也有很大的不同。巴釐的印度教神廟不追

求高大肅穆,反而是以鄉間庭院的樣式給人予親近平和的感覺。神廟的大門稱為坎迪班塔(Candi Bentar),呈對開式,外觀像被切成兩半的塔。平民住宅的大門,機關學校的大門,也多采取這種樣式,幾乎成了巴釐的一種標識,若不仔細辨認,外來的人

一時難以分清哪是神廟,哪是住宅。3.在當今世界上除了印度本土外,很難找到一個地方,像印尼巴釐島那樣具有濃郁的印度教文化情結。巴釐島給人的第一個印像就是神廟多。全島的面積5,560 平方公裡,人口28。萬,卻有印度教神廟1,250座。當你乘車由機場到它的首府登巴沙(Denpasar),你會驚奇地發現,這個島上都是低矮的建築, 其高度一律不准超過路旁的棕櫚樹,這是當地政府做出的硬性規定。既沒有城市的繁華與喧囂,也分不清哪兒是城市,哪兒是農村。街道相交的十字路口,經常聳立

著一些石雕神像,有印度教崇拜的正神,也有邪惡的精靈,這些神靈的造型具有強烈的性格特征,想像力十分豐富,既是雕刻藝術的精品,又營造出一種宗教氛圍。

 


精選遊記: 巴釐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