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圖片請參見我的博客。說實話,這次圖片比文字多,要我重新再傳一遍也實在是不願意。估計攜程是考慮到版權的問題,所以不允許外連圖片,只能說表示理解,但也沒心思再傳了。洛陽的話,一定要趕在花季去,而且最好是中間的那段,那時的花是最好的。還有,大司馬的驢肉湯太好喝了!
少林寺吧,說穿了,是騙淫的,哈哈。但是後面的三皇寨一定要去,風景美不勝收!
開封的夜市,還是免了吧,最多去湊個熱鬧,非常非常一般。
http://sacd99.spaces.live.com
關於費用:因為有D哥幫忙安排了車輛,所以此行其實最大的花費,是門票。回來結算時,每個人花了1500多元。
————————————————————————————————
大概五六年前,那時我還在《現代音響》做編輯。有個讀者打電話來咨詢音響搭配的事,接著大家就聊開了。記得我幫他在上海大昌行買過對天朗的音箱,他讓朋友給我帶了許多許多土特產。是的,我只能用"許多許多"來形容。那次我騎車去火車站取東西,結果發現列車長叫了兩個工人拉了個小車出來,著實嚇了我一大跳。如果拖著這些東西走在大街上,估計城管會當我是小販把我抓起來。這是我第一次如此實實在在感受到來自洛陽的熱情。
當時,他就曾邀我去洛陽玩,後來幾乎每年牡丹花開時,都會電話我。可是,我總覺得大家素昧平生,麻煩別人不太好。
年初三那天,在文峰剪頭發,他(姑且稱為D哥吧,因為某種原因,直說其名可能不太合適)還打了電話問我今年是不是會去。4月上旬的一天,我們在討論是否趕在五一之前短途出游一次,突然就想到了他。蔚說,你給D哥打個電話吧,看看我們去洛陽是否合適?結果,正回老家蓋房子的D哥一口答應下來,說我趕回來跟你們碰頭。
我們預定的行程是4月23日~26日。D哥說時間有點晚,因為那時牡丹花都開得差不多了,如果能提前一周最好(後來的情況確實如此)。可是,我16日肯定走不了。因為每月17日,是印廠的開工日,萬一雜志在開印前有什麼問題,怎麼辦?這次不單帶老婆出行,還有蔚和龔老師。流程、發行,管這一攤的都走了。而我們的印刷廠,是以不靠譜聞名的。
最終,還是確定23日走,只是把其中的流程顛倒了一下。原定先到開封,逛完開封著名的夜市,隔天啟程去洛陽。調整的行程,是先到洛陽看牡丹花,最後回開封,算是提前一天看花展。
行前,為了這事特地約了同樣以不靠譜聞名的"睡衣湯"(從事視覺設計的丫,卻每天穿著睡衣上班)在辛香彙和掌櫃的店吃了兩頓飯。老家鄭州的她,竭力向我們推薦開封的夜市(事後才智,她從來沒去過,經驗主義害死人),同時讓我們打消了去少林寺的念頭(擔心交通不方便,時間趕不及)。因此,確定的行程中,開封是必去的,少林寺根本就沒考慮。也因為這個原因,後來我們在登封遇到了些小波折。
4月23日洛陽
D86/87,上海~鄭州,7:25~14:14
第一次,坐這麼長時間的動車,不過感覺還可以,至少不暈車。大概有10多年沒開車,我從小就有的暈車毛病近年來又犯了,這讓我很忌諱坐長途客車。
順著鄭州火車站內的指引,我們直接到了汽車站。後來才知道,鄭州有好幾個汽車站,有些是直接發車往洛陽,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可惜的是,我們找到的那個不是。坐上了2:45的長途客車,卻在鄭州市區莫名其妙轉了一個多小時。行前就知道,鄭州只是一個交通樞紐,沒什麼景色可看。雖說是省會城市,卻顯得有些髒,有些亂,整個市容給人的印像也很差。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尤其是當我們的車從高速下來,進入洛陽市的時候,立刻能感受到這兩個城市之間巨大的差別!洛陽給人的感覺,就是干淨,而且到處都是綠色的植被。鄭州很容易讓人想起"黃土高坡",整個城市都是灰蒙蒙的。
因為牡丹花節的緣故,下了高速,司機不肯讓我們下車,於是D哥也只能從城市的這一頭開車到那一頭來接我們。這是我第一次見到D哥,看上去很普通的一個人。但是,後來的聊天過程中,已然能感覺到他的能耐。除了玩音響,D哥對攝影也很在行,器材當然是一級棒的。看得出,這是個很會玩的人,而且身價不菲。所謂是"真人不露相"吧。去之前,曾想過要去他家看看他的系統,後來覺得可能不是很方便,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見到D哥時,已經是6點左右。他開著車,帶我們在洛陽市區轉了好大一圈。這個城市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像,既有古典的韻味,又有大城市的氣質。洛河的景色很不錯,兩邊據說有幾十公裡的河堤,可以沿著河堤邊走邊看。那些無敵江景房,不過3000多元/㎡,回想上海湯臣11萬/㎡的報價,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住宿是D哥托朋友訂的,叫金泉快捷酒店(澗西區延安路與珠江路交叉口)。那地方估計原先是辦公樓或工廠改建的,如果對住宿有一點要求的,不推薦去那裡。
最最極品的是,入住時的押金沒有收足,卻在第二天晚上12點,打電話到房裡要求我們再交200塊押金。服務生來收錢,連個招呼都沒有。至於條件,大抵就是招待所的標准。不過,那兩天洛陽的房間非常難訂,有得住就已經不錯了。
晚飯就在賓館隔壁解決。那兩天的餐食,實在太棒了!D哥是當地人,他能讓你嘗到最本地化的美味,既經濟實惠。
在洛陽的第一餐,從水席開始的。所謂"水席",通俗點說,就是每個菜裡都有湯。選好各種材料,然後放在蒸格裡蒸熟,這樣的菜既保留了原有的營養,又很美味。幾乎每一個菜,都是酸酸辣辣的,有的放胡椒,有的放辣椒。除了最後上來的兩個甜點,個人感覺每一個菜都很美味。不喜歡甜點的原因是,他們做的甜點,一點也沒有本幫或港式點心的精致。因此,我還是願意回來吃甜點。當然,那種酸辣的口感,也是上海嘗不到的。去一個地方,一定要適應他們的口味,這樣才能品嘗到有當地特色的食物。坦白說,旅行對我來說,食和住是最重要的,我是個比較挑剔的人,不是很樂意參與類似"吃苦夏令營"的旅行。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個人口味,跟他的生活經歷有關。只是,這種想法有時並不見得准確。我的口味,跟絕大多數上海人不同,我嗜辣,吃口很重,這跟我小時候在安徽長大有關。我老婆同樣嗜辣,卻非常討厭甜點,因為她從小在新疆和成都長大。有點讓我想不通的是,龔老師和蔚其實也是從小在全國各地跑的,但他們似乎對豫菜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吃完水席後,龔老師就說,這個只能碰一頓,第二頓肯定不行。這讓我想起有人在攻略中,說水席有多難吃一樣。
魚片,裡面酸酸辣辣,很美味。
牛肉。說不上是什麼品種的牛,D哥有跟我們解釋過,但我忘記了。
羊肉。洛陽回族人很多,所以牛羊肉很豐富。對蔚來說,這是她最怕的東西。
類似粉皮。
也是涼菜,看上去貌似豆芽,事實是,我不記得了。
也叫不上名字了。
不是很喜歡羊肉這麼燒。我喜歡涮羊肉,或者就像冷菜裡那樣的羊肉凍。這也是我討厭吉野家的原因之一。
裡面有海參,據說並非原創的洛陽水席菜,是後來改進的。有很濃的胡椒味道,但就菜品本身來說,還是不錯的。
糯米甜點。
也是甜點,相比較更喜歡前面那個。
現在我們可以猜猜看,這頓飯一共花了多少錢?219元!D哥說,因為牡丹花節,菜量明顯少了,可是我們還剩下了好多。只要出了上海,去任何一個地方,你都會覺得,消費好便宜。當然,有當地人帶著去,也是因素之一!尤其在對比了開封夜市的遭遇後,更讓我明白了這一點。
晚餐後,我們在大街上隨便走了一會。洛陽的晚上,還是比較落寞的,人很少,連像樣的超市都找不到。在一家士多店裡,買了毛巾和衛生紙。是的,賓館裡那些東西實在不敢用,我看到毛巾上有斑斑血跡,很可怕。路過一家四星賓館--洛陽牡丹大酒店,進去轉了一圈,那邊的自助港式早餐只有38元,還含服務費!
4月24日,洛陽
一個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決定。
去之前,我已經在網上做好了功課,將兩天的行程全部安排好。我們打算24和25日在洛陽玩兩天,下午發車去開封,趕那個"睡衣湯"竭力推薦的夜市。沒想到的是,D哥幫我們安排了車,具體應該去哪裡,甚至午餐在哪裡解決,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這樣VIP的待遇,我是第一次碰到。
洛陽這個城市,足夠讓我感動了。倒不在乎花誰的錢,而在於你遇到了這樣一個人。正如龔老師說的那樣,我跟D哥認識,本身就是一種緣分。在上海,朋友來,幫忙訂下賓館(現在其實網上訂房也很容易),一起吃頓飯,也就差不離了。沒想到,這裡的招待,居然是包全套的。真的很感動,都不知道,這樣的人情,什麼時候能還得了。在這個如今已極端商業化的國家裡,有時你還是能碰到那種突如其來的感動!
8點,D哥准時出現在賓館門口,帶我們去吃驢肉湯。在上海,"睡衣湯"曾經帶我們去吃過一次驢肉火鍋,說是鄭州特色,反正我覺得一般般。
進門,先買牌子,驢肉湯分為5、10、15元3種,湯可以免費加(因為你要泡饃)。泡在湯裡的,不是很普通的饃,似乎做得也比較精致。當然,這個是需要你另外買的,論斤稱分量。
第一站是國家牡丹園(門票55元,不值)。來洛陽,就是要看牡丹。
國家牡丹園很大,分南北兩個區,中間有座跨公路的天橋。從北面入口,相對來說,北面的牡丹花更好一些。不過,真的是季節過了,那裡面花謝得很厲害。
當初我做電源測試的專題,一直想有一張高壓線的圖片做題圖,可是沒找到。現在,我只要看到高壓線,就拍一張,算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吧。兩個老虎的玩偶是老婆買的,現在放我電腦台上。我沒問,是不是其中有啥含義。有個好消息,老婆終於把在香港"免稅店"買的相機帶身上了。原本我以為,那個相機就此擱在家裡只能當廢塑料賣了。
哦,這次我帶了尼康D3X。順便謝謝尼康映像(中國)有限公司的傾力支持,一路上我總擔心別把相機給磕碰了,不然回家怎麼還給你們?我以後還會是你們的用戶,在買不起D700前,可以考慮買D90,前提是,讓我盡快把那個D70給賣了,哈哈。
司機張師傅是個熱心人。我們進去看牡丹花,他打電話給朋友。結果,在國際牡丹園的朋友說,那邊花比國家牡丹園要好,於是他又帶我們去了那裡。而且,還免了我們的門票(50元)。
國際牡丹園的花,確實要比國家牡丹園的好。
國際牡丹花園只是匆匆一瞥,靠近門口大棚處的花,開得的確茂盛。
下一站,我們將去白馬寺(門票35元)。這裡據說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最為聞名的,則是傳說中西游記裡的白馬(唐僧的坐騎)。
有關寺廟的介紹,參見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8-04/03/content_12875525.htm
從白馬寺出來,就是午餐時間。這家亦是D哥指定的餐點,確實夠本地化,我們去的時候,居然看到有新婚夫婦在敬酒。順便說一句,洛陽跟北京一樣,是中午擺酒的。只有二婚,才放晚上,這跟上海完全不一樣。估計北京人來上海,一看,哈,上海真開放,到處都是二婚的在擺酒!
楊氏食樓。以連湯肉片出名,當然也有吃點菜的。這就是饃,比上午驢肉湯裡的,可實在多了。我們每人都干掉了半個不到。剩下的那個,居然讓我老婆在龍門石窟裡獨自干咽了,厲害!
下午先去了龍門石窟(門票120元,不值)。龍門石窟分為東山、西山、白園和香山寺,門票是打包搭賣的,超級看不起這種強買強賣的做法。因為,除了西山之外,其他地方根本不必去。
買好門票,沿河要走好長一段路入內。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坐電瓶車。
我們選擇坐船去了東山(20元/人)。
白園,其實就是那些想要附庸風雅的"白居易後裔"造的祠堂。問題是,憑什麼要像游客收錢?香山寺更是離譜,上面只有一個所謂蔣公的別墅,裡面根本見不到一絲古跡。
說是電瓶車送出來(4元/人),實際到了這個街口就被強行攔下。因為景區需要逼迫游客從這段路走過,拉動他們的內需。無恥!
龍門石窟官網http://www.longmen.com/index.asp
坦白說,龍門石窟是值得一看的,不過僅限於西山那一段。我們沒有請導游,因為那些旅行團特別多,完全可以"蹭"導游,所以多少也能看個明白。況且,景色也還不錯,只是人多了一點。要知道,那天還只是周五,如果周末,就慘了。
雖然我對於120元門票有點耿耿於懷,但必須承認的是,那邊的景色(西山)確實是這兩天裡看到的,最好的自然景色。如果不是強賣全票,80元就算是超值了。去洛陽,龍門石窟還是值得看一下的。
從龍門石窟出來,我們又趕去了關林(門票20元)。關林是三大關廟之一,是唯一"塚、廟、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築群,因厚葬關羽首級而名聞天下。據說每天還有兩場武術表演,但我們沒見到。
關林只有我和龔老師去了。啃完那個饃之後,我老婆似乎意猶未盡,於是他們在關林外找到了攻略上說的"百年老店"--老洛陽餛飩兒店。其實,就是個破舊小飯館。2.5元/碗的餛飩,據說還對得起這個價。
原本說好先回酒店,結果張師傅看看時間還早,就帶我們去看了天子駕六(門票30元)。說真的,那個張師傅很熱心,工作也很敬業。他原本可以省事送我們回酒店,卻又帶我們多看了一個景點。也幸虧有車,讓我們能在一天裡看完這麼多景點。
天子駕六位於王城廣場邊,是個未完全開發的東周古墓群。所謂"天子駕六",其實就是個車馬坑化石,在那裡能看到2000多年前的車馬遺存。廣場上,有個很大的"六匹馬駕車"銅塑像,算是個標志吧。這個古墓群其實非常大,真正的精髓在隔壁工商銀行大樓下,但是現在的開挖技術還不過關,擔心影響到地面建築,而且就算開挖了也未必能保護好,所以只能維持現狀。D哥說,洛陽最不能建的,就是地鐵。因為隨便挖哪一處,可能都有古跡在。畢竟,這是個六朝古都,層層疊疊的古跡,每個朝代都在填埋。埋的人可能就不知道,在他的下面,還有另外一個朝代的古跡。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628.htm
4月24日,洛陽續
晚餐是在老洛陽面館解決的。D哥已經在那邊等我們了,先上了兩斤草莓,讓我們一掃而光。這家店以面食為主,上來的前3道菜,都跟面點有關系,可以說很實在。結果呢,我們比昨天剩的還要多。猜猜買單多少錢?197元。一個7個人,這還包括酒水。在上海,7個人吃頓工作午餐,都不夠。去之前,我在網上找到了關於洛陽美食的頁面,也順便放在這裡吧。
http://www.tianya.cn/new/TechForum/Content.asp?idItem=96&idArticle=556824
4月25日,開封
在D哥的推薦下,我們去了少林寺。畢竟,來了趟洛陽,居然沒去少林寺,總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上午,為了照顧那兩個吃不慣面食的,D哥帶我們去了家香港人開的海鮮酒樓喝早茶。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許多東西都是改良過的,味道一般般。看上去,酒樓還是不錯的,但結算的時候,發現價格也很便宜。去了登封少林寺,就意味著得跟D哥說再見了。認識6年,終於也見了一面,受到的款待,讓自己覺得很過意不去。臨行前,已經不想再說謝謝了,只能說心裡覺得很感動。
趕在喝早茶,我跟老婆去了驢肉湯館,還買了街邊的小吃,那種油餅上海現在是很難看到了。
張師傅先帶我們去了洛陽古墓博物館(門票20元)。那邊的人不多,估計是交通不方便的緣故。其實,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看的。在洛陽周邊挖出的古墓,現在都被集中在了那邊,原樣搬遷,各個朝代都有。
從古墓博物館出來,在往登封的路上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去了少林寺(門票100元,值)。
開往少林寺停車場的路上,只看到各種各樣的武校,這也許算是登封經濟的一大支柱吧。臨近停車場的時候,更是看到一個長隊,應該是武校的學生集合去某處。長長的隊伍見首不見尾,至少有2km長。後來聽導游(50元/次,只講到碑林處)說,單單少林寺裡自己的武校,就有20000人,太可怕了。這邊如果打群架,估計得直接拉軍隊來解決。
本來想讓張師傅先行回去的,我們直接在少林寺找往開封的車,但張師傅怕我們人生地不熟,一定要等我們。結果,我們在三皇寨耽擱了許久,回到停車場時已經4點多了。後來D哥電話我時,說到那天張師傅家裡還有事,不然就直接送我們到開封了。我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耽誤了他要辦的事。我估計,那天他回洛陽,也要6點過後了。真不好意思。
自從有了釋永信這位CEO後,少林寺也有了諸如"峰會"之類的玩意。佛門清淨,可能只是金庸小說中才有的吧。
這邊的高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燒的,要660元一柱。是否虔誠,取決你的荷包。
與時俱進的碑林。最新的那座上,刻了筆記本電腦和火車。
其實,少林寺真正值得看的,還是後面纜車(60元/來回)上去後的三皇寨。看看很近的寨子,其實遠得不得了,我們看了看時間,走了將近1/3後就放棄了。那邊的地貌很特別,所以風景非常之好!那座纜車,據說是中國最長的一座,單程有12分鐘,坐在纜車裡,看看外面的風景也不錯。
回程,在纜車站搭了黑車(10元/人),直接送到停車場。張師傅又把我們送到登封汽車站,大家分手說再見。沒想到,接著遇到了此行中最困難的一段路程。張師傅讓我下去問車程,結果被告知說,去開封只有上午的車。我知道,如果回頭直說,就意味著得讓張師傅送我們往開封,所以就跟他道別。他走後,我們才開始商量下一步該如何。是的,我等於把大家都賣了,但辦法總歸會有,我是這麼想的。400元包車去開封,是最先想到的辦法,但權衡再三,還是決定坐大巴到鄭州轉車往開封。雖然這樣走是繞路了,而且有點冒險,不過能節省不少錢。
4:45的大巴,到鄭州已經是7點多。我給開封的酒店打了電話,讓他們給我保留到10點。下午,攜程已經打過電話給我,我要求延遲到8點入住,現在看來這也是不可能的了。在鄭州車站,被告知那邊已經沒有去開封的車。之前,我聽說過鄭州到開封有公交化的長途客車,才7塊錢,10分鐘一班。不過,客運站的人告訴我們,如果現在趕去那個車站,肯定也趕不上末班車了。在門口問了黑車司機,開價180元。結果,在詢問的那一剎那,突然發現那個車站就是我們來時見過的。這意味著,旁邊便是火車站。往火車站趕,趕在開車前買到了8點由鄭州始發、往北京西的列車。就在我打算取消開封酒店的訂房,在鄭州住一晚上的時候,一切又都豁然開朗。於是,9點多,我們到了預訂的開封玉祥大酒店(158元/雙床)。
看得出,酒店確實是三星的。有個還算氣派的大堂,3樓以下是商場。正如在攜程上看到的點評那樣,3樓是個卡拉OK廳,晚上會非常吵。好在我們到的時候已經9點多,睡下則是1點多了,倒也沒被打擾。而且,對比洛陽的酒店,這完全是兩個境界,感覺一下子好起來。
從酒店出門,走3分鐘便到了慕名已久的開封夜市。在火車上,有個乘客跟我們聊了兩句,對於我們心心念念的夜市給出了一個後來被我們認為相當中肯的評價:名聲在外。確實,開封的夜市很熱鬧,很有感覺,但論到吃食,豈止是非常一般。可以說,接近於難吃!
"睡衣湯",我要殺了你!
我們在這家買的燒烤。我可以肯定的是,被斬了,而且非常難吃。我估計,那邊的燒烤也都差不多,區別只在於當你是外地人時,他多收你三五鬥而已。
這家的牛羊肉不錯,老板刀工也很好,還可以真空包裝,才30元/斤。我們買了一包帶回來。老板娘很客氣,那個雞味道也不錯,但是太鹹了。
先要了燒烤和湯包等小吃。那邊很有趣,座位並非是某個拍檔的,而是大家通用的。這跟我們印像中有些區別。坦白說,小吃都很一般,有人因此還去旁邊肯德基買了些吃食。之後,找了個排擋,點的菜貌似鹽都不要錢,鹹到嘴裡發苦。不知不覺,也就弄掉近300元。錢是小事,只是沒有一個,讓我覺得可口。開封的夜市,讓我非常失望。尤其是當我們緊趕慢趕,牽掛著而來的情形下。
回到賓館,3樓的KTV還在營業,不過對我真的沒造成什麼影響。一天下來實在是太困了。好好洗了個熱水澡,對比洛陽的賓館,這裡真的就是天上人間了。
4月26日,開封
此行的最後一天,睡了個懶覺,出去吃早餐。
有些人顯然對於河南的飲食反感到了極點,以至於開始青睞起麥當勞。
那邊早餐的派加咖啡,一共17元,送洗頭膏一包,搞笑。派是鹹的,我才咬了一口。看樣子,麥當勞的本土化還是卓有成效的。如果以後誰還跟我說,麥當勞和肯德基是全球統一標准的,我就跟丫急。
原定的行程中,上午會去許多地方。但是,我們顯然都非旅游愛好者,在睡了懶覺,分別吃了兩頓早餐(燴面和麥當勞)後,毅然決然改變了行程。原定的清明上河圖因為是人工景觀的緣故,首先被舍棄。因此,第一站是離賓館不遠的大相國寺(門票20元)。其實,開封這個地方並不大,出租車5元起步(3km),通常也都能到你想去的地方。如果換乘公交,據說也要1元/人,那還不如打車。
因為是在開封市內,所以大相國寺的香火還是挺旺盛的,就好比白馬寺相對洛陽人來說。而且,那邊請香也沒少林寺那樣黑心。相同的高香才只要200元。有一點倒是一樣的,我估計在中國所有的寺廟都是如此:每個寺廟都有它的擴建計劃,因此你總能看到要你捐款參與擴建的廣告。
我知道,人沒有信仰很不好。可是,我們這一代已經被培養成沒有信仰的了,估計也就只能如此。何況,在社會上混跡那麼多年,再要我有信仰,我又能去相信誰呢?相信廟裡那些總惦記著你那香火錢的假和尚?
對於游客來說,最大的看點就是八角亭裡供奉的千手觀音。這是行程中我第二次對著菩薩拍照,因為看上去他更像是個旅游景點。如果真的是大殿,我是萬萬不會的。你可以沒有信仰,但你要心存敬畏。還有,尊重別人的信仰。
從大相國寺出來,就是開封的步行街。坦率點說,這是條服裝街,充斥著不知名的"名牌"服裝,比如英國阿瑪尼監制的西裝之類。相比之下,倒是跟它交界的南土街(也就是夜市的那條街)顯得檔次要高一些。給北韓送溫暖的羽絨服專家,可惜那邊的百姓什麼時候才能有新生活?這裡昨晚還是夜市,白天就改賣了服裝。因為是周末,所以很熱鬧。
這家店需要強烈推薦!他們有賣放了許多干辣椒和花椒的花生米。8元/斤,或者是8元/罐(7兩)。如果你跟我一樣是花生米控,一定不要錯過。這是我碰到的,最好吃的花生米。可惜,我只買了兩罐。另外,我在淘寶上看到有賣,不知道是不是這家的,圖片很像。
現在,我們去了鐵塔公園(門票20元,值),也是此行最後一個景點。所謂"鐵塔",其實就是這座有千年歷史的褐色琉璃塔,遠看像是一座鐵鏽塔。登塔只要10元,不過我才爬到兩層就折回了。登高容易,但樓梯很抖,估計下來時不容易。龔老師就跑到了塔頂,回來後腿酸了好幾天。往下走的每一步,其實都很用力,只緣於內心的緊張。抱歉,我不是那種願意吃苦的人,一看苗頭不對,立馬就撤了。
出來,已經是1點了,緊趕著去了攻略上推薦的第一樓。兩位小姐把門,裡面人頭攢動。冷若冰霜對著我們,吃套餐吧,300元/套。好極了,你以為我是旅行車拉來的團隊客啊,趕緊閃。漫無目標走在街上,看到了兩輛藍色的悍馬,很漂亮。無論開封和洛陽,附近都有礦,有礦就有煤老板,或者是礦老板,看到悍馬也就不奇怪了。
原本想去夜市那邊吃昨晚看到的當地點心,可到了那邊還是覺得對門那家快餐店(佳佳旺東方風情快餐)干淨一些,不管了,進去果腹而已。沒想到,菜品比我想像中好,而且價格一樣便宜,買單才123元。還有一個叫燉燕菜,也蠻不錯的。那邊的服務生很實在,說燕皮餛飩沒有了,結果給放了牛肉丸。如果她真的不補給我,我也不知道。順便說一句,開封的衛生習慣不是很好。吃完東西都往地下扔,然後服務生不單要擦桌子,還得掃地。另外,飯店裡彌漫著一種腥味,不知原因何在。回賓館拿了行李,打車結束了開封之行。那司機估計是覺得我們意猶未盡,特地帶我們繞了路。不過,開封就這麼大,繞路了,多收錢了,又怎樣?才多一塊錢,哈哈!我們當是多看了點風土人情吧。
3點,由開封往上海的動車。某人在午飯沒有完全消化完之前,迫不及待買了火車上的快餐。30元一套(其中有個5元的湯,是強制搭賣的,但賣相不錯),立此存照。
最後還要說一句,感謝D哥的款待。不知道,下一次重逢會是什麼時候。我想,短期未必會再去那邊,而他,似乎來上海的可能性也不大。好在,時不時還能電話聯系。另外,心裡還是很惦記大司馬的驢肉湯。當然,在上海,也是白惦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