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2日 晴 游梵蒂岡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叫梵蒂岡。0。44平方公裡的面積,卻是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小小的國土上,除了珍藏著無數的珍寶外,還生活著教會最高的統治者――羅馬教皇。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歐洲的皇帝只有經過他的加冕,才名正言順!就是今天,教皇的一句話,也還是舉足輕重的哩!今天真的要去那個神秘的地方了,著實激動了一會――不知道待會出現在我面前的會是怎樣一個奇妙的國度哩!在火車站轉車後的地鐵車站裡,等去梵蒂岡的地鐵,那地鐵久久不來,很費了些時間。待上車,人已很擁擠。乘客大約都是到梵蒂岡去的,一路只有人上,沒有人下。地鐵在經過台伯河的時候,居然開到了橋面上。我對女兒說,是不是在地面上過橋比河底下挖隧道成本要小點呢?女兒沒有回答。一路上,我一直要提各式各樣的問題,特別是經常逼著她去問路,她可能有點不勝其煩。到梵蒂岡車站。一車箱的人嘩啦啦都下了。跟著人流往前走。前面有城牆樣的建築。不知道要不要檢驗通關或買門票哩?雖然是我們已經打聽得什麼都不需要的。
城牆樣的門洞無人阻攔。進入門洞,就看見一大片白色森林樣的高大石柱,有三四人環抱粗。原來,我們已經走進梵蒂岡著名的聖彼得廣場了!那些柱子形成的長廊,像兩條伸出的胳膊,把梵蒂岡廣場包圍成一個對稱的橢圓形的廣場。胳膊的交彙處,矗立著那座世界聞名的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教堂的屋頂上站滿了雕像--當然都是天使了!廣場中心還有一座噴水池,一根方尖碑。參觀教堂的人已自覺排起了長隊,我們也顧不得在廣場上拍照留念,排進了隊伍中。隊伍移動得很快――據說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能同時容納5萬人。來梵蒂岡前,稍微看了些資料介紹,說聖彼得教堂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是為了紀念一個叫彼得的殉道者而建,據說當初這座教堂全是用鎦金馬賽克裝飾,後來歷經戰亂,搞得面目全非。這樣過了一千多年,到了500年前,一個叫朱利二世的教皇首倡重建聖彼得教堂。但重建教堂,居然用了120年時間,期間經歷了22任教皇!在前後120年時間裡,意大利眾多有才華的設計師,建築師,畫家都參與了教堂的修建工作。其中最有名氣的要數米開朗基羅和拉斐而等人。用句我們熟悉的話來概括:聖彼得大教堂,凝聚了意大利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然而,現在的梵蒂岡和意大利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期間的歷史變遷,又可以寫本書。據說以前游客進梵蒂岡要辦出入境手續,歐盟建立以來,手續逐漸簡化,終於到什麼也不用辦,就可自由出入。隊伍移動得快,排隊沒有多久,就輪到我們進教堂了。走上寬大的台階後是一個走廊,再走進教堂大門,一座金壁輝煌的教堂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來歐洲後,一路上也參觀了不少的教堂,很多時候,我們都把教堂作為歇腳的地方。但眼前的這座聖彼得教堂,輝煌宏偉得讓我們瞠目結舌!我們這才知道,什麼叫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彼得教堂外觀是長方形的,長度230米,中間穹頂最高處離地137。8米,圓形穹頂的直徑超過42米,大穹頂周圍還分布著幾個小穹頂。可以設想,走進教堂,站在光可鑒人的華麗的大理石地面上,抬頭仰望那高高的穹頂,是什麼感覺?更不必說,穹頂和四周的牆壁上還布滿了精致的壁畫、雕飾和一座座的聖像!聖彼得教堂內珍藏著無數的珍寶。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即使行前稍微看些簡介,如何擋得住鋪天蓋地的寶貝向你湧來!所幸,教堂管理者的慷慨――照相機隨便拍!在後來看別人的游記時提到的教堂三寶,青銅華蓋,米開朗基羅雕塑的《哀悼耶穌》塑像和埋葬著聖徒彼得的祭台下的一塊石頭,除了石頭不記得,前面兩寶,居然在我相片裡都有。
我覺得,我在歐洲(還有後來的盧浮宮等)參觀這種陌生的高品位的文化遺產時,就像一個礦工,在黑暗的坑道中,把能挖到的東西都挖出來,帶回家,然後再仔細分揀。就這樣,也難免要掛一漏萬或搞出差錯。這與個人知識儲量和接受能力有關。古人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有道理的。多讀書會增加行路的興趣,反過來,行了路,更增加讀書的興趣。但是學海無涯啊!
教堂畢竟是教堂。何況這裡是與上帝最近的地方!人們在參觀之余,不住的在胸前畫著十字。在一座座像木櫃似的小房間前,還跪著一些人,以我有限的宗教知識,估計木櫃似的房間是懺悔室。那麼跪著的人是在做懺悔了?
在一個大理石棺前,上面的玻璃罩裡躺著一個逝去的教皇的大理石遺像,那遺像和真人一般大小。乍一看,還以為是真人。一個嬤嬤樣的教徒悲哀的望著他。而棺材裡躺著的是逝者真人的遺體。不知是不是2005年剛逝去的上一任的教皇?語言文字的不通和宗教知識的匱乏,使我們只有看熱鬧的份。
但是,看見了這個棺材,女兒想起,聖彼得教堂的地下室裡安放著歷代教皇的棺材。是可以去――瞻仰的。於是,尋找去地下室的樓梯。就在大廳中央的祭台後面。那樓梯轉彎抹角通向地下室。樓梯通道口的裝潢像是純金打造,極盡富貴輝煌的場面。下得樓梯,就是一條條的通道。在通道邊就有一座座石棺擺放著了。石棺上照例有大理石雕刻的和真人一樣大小的逝者的遺像。不過這裡的石像,沒有玻璃罩。那個500年前首倡修建教堂的朱利二世的遺體應該安放在這裡。至於最早建造教堂的羅馬皇帝康斯坦定不會安葬在這裡了吧?畢竟過去一千六百多年了。再說,他是皇帝,皇帝應該有皇家的靈寢。地下墓室很陰涼,和地面熾熱的氣溫相差很大。打了個寒噤,不及細細辨認(辨認也是女兒看了棺上文字讀給我聽,一時也記不住),急忙找路回到地面。幾天後,回到裡昂女兒住處,在女兒書桌上,竟找到一本以梵蒂岡教皇國為背景的小說《天使與魔鬼》,裡面很多打鬥場景都是在教皇墓室裡進行的。倒是看得驚心動魄!要是先看到這本書,說不定我還會看的更仔細點。
參觀罷教堂,兩人連忙去找博物館。地圖上指示博物館在教堂後面,於是往教堂後面奔去,結果走不通。在胳膊形的長廊走了幾圈,還是沒能找到通往博物館的路。沒辦法,這回女兒主動去問了門口站崗的梵蒂岡警察,還很有興致的和警察合影。這是兩個年輕英俊的小伙子,歪帶著帽子,橙色和深藍條紋的制服,打著綁腿,穿著一樣顏色和花紋的靴子,像個古代的武士。武士很熱心的指點了路徑。於是兩人直奔博物館而去。
原來要出梵蒂岡門洞才行。沿著城牆樣的牆腳走幾百米後,就看見排隊參觀博物館的隊伍了。那隊伍排得很長,估計還有幾百米才能到博物館。博物館門票14歐。價格不菲。來梵蒂岡這裡是唯一要花錢的地方。盡管如此,人們能安排時間參觀的,都要參觀。不然不會有這麼多人排隊了。既來之,則安之。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兩個小時後,終於輪到我們。博物館初一看,其貌並不揚――主要是先看了聖彼得教堂了!博物館原來也是教堂的一部分,還是那個朱利二世在這裡開創了博物館的先河――他把收集來的古希腊雕像放在院子裡,後來,歷代教皇也把收集到的文物古董擺放這裡,不能放庭院的就放屋裡。慢慢的,博物館雛形就出來了。從那時算起,梵蒂岡博物館也有500多年歷史了。在歷代教皇的耕耘下,現在博物館的規模,有12個展館和5個藝術長廊。展示空間長達6~7公裡!現在的人比如我女兒,重點看的不是那些古董,而是膾炙人口的米開朗基羅作的《創世紀》屋頂油畫和一座叫拉斐而畫室的房間。至於各種各樣的雕像石刻,在這裡因為大街上隨處都能看見,倒不怎麼金貴了。當然,這也是我們外行的原因了。我還是做懵懂的“礦工”。現在能描繪出來的,都是經過了“分揀”的。沒想到的是梵蒂岡博物館內也能盡情拍照。只是最後在西斯廷教堂,我舉著相機拍米氏的《創世紀》屋頂油畫時,被一個保安似的人叫停。那人嘰裡咕嚕說了很多。女兒翻譯說,那人說你拍了六次了。如果少拍點,他就不說了,而這裡的規定是不能拍照的。啊,原來如此!他監督得也夠仔細的,大廳裡人那麼多,居然他能觀察到我拍了幾次,人家也算客氣的了!但我還沒拍夠呢,壁畫因為人多無法拍,而屋頂太高,光線又暗,拍出的照片大多效果不好。不過,既然已經指出不能拍了,咱也就收起相機吧。所以,現在相機裡關於西斯廷教堂,只拍了一張《上帝創造亞當》,而且線條都是虛的。即使如此,也舍不得刪掉了。而之前,我都是大把的刪。
梵蒂岡博物館,有人把它稱作文藝復興的藝術豐碑。正是這裡早期收集的古希腊石雕,給了後來的大師們無窮的藝術靈感。一尊叫拉奧孔的石雕,是500年前出土的,幾條毒蛇纏著一大兩小三個人物,其中人物的掙扎與驚恐的表情,充滿了動感。據說米開朗基羅曾深受其啟發。而我當時拍這尊雕像時,還嫌它不夠漂亮哩!博物館內大量的油畫,與先前烏菲齊看見的又不一樣。這裡的油畫,盡管也多是宗教,神話題材,但大多是直接畫在牆壁上,且場面恢弘,人物眾多。油畫的作者,也都是大名鼎鼎的名家。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名氣最響。23歲時,他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獲得教皇賞識,因此而受聘主持修建聖彼得大教堂,設計建造了137米高的教堂穹頂,還花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西斯廷教堂屋頂上無與倫比的《創世紀》屋頂油畫,據說完成油畫後,他很長一段時間只能仰著頭看東西!也是在這個教堂,已經六十歲的米開朗基羅又花六年時間,在牆壁上留下了他不朽的名作《最後的審判》(遺憾的是,這幅畫在我的相機裡因為沒拍好,也刪掉了!)。
拉斐而是另一個貢獻大的畫家。他為梵蒂岡作壁畫整整十年!四座宮殿式的房間留下了他大量的壁畫。他的代表作《雅典學派》與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達芬奇《最後的晚餐》(原作為聖瑪麗莉亞·德·格拉契修道院食堂壁畫),堪稱同時代的一絕。參觀罷梵蒂岡博物館,還要去附近的聖天使堡。路程不算遠,從圓形廣場走出來,沿著大街走就行。這一路上沿街的建築多是各個國家駐梵蒂岡的使館,各色國旗飄揚著,像個萬國博覽會。沒有我們的國旗,我們和梵蒂岡還沒有建交。據說聖天使堡也是梵蒂岡的財產。從它的造型及內部陳列的槍炮等東西來看,應該過去是保護梵蒂岡的軍事設施。正對著古堡有一座由多個拱形橋孔組成的平橋。橋欄杆上雕刻著12個天使。聖天使堡的名稱也許就從這橋上來。對著雕像拍照,那雕像剪影時時會變化,仔細一看,原來經常有鳥兒落在那些雕像的頭上,肩上,使每次拍出來的雕像剪影總有點不一樣。盡管已經很累了,但是有羅馬通票也不能讓它作廢啊。在門口刷了一下,爬上古堡頂端。眺望羅馬和梵蒂岡。居高臨下,這才發現,羅馬的教堂多得是星羅棋布!而向西望去,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龐大的身軀和無與倫比的穹頂端坐西方,想再多看一眼,但強烈的陽光刺的人睜不開眼睛。似乎在提醒人們,上帝在這裡!
費用:梵蒂岡博物館門票 14歐一人 郵票信封 3歐 冰激凌 3。5歐

(在聖彼得廣場上排隊參觀梵蒂岡教堂的人們)

(教堂內米開朗基羅雕塑的《哀悼耶穌》塑像)

(沉睡的教皇(石棺上的雕像))

(梵蒂岡博物館內精美的穹頂)

(聖天使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