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是我夢寐以求的,讀了太多寫北京的文章,看了太多故宮、長城的圖片,讓我對偉大祖國的心髒心懷景仰,對北京的感覺模糊而美好。上周去北京旅游,逗留了5天,我腦海中的北京開始一點點地清晰,充實,變的有血有肉。 行在北京:北京的馬路很寬,感覺很有氣勢,但是交通卻是擁擠不堪。在北京是沒有低峰期的,哪怕是下午2點出門,車子一樣開的像蝸牛爬。
公交車線路很多,四通八達很方便,不過我沒看到自動投幣車,都是人工售票的。速度很慢,尤其是在市區。
出租車有好幾種,起步費基本上都是10元3公裡,根據車型的不同每公裡的單價也不一樣。出租車的外型及內部設施也不是很整齊,給人感覺比較亂。
北京的地鐵已經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需要了,首先是路線設置不合理,並不能緩解地面上的交通;其次設施陳舊,沒有空調,各節車廂也不連通,一進車廂感覺是進了個悶罐子,車頂上裝了幾個大電風扇,呼啦啦地攪拌著車廂裡渾濁的空氣。
地下通道很多,但並不連通。從前門到天安門,短短一段路竟需要過三個地道!
住在北京:
北京的賓館都要收城市建設費,我們住的那家是每天12元,錢雖然不算很多,但感覺卻不好,不明白為何游客要交建設費,我們花車錢,飯錢,門票錢不是已經在支持北京的旅游事業了嗎?
不過北京的賓館、旅店還是非常多的,各種檔次的都有,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我們下榻的是建國客棧在前門的一家分店,去之前在攜程旅行網上預定的。普通雙標的價錢是188元/天,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地理位置很好,離前門很近,讓我大享了口福,要知道前門的老字號飯店可是很多的。走到天安門大約20分鐘。公交線路很多,去哪裡都挺方便。房間雖小,但很新,也很整潔。裝修風格簡約明快,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空間。服務態度也不錯。缺點就是熱水是用一台電熱水器供應的,每次只能夠一個人洗澡,另一個人要等半個多小時才能接著洗。如果是去北京自助游的話,建國客棧的分店是個不錯的選擇。哎呀,不說了,感覺像是在做廣告,這可是免費的呀!
吃在北京:
對於我這個好吃的人來說,這次來北京可是過足了癮!北京的飯店價錢還是很公道的(除了全聚德,還要收10%服務費),關鍵是量特足。端上來的菜都是一大盆,滿滿當當,感覺就是實在!
北京的飯店非常多,最常見的是東北菜和新疆菜,當然也有道地的北京風味菜。我這次因時間有限,去的基本上是老字號。總體感覺就是東西確實很好吃,但服務實在是太次了,別的不說,服務員一個個是面掛寒霜,外地的游客想讓他們介紹一下特色菜,語氣全是不耐煩。
到了北京,烤鴨當然要嘗試一下,我覺得盡管全聚德價錢貴,服務態度也不好,但是烤鴨確實是與眾不同。衝著入口即化的鴨皮,柔韌綿軟的面餅,還是會讓人覺得不虛此行。
全聚德做的是掛爐烤鴨,北京賣烤鴨的還有一家老字號“便宜坊”,賣的是燜爐烤鴨,別有風味,價格也比較便宜,很值得一去。
前門大街上的“都一處”燒賣,蓨面館,“灌湯包子”,都讓我意猶未盡。天壇東門的“老北京榨醬面大王”,跑堂的清一色都是壯小伙子,吆喝聲此起彼伏,老北京的味兒特足。除了感受京腔京調,榨醬面的滋味也很不錯。
我在“三元”奶制品的門店裡吃到的奶酪,味道堪稱一絕。重點介紹杏仁和楊梅的,夏天吃,神清氣爽。我一共吃了三次,還是覺得沒吃夠,可惜現在只能在上海流口水了!
玩在北京:
北京聞名中外的景點實在是太多了,故宮、長城、頤和園、雍和宮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我比較喜歡天壇和琉璃廠。
天壇面積非常大,整個布局含天圓地方之意,氣勢恢弘,藍色的琉璃瓦也很有特色。除了宮殿還有大片的草坪和樹林,樹木大多是松柏,非常壯觀。
我們是早晨去的,除了游客外,還有很多附近的居民在裡面早鍛煉。很多人用特制的毛筆蘸著清水在石板地上練習書法,老人居多,也有孩子,字寫的都很不錯;樹林裡,業余的合唱團在笛子的伴奏下唱著膾炙人口的歌曲;林子深處,則是三三兩兩的人在打太極……還有練聲的,遛鳥的,原來供皇帝一人祭祀的宮殿現在是百姓們的樂園。
琉璃廠有其實就是一條街,因為不懂古玩,我逛的大多是書店。比較有名的書店有中國書店,古籍書店,還有專買筆墨紙硯的榮寶齋。
書的種類很多,書法繪畫歷史文獻占很大一部分,有很多版本在別處是看不見的。書店都是仿古建築,大堂靜謐幽深,無論你看多久,也不會有人打擾。
除了這些景點外,我覺得還應該留一天,拋開旅游指南和地圖,悠閑的穿行在北京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胡同中。
給我印像最深的是恭王府所處的那條胡同,兩邊都是垂柳,整條胡同都淹沒在綠色的煙霧中。走在柳絲中,旁邊是灰色古樸的磚牆,班駁陳舊的木門。再前面,一家賣中國結的小店,倆三個聊天的老人……不論外面的世界變的多快,時間在這條胡同裡仿佛是靜止的。
有些胡同看似貌不驚人,但越往裡走,內容就越豐富。賓館、飯店、賣工藝品的小店一家挨著一家,很多百年老店也坐落在胡同裡,都是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建築,黑漆金字的牌匾像征著榮耀與滄桑。我曾看見一棟極其別致的兩層小樓,石頭建成,通體雕刻著花卉及動物圖案,但一樓的的大堂卻是一個雜貨鋪,因沒有精心照料,落滿灰塵,有些黑乎乎的,夾雜在一片低矮破舊的店鋪中間,仿佛落魄的美人。
胡同裡面四通八達,岔道很多,極熱鬧的胡同只要穿過一條小岔口,一切就又變的靜悄悄了,再往前走一段,展現在你面前的則是一條寬闊的馬路,六車道,車輛川流不息。
傍晚時分,胡同又是另一番景致,喧鬧的夜市,讓你享受討價還價的樂趣;納涼的老人躺在竹椅上,揮著蒲扇,一臉愜意;孩子們則尖聲歡叫著,像泥鰍似的穿來穿去……
北京的茶館很多,坐落在前門西大街的老舍茶館京味十足,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感受一下。茶館裝潢古樸典雅,服務員都是20上下的女孩子,紅色滾黑邊旗袍,黑布鞋。下午的時段,門票是10元,除了享受蓋碗茶一杯,還能欣賞自娛自樂的票友們大段大段的京劇演唱,每段結束,店堂裡一片叫好聲。可惜我對京劇知之甚少,只能濫竽充數地鼓鼓掌了。
第五天下午6點,我們登上了北京回上海的火車,看著車窗外的景色,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在心中彌漫,北京沒有我想像地那樣完美,但比我想像地可愛。這樣一座古老的城市,新與舊衝擊碰撞,也許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