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游記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每當我讀到唐人崔顥的黃鶴樓這首名詩,就回想起游覽黃鶴樓的情景。黃鶴樓在武漢市的蛇山上,最早建於三國時代的東吳。歷代戰火使黃鶴樓毀了又重建,它高51.4米,有五層,60個飛檐翹角,壯觀雄偉,富麗堂皇,堪稱“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我2006年、2008年曾先後去過兩次,但每一次去的感受卻都是不同的。我對黃鶴樓有一種儒雅、神往的感覺是從讀到唐朝崔顥的黃鶴樓詩開始的,這座名樓就永遠地被銘刻在心頭上。它與蓬萊閣、岳陽樓、滕王閣並稱四大大樓。黃鶴樓金碧輝煌,氣蓋大江,名不虛傳,不愧天下第一名樓!

(黃鶴樓)
今年5月20日,我又一次前往武漢,再一次去領略黃鶴樓的風采!飛機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只需1小時20分鐘的飛行(空中距離820公裡)就到了武漢機場,出了機場直接乘上民航班車(15元)花一個小時時間到了漢口的新華路汽車站。汽車站旁邊有一個准三星極的“夢天湖”賓館,只見賓館門口擺著一張廣告牌,上寫著特價房70元一晚,很是吸引我的眼球。上了賓館6樓查看了房間還算干淨(6層樓屬於招待所性質),只是洗澡和廁所是在過道上公用的,哈哈!要圖便宜實惠俺也不能太講究了。放下行李一看手表已經是下午14:00點了,拿上武漢地圖出發去黃鶴樓游玩嘍!
從市區地圖上來看武漢還是挺大的,乘出租車去那裡要過武漢長江大橋起碼30元,反正我有的是時間也不用著急地趕,心想只要乘公共汽車接近黃鶴樓大概方向再乘出租車(起步費3元2公裡)也就省錢了。馬路對面就是武漢協和醫院公共汽車站,上前一看有n個汽車線路,終於看到561路公共汽車是可以停靠黃鶴樓的,哈哈,贊!上了561路空調公共汽車(2元)坐半個多小時,停了n站總算到了黃鶴樓站,徒步10分鐘過了天橋來到了黃鶴樓大門口,買了50元一張的門票進入景區,先是幾行大字映入眼簾“天下江山第一樓”,果然很有氣勢,尋台階而上,進入景區裡邊,有個池塘,一座碑廳,上書“鵝池”二字,好熟悉,那裡見過,這不是書聖王羲之的筆跡嗎? 再上一層台階,終於看見了黃鶴樓,鬥拱飛檐,高大雄偉,背面“極目楚天”四個大字格外醒目,我等不及了,拾階而上,五樓不高也不矮,走到樓頂還是有點呼吸急促,不過和美麗的風景比起來,這些都不重要了。遠處長江橫亙眼前,長江大橋飛架南北,對面龜山上的東湖電視塔高聳入雲,遠處一條漢江把漢陽,漢口分成兩塊,而我所在的地方就是武昌,所以稱為武漢三鎮,真是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要不還真不知道怎麼區分,這個時候再讀崔顥的黃鶴樓,才真正體會了詩中意境: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幕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真是太妙啦。

(武漢長江大橋)
黃鶴樓的第二、三、五層一定要看,不去看就不算游黃鶴樓。第五層最高,登高遠眺是觀看武漢全貌最佳的地方。大詩人李白為送友人去揚州時寫的那首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時代變了,現在的情景大不同了。長江上有大橋,江對岸還有繁華的武漢街市。第二層是介紹黃鶴樓的變遷。1700多年的風風雨雨,歷朝歷代修建的風格各異的黃鶴樓訴說著人民的歷史,訴說著歷史的發展。第三層是介紹文人墨寶。歷代文人留下了千古佳作流芳百世。其中有著名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有張繼、黃庭堅、陳贄、岳飛等。他們在游黃鶴樓時留下了不朽的名賦名詩。黃鶴樓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沉積,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走進黃鶴樓,等於走進了歷史。心頭升起的是濃濃的滄桑感。而現在我也登上黃鶴樓,以一個游客一個平民百姓的身份看到的是祖國新貌和繁榮。黃鶴樓,不見你,心向往之,見了你,不忍離去,下的樓來,心仿佛還在原處,這就是我難忘的黃鶴樓之行!
出了大門,又回到黃鶴樓車站,乘上401路公共汽車(2元)直奔東湖,從黃鶴樓至東湖終點站磨山站約要開一個多小時,很遠。乘出租車估計至少得70多元才行。
武漢東湖風景區面積有73平方公裡,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裡,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
東湖風景名勝區有著濃郁的楚風楚韻景觀,東湖湖山秀美、岸線曲折,島渚星羅,磨山、楓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緊緊環繞東湖碧水。說來也很慚愧,我過去只知道杭州有西湖,沒想到武漢還有個東湖,而且面積是西湖的6倍。來到東湖一看,眼睛為之一亮:明媚靚麗、山青水碧、松綠瓦紅、翠柳拂風、聽濤垂釣、湖光倒影;湖面上,波光粼粼,銀光如錦;幾艘快艇在遠處的湖心中飛駛著,後面蕩漾著白色的浪濤;藍藍的天空飄過幾朵淡淡的白雲,一群野鴨掠過恬靜的湖面,向遠方飛去;不時有魚在戲水,泛起幾圈漣漪。看著眼前這山,這水,這景,真是美不勝收啊!

(東湖美景)
在湖邊流連忘返忙著“哢哢”拍照,不知不覺已經是18:00點了,急忙又乘上401路公共汽車往回趕,在車上打著盹,約莫乘了一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停在了漢陽區的歸元寺站,歸元寺是清順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的。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現為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這裡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是“漢西一境”,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我2008年曾來此參觀過,此時廟門已關只得不參觀嘍。
下了站一查地圖,我kao!離新華路汽車站的”夢天湖”賓館位置渾身不搭階,還遠得很呢,此時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計”。往前走了100多米,來到了一家名叫:“安特味牛肉魚雜私家菜”的餐館吃飯,店面雖然不是大但很干淨,拿過菜單一瞧,美味佳肴的菜名只只感覺都很便宜,心中一陣高興。 蔥燒武昌魚是一定要吃的,那武昌魚晶瑩似玉,肉白細嫩,原汁原味,清淡鮮香。毛澤東同志1956年寫下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的名句,更令武昌魚名聲大震,四海飄香,我焉能不嘗? 接下來的一道大菜是:油燜大蝦。開始還以為是海裡的大蝦,一上桌才明白是一大鍋香辣小龍蝦,足足有三斤,哈哈!暈倒。不過小龍蝦的味道鮮美也很不錯哦!點了兩瓶啤酒便獨自吃喝起來,雖然只點了兩道菜但足以吃飽肚子啦!一結賬才53元,實在是便宜啊!酒足飯飽花了15元叫了一輛出租車趕回賓館。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已09:30分了,吃了早餐退了房,背上行囊出發去晴川閣游玩,還是乘上561路公共汽車只需5站路就到了晴川閣站。

(晴川閣)
進晴川閣首先要經過鐵門關,鐵門關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魏相爭,設關於此。”從三國時期到唐初的數百年間,鐵門關一直是武漢重要的軍事要塞,曾歷經多次攻守激戰。鐵門關,占地面積為800平方米,通高為26米。關體牆面由紅沙石砌成,城牆內部結構為鋼筋水泥,關上城樓翹戧飛檐,翼角升騰,表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
漢陽龜山東麓禹功磯上的晴川閣,北臨漢水,東瀕長江,與黃鶴樓夾江相望,是武漢地區唯一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晴川閣,又名晴川樓,是明代嘉靖26年至28年(公元1547—1549)漢陽知府範之箴為勒記大禹治水之功德而修建的,其名取自唐朝大詩人崔灝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詩句之意。晴川閣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重檐歇山頂式,麻石台基,紅牆朱柱,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整個樓閣分上下兩層,沿檐回廊,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台,台上建樓閣的風貌。

(晴川閣 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楚人依山就勢築台,台上建樓閣的風貌。)
剛好現在武漢市將晴川閣列為第十三個免費開放的景點,票價15元也不用付了,覺得真是太值得一看啦。參觀完畢在景區大門口叫了一輛出租車(10元)回到漢口新華路汽車站上了民航班車打道回府,結束了武漢快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