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4日,在武漢度過了一個不尋常的周末。一個人獨自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漫游,讓我想起宮騎峻的《千與千尋》,雖然我已是小女孩的媽媽,但這樣的經歷無論如何也算是一筆人生財富,值得體驗及珍藏。說說,關於這次旅行的點點滴滴。一、關於機票。在網上搶到武漢的1.3折的來回機票,加上保險及機建費一共380元,巨便宜,也是這次旅行的始作俑者。而且換登機牌也利用南航的短信服務,去機場前就換妥,而且還自選了座位,這樣去機場也可以不慌不忙了,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喜歡前排靠窗的位置,於是拿到了史上最靠前的7a,嘿嘿,暗自小得意了一把。
二、關於住宿及輪渡。對於一個長期生活在內地的人來說,長江是具有吸引力的。武漢本身就很個性地由三鎮組成,在長江大橋和隧道通車之前,輪渡是唯一的過江方式。於是,我就在漢水與長江的交彙處南岸嘴,安營扎寨。推開窗,就看到兩江交彙,長江大橋雄偉威嚴,對岸的黃鶴樓遙相呼應,最可愛的還是與賓館一牆之隔的晴川閣,雋永傳神,安安靜靜的佇立在江邊,自有風範。當時從機場坐公交下站,沒想到賓館就在汽車站台對面,更沒想到十幾步前居然一道“鐵門關”的城門兀自聳立,頗有西安的味道。晴川閣旁就有輪渡過江,每四十分鐘一班,人很少,一元五角。於是,兩天早上,一早我就坐輪渡過江去“過早”(武漢人說吃早飯的意思)。坐在船上,看長江大橋,火車汽車呼嘯而過,跟小時候書上畫得一樣,很是欣喜。後來再看長江二橋,很普通的斜拉橋,沒有火車,也無甚趣味了。
三、漢口。差點兒被忽略掉的景點。原本粗暴地以為江漢街就是類似於春熙路的步行街,江灘也就是江邊平整出來的一塊地方,沒有什麼特色。游走之後,發現頗豐,就是那幾乎是隨處可見的一些優秀的歷史建築。那些背負著恥辱的歷史卻見證著歲月滄桑的傳世之作,僅憑著傲岸的身軀就把浮躁的繁榮揉化得妥貼了。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心卻回溯到一百年前,探索和感知那些曾經發生在這裡的故事,唏噓不已。江灘,是被政府平整出來的一大塊沿江的土地,的確是市民們親水游樂的好地方,贊。
四、漢陽。除了是我的住宿地、晴川閣和歸元寺以外,我就無甚了解了。晴川閣居要衝,鐵門關前的街叫洗馬長街,光聽街名,就略見當年盛況了。晴川閣是免票的,世人眼裡的冷清卻是我最心怡的地方。就是因為那句“晴川歷歷漢陽樹”的詩就足以讓人醉倒。閣中一樓掛著一些山海經的圖譜,多與大禹有關;二樓做了些關於張之洞與漢陽鐵廠的介紹,遠古的和近代的歷史默默陪伴著這幢有靈氣的建築。在一樓的中央有一幅畫,上面應該是清代的黃鶴樓與晴川閣遙相對應的熱鬧場景,盡管黃鶴樓已物似人非,但晴川閣還風韻尤存。不過,搞不懂的是我怎麼會在這麼可愛的地方很實在地摔了個大跟頭,狗吃屎的那種,唉,直到現在身上還有淤青。歸元寺,我是來去匆匆,朋友說它裡面的五百羅漢還不如新都寶光寺的,但我無法辨別,不敢妄言,止語。
五、武昌。如果不是貪戀江景與輪渡,我一定會選擇住武昌。因為它是我此行的重點,幾乎80%的目的地都在這裡。省機關在武昌,市機關在漢口,這是政治地位,歷史上也是,所以辛亥革命也是從武昌起義開始的。武漢很多大學也在這裡,省博當然是我的最愛。細節就不用贅述了,因為就是嘮叨至半死也是講不盡的。在裡面逛了近五個小時,也是因為體力不支才出園的。當時啊,想租個輪椅的心都有了。武漢大學也去了,不是櫻花開的季節,學校常態也很有些趣味,比如一群穿戴整齊的碩士畢業生賴著一台拖拉機做戀戀不舍眾生相,莊嚴美麗的老圖書館裡刻苦攻讀的學子們,依山而建的老齋舍呈現出的男女宿舍的不同風貌,不一而足,武漢大學的美麗與活力讓我深深地懷念起那些青春的日子。東湖,是武漢人的寶,就如西湖是杭州人的福氣一樣。但是,東湖與西湖是不應該放在一起比較的,兩湖氣質與城市肌理都不相同,所以沒有孰是孰非。東湖浩如煙海,野趣橫生,應該是最大的看點。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俗稱紅樓)也是免費的,但它每半個小時才發35張票,如果遇到旅行團的話,就得多等了。館藏雖不多,但很好地幫助人們梳理那段幾乎都要模糊不清的歷史,明白偉人、英雄與平常人的諸多交集與亮點,非常值得一去。
六、武漢的吃。一個人旅行的不足之處,就是因為胃容量而痛失很多品嘗美味的機會。剛到漢口,就買了據說當地人喜歡的“周黑鴨”就著江灘的美景大啃特啃,辣中回甜的口味,鴨舌較之鴨脖與鴨翅更見細嫩。尋到網上好評的“亢龍太子酒樓”,生意果真是好,桌子都安到包間外的過道上去了。點了清蒸武昌魚,片皮鴨,排骨湯,黃金小面窩,鍋巴農家飯,滿滿一桌子,撐到半死。菜品中規中矩,融合了武漢人味重的特點,雖然吃不出武昌魚的好,但仍然相當滿意。後來,就比較留戀戶部巷的小吃,因為那個地方小吃特別集中,雖然也有像各地小吃街一樣“不正宗”的嫌疑,但抱著長見識的態度,一切皆可忍受了。第一天的早飯,直接被蔡林記的“牛肉熱干面”擂翻在地。裹著芝麻醬的面條我沒吃完就被一直膩到下午,以至後來再提熱干面都會哆嗦。第二天早上,本打算吃“四季美”的包子,可那牛人要早上八點才開門,到七點五十七分的時候,我已經一根油條,一碗鐘記鮮魚糊湯粉,一份豆皮下肚,哪有空隙品嘗包子?但心裡惦記著,下午又跑過來吃,如願以償吃到了,也不過而而,當然還吃了一碗恩施的土豆,權當晚餐了。不過,饞嘴的壞處是直接導致了預留的去機場的時間緊張,害得我不敢坐班車而花錢打的,痛啊!
七、交通。武漢的公交線路很多。我幾乎都坐公交車,相當方便。而且公交報站名,司機也會提醒你。打車去機場也遇到事先講好價錢卻中途要加收過路費的情況,堅持一下,司機也算講道理。武漢長江大橋要限單雙號,所以,如果打車的話要先想好路線看好車子。
總之,在一個成都人眼裡的武漢是很有魅力的,等到女兒長大一些了,我一定還會帶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