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5.15至5.20青島威海5日自助游記之三

作者: 天無盡頭心在天涯

導讀5月19日行程 昨天晚餐後,問了巴金旅館的老板娘,找到旁邊小賣部租自行車。和小賣部老板約好今天早上6點去取車,10元/小時,押金500元。 早上5點半起床,在露台上看看海邊,已經有人在散步了。收拾好,6點准時到小賣部,那老板超級准時呀。真是個好同志。他說平時他7點多才起床的,因為昨晚約好了,所以今天不到6點就起來了。呵呵,我就喜歡守時的人。守時是守信 ...

5月19日行程

昨天晚餐後,問了巴金旅館的老板娘,找到旁邊小賣部租自行車。和小賣部老板約好今天早上6點去取車,10元/小時,押金500元。

早上5點半起床,在露台上看看海邊,已經有人在散步了。收拾好,6點准時到小賣部,那老板超級准時呀。真是個好同志。他說平時他7點多才起床的,因為昨晚約好了,所以今天不到6點就起來了。呵呵,我就喜歡守時的人。守時是守信的前提喲。

真的佩服威海人,真的勤勞,這麼早,馬路上已經有不少人在鍛煉了。有跑步的、做操的,有老人、中年人,也有學生模樣的年輕人。

從小賣部出來,按老板推薦的出門往右邊騎去。途中經過山東大學威海國際學術中心和金海灣酒店,繼續往前。果然這邊風景獨好。這條路線不僅風景漂亮,而且空氣一流好。公路的一邊是海,一邊是山。山上種滿了樹木。槐花開得正好;臨海的這邊還有一片一片的雛菊花。吹著海風,沉浸在槐花的甜香中,真的是讓人心曠神怡,樂不思蜀。想想,如果從此留在這個地方,也不錯呀。一個清清靜靜的小城市,天那麼藍,海那麼個人的,沙灘那麼軟,空氣那麼清新,夕陽那麼美,海鮮那麼新鮮便宜……難怪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呢。如果能在這個地方多呆些日子,安安靜靜地享受一下生活,該多好呀。

就這樣,一邊夢想、一邊欣賞、一邊騎車。中途累了的時候,就歇歇。看到好的景致,就停下來照照相。不知不覺的,就看到前面是個小鎮的樣子。想想鎮上人多車多,就掉頭往回了。往回走的路,又經過金海灣酒店和山東大學威海國際學術中心,然後經過巴金旅館,繼續往前,就是國際海濱浴場的中心廣場了。那兒有個風帆的標志性建築,可以留影紀念。從中心廣場繼續往前,會路過一片開滿了狗尾巴花的草地。海邊的沙土地,很貧瘠的,可是卻能長出大片的雛菊花和狗尾巴花,不得不讓人佩服這些花草生命之頑強、之美麗!從草地繼續往前,就是海濱浴場的木棧道。木棧道的下面是沙灘,這一帶沙灘的人較之金海灣酒店那邊沙灘的人更少,更清靜。有一個老人坐在沙灘邊的岩石上釣魚,一個曬得黑黑的小男孩坐在木棧道的欄杆上專注地看著老人釣魚。天地之間,就只看到一老一小,彼此相映成趣,生命如此地簡單和寧靜。

就這樣,在海邊走走停停的,不知不覺地3 個小時就過去了。從來沒有自己騎車走過這麼遠的路和這麼長的時間,居然今天也沒覺得累。呵呵,可能是因為覺得騎車比走路還是輕松多了、快多了吧。這3個小時,也實現了我本次出行前希望能有機會在海邊騎車的願望喲。

回到小賣部,把車還了,回到房間,把開水把盒裝牛奶燙熱,就著熱牛奶,吃了昨天打包的海鮮煎餅。呵呵,好吃呢。一早上,體力消耗挺大的,吃什麼都覺得好吃吧。

吃過早餐,收拾好行李,退了房間,打的40元(感覺被宰了),又來到客運站。剛好買到10點半去青島的車,最後一張票。呵呵,運氣不錯呢。

3個半小時後,准點到達青島四方客運站。打的,15元,回酒店。洗漱一番,好好地睡了一覺。在巴金旅館的一夜,沒睡好的。旅館位置是好,房間也沒什麼挑剔的,只是我第一回獨自住這種家庭旅館,心裡不放心。偏偏那晚感覺整棟樓只有我一個旅客樣。呵呵,一夜都在擔心會有海盜什麼的出現呢。

下午睡到5點過,和老公出門,陪他又去了八大關。到的時候花石樓已經關門了,傍晚時分,八大關較之白天清靜多了。我們就在山海關一帶散步,在甜甜的槐花香中,靜靜地感受一下青島老城的氛圍。夕陽西下的時候,來到棧橋。棧橋是青島的標志性建築。傍晚的棧橋,比起白天時摩肩接踵的人流來說,清靜了不少。棧橋兩邊,有三三兩兩的小販,賣著貝殼、海星等小東西。雖然棧橋給我的感覺一般,但是,來了青島,總算也是近距離接觸了棧橋,並留影紀念。

5月20日行程

今天是在此行的最後一天,定的晚上7點50的飛機回重慶。頭天晚上老公的同事幫我們預定了出租車,今天准備游嶗山。

早餐後,把行李存在酒店。10點,和老公及同事一行共5人,分別搭乘兩輛出租車前往嶗山。實在是佩服老公同事砍價的本事。之前我問過出租車司機,嶗山一日游,喊價400元。我在心裡估計,300元應該能搞定。誰知道老公同事居然把價講到嶗山一日游180元。真不知道是她們講價能干還是出租車司機喊價太高。

嶗山一日游的第一站我們到的石老人風景區。門票50元。風景不錯。經過“渡仙坊”,爬山10多分鐘後,來了天運寺。聽出租車司機說,這裡的簽挺靈的。於是老公的同事們全部進去燒香求簽。我閑著沒事,從天運寺沿右邊山路繼續往上爬,來到山頂。這一段路,又陡又窄,還真有些險的。呵呵,幸好我們重慶女人,從小訓練有素,才氣喘吁吁地爬到了山頂的亭子。亭子裡面視線不錯,看得到的沿海的公路、沙灘以及遠處碧海、藍天、紅屋頂下的漁村。坐在亭子裡面,悠悠閑閑地欣賞碧海藍天,吹吹海風,聽聽松濤,呼吸槐花的甜香,真的是享受呀!真是慶幸此行是自助游,沒有跟旅行社。跟旅行社的話,一定是一路匆忙,得不到這樣的放松和自由的。

從石老人風景區出來,出租車把我們帶到一個海邊漁村吃海鮮。挨著海邊,很多家飯店。我們去了其中比較大的一家,叫東興酒家吧。一樓進門處是自選海鮮區域,二樓有個大陽台,可以坐在陽台上,一邊看海,一邊品嘗海鮮。老公的同事們點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海鮮,一大桌。有魚、蝦、蟹,著名的鲅魚餃子和各類貝,以及生蠔。他們說比青島市區的海鮮便宜(5個人吃下來800元),不過我覺得比威海的貴。不過,海鮮確實是非常新鮮了,想來是漁民出海打回來後直接賣給飯店的。其中我覺得比較有特色菜的是韭菜炒海腸,韭菜香,海腸有些脆。另外比較好吃的還是椒鹽富貴蝦。桌子上還有一條魚,說是活著的時候非常漂亮,叫鴉片魚。不過,做熟了來吃,味道確實不怎麼樣了。既然如此,真不該殺了那麼漂亮的魚呀。

飽餐一頓出來,這才趕往今天的主題——嶗山。司機說時間已經很緊了。於是,到了嶗山後,我們先乘索道(50元往返)上山,在一個標有“嶗山觀海”的地方留影紀念,然後秋霞洞都沒上去,就趕緊下山了。下山的途中,聽到索道的廣播在說,由於今天風大,索道馬上就要關閉了。慶幸我們沒上秋霞洞,聽說上去要20分鐘,加上玩的時間,上下要1個小時吧。那肯定坐不上索道了。

在索道上,看嶗山全景,覺得果然不愧號稱海上第一名山。嶗山無論就清幽、險峻或是大氣,其實都比不上重慶的山。但是,我從來沒看到過離海這麼近的山。而且嶗山有一個與其他山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原來是海底,由於地殼運動,由海底升起成為一座高山。所以,嶗山上的石頭沒有一塊有棱角,全部是圓滑的,而且有很多像型石頭,取上相應的名字,也就成了景點了。呵呵,總之我覺得對於來自內地的我來說,嶗山的風光還是很獨特的。

下山後,來到嶗山的另一個主要景點“太清宮”。據導游說,嶗山有兩個道觀,一個是秋霞洞,一個就是太清宮。秋霞洞規模相對較小,常住裡面的只有4個道士;太清宮最大,常住裡面的有40-50個道士。導游還說,嶗山的道士是全真教的。也就是說他們是真道士,不吃葷、不近女色。不像有的地方的道士,實行8小時上下班。嶗山的道士是365天修行。呵呵,導游的一番話,聽得老公打消了到到嶗山來修行的念頭了。

太清宮門票15元。走到太清宮門前,只覺得此宮風水、氣勢極佳,背後是嶗山,前面直接面對大海,顯得氣勢恢宏,也稱得上一絕了吧。蒲松齡《聊齋志異》裡面的嶗山道士的故事就發生在太清宮裡面了。我們時間不夠,於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主殿以後,就直奔主題,去看嶗山道士穿牆而過的地方。到了一看,很有些失望。很小的一面牆壁呢,高不過3米,寬不過5米吧。看上去非常普通。導游不說,我們根本不知道這就是著名的嶗山道士穿牆而過的地方。牆左邊有個亭子,裡面是蒲松齡的塑像;右邊是三官殿,裡面供著三位神仙。導游說,嶗山道士的故事來源於有天晚上蒲松齡坐在那個亭子裡面正寫《聊齋志異》呢,有個道士給他送茶過來,蒲松齡無意中看到道士的影子從那面牆壁經過,在夜晚的時候,看上去仿佛是穿牆而去。由此引發了靈感,創作出了嶗山道士的故事。

太清宮裡面有幾株特別的樹,導游說一棵叫夫妻樹。是一棵兩人合抱的圓柏樹,旁邊長了一棵凌霄。但凌霄枝條細細的,如成人的手臂般粗細,軟軟地纏繞著圓柏樹往上長。兩棵樹纏纏綿綿地生長在一起,儼為一體。人稱夫妻樹。

還有一棵更奇特的樹,叫一夫多妻樹。是一棵700年樹齡的圓柏樹,旁邊長了兩棵凌霄,騰蔓纏繞,纏纏綿綿地一起直入雲霄。呵呵,所以叫一夫多妻樹呢。

自然界的這些現像,真的是奇特呀。嶗山之行匆匆忙忙的,嶗山道士穿牆而過的牆壁也讓人失望,可以這兩棵樹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