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那與世隔絕的村莊:梅裡雨崩村碎語

作者: yubengstar

導讀寫在前言: 我常常開玩笑說,是雨崩村救了瑜飛石頭,一路辛苦奔波,要不是看到如此美麗的小村,以及富有神秘色彩的神瀑,曾經中日登山聯合隊駐營過的大本營,卡瓦格博的血液冰湖,雨崩村漫天的星星,天然氧吧,我回到自由生活驛棧一定把石頭瑜飛給罵個狗血淋頭,結果,雨崩村的美麗讓他們幸免我的“臭罵”,這兩個帥氣憨厚幽默的年輕小伙子,想到他們,我忍不 ...

寫在前言:

我常常開玩笑說,是雨崩村救了瑜飛石頭,一路辛苦奔波,要不是看到如此美麗的小村,以及富有神秘色彩的神瀑,曾經中日登山聯合隊駐營過的大本營,卡瓦格博的血液冰湖,雨崩村漫天的星星,天然氧吧,我回到自由生活驛棧一定把石頭瑜飛給罵個狗血淋頭,結果,雨崩村的美麗讓他們幸免我的“臭罵”,這兩個帥氣憨厚幽默的年輕小伙子,想到他們,我忍不住大笑。。。。。。

且不說西當到雨崩的路上,單是雨崩的表情就讓人捉摸不透。這是夏末時節,村子已換上黃綠色外套,兩小片高低平整的田地,與四周起伏的山巒對比鮮明。

恬靜的村落與剛剛晴開的天氣相配,大家都期待著日間的陰霾快快散去,好一睹神山全貌。

天黑得很晚,雲來了,雲去了。一時間,村子上空裹上艷麗的彩霞,一時間,蒼穹又變成墨蘭。倘若不厭倦,可以看到數不盡的雨崩表情,也許真的沒有兩個是相同的。

一個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在國內已不多見。被重重大山包裹的雨崩,就只有原始森林中的那條彎曲不平的山路。雖然,游人源源不斷地來這裡朝聖,但這裡的人兒依然純樸。

夜濃了起來,被朋友叫出去看星星。遠遠不是上面照片那樣,孤單單。那是一片星雲,不知有多少星星,看起來像一張網,大大小小,濃濃淡淡。痴痴的看了很久,累了,想先洗漱下再來拍,可是那時就是一團昏暗。要是問起09年最遺憾的事是什麼,那我會直接了當的說沒有拍到這團星星。

早上起來,又是一團霧氣,小小花上都頂著鼓鼓的露水,黃色的田也籠罩其中。阿,不要看了,出發吧,哪條路都不容易。

其實,雨崩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世外桃源的代名詞,曾經反復地看過中央電視台的《雨崩村的故事》,通過一個攝影師的鏡頭,美麗而又與世無爭的雨崩村深深地烙在我的心裡。上次去雲南大雨,雨崩村成了近在咫尺的遙遠思念。

雨崩村在我看來是最接近“世外桃源”的,即使在稻城亞丁遇上好天氣也不能替代它。隨便就能說出幾個理由,1.雨崩沒信號,亞丁有。哪個世外桃源能打手機的...2.雨崩人少,亞丁多。知道雨崩怎麼進就知道為什麼人少了。3.雨崩商業氣息少,亞丁多。雨崩裡沒有修過的路,都是人踩出來的,沒人過來問你要不要馬,都是馬隊長統一安排的;亞丁路修的好,在裡面走總有人湊上來問明天去哪兒,要不要馬。當然在雨崩雖然也下雨,但也有晴天的時候,不像在亞丁那麼背。

早早起床,坐上車奔西當溫泉,路上經過雲南和西藏的一處界碑,本想回程時在西藏踩一腳,但回程時趕夜路沒有實現。。。看到對面山腰上的斯農村

飛來寺去雨崩要先到西當,這段可通車,從西當到雨崩就沒有公路了,只能途步。

開一個多小時,到了西當溫泉,車進不去了,要在這裡騎馬,明碼標價,沒得還價。後來的經驗證明如果你不是阿甘型的,請騎段馬吧。有位叫阿ken的同學,徒步進去的,然後跟我們一起去神瀑,雖然那會兒騎了馬,但進村消耗太大,從神瀑回上村時他快累倒了,真的快倒下了,完整詮釋了人類的退化,從兩腿直立行走到近乎四肢著地,體力透支,第二天他就騎馬出村了。。。這當然是比較極端的例子,但為了玩得爽,我認為當時騎馬進村是正確的選擇。但不需騎全程,騎到南宗丫口就行了,記得大概是3個小時左右吧,之後走路1個多小時,都是下坡路,在高原走下坡路不會有啥反應的。騎馬走3個多小時,我們漸漸走進原始植被區,樹上出現些絮狀物,被當地人稱為樹哈達。一路上的高山杜鵑開的很漂亮。

去雨崩的路還算好走,沿途風景很美,只是一路上行使人感覺有些氣短。沿途每隔一、二小時會有休息站,從西當到埡口我們基本上是一路吃過去的。在第一個休息站遇到店老板正在做饃,據說是用玉米面和著面粉,然後放在爐子上烤熟,饃很大,有小面盆那麼大吧,外焦香,內軟甜,店老板本來是做給自己吃的,不對外賣,我們說了半天好話她才同意給了我們兩個(因為她沒有面粉了)。

第二個休息站裡坐著個年輕的小伙子,休息站的柱子上掛著羊頭做裝飾,棚子內燃著灶上放了一口很大的鍋,裡面熱騰騰地煮著犛牛肉湯。去年在海螺溝和九寨溝吃過犛牛肉,當時覺得那個難吃呀……..可是這裡的牛肉湯太香了,一點怪味都沒有,真的,肉嫩湯鮮,去雨崩時強烈推薦試試這裡的犛牛肉湯。

大約走了四個多小時上到埡口,埡口也設有休息站,不過這裡人多騾馬也多,有點兵荒馬亂的感覺。過了丫口,又走了一段,身體已經有些疲勞的感覺,但眼前出現的下雨崩村會讓你有種看到世外桃源的興奮和激動,累點值!過埡口就一路下行了,路相反不是太好走,因為是土路,灰塵很大,前面人馬踏起的塵囂嗆喉,眼睛都睜不開更別提看風景了。從埡口到雨崩下村竟然走了近三小時,真是累呀!相機、鞋、衣褲全是灰塵,經過七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到雨崩徒步者之家時,我們已經是風塵僕僕。(切記帶圍脖,很多用處)

雨崩村沒手機信號,沒網絡,沒通電,(有小型發電機不定時發電)也沒熱水,當晚住徒步者之家,老板兼老板娘炒了幾個菜,在昏暗的燭光中我們胡亂吃了些,趁著朦朧月色去逛村子。村中小路上不時會踩到牛糞,走到村子盡頭,神瀑客棧家今天有喜事,專門從德欽請了歌舞隊來表演,見到我們這些外來的游客,表演隊裡的姑娘小伙興奮地邀請我們加入他們的篝火舞會,並要求和我們對歌,大家又唱又跳地玩到十點多才余興未了地回客棧休息。

今天的目的地是大本營冰湖,早起從窗口看出去,隨便什麼角度都是幅畫。天是好天氣,大家心情都不錯。然也有意外,大家在聽到雪崩的巨響在山谷中回響還是很吃驚的(雖然後來近看那雪崩還是挺小規模的),有阿明吃驚的表情為證。走在路上會時不時的出現一段雪地,上面鋪滿杜鵑花瓣,天氣好,雪山也美。

上冰湖路不清楚容易迷路,如果人少,一定要雇個向導,如果騎馬上山,馬夫就是向導啦,不過我們的領隊小楊還是熟門熟路。

起床後我們准備出發到大本營和冰湖了,決定騎騾子上大本營,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正確。因為一路到埡口,除了剛開始的一段平路以後,後面上山的路都非常難走,全部都是軟泥巴,我們騎騾子也走了二個小時,騾子都累得直喘氣。上雨崩村—大本營埡口。一定要坐正經馬站的馬,否則容易有危險。

不過,這一路上風景真的很不錯,沿途都是原始森林,而且梅裡雪山的將軍峰就在眼前,很壯觀。下了騾子還要步行二十幾分鐘才到大本營,記得問一下路。大本營是以前登山隊留在雪山腳下的一片狹谷的營地,現在已經被當地村民蓋起了幾座供游客休息的木屋。我們在那裡停留了大半個小時,吃了點東西,就起程住冰湖了。再問一下路。從大本營到冰湖也需要走一個多小時,而且是很難走的路,主要是海拔高,走得很辛苦,體力不好的人建議直接騎馬上冰湖啦。終於登上埡口了,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藍色的湖出現在眼前,湖裡的水都是雪山隔化的雪水,冰湖的上面就是巨大的冰川和雪山,感覺非常壯觀。第一次離雪山這麼近,這種感覺是遠遠看一眼雪山無法比擬的。下山的路特別難走,我從來沒有在兩天內走過這麼多路,真是服了自己了。

去冰湖的路在雨崩河的兩岸均有。據說大本營對岸的路好走些。我們是沿著大本營這邊的路上去,半路上遇到一個比較大的叉路口,我們選擇了向上走,結果大費周折。正確的路應該是下面一條,大家去的時候務必小心了

冰湖的出口水量很大,以瀑布的形式分級跌落下去,很壯觀。

第三天因為要趕到西當村,時間比較緊,天剛剛亮我們就起床前往神瀑。走過下雨崩村,經過村後的草甸,我們就進入了原始森林,有些樹很奇特,還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植物也很有意思,早晨的花也很美。

到神瀑要繞它走三圈祈福的,但當天下點點雨,瀑布從百丈懸崖上衝下,水量很大,猶豫好久,一咬牙,轉!轉了一圈我就後悔了。。。褲子幾乎濕透,還要沒摘帽子,頭發沒怎麼濕。瘋狂了一下之後立馬冷靜,很自覺的向回衝,大概半個多小時的路程有個茅草屋,那裡可以烤火,占個地兒,老老實實烤火。在半路認識的欣欣和梅裡第一家客棧老板的兒子小芳也在那裡,於是一起等另幾個同伴下來再回客棧。老板的兒子確實叫小芳,汗一個,我跟他反復確認才信。。。另幾個同伴陸陸續續回來,阿rain兩口最後到,他倆累得不輕,後兩天就沒和我們一起走別的景點,只在上下村之間溜達,也有另樣的樂趣。

這一天我們又走了10個小時,昨晚又吃了只燉雞,想起甲方乙方裡把整個村雞吃光不留一點葷腥的哥們,我估摸著我要待上兩個月也這德性了。。。

回到客棧,准備閃人。本以為要上馬就閃了,但又有意外的事。雖然眼看著眼前有客棧的幾匹馬,我們卻不能騎,因為上下村二十幾戶人家的馬是排的有號的,有騎馬生意要按排號來,輪到哪家就一定要是哪家的馬來,很有點共產主義的意思。這次輪到幾匹下村的馬,任憑我們怎麼抱怨,還是在等了將近1個小時後,幾家的馬才陸續到上村。而且他們堅持要抓鬮確定我們騎哪匹馬,估計是他們都想輪上體重輕些的客人。

終於騎上馬,再看了看美麗的村落,走上回現代社會的路。。。。



(雨崩下村)



(雨崩樹)



(雨崩清晨的花)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