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黃山(二)

作者: xirongliang2004

導讀在黃山第二天的行程是登天都峰,第一天的大峽谷之行由於天氣原因,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有點遺憾。今天還好,天氣預報是多雲轉晴,日出預計時間是5:09,日出概率是50%,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我4:30分就從睡夢中爬起來了。山上的晝夜溫差比較大,我還穿上毛衣。約上昨天在大峽谷之行中認識的幾個朋友就奔鰲魚峰看日出去了。其實鰲魚峰跟光明頂都可以的,但鰲魚峰離 ...

在黃山第二天的行程是登天都峰,第一天的大峽谷之行由於天氣原因,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有點遺憾。今天還好,天氣預報是多雲轉晴,日出預計時間是5:09,日出概率是50%,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我4:30分就從睡夢中爬起來了。山上的晝夜溫差比較大,我還穿上毛衣。約上昨天在大峽谷之行中認識的幾個朋友就奔鰲魚峰看日出去了。其實鰲魚峰跟光明頂都可以的,但鰲魚峰離我們下榻的旅館比較近,大概是五分鐘的路程,而且跟我們今天要爬的天都峰是同一方向,還有一個好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鰲魚峰看日出的人比較少。雖然還沒到日出時間,但天色已經微亮起來了,東方也升起了一點紅霞。我們加快腳步,到達鰲魚峰時已經有十幾個驢友等在那了。遙望光明頂那邊,只見閃光燈不停地閃,可見人也不少,不時還可以聽到雀躍的歡呼聲。人們都在焦急的等待著,東方的紅霞由開始的一點變成一絲最後變成一片,接著開始探出一個紅點來,紅得有點像鴨蛋黃似的,好柔和的感覺。我的手基本沒停過,閃光燈不停的閃,生怕錯過機會似的。人們的歡呼聲越來越大,此起彼伏。太陽慢慢的一點點地升起來了,好像待嫁的閨女一樣,有點害羞。最後還是經不起我們一大幫fans的歡呼聲,一鼓作氣地跳出了地平線。看罷日出我們立刻踏上今天的征程,首先來到的是一線天,黃山有幾個一線天,這個是最出名的一個。最寬的地方不到一米,最窄的地方不到半米,中間盤道有多級,只能容一人通過。人行其中,仰望長空,藍天僅存一線。離開一線天走不遠就是百步雲梯,沒有想像中險,好輕易就通過了。過了百步雲梯就是蓮花峰了,從這裡可以上蓮花峰,蓮花峰是黃山第一高峰,但現在封山了,它跟天都峰輪流封山,開放五年封閉五年。雖說蓮花峰是第一高峰但它的險要程度是遠遠不及天都峰的。我們繼續往前走,從鰲魚峰出發到現在已經一個小時了,我們來到了玉屏樓,那是黃山標志迎客松所在的地方。平時這個地方都被擠得水泄不通,由於現在時間還早,加上不是什麼節假日所以基本上沒人。在這個地方,有些人選擇坐纜車下山,有些人就選擇繼續征程,挑戰黃山第一險峰——天都峰,有句老話就是“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場空”。我是屬於後者,繼續往前走了半個小時,我們終於來到了天都峰的腳下,抬頭一看,高得有點嚇人,那百丈雲梯基乎直上直下。我稍微調整一下呼吸,就一步步地往上爬,我不敢往後看,因為有點畏高,也不敢往上看,怕看到望不盡頭的石階有點泄氣。山路越往高處就越陡,有時還要手腳並用。最陡的地方有差不多80度,基本上是肚皮貼著石階往上爬的。不過黃山的設計還算人性化的,每到一定的距離都有一個休息平台供游客休息。遇到有些比較狹窄而且比較陡峭的地方都會開鑿兩條通道以分流人群。眼看就要到山頂了,面前突然出現了一條險道,此險道長10余米,寬僅一米,兩側是千仞懸崖,深邃莫測,其形狀頗似出沒於波濤之中的鯽魚之背,故名鯽魚背,這是等頂的必經之處。過了鯽魚背在走不到五分鐘就來到峰頂了,站在峰頂放眼四望,無限風光盡在眼底,怪不得有句老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從山腳爬到山頂我們只用了50分鐘。在山頂休息了十分鐘就下山了,下山的路並不好走,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走得特別小心。上山是肚皮貼著石階上那麼下山就是屁股貼著石階下。雙手穩抓繩索不敢有絲毫放松。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更加漫長,我們走走停停用了一個半小時才來到半山寺。黃山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干淨,不到幾十米的地方就設一個垃圾池,游客也好自覺的把垃圾扔到垃圾池裡邊。在半山寺稍作休息就繼續下山,這時才深深的體會到一句話“上山氣管炎,下山關節炎”,雖然我平時好注重鍛煉,但感覺還是吃不消,小腿痛得厲害。好不容易下到了慈光閣,也就是山腳了,因為有下一個行程——千年古村“宏村”,在這稍作休息就馬上坐新國線公交離開風景區了。


(鰲魚峰上看日出)



(鯽魚背)



(登天都)



(一覽眾山小)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