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幕容在《美麗的心情》裡有這樣的表述:假如生命是一疾馳而過的火車,……所有的時刻都很倉皇而又模糊,除非你能停下來,遠遠地回顧……”我想,像這樣拋掉一切讓自己投入到另一個天地裡去過幾天不同尋常的日子,就應該算是停下來,遠遠地回顧生命了吧。像這樣的在生命中的一次次旅程,應該能夠清晰地留印下來,而不是隨同一切倉皇而又模糊的飛逝而去。
像機是誰發明的?真好,它可以簡單而直接地把你想留住的定格下來。只可惜它還不能把思維,把心情記錄下來,所以總是在催促自己動筆。可我總是一時覺得想要寫出來的東西有很多,一時又覺得沒什麼好寫的,也就是說總也縷不出頭緒。上次的泰國游,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以至於只字未留,現在想想很有些後悔。翻看照片時,突然受了啟發,我干脆就把每一張照片作為題目來寫吧,這樣方針一明確,干勁也就來了。
巴釐小記-------兩個讓我們感到別扭的問題
巴釐人很友善,在服務領域的人更加友善,總是一臉的笑容堆給你,動不動就雙手合拾給你鞠躬。但他們講的英語口音很重,卻仍大都很愛和你交流。
在巴釐的幾天裡,和當地人的簡單溝通都比較愉快。他們會十分詳盡而認真地回答你的問題。但對於我們的提問卻很少,在這很少的提問裡卻有兩個問題我們不止一次被問到過,而且這兩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我們多少感到有些別扭。
問題一:你們只有一個孩子嗎?
在巴釐島,可以一夫多妻,當然更可以有一堆孩子。而那些人高馬大的鬼老們,也是拖帶著大大小小地孩子全家出游。就連模樣相仿的小日本,韓國人也是帶著兩三個孩子逛過來逛過去的。見我們一左一右兩個大人只夾著一個小人兒,自然這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就被提出來了。
起初我們只做簡單的肯定的回答,但他們仍然感到不可以理解,遂追問到,為什麼只要一個孩子,難道是因為不喜歡孩子嗎?孩子可是天使呢!
我們只好做進一步的解釋:在中國,一對夫妻只被允許有一個孩子。這樣一解釋,人家就更加的感到不可理解了,而且那臉上已經寫滿了對我們的無比的同情……也懶得再給他們講那些大道理了,估計費事講給他們聽,他們也很難理解。
問題二:你們信仰什麼?
“巴釐”在梵文中是“祭品”的意思而巴釐人也堅信自己是諸神的後代。當地人大多都信奉印度教,小小的一個島上竟有上萬座的廟宇。當地人除了信奉印度教外,還有諸如回教,佛教,天主教等。不同信仰的人們可以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在巴釐島隨處都可以看到放在門口,街頭,甚至任何地方的用芭蕉或棕櫚椰子、竹皮編織的小筐,小籃,裡面盛著鮮花,米飯和食物,以及點燃的香,這是當地人在祭祀神靈。最要命的是他們認為萬物皆為神明,所以這些供品有些會擺在我們認為極其普通或是不可思議的事物上。一則用來向慈眉善目的善神祈禱,一則用來安撫面目猙獰惡神。
在這樣一個充滿宗教氛圍的地方,我們經常被問道信仰什麼。我對老公說,你是黨員,告訴他,你信仰共產主義!老公搖頭說,什麼是共產主義他不一定懂。我們正商量如何回答呢,人家以為我們沒有聽懂問題,舉例說,他信仰印度教,你們是什麼?我一急,答道,我們沒有信仰!話音一落,人家的嘴張得老大,沒有信仰?這麼大的人了沒有信仰?!聳聳肩,不再提問了,估計以為今天碰上的這三個人是火星來的吧!
記得曾看過郞鹹平的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說當代中國人最為可怕,因為他們沒有信仰,因此無所顧忌。什麼事情都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