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青島美術館 (10元)-->老舍故居-->中國海洋大學-->基督教堂 (7元)-->迎賓館 (15 元)-->信號山公園(15元)
d2: 八大關-->魯迅公園-->台東d3: 嶗山 (50元)-->五四廣場凌晨三點半,我從鬧鈴聲中醒來。先乘出租車到人民廣場換春秋航空的早班車,到達浦東機場,乘坐7:35分的飛機大概一個小時多一點到達青島流亭機場,下了飛機出來有機場大巴,我乘701路到達海天大酒店,車費20元,一個小時車程。下車後再步行十五分鐘左右就到了我預訂好的如家太平角店。到店是10:45,稍事休息11點我就出門了。此行的第一站是中國海洋大學,(半路上還參觀了青島美術館和老舍故居),因為我自己特別喜歡大學裡的那種氛圍,感覺很寧靜。我決定以後不論去哪旅游都要到當地的大學裡走一走,看一看。好,現在先說一下海洋大學。 1958年以前這裡是青島大學的所在地,更早前則是德國俾斯麥兵營。受此因素的影響,校園至今還保留著原德國建築的風貌,許多著名的作家,如老舍、梁實秋、沈從文、聞一多、吳伯簫、洪深等都曾在這裡執教,著名詩人臧克家當時還是中國海洋大學的學生,而他的老師就是聞一多。走在幽靜的校園中,三三兩兩的學生走過來, 真是特別羨慕他們, 能在這裡上幾年學肯定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 從海洋大學出來, 找車去迎賓館, 遇見一對母女,媽媽帶著女兒在路上走,我過去向她們問路,問好後我就接著向前走了,走了一會兒並沒看到她們所說的車站,剛想停下再問一下,結果看到那個媽媽領著女兒從後面跑過來說我一直在叫你,你走過了,車站在對面。我到現在心裡還是覺得暖洋洋的,多可愛的青島人哪!從公交車下來, 向迎賓館走去,結果半路上碰到了基督教堂,走過路過不能錯過,我就進去了。基督教堂是一個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築,這是我第一次到教堂來, 感覺很新鮮, 而且我去時正好是鐘樓報時的時間, 兩點整, 鐘聲真是好聽啊, 仿佛能傳到很遠, 我事後才知道這兒的時鐘是1909年的原裝設備,到現在仍運行正常,報時准確,真是神奇。 離開教堂, 我就前往迎賓館。 迎賓館始建於1905年,是德國威廉時代典型的建築式樣,現在這種風格的房屋在歐洲大陸甚至德國也不多見了。1957年,毛主席和江青也在這兒住過。 我看有的網友寫的游記上評價這裡是青島最漂亮的建築, 我也深有同感, 看著這座城堡,時間仿佛可以倒流,我覺得我回到了過去, 感覺王子和公主就要從裡面走出來了一樣。今天的最後一站是信號山公園, 這個其實也不在計劃之中, 也是在半路上碰到的,算是意料之外的小小驚喜。 信號山的設計別具匠心, 山頂上有三個不同高度的紅色圓頂蘑菇樓,寓意著我國古代用於傳遞信號的三支紅色火炬。 在山頂上可以俯瞰整個青島的全貌, 美麗的棧橋, 小青島與碧藍的大海交相輝映, 青島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山光水色在這裡可以一覽無余。而且山頂上風呼呼地吹過來,感覺很是涼爽。 這一天我馬不停蹄地去了六個景點, 不僅完成了任務還超額完成了任務,感覺過得特別充實。第二天一早我早早就起來去火車站接我同學了, 這已經是我們第三次以這種方式旅游, 第一次是去泰山, 第二次是去雲台山, 每次都是她從天津去, 我從上海來,兩個人在目的地集合,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她還帶了她兒子, 我們的隊伍又壯大了, 呵呵。 青島火車站是中國唯一仿歐式火車站,是純粹的德國文藝復興風格作品。因為太早出來沒吃飯我還買了一個煎餅,感覺現在煎餅已經是全國各地普遍都吃的一種早餐了, 不過青島的煎餅和上海的不太一樣, 是正方形的, 裡面包的是脆餅和生菜, 另外雞蛋裡面還放了韭菜, 三塊錢一個,非常大, 通過這煎餅也能看出青島人的豪爽。 接好同學, 我們一起回到如家,稍做休息便前往今天的第一站, 八大關, 八大關離我們住的如家只有一站路, 我們走路過去也只用了十五分鐘。 所謂“八大關”,是因為這裡有八條馬路(現已增到十條),是以八個關口命名的,即韶關路、嘉峪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這十條馬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個方圓數裡的風景區。八大關內的建築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日式、丹麥式等20多個國家建築風格,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可能因為這一帶建築造型優美,好多人都來這裡拍婚紗照,我們一路走來碰見了好多對,感覺很養眼,新人們來這裡尋找好的風景,而他們本身也成為了這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一路沿著海邊向前走,就可以到達魯迅公園,魯迅公園是青島最富特色的臨海公園,景色非常迷人。這時已是中午時分,我們都飢腸轆轆了,找到一家小館子我們點了當地的特色----鲅魚水餃和黃花魚,還點了一大扎啤酒,我同學大口喝酒大口吃著水餃,還不停稱贊著好吃,看她吃得這麼起勁,我也不能坐以待斃,我也美美地吃起了黃花魚,真是鮮極了,一會兒一條魚就吃了個精光。下午我同學和她兒子回賓館休息了,因為她們前一天晚上坐火車沒怎麼睡覺,所以吃飽喝足之後只想睡覺,別的心思都沒有了。他們休息了我可不能閑著,我下午便獨自去了台東,台東商業區是青島最大的商業區,我逛了半天,還去了沃爾瑪,最後提著大包小包地回到了賓館。晚上我們一起去了劈柴院美食街,吃了傳說中的王姐烘烤,烤魷魚和羊肉串,說實話我覺得這兒的烤魷魚和別處的也沒什麼區別嘛,不過可能是我本身對烤魷魚不是特別感興趣的緣故。吃完逛了夜市,我同學還買了一條運動褲,才二十塊錢,非常超值。回賓館已經差不多十點了,我們趕緊洗洗就睡了,明天還要早起呢。時間過得可真是快啊,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眼睛再一閉一睜,兩天就過去了,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了,也就是我本次旅游的最後一天,我們今天打算去嶗山。按照網上的攻略,我們6:25就到了火車站的311車站,6:45是第一班車,等到6:40分,車來了,還好是終點站上車,我們都有座位,票價是7塊5,一路上停了差不多三四十站,一小時四十五分鐘之後我們總算到了北九水風景區。先說一下嶗山有兩條線路,一是北九水,是嶗山風景最秀麗的一條線路,有山有水,山不高,雋秀清新,水不深,清澈甘甜。這條線路幾乎沒有人文景觀,這裡幾乎都是自然的雕刻。,二是南線太清景區,也是嶗山最正宗的旅游線路,這裡有著名的道觀,太清宮。特色是山海一體。因為我們都喜歡自然風光,所以選北九水是毫無疑問的。北九水游覽區票價為50元/人。嶗山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最高峰嶗頂海拔1133米,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也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過去最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長春、張三豐都曾在此修道。不過雖然只有一千多米,我也爬得氣喘吁吁,一路上我都在思考這樣我還能去黃山嗎?下午兩點半我們下山來到311汽車站,這裡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都是在等回去的車,下午三點到四點四十有三班回市區的車,不過我看這陣勢來十輛車也得坐滿了,正想著車來了,果然不出所料,我們不但沒搶到座位連車都沒上去,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我只能跑向另外一輛中巴,上面也寫著311,但上去後才知道這是一輛私人的車,不僅票價是大車的兩倍,15元,而且只開到青島大學,不過這樣已經很好了,還有好多人都沒上來車在下面等著呢,比起他們我們還是很幸運的。晚上我們來到了五四廣場,五四廣場北依青島市政府辦公大樓,南臨浮山灣,總占地面積10公頃。因青島為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五四運動導火索而得名,我歷史學得不好,不過對於五四運動還算是了解一些,所以到這兒來看看還是挺有意義的。最後我們去了家樂福,第三天就在購物當中結束了。第四天早上到了要走的時候,我還是走到海天酒店乘機場班車,買了票時間還沒到,馬路對面就是海,忍不住又走過去,望著那片寧靜的海,想起飛燕曾給我發的短信:其實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都是免費的,陽光,空氣,微風,海洋,還有友情,希望,夢想,能擁有如此豐厚的東西,還奢求什麼呢,所以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吧!

(迎賓館)

(紅瓦綠樹環繞的青島)

(青島的那片海)

(嶗山)

(基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