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鳳凰

作者: 季度

導讀我覺得寫湘西鳳凰古城,不需要激情,而需要閑清。於是,從鳳凰回來後已有很久的日子才提起筆。像是釀酒一樣,窯得越久,越覺得香醇醉人。 走在鳳凰古城,滿眼都是日常生活的風景。而最打動我的,也正是這種自然如水的生活氣氛,不慌不忙的人生。 前門一條鋪,後門一條河,是鳳凰最常見的居家寫照,沱江邊上,我不止一處看到苗家老人在洗衣服。搗衣聲聲,將歲 ...

我覺得寫湘西鳳凰古城,不需要激情,而需要閑清。於是,從鳳凰回來後已有很久的日子才提起筆。像是釀酒一樣,窯得越久,越覺得香醇醉人。

走在鳳凰古城,滿眼都是日常生活的風景。而最打動我的,也正是這種自然如水的生活氣氛,不慌不忙的人生。

前門一條鋪,後門一條河,是鳳凰最常見的居家寫照,沱江邊上,我不止一處看到苗家老人在洗衣服。搗衣聲聲,將歲月的風塵在美麗的沱江裡蕩滌。這讓我想起了“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古詩,有一種時空的錯覺,仿佛時間在這裡沒有了流動,還有一些年輕的苗家少婦在河邊淘米、洗菜,那樣地不慌不忙,不像是在干活,更像是在戲水,顯得那麼從容。

後門是一種風景,前門也是一種風景。前門是古樸的石板路,已經被腳步打磨得油光發亮,見證歲月的交替。青石板路彎彎曲曲地延伸著,縱橫交錯成小城的血脈。石板路上的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店鋪、餐館、咖啡館……火成一條條的巷子。巷子裡走著閑散的游客,走著放學回家的孩子,走著擔貨的商人。可以想像,清明時節,這些巷子裡的雨巷韻味,有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打著花傘走過濕漉漉的石板路。去釋放的那點點“剪不斷,理還亂”的心靈。走在這樣的小城中,走在這樣的石板路上,走在這樣的小巷子裡,沒有焦躁,沒有壓力,隨心所欲,勝似閑庭信步。所有習慣了的匆忙節奏都緩慢下來,所有焦躁的心理都燙平了,腳步格外悠閑和輕松。

小城的人自得自所地生活在這裡,而我是則是欣賞這種生活的人。我欣賞老人、婦女擺攤賣自家產的蔬菜、雞鴨;欣賞在鋪子裡做姜糖像表演絕活的小伙子;欣賞沈從文的故居掩映在平常的鬧門之中;欣賞那些饞得流口水的腌蘿蔔;欣賞夜幕之下游人在沱江上點起星星點點的河燈,它們忽明忽暗在水面上跳躍著閃爍著順流而下,和著內心的祈禱,漸漸沒入深色的江水與黝黑的夜空相接的地方--那是心靈睡過的地方呢。所有這一切都讓人親切,叫人舒服,說不出的溫柔與溫馨就像這沱江邊裡的水兒不緊不慢、不聲不響地浸潤在你的心田。

我曾經看到沈老描寫鳳凰的一段文字:“要麼,就帶著一顆不慌張的心來鳳凰,要麼,就可以在鳳凰讓心變得不慌張。否則,這座小小古城的真正美麗是體會不到的。”是的,鳳凰的山水與它的節奏渾然天成,成就了一份寧靜安祥的氣質,它不浮躁,不奢華,像沱江的水一樣緩緩流淌,正如我們對生命對社會對故友的和諧的渴望。在這裡,無論是漫無目的閑逛,還是隨便找個地方遐想,望著眼前翠綠的沱江和青灰的吊腳樓,什麼都不用多想,什麼事都不用去做,內心無比安祥寧靜。也只有在這樣的地方,才能孕育出沈從文筆下的翠翠和二佬那樣純淨的愛情。

在鳳凰古城,我只是實實在在的看到了溫暖的日常生活,它有一種不事張揚的氣質和世俗情懷。也有著居家過日子本應如此的狀態。對於我們這些行色匆匆的都市游客來說,來到鳳凰,就像一個長久泡在風花雪月裡的浪子,突然面對一個清秀脫俗的女子的干淨純潔的眼神,就那麼輕輕地瞥你一下,就能讓你安靜從容起來。

回程的路上,我享受那延續的悠閑,卻遺失了我的心,就在鳳凰……。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