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siller和hys,我獨自一人出發了。坐上曲阜到臨沂的汽車。汽車走走停停,經過泗水、平邑、費縣,大約11:50左右終於到達臨沂。
臨沂也可以說是山東的一個重要歷史文化名城了。這裡曾經是古琅琊郡所在地,曾經孕育了琅琊王一族(王導、王羲之等)、諸葛亮等歷史名人。而臨沂金雀山、銀雀山漢墓的發掘則更為臨沂增加和歷史的價值。
金雀山漢墓和銀雀山漢墓隔著一條河。河的東安市金雀山漢墓群。這裡盛開的一種花是金黃色的,形似鳥雀;而河的西岸則盛開一種銀白色也形似鳥雀的華;故名金雀山、銀雀山了。當年在銀雀山漢墓裡發掘一系列的竹簡,揭開了孫子、孫臏的歷史之謎;而在金雀山漢墓群裡面則發掘出漢代帛畫(與長沙的帛畫為中國珍貴品之一)。現在許多發掘文物都安置在原銀雀山地質上建造的博物館裡面。
從臨沂汽車站出發,打個出租車,6元到達。時值2:00,聽看門的師傅講,要等到3:00才能開放。我只好在博物館的外面的樹蔭裡面等,還沒有吃中午飯。也沒有食欲,就順便買了一把香蕉,吃吧。2:20左右,看門的師傅把我叫到傳達室裡面,讓我休息休息。呵呵,和藹可親的老頭。
在休息之間,一群日本游客來了。他們也只好在外面等了。看他們的表情,非常虔誠,就像是來認宗歸族。在閑等時候,順便去了專賣店,看見一套首日紀念封。共5枚,還有一套郵票,一打聽50元整。一狠心,買下。沉甸甸的揣在懷裡。
終於三點,博物館門開了。在北樓的陳列室裡面一層是孫臏兵法和孫武兵法的竹簡陳列室。二樓是金雀山漢墓發現的帛畫等文物,由於裝修,未能一飽眼福(這次旅游留下了好多比較致命的遺憾啊!)。之後,走到南樓,在這棟即將進行裝修得樓裡面,是兩座並列的漢朝“豎穴式”墓,有10米深左右。面積不大。而就是在這樣的兩個漢墓裡面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
對比徐州漢墓幾乎全是橫崖式和畫像石漢墓。因此留下的文物,特別是木質和漆器等都很少,而在臨沂金雀山和銀雀山這樣的“豎穴式”漢墓裡面則保留下很多。想到在馬王堆看到的漢墓及其發掘文物以及最新發掘的連雲港女屍漢墓裡面,都是豎穴式漢墓形制。因此,推斷在東、南部濕潤的地區,漢代的東西要保留下來,只有侵泡在水中才能實現。而西北新疆沙漠裡面的保留下來就不一樣道理了。徐州漢墓由於空氣水分的腐蝕和其他微生物的侵蝕,許多絲織、木質的管材、漆器等已經幾乎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