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和媽媽去了錦溪。早上d5508坐上海到無錫的動車9:44發車,21分鐘就到了昆山,車費18元,是一等座。
下了火車,打的去新客站(大巴站)做到錦溪的大巴,起步費10元,費時15分鐘,可不是步行一會兒就可以到的哦,很遠的。
到了新客站買了車票 (5.5/人),車是到周莊的,應該也就10分20分一班,就是沒想到車上早已擠滿,沒位子了,而且還不開空調,是悶熱難當。本來想下車改坐下班,但得去退票重買,猶豫間竟然有個年輕男孩給媽媽讓了座,好感動!!
車子晃晃悠悠開了50分鐘才到錦溪汽車站,期間報站的聲音輕不可聞,坐到快40分鐘的時候,我有點著急了,問了賣票員幾次還有幾站到,賣票員的態度也真是差,極度不耐煩,聽到也故意裝聽不到,被催得急了才說快了快了。在擔心做過站的不安中,送算捕捉到微弱的“下站就到錦溪”的報站音。好在賣票員到站的時候大喊了一聲“錦溪旅游的這裡下”,算是回應了我的焦急。
攻略中提到了錦溪供電站其實就是錦溪汽車站,只是現在不叫這個站名了。下了車,好多摩的經過,我們也攔了一輛,車主很主動的說拉我們到不用付門票的入口,算我們兩個人5塊。開了一會會兒就到了一條河邊,小河穿梭在綠蔭的拱橋中,就知道古鎮到了。
中國的古鎮各具特色,每個古鎮都和之前去過的有所不同,錦溪的美在於河邊的那些長廊,小鎮就隆在這片依河而走的廊下,顯得幽靜而從容,走累了就在廊下的長椅上歇歇,看著河水碧波蕩漾,吹著涼爽的從五保河上掛過來的風,暑熱一掃而空。
午餐在臨河飯莊裡吃的,兩個人點了蒸銀絲魚,鹽水河蝦,豆腐蚌肉煲,花了90元,真不實惠,但菜倒是很新鮮,味道也不錯。
坐著小船,讓船娘搖著在鎮裡蕩上一圈是不錯的選擇,在船上看錦溪另一番情趣,還能搖去遠眺陳妃水塚,美女身後雖可不被打攪,但孤獨的沉睡在水中,也很凄涼啊。一船是60元,可坐6-8人,我們只有兩個人,只好在碼頭等了幾分鐘,恰好有個四口之家過來一起拼船。也有等不及的,兩個人一船就走了。
走走看看,累了就臨河而坐,四個小時一晃而過。從原來的地方出去後,攔了摩的回錦溪汽車站,開摩的的大叔熱心了拉我們去了錦溪汽車站的前面一站,說人可以少點,收了我們4塊比之前還便宜了一塊錢。
沒等多久,車就來了(130周莊-昆山),果然車上人不多,還有人下,但等我們上的時候,又沒位子了,正在猶豫間,因為媽媽身體不好,不能久站,竟然又有個男孩起來讓座,而且也是去昆山的。為了讓座給我媽媽,他要站一個小時,媽媽都不好意思了,連連道謝。沒想江蘇人的素質這麼好。這在上海是不可想像的,,想想都為上海人覺得不好意思。後面有一位老大媽就沒人給讓座,只好坐在台階上,因為邊上坐的不是本地人而是去周莊旅游的上海情侶,自己年輕力壯,還讓老人坐在地上,看著讓人替他們臉紅。
到了昆山後,我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當時問媽媽是在新客站直接買票坐大巴回上海還是去火車站坐火車?媽媽想做火車,因為才20分鐘,這樣兩個人坐了88路花了20分鐘去了火車站,本想打的,但正好碰到出租車交班拒載,這時候是下午16:50分。
到了火車站買票的時候就傻眼了,因為回上海的票要到20:50分才有,還只有站票,這時候才想起來以前誰告訴我的,一定得買好來回票,否則這種小站回上海的火車票是很少的。
自責中,和媽媽又坐著摩的(10元)再次回到新客站,花了25元買了18:40的大巴票,車很空,根本坐不滿,早知道這樣剛才下車就直接過來了,不用繞圈子了。在昆山,大巴站和火車站相隔較遠很不合理,在火車站,有人就不得不買了慢車的票子回上海,得花2個小時!
錦溪古鎮看上去並不很古,這是讓人有點失望的地方,人們在這裡緩慢地過著21世紀的現代生活,臨河臨街的房子大都開著飯店,旅店,茶坊,商鋪和小作坊。相信在這裡,古舊只停留在,斑駁的土牆,高高低低的青磚,酥松油黑的木欄和飛翹檐角上。但這並不影響你在這裡得到放松和休閑,當地人說著糯軟的蘇州方言,上海人聽起來會格外親切。
小船上,一晃一晃地看著河裡小鎮的倒影隨著船漿的波動,漾漾地蕩開去,周遭的一切都慢下來,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