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丫游南京

作者: 翊翊

導讀某天靈光一閃,決定端午節去南京玩。說到南京,從高中時代就開始仰慕的一個城市,皆因中學語文課本上的一張圖片,中山陵前層層階梯,如朝聖的道路一般。雖然去年去過一次,奈何匆匆,太匆匆,尤記得明城牆的那些斑駁光影與參天高樹,尤記得中山陵的雄偉氣勢。 端午節前一天晚上7點不到的動車,一下班就趕往火車站,到了哪裡豈料火車延誤,這還是我第一次碰到� ...

某天靈光一閃,決定端午節去南京玩。說到南京,從高中時代就開始仰慕的一個城市,皆因中學語文課本上的一張圖片,中山陵前層層階梯,如朝聖的道路一般。雖然去年去過一次,奈何匆匆,太匆匆,尤記得明城牆的那些斑駁光影與參天高樹,尤記得中山陵的雄偉氣勢。

端午節前一天晚上7點不到的動車,一下班就趕往火車站,到了哪裡豈料火車延誤,這還是我第一次碰到火車延誤呢。好不容易坐上車,我們所乘坐的d5448次動車一路“篤悠悠”地前行,最高的速度也就133km/h, 而且這“最高速度”也只持續了一會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居然只有33km/h,無語啊。然後火車突然停了下來,也不知是讓道還是作甚,反正沒有任何解釋,就這樣停了一會。。。。。。總之,這部d5448次列車就像一部荒誕劇,真是哭笑不得。我們雖然支付了動車的價格,坐的卻是慢車,而且不給任何解釋,委屈呀。 還好,一路上大家就不停的說說笑笑,時間倒也過的滿快的。快到南京的時候,貓貓說等下動作一定要快,去排隊出租車,不然都不知道要什麼時候到家了。由於貓貓的腳受傷了,我決定和老徐先衝出去排隊,豈料一轉眼的功夫,貓就跑沒了影,我們迅速跟上,只見貓在人群中飛快地穿梭,全然不顧腳傷在身,看來“神秘貓“的名字要改成“神速貓’了。最搞笑的是,等到我們跑到候車處,居然發現一個排隊的人都沒有,我們都快笑趴了,晃晃悠悠地坐上出租車,還大笑個不停。

到了貓家裡,已經很晚了,我們洗洗弄弄睡了。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去爬紫金山,雖說紫金山就在貓家對面,一眼望去,其實不高。但我們此行的重點是翻過紫金山,爬到明孝陵。我們沿小路而上,一路上雖不乏同我們一樣的登山者,但竹海茫茫,比起大路來,既涼快又別有一番風景。而且沿途不斷有分叉,應了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最後萬宗歸一,到了有些人群的大路上,我們繞過紫金山天文台,繞到後山,立即又到了一個幽靜的世界。陽光透過茂密的枝頭灑落在一旁的石牆上,很像文藝片中流動的光影……無意間發現一塊石頭,是拍照的好位置,因為背景是幽靜的樹林,還有那些隨意灑落的光線,總之,很文藝……

不過文藝片很快就變成了驚悚片。接下來就是很挑戰的翻越柵欄了,爬上柵欄,我的腿都軟了,我恐高呀,好在還是翻了過去,不過翻過之後,貓說她不認識路了。在一篇雜樹從中,披荊斬棘,手腳並用,記得是在同一條路上爬上爬下,來來回回,太陽是火辣辣的照射,身旁滿是樹叢,就是看不到出口,貓把心一橫,帶我們沿一條像是有人走過的小徑走,走啊走,終於看到了石階路。再順著石階往下走,視野開始開闊起來,忘了是不是又看到了玄武湖,總之,驚悚片又回歸到了溫情片。我們順著窄窄的石階而下,兩旁是高大茂密的樹木,陽光一如既往地透過枝葉在石階上疏離有間的樣子,樹木與光影,這一靜一動,一個深沉,一個隨意,我們流連其中,倒也暫時忽略了跋涉的辛苦。雖然石階很長,一段連著一段,但不久我們便走到了山下,遠遠地就看到了紫霞湖。比之雲台山的子房湖,紫霞湖沒有特別的美,也沒有特別的聖潔。但看著我們剛剛翻越過的紫金山在清澈的湖中的倒影,心裡說不出的快樂。接下來,就走到了明孝陵的門口,我們相視一笑,看著別人從外面買門票進來,我們卻“順利“地從紫金山翻越進來,不禁很開心。明陵宮我們沒有進去,只是一塊空地而已,倒是走了一下神道,據老徐說神道之所以是彎的是因為張飛的墓就在神道邊上,朱元璋說張飛也是三國的一個人物,讓他幫自己守墓,於是神道就繞過了張飛墓。南京是六朝古都,春秋戰國時期的夫差最早就在這裡建都,接著是三國時的東吳,孫權在這裡建都,我們路過梅花山的指向標,相傳孫權就葬在梅花山,東晉時遷都南京,後又有宋、齊、梁、陳,南唐時,皇帝逃到這裡建都,明朝開國也在這裡建都,還有中華民國,只是歷史的痕跡被歲月磨去,此時的南京已不再是彼時的冶城,或是建鄴,江寧,此時的南京已很難再覓到那些朝代的蹤影,只有散落在鐘山的那些彼時的英雄的墓地。

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建立了明朝。距今也就600多年,所以,南京還隨處可見明朝的歷史遺跡,明城牆,明孝陵等等。1912年,孫中山先生宣誓就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距今也就一個世紀,所以說,如今的南京還保留著明朝和民國的那些風情,那些遺址,南京的旅游總體上是兩個線路-民國游和明朝游。

晚上我們去了秦淮河,“煙籠霧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說的雖是晚唐時的亡國恨,但秦淮河在唐詩裡無疑是美的,今天的秦淮河畔,霓虹閃爍,建築和蘇州的觀前街倒是如出一轍,只有路過的船只傳來漁舟唱晚的樂聲,依稀可以尋味當年那些秦淮河畔紅巾翠袖的風情。沿街向前,不由想到屯溪的老街,上海的城隍廟,蘇州的觀前街,濟南的芙蓉街,真是十分的相似,都是一樣的不古不今,也算是這些城市一道特別的風景吧。走了一會,我突然想到不用去夫子廟了,既然都是雷同的風景,我實在沒有這個閑情雅致去尋覓和體味了。至於總統府旁的1912,簡直是上海的新天地的翻版,不論是新天地拷貝1912,還是1912拷貝新天地,或是兩者不約而同,這些新建的民國式的建築也算是城市的一道風景。

第三天我們修整了一下,坐車去太平門。從玄武湖公園的一個偏門走進去,不需要門票,一條長長的幽靜的道路,一邊是玄武湖,一邊是明城牆,明城牆的這一邊,都是參天的高樹,我們走在城牆下,因為有這些古樹的庇護,只覺得很陰涼,完全感覺不到外面炙熱的陽光。這些城牆都有600多年的歷史,古樹想必也是高齡了,它們在那個朝代守衛都城,在今天又為游人遮蔽日曬,貓說有些人覺得這些樹木太過茂密,有些陰森,我卻覺得我們走在古樹下,像是有歷史的庇護一般,說不出是幸運還是幸福。城牆很長,但每一段的城牆都有獨特的美,我拿著相機拍了又拍,照例又是拍不出那種意境。

然後我們去了雞鳴寺,門票滿親民的,五塊錢,送三炷香,不用你自己再買香了。上海的玉佛寺好像光門票就20元,還總是人滿為患,這裡倒是人不算太多,我本來就不是教徒,更何況昨天爬山爬的腿殘了,不能跪拜,若佛真是慈悲為懷,應該會諒解的。雞鳴寺還滿大的,有一座寶塔,上寶塔另外交費5元,寶塔滿高的,應該可以看到整個台城依偎在玄武湖邊。不過我真是爬不動了,就繞到一條回廊,台城就在不遠處,“江雨菲菲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要是這時候真的來一場雨,我就上台城走一走,不過太陽實在太大,作罷。雞鳴寺內小路也算迂回曲折,格外幽靜。又是幽靜,好像南京的所有風情都包含在這個詞語裡,只是想來想去也只想的到這個詞,它的美全在於它的幽遠氣質。雖然是端午節,但南京的景區裡都不見熙熙攘攘的人群。也許是它太過於靜默,不像其他地方大打江南水鄉,旅游城市的旗號;也許是它承載的歷史過於漫長,以至於我們很難真切的感受到某朝某代的歷史韻味;所以不會有很多人慕名而來,也不見游人絡繹不絕,這樣也好,至少,它可以保留它的這份寧靜悠遠,遠離其他城市的喧囂。

中午又是吃了許多鴨,烤鴨,鴨翅膀,鹽水鴨……南京的鴨還真多。說道南京的鴨多,南京的小孩也多,無論我們走到哪裡,老徐都會發現有小孩的身影,她每見一個小孩,必要上去逗人家,所以我們都覺得她不去拐賣兒童真是可惜了……午飯後小睡了一會,就去火車站了。出租車開上橋,停在火車站門口,想起上次來南京回上海的時候也是,看著開闊的玄武湖,又驚又喜,對著日落又是拍了很多照片。因為火車站就建在玄武湖旁,所以游客一出火車站就是一大片寧靜的湖水,這是我見過的最干淨,最美麗的火車站了。對這個城市的喜愛從走出火車站就開始了,在走進火車站的時候也沒有結束,下次有時間有心情的時候我還會再來。


(紫金山竹徑)



(台城-我已經600多歲了,請勿靠近我)



(紫霞湖)



(文心雕龍紀念館)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