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三洞與南高峰——杭州行(二)

作者: 隔窗愛竹

導讀所謂“煙霞三洞”,一說是煙霞洞、水樂洞和千人洞;一說又是煙霞洞、水樂洞和石屋洞。這也無關大礙,我們且游玩便是。出龍井村後,雨勢更猛,又兼腿力不支,於是坐兩站y3路至煙霞洞站下車。洞極易找,循著指示牌上山幾步即到。洞口鐵門半開,洞前銅鼎燭跡斑斑。洞內塑有古佛一二十尊,皆五代、北宋時遺存。想來若是逢著佛教勝日,此處也應是香火繚繞,景像非凡 ...

所謂“煙霞三洞”,一說是煙霞洞、水樂洞和千人洞;一說又是煙霞洞、水樂洞和石屋洞。這也無關大礙,我們且游玩便是。出龍井村後,雨勢更猛,又兼腿力不支,於是坐兩站y3路至煙霞洞站下車。洞極易找,循著指示牌上山幾步即到。洞口鐵門半開,洞前銅鼎燭跡斑斑。洞內塑有古佛一二十尊,皆五代、北宋時遺存。想來若是逢著佛教勝日,此處也應是香火繚繞,景像非凡。洞口左右列兩尊觀音,其一左手持淨瓶,右手楊柳枝;其二雙手交叉,自然下垂於腹前。二者皆體態婀娜,面含微笑,頗具江南女子溫婉風姿,絕不似廟堂上供奉的那般肅穆。又有一尊彌勒佛,笑口常開,腹部光潔細膩,應是古今游人不斷撫摸所致。其余諸佛在洞深處,黑暗不可辨識。煙霞洞後有小徑可直上南高峰,途中可見無門洞。所謂洞,其實一岩壁,壁上有羅漢像數尊,無甚趣味。南高峰不過257米,若以高度論,在杭州諸山峰中也算佼佼者。山頂建有兩層騁望亭,立於亭內,但見檐前細雨涓涓,亭外煙水重重,因此算不得“騁望”。亭內另有二登山者小憩,上前詢問千人洞所在,說是口如狗洞,洞內深不可測,至今無人探到洞底,進洞需攜帶繩索等等。我們一來擔心雨天路滑,二來也不曾備得繩索等工具,因此放棄千人洞,徑直下山了。如今想來,頗有些懊悔。山腳處有水樂洞,是本次行程中最有趣之所在。洞分兩門,門前一潭池水,洞內燈光隱隱,由外而望,只覺濕氣甚重,一團霧水。我們攜手入洞,心中惴惴,只聽得水聲叮淙,鏗鏘悅耳,卻不知水從何來,似在腳下,又似在岩壁外,無所在又無所不在。洞內石英點點,泛著微光,煞是好看。至洞底,有磚石封住,心中不免悵然。事後方知,洞底原是梁祝雕像,今已毀。於是折回,再細看洞口處許多碑文,一一念來。有“幽谷聽聲”、有“聽泉”、有“天然琴聲”等等,或三五字、或百十字,皆民國時人所留。出水樂洞向東可至石屋洞。洞在一花園內,園內有茶室。所謂石屋洞,也不過一石壁,有大小佛像數百尊。石壁上有題跋多處,部分已毀。洞兩側還有小洞,小洞無光,不知深淺。


(水樂洞)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