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釀成紹興酒

作者: 皮皮劉pipiliu

導讀我和父母共計三人,在周五晚十點前後達到紹興,紹興站前黑黑的一片混亂。亂成一團的出租車爭搶著拉客,開口就問你去哪裡。近的,直接拒載;更近的,都懶得跟你說拒載... 紹興出租車價格相對便宜,起步費五元,另外加一塊五燃油附加費。在這樣一個油價跌的比股價還厲害的時代,還收燃油附加費,意圖就像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但考慮到加了一塊五附加費,起步 ...

我和父母共計三人,在周五晚十點前後達到紹興,紹興站前黑黑的一片混亂。亂成一團的出租車爭搶著拉客,開口就問你去哪裡。近的,直接拒載;更近的,都懶得跟你說拒載...

紹興出租車價格相對便宜,起步費五元,另外加一塊五燃油附加費。在這樣一個油價跌的比股價還厲害的時代,還收燃油附加費,意圖就像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但考慮到加了一塊五附加費,起步費還是能接受,所以在紹興市內活動,三人及以上,推薦乘出租車活動,性價比較高,公交車還每人一元起呢。紹興老城區不大,所有區域估計乘出租車10塊錢內都能到達。

紹興有以下一些景點可以重點參觀一下:

(一)魯迅衍生類景點

魯迅故居/紀念館/魯迅祖居/百草園/三味書屋/紹興酒小博物館/鹹亨酒家………這些都在一條街上。應該說這些景致是‘不得不逛’。到紹興,看的不就是魯迅先生的面子嗎?

這些景點現在都是免費開放,在魯迅故居門口的游客中心領取門票,就可以憑票進入以上所有景區參觀。整體設施清潔干淨,白牆灰瓦間透露著冷峻和素雅。這樣的環境難怪會造就出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獨特氣質。

小學時學過的魯迅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嚴格意義上講,應該算紹興發給全國人民普及版的紹興旅游宣傳手冊。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被大家記憶,除了其中閑適的文字氣息外,怕還有對那揮之不去並一直誨人不倦的教育思路及體制的切膚記憶。譬如:‘魯迅為什麼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形容為‘我’的樂園?’ ‘快速閱讀課文,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 ‘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這種說法對嗎?這些針對此文的語文試卷問答題,至今仍然折磨著我國中小學生們,我相信這將是世界上長期存在的與ufo同樣無解的問題,可能連魯迅自己都不一定知道正解。

於是當孩子們長大,都希望親自到紹興看看那百草園和那三味書屋,期盼從這裡能找到童年裡永遠困擾自己的問題:‘魯迅到底是不是借描寫兒時的記憶批判封建制度下的教育體制………’

實際場景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都小得驚人,書屋外攔著圍欄,只能通過來往旅行團導游的嘴裡知道哪張小桌子是魯迅曾經的御用書桌。當然,書桌上還應刻著那個著名的‘早’字。

而百草園也儼然是江南大戶人家深宅裡的菜園。除了小小菜地邊的石頭上刻著‘百草園’三個大字,你完全無法想像這裡就是魯迅和封建教育制度長期鬥爭的場地。

往事無追憶,逝者如斯夫......其實,參觀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真正意圖與魯迅無關,我們正在尋找的是每個人關於童年的記憶,這種情感正如歌德所表達‘我愛你,卻與你無關’。

(二)倉橋直街

紹興市區是典型江南小城的樣子,建築小巧精致,門庭雅致干淨。街道兩旁綠樹成蔭,空氣中飄散粘粘濃濃的氣息。在紹興的兩天,一直下雨,時大時小,每天在白霧蒙蒙,潮濕溫暖的空氣裡穿行,心都好像開始變得柔軟,而一切也因為這些開始有了慢下來的理由。

當然,想要尋找最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以及你想像中的江南,還是要費些力氣找到倉橋直街,這裡仍然以最原始的江南風貌存在並生活著。

倉橋直街和紹興鬧市中的軒亭口呈十字交叉狀,軒亭口也並非泛泛景點,乃清末女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就義地,就是在那裡,秋瑾被清政府斬首示眾。路的中央,還矗立著秋瑾紀念碑。

在此,以秋瑾自己的詩作《杞人憂》,來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

幽燕烽火幾時收,

聞道中洋戰未休,

膝室空懷憂國恨,

誰將巾幗易兜鍪。

倉橋直街是紹興人自己口裡的老街,很多三輪車夫在魯迅故居門口拉客游覽老街也正是指的這裡。雨天游這條歷經滄桑變化的江南街道,情趣特別。老街的居民生活仍然非常原始,就連理發店裡客人坐的椅子,都是很多很多年前我記憶中小時候理發店裡的樣子。中藥店,手工鞋店,小小的餐飲店,無一例外保存著最原始的存在狀態,只偶然出現的一個洋式咖啡店會忽然打亂老街的格調與方向,然後向前,重新的白牆灰瓦,好像剛剛什麼都沒發生。咖啡店像是京劇舞台上突然衝出穿西裝的小醜,倉皇的亮了一下相,趕快退下舞台。倉橋老街還是純中式的;純江南的;純意識形態的……

(三)沈園

沈園離魯迅故居不遠,逛完故居,重新回到游客中心的大門口,直接買沈園門票,還能享受免費乘坐烏篷船服務。當然從魯迅故居到沈園,乘烏篷船十分鐘就夠了,因為穿太小,每船最多裝三人。沈園門票每人40元,晚上表演門票是80元,我沒有看晚上的表演,看舞台的樣子判斷,應該是南方傳統戲劇類表演。

沈園的身世至今是個謎,不大的院子經過幾度修葺,早已遺失它原來的姓和原來的名。坊間流傳,只知道是個姓沈的名仕修建此園,其意圖和來由都如江南煙雲隨風飄逝了。

如今的沈園,被標注更多的,是關於南宋詩人陸游的一段凄婉感情:

陸游與其小表妹-江南才女唐婉,少年成親,舉案齊眉,雖陸游仕途不順,但也逍遙地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柔情生活。怎奈陸游的母親看唐婉不爽很久,遂使用各種離間手段欲拆散兩人,均未果。但終於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以封建家長不可抗拒之勢力棒打鴛鴦成功,陸游含淚將唐婉休,此後二人五年內再未謀面。

五年後的一天,已另外娶妻的陸游和已再嫁他人婦的唐婉在沈園月度游園會上意外相逢,離別情傷,湧上心頭,唐婉爭得現任丈夫的許可,贈與陸游一杯酒。陸游喝此酒,念此人,淚橫流,遂在沈園的粉牆上疾書一首《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陸游寫罷此詩,黯然離去。

唐婉看到牆上陸游詩,悲從中來,回府後再接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不久,唐婉悲戚抑郁而死,時年三十幾歲。

論兩首《釵頭鳳》的韻律和意味,我更喜歡陸游的那篇,但仔細想想,中國從古到今能夠被流傳深遠的愛情故事,沒有一個不是以女主角的犧牲做為華麗的結尾。《梁祝》,《紅樓夢》...還有這一曲釵頭鳳。對於這段感情,如果說陸游付出的是洋溢著浪漫主義氣質的深情厚誼,那麼唐婉付出的,卻是年輕的生命。

(四)東湖

從沈園或魯迅故居出發,打車十二三塊錢就能到紹興的另外一個著名景點-東湖。

東湖的景區介紹裡,說東湖是中國與西湖齊名的江南美景,如果不看,會很遺憾。我聽了很害怕,擔心真的不去,會真遺憾,所以帶著父母逛完沈園和魯迅故居後,冒雨前往。

東湖是一片不大的江南水域,這裡的看點是一些歷代由人工敲鑿的水岸岩石,依次在水中排開,分別是‘仙桃洞’‘喇叭洞’和‘陶公洞’。東湖水非常清澈,尤其是三個洞裡的水,清澈到能清晰地看到深游水底的魚兒亂跑。要看到三個洞,必須乘坐烏篷船。

東湖門票每人40元,可選擇不坐船,步行在景區,但那樣的話就根本看不到此處的靈魂之處,建議乘坐烏篷船。烏篷船分單程和雙程,單程50元,雙程為90元,烏篷船小,於是限員三名。因為天一直在下雨又下雨,於是我和父母乘坐了往返烏篷船,如果是晴天的話,建議乘坐單程烏篷船入洞觀看,然後一路步行,欣賞江南美景回到出口。一船一走,一個半到兩個小時足夠。

紹興有自己的方言,聽起來甚是難懂,尤其是劃船的烏篷船夫,一口濃濃的紹興口音,加大了我對其講解的理解難度。但即便這樣,我還是立刻明白了船夫把船劃到一處僻靜小灣,在四下無人處開頭要小費的含蓄意思。其實來回九十塊的船費並不便宜,但考慮到這九十塊應該大部分被景點管理部門抽取,只有小小小小的一塊兒會分到船夫的口袋,再加上當天下雨也沒什麼客人,於是我立刻善解人意地掏出十塊錢放在了船夫的烏篷船艙內...

東湖水很深,水面上也一如江南水鄉該有的樣子,亭台樓榭,曉風殘陽...遠處的樓閣裡隱約傳出小段小段的越劇唱腔,雨下著,船劃著....

最後說,紹興還有很多其他著名的景點,比如蘭亭,比如很多名人故居,我在這裡只選擇了幾個我親自去過的景區介紹。

在青年旅館裡認識了一個來自廣州的男孩,我問他在紹興的行程安排,他說沒有特別的打算,就是想租輛自行車,在古城裡隨便轉轉。聽罷,忽然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選擇。當大部分人仍然執著於上車睡覺,下車看廟,伸出v字手型在景區門口拍照的旅游思路,小部分人開始跳脫出景點旅游概念的束縛,走出了旅游的新思路。騎單車,逛古城,停在路邊和下棋的爺爺聊聊天,用心去感受一個城市的氣息,用腳步去丈量它和你內心形像的距離,也許這才真的是旅行的意義。

更多圖片與介紹,請參看作者個人空間:http://***/pipiliu



(沈園內的祈福卡)



(倉橋直街)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