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九華

作者: icedcoffee

導讀5月28日端午節早晨,一行6人浩浩蕩蕩出發去九華山,走的是網上最出名的路線,a9-滬青平高速-申蘇浙皖高速-宣廣高速-宣蕪高速-合銅黃高速-青陽出口,全程高速480公裡,5個小時,買路費195元。出發前看地圖,怎麼都覺得應該從宣城西出口下走318國道,可以少開60公裡,但是地接說318國道在修,看看網上幾年來別人的游記,感覺這條路永遠在修。由於長假出來游玩的 ...

5月28日端午節早晨,一行6人浩浩蕩蕩出發去九華山,走的是網上最出名的路線,a9-滬青平高速-申蘇浙皖高速-宣廣高速-宣蕪高速-合銅黃高速-青陽出口,全程高速480公裡,5個小時,買路費195元。出發前看地圖,怎麼都覺得應該從宣城西出口下走318國道,可以少開60公裡,但是地接說318國道在修,看看網上幾年來別人的游記,感覺這條路永遠在修。由於長假出來游玩的人多,幾個高速收費口都有些擁堵,過了浙江進入安徽地界,道路才明顯空起來。到達青陽是下午1點,就在青陽鎮上吃了午飯。

從青陽到九華山一段走的是省道,路況出奇的好,這樣的路況在安徽並不多見,到達九華山山下,一看門票已經漲到190元了,怪不得有錢修路,導游說是明年會漲到260元,到時候說不定都有錢把高速公路修到九華山啦。從售票處往上開了20分鐘的山路十八彎,來到九華鎮,在山門口堵了一會兒,原來是檢票人員一輛一輛的查看門票,外加伸頭入車窗檢查是否有人躲在下面逃票,他忘了打開後備箱看看有沒有人藏在那兒逃票了。

酒店是今年新開的上客堂賓館,祗園寺的三產,現在的和尚懂得與時俱進。入酒店大堂,一塊醒目的牌子:“禪院酒店,勿帶暈酒”,倒蠻有原則。600多元的房間軟硬件在上海大約達到三星的標准,不過看看網上對九華山酒店的惡評如潮,這家酒店也就算不錯了,旅者嘛,應該懂得入鄉隨俗,隨遇而安。

放下行李已經下午3點多了,隨導游帶我們到酒店附近的禪寺禮佛,先到閔公殿,就在九華街東首,在導游口中這裡是“財神廟”。原來閔公原是九華山地主,富甲一方,後將土地捐贈給地藏菩薩修行,晚年自己亦出家,為紀念他而修建了閔公殿。同行中有信佛的朋友,按照導游的指示向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禮拜燒香,並為閔公燒了紙錢,整個過程非常復雜,像是一個隆重的儀式。

閔公殿旁邊是通慧禪寺,供奉九華山唯一的女肉身菩薩,仁義師太肉身,我們運氣不錯,據導游介紹,這裡很少對外開放,今天破例,可能因為過節吧。脫鞋入內,看見女菩薩全身批金,相貌清瘦,手中似乎仍在捻針(仁義法師生前行中醫,並參加朝鮮戰爭)。導游至此開始講述肉身菩薩的神奇:潛心修佛之人到達晚年,感知塵緣已盡,便自行停食,短則數天,長則數月,只喝少量的水,圓寂後由徒弟放入缸中,在缸底撒上石灰並封口,三年半後開缸,成為肉身。其實九華山大部分和尚開缸後屍身腐爛,極少能夠成為肉身,遇到開缸時腐壞的屍身便立即埋葬,不作宣傳,所以外人並不知道肉身只是一種小概率事件。我不信佛教,來九華山最向往看到的就是肉身菩薩,以前聽說過關於肉身菩薩的種種神秘神奇與玄妙玄乎,而現在從導游的介紹中我隱隱聽出了些許的科學脈絡。其實我相信肉身也好,舍利也好,包括耶穌的死亡與復活都有一定的科學解釋,只是限於人們的宗教情感,沒有人做這樣的課題。雖然不信佛,但我也沒敢拍下肉身的照片,按照導游的說法是那是及其的不敬,只能仔細觀摩。

離開通慧禪寺,來到九華街,這是一條標准的中國式旅游古街,兩邊都是賣香的商戶,也有賣旅游商品和土特產,如筍干和黃精之類。網上對於九華山黑心商販的控訴比比皆是,便不敢隨便買什麼。

穿過九華街來到地藏菩薩博物館,在這裡我驚奇的發現原來地藏菩薩居然是韓國人。地藏菩薩本名金喬覺(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於唐朝時來中國九華山修行,並在這裡成佛。導游說地藏菩薩專管人的願望,所以這裡請願很靈驗;查閱了網上的資料,沒有這種說法,估計又是導游為發展旅游業而“戲說”的。地藏菩薩博物館門口一個大大的放生池,裡面養著烏龜和鯉魚,聽說還有老鼠,一到陰雨天,紛紛出動,很是壯觀,可惜我們沒有看到。

同行4人先回酒店休息,我和老公繼續沿著九華街上山到小天台,途中經過肉身殿,已經關門了。小天台大約是九華山前山的最高處了,從這裡可以看到蜿蜒的公路,遠處的梯田以及村莊。從小天台往下200多級台階陡峭筆直,下來就到公路了,走了大約20分鐘回到酒店。

晚飯點了九華山有名的石雞,味道不錯。有人說九華山“和尚尼姑談戀愛,牛蛙當作石雞賣”,都不是什麼好的評價,不過就我們的晚飯來說石雞應該還是真的,味道比牛蛙鮮美。

5月29日一早在酒店品嘗素齋,沒有雞蛋與牛奶的早飯對於食肉動物來說總是有些不習慣。飯後在酒店旁邊坐索道上百歲宮,分普通票和貴賓票,來回分別是75元和90元,普通票那裡人頭攢動,貴賓等候區空空如也,很有中國特色的景像。導游在山下就對我說百歲宮非常神奇,遠看5層樓,近看3層樓,走進看只有1層大殿。真的是“祖國山水有多美,全靠導游一張嘴”。其實這所謂的神奇的真實情況是:最下面兩層是地下室,遠看有,上前看當然就沒有了,而進入大殿只是一層沒錯,因為挑高的一層大殿有三層窗戶,外面看三層,裡面看自然就是一層呀。百歲宮是白色的,和其他寺廟不同,白色像征純潔,裡面供奉的是明代的肉身,也是整個九華山最早的肉身。這裡是九華山最主要的景區,香客摩肩接踵,爭先恐後的遞上一張張鮮紅色百元大鈔,一位大和尚腦滿腸肥,隱隱含笑,熟練的接過鈔票,讓香客寫下所需祈福的人名。不一會,胖和尚的抽屜裡厚厚幾疊百元大鈔,速度堪比銀行。早在別人的游記裡面領教了九華山和尚的求財有道,當面看見還是嚇了一跳。

午飯過後,同行一群人看著外面的大太陽,興致闌珊,不願意出門,隨即開始麻將大戰,嘩嘩聲起,興致昂然。我自愧技藝低下,唯恐折騰荷包,當即決定,獨步九華。

一直喜歡行走,行走就像人生,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喜歡,過程就很好。喜歡行走在鄉間小道聞田野的芬芳,喜歡行走在悠悠古鎮聽歷史的傾訴,喜歡行走在海邊沙灘體會有容乃大,最最最最喜歡的還是行走在山間,被森林氧吧的清香包圍,用腳掌受大地母親的起伏,上山,下山,一座又一座山峰,到達山頂的時候體力消耗的疲憊被登高望遠的興奮所掩蓋,懂得付出與回報是那麼的合拍。小長假的九華山香客游客雲集,但大部分人選擇索道或坐轎子,而我,居然在這樣的長假躲過人群的喧囂,體會了九華的清幽寧靜,這一切,都是因為喜歡行走。

沿著祗園寺的外牆順著一條小路拾級而上,這就是到百歲宮的山路了。這條路上游客稀少,原來九華山為了照顧索道的生意,在地圖上生生的把這條路抹去了,我不相信除了索道沒有山路,問了酒店禮賓才知道的這條路。沒有人好,一個人的行走,與孤獨對峙,聞泥土的味道,與鳥兒對話,更能體會山野的氣息,大地的脈搏。索道短短3分鐘的路程,雙腿緩緩走了30分鐘,好在這條山路平緩而不陡峭,走走停停倒也不感覺累。

旁邊走過一名挑山的老農,扁擔兩邊各兩箱礦泉水,沉重的壓在他的肩頭,一雙暗綠的解放鞋,穩重而迅速的步伐,黝黑蒼老的皮膚名字叫作辛勞。

大約走了20分鐘的時候,忽然看到前面4、5米遠的地方五只野猴子一字排開,擋住去路,頗有攔路搶劫要我留下買路錢的味道。停步,佇立,對視,我包裡沒有吃的,連飲料也沒有,手中也沒有登山杖可以防身,只能與他們對視。如果只有一只猴子,也許我會繼續行走,但是五只同時擋路,又不知道後面還有多少救兵。。。。感覺過了很久,後來想想其實也就是兩三分鐘吧,一名老者緩緩走來,左手拿著一個大大的垃圾袋,右手一把清潔用的鐵棍,看到這個情景,發出一種我無法描述從未聽到過的怪聲音,五只猴子居然一溜煙同時跑開。老人看看我說:“走吧,我陪你走一段,到前面沒有猴子的地方”。原來老人是這裡的清潔工人,幫助游客遠離猴子的騷擾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還好有驚無險。

到達山頂,又看到百歲宮了,人也多起來。一個老和尚坐在地上,看到游客不時的叫:“抬腳,別踩!”仔細一看,原來地下一只毛毛蟲,老和尚的工作是不殺生,也讓大家不殺生,他做的不錯。

由於是一個人,不需要被導游帶到寺廟裡面講述真實或者杜撰的故事,我就不進寺廟,只在百歲宮的外面俯瞰整個九華街。從高處往下看,整個九華街如同一朵蓮花,白色的建築是蓮花的花瓣,綠色的樹林是蓮花的葉子,安靜的躺在山谷中間,清新,悠遠。

此時我的四周被香客包圍,濃烈的煙霧繚繞著,透過煙霧,我看到一張張虔誠的臉,一顆顆祈福的心。透過煙霧,我看見人們無數的願望,有些願望會實現,有些會擱淺,有些會銘記,有些會遺忘。隨著歲月流逝,韶華老去,最終這所有的願望都如煙霧般消逝在茫茫山野中,不留痕跡。千百年來,九華山就這樣默默承載著香客的願望,不怒不喜,不驚不詫,我忽然明白,無論科技如何進步,軍事如何發達,國家如何強大,人們如何富裕,我們依然無法改變對現實的如履薄冰,對未來的戚戚擔憂和對命運的無能為力。

離開百歲宮,繼續往東走,過了索道上口,人明顯的少起來。走過一對老人,年過古稀,步履蹣跚,相扶相撐,背著黃色的香袋,緩緩前行。不多時,走來一名男子,徒步鞋,衝鋒衣,快干褲,背著一個60升的登山包,標准的戶外裝束,正奇怪開發完善的景點怎麼會有這樣的人,仔細一看,60升的登山包裡全部裝著香,原來他也是來敬香禮佛的。

百歲宮往東走20分鐘就到東崖寺了,這裡香客不多,但處於前山的山頂,可以很好的看到九華山前後山全景。幾座寺廟錯落的散布在後山的青松之間,下面是蜿蜒的盤山公路,空氣中略帶霧氣,構成一幅絕美的山水畫。

東崖寺旁邊一條山路可以直接下行到九華街,我沒有選擇這條路,時間還早,繼續往前走,道路折回往南,大約又走了20分鐘來到藥王塔。非常十分以及相當的不喜歡這座塔。塔是由一位做玻璃生意的商人出資興建的,塔身全部采用黃銅,外部裝飾的珠光寶氣,在夕陽的照耀下熠熠閃著金光,。雖然不信佛,但總認為佛家是清幽的,內斂的,療傷的,救助的,避世的;而在這裡,我只能看到商人用金錢堆砌出來的張揚與炫耀,像一只怪獸張牙舞爪的矗立在九華山峰。

藥王塔的邊上一樣有折回九華街的山路,我還是沒有選擇下山,繼續前行到肉身殿,這個走法等於在九華山的前山轉山頂一圈,上山是九華街北面,回去是九華街南面。

從藥王塔到肉身殿要走45分鐘,這一路因為沒有寺廟,香客和游客都絕跡,行走的除了我,只看到一個和尚和一個村民。這條路路面平緩,兩邊鳥鳴不絕於耳,當中甚至還有一段溪水潺潺,漫步其中,很是享受。

路過一座尼姑庵,兩間簡陋的房間,一間佛堂,一間臥室,一名老尼端坐在佛堂前的凳子上低頭洗衣服,看見我,抬頭笑笑,繼續自己的工作。歲月在她臉上的痕跡依舊沒有抹去曾經是美女的過往,不知道是什麼讓她甘心陪伴青燈古佛,寂寞一生。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出家人,懂得選擇,學會放棄,耐得住寂寞,抵得了誘惑。如果真有因果輪回,相信她的善緣也一定比收百元大鈔的胖和尚要好。

到達肉身殿之前有一段沒有鋪石板的泥路,導游後來告訴我那是九華山的龍脈,所以不能鋪路。到了肉身殿,一樣的人聲鼎沸,一樣的煙霧繚繞,走下傳說中的99級台階,回到喧鬧的九華街,一行人麻將桌上依然酣戰甚歡。晚上8點,坐在放生池邊,喝啤酒,吃晚飯,涼風習習,吹走一天的疲憊,回味著下午所經過的人,經過的景,遠處百歲宮燈火隱隱,好似懸在天邊的火。

5月30日,退房離開九華山,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依舊香客不斷,攜帶著願望,駱繹不絕。


精選遊記: 九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