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金字塔**我們五個人,來自四大洲,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金字塔--決定結伴而行。先是准備包車,二十到二十五埃磅;後來發現附近的公共汽車站有空調巴士,兩埃磅一人;等最後到了車站,但地人說還有二十五皮阿斯特(四分之一埃磅)的公共汽車,是大巴士,少窗沒門的那種。到站傻了眼,入口在哪裡?一路和我們閑聊,自稱為英語教師的人說不遠,要我們跟著他走。於是一場上演了百多年的戲開始了。他說金字塔門票二十埃鎊,很貴--我們一起點頭;出來旅行不容易,錢得省著點--同意;其實有另一個入口--是嗎?;不收門票--有免費午餐?他可以帶我們進去--謝謝;不過入口到塔很遠,沙漠裡很熱,最好騎馬或騎駱駝--快到主題了;他有朋友出租駱駝,可以便宜給我們--猶豫狀;我們是朋友嗎--有何關系?是朋友就跟我走,我只幫朋友--感動;進金字塔裡還要另收四十埃鎊,我有朋友在裡面可以免費--難不成晚餐也免費?入口很遠的,走兩個小時都走不到--剛還說不遠呢。其實最近入口就在前方二十米處,所有的入口都由旅游警察查票。等終於擺脫他,大伙兒笑的肚痛,旅游指南上說的真不錯,每個來金字塔的人,都會受到這份接待,連話的順序都不會變。質疑,他們真的是建起這古代奇跡的人的後裔嗎?騙了百年也該有點長進換點花樣吧。三個星期後,等我再來金字塔時,又碰到了“英語教師”在拉客。
在這塊叫做吉薩的高地上矗立著十座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KHUFU)金字塔為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其次為他的兒子哈夫拉(KHAFRE)金字塔,在他們旁邊的是胡夫孫子孟卡烏拉(MENKAURE)的金字塔。至於那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大概是因為從上往下看的緣故,總覺得小得像只貓。也許是從小看了太多照片和書的緣故吧,當我終於到了夢了千百次的金字塔腳下時,並沒有覺得有多麼的興奮,只是有兩個願望,登上金字塔和走進金字塔。參觀完太陽船博物館後,我立即著手實現第一個願望,爬塔並不容易,一塊塊巨大的石塊有我肩膀那麼高,辛苦半天才爬了六七塊,照這個速度,明天晚上也到不了頂,難怪古埃及人說只有蝸牛和鷹才能上金字塔頂呢。正要再接再厲做蝸牛時,下面傳來喝叫聲,一看,差點沒摔下去,四五個警察正荷槍實彈的對著我呢,於是下去的比兔子還快。警察倒沒刁難,只是告訴我現在嚴禁登塔,因為以前好多人失足摔死過。望著那黑黑的槍管,心有余悸,萬一當時走火,我也不用失足了。此時才發現,繞塔一圈都圍著警戒線,偏我爬的地方因是在博物館前沒有設,讓我做了回漏網之魚。唉,爬了十多米也是爬了,自己安慰自己。
轉到塔的北面,才十一點半,胡夫塔的入口就關閉了,要到下午一點才重開,於是准備吃午飯,這時才發現附近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出售,絕大多數人是跟團,車直接開到胡夫塔下,給個兩三個小時拍拍照就走,很少有像我們這樣逛一天的。最近的地方也就是高地下的小鎮,可是烈日之下走四十分鐘下去再花同樣時間上來,沒人願意。好在我帶了三根黃瓜和兩塊巧克力,法國女孩帶了幾張埃及大餅(PITA)。五個人一起分享僅有的一點食物後,美國的亞力克斯決定不進塔,40埃鎊太貴,不過他有ISIC卡可以打對折,於是幫我買好票,約好碰頭時間才去閑逛。
胡夫金字塔的入口在塔的北面13.5米處,有後建的台階上去,附近的巨石坍塌,像被炮彈炸過一樣,回來後查了很多資料也沒搞清楚為什麼。入口處很狹窄,僅容一人進出,帶相機必須再付四十埃鎊,還必須回到塔側的售票處買,早說呢,大熱天爬上爬下的,結果是門口扔了一堆照相機。我的傻瓜機放在腰包裡沒被搜出來.但半小時前剛好電池用完,跑回太陽船博物館買電池換上,相機干脆就不工作了。不過等我從金字塔裡出來後,相機又好了不說,以為用完的電池又用了一天,是不是這就是所謂金字塔的神奇力量?進入金字塔後,先是一條又窄又陡的通道,然後豁然開朗進入一條寬闊的走廊,天花板很高,看不清是外面的巨石還是石板,走廊很陡,鋪著木板上打著防滑的木條,就是這樣走起來也很費勁,走廊盡頭便是用紅色阿斯旺花崗岩修築的國王墓室,西牆邊有一巨大的石棺,沒有木乃伊;東面牆上有用像形文字寫的法老的詛咒。墓室內空氣新鮮,甚至能感到氣流的擾動,據考古學家說,墓室高處有兩個通風口。在國王墓室下面是皇後墓室,要從一條甬道裡半蹲半走進去,很是累人。出來後坐在入口處的巨石上,異想天開,要是能在裡面過夜該多好!
下午剩下的時間就在三塔之間游蕩,從孟卡烏拉(MENKAURE)的金字塔處可以看到父子三塔的全部,這裡已是人跡稀少。有史以來,從大普林尼(PLINY THE ELDER,50AD)到拿破倫(NAPOLEON),無數文人墨客,政客武夫留下無數的感慨,但最言簡意賅的莫過於世代居於金字塔邊的一個出租駱駝人所說的“非常大,非常古老!”。那天晚上當我們坐在太陽旅館的大廳裡交換參觀金字塔的感想時,一致同意它們“非常大,非常古老”。
最大的金字塔數胡夫金字塔,最古老的卻數開羅以南二十五公裡處的塞加拉(SAQQARE)的左塞(ZOSER)階梯金字塔。左塞金字塔由漸小的六個正方形的穆斯塔巴(MASTABA)疊加而成,並首次用石頭代替泥磚作為建築材料,由當時平民出身的建築師伊姆荷太普(IMHOTEP)設計。左塞金字塔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石造建築,在它的基礎上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金字塔。伊姆荷太普因此被埃及人尊為建築師的保護神。那天從孟菲斯趕過去時烈日正當頭,一邊躲在金字塔前的停靈神殿裡享受蔭涼,一邊奇怪這更古老的神殿怎麼幸存下來,殿牆的中楣上裝飾著一排代表法老的蛇頭(URAEUS),正對著金字塔。眼前的塔分成六層,近五千年的風霜給了它懾人心魄的滄桑感,塔前左右各有一個祭壇,代表上下埃及。我坐在祭壇上拍了兩張照,奇怪的是沒有爆光,而在那之前和之後的照片都是好好的,當時照相機也工作正常,難不成真有法老的詛咒之說?最奇怪的是三個星期裡相機只出過兩次問題,都和金字塔有關。左塞塔的北面有個石制小室(SERDAB),對兩個小洞著看進去,差點魂飛魄散,法老左塞也正往外看呢。這個小室是為了法老的靈魂(KA)能夠與外界交流而設,裡面放著法老真人尺寸的彩繪石像,不知道還真嚇一跳。小室後就是金字塔的入口,但不對外開放。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一句:“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給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RA,太陽神)的眼睛一樣”。在金字塔裡游蕩了一天後,我們幾乎精疲力竭,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我和伙伴們一邊啃無花果,一邊等回城的車,落日正懸在金字塔塔尖,映著塔的棱線閃亮,就像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穆斯林的祈禱聲回蕩在遠處城市的上空。這條叫金字塔的大街一頭連著吉薩高地的沙漠,一頭通向“千塔之城”--開羅。順著它,我們也許能來往於現在和未來,正如古代埃及人希望能來往於大地和天空一樣。
圖:攀登胡夫(KHUFU)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