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麗江屬於自己的那一米陽光

作者: XYCICI

導讀這次麗江之行實屬突然,連自己都還在懵懂之中,便稀裡糊塗地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麗江古城四方街的小橋之上了。好在此前兩天,自己領命了一份完成起來有些渺茫的“作業”,否則,站在古樸外加些許浮躁的街巷口子上,還確不知何所往,就更不知何所為了。 來到麗江,首次踏入古城已是晚上九時過半。隨著如織的人流,我也只能像旁側的溪流順勢而湧,只是比溪水多了 ...

這次麗江之行實屬突然,連自己都還在懵懂之中,便稀裡糊塗地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麗江古城四方街的小橋之上了。好在此前兩天,自己領命了一份完成起來有些渺茫的“作業”,否則,站在古樸外加些許浮躁的街巷口子上,還確不知何所往,就更不知何所為了。 來到麗江,首次踏入古城已是晚上九時過半。隨著如織的人流,我也只能像旁側的溪流順勢而湧,只是比溪水多了些磨肩接踵罷了。隨著人潮一路湧動,充斥耳膜的是與眼前的古城極不協調的喧囂,還有那飄遙而至,震耳欲聾的音樂,更有那一“河”之隔,卻近在咫尺的粗著脖子牛吼的對歌聲。溢滿視野的是如蟻般輾動的人頭,還有那琳琅滿目的商鋪,更有那吧幾間交杯換盞的燈紅酒綠。當然,這些並未妨礙自己睜大著眼球去尋覓屬於自己的那一米陽光。

眼前的情景較之心裡對麗江古城的印像是有反差的 ,因為從書刊、影視等途徑了解到的古城,與此時此刻我眼中的景像似乎有著概念上的級差。古城的古樸,幽雅,不失邊陲人文和些許古道風情似乎隨同那消失的馬幫遙離了古城,回到了遠古。踏入古城的第一晚,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便輕輕籠罩著我,是麗江的古樸和幽雅被這商業的濃郁掠走了?是邊陲人文和古道風情被這浮躁的牛吼湮沒了?我又分明嗅到了古城絲絲原始的氣息,又確實在腳下五彩石鋪就的街石之上,街巷的面壁之上尋到了古城那斑駁而古老的印跡。

回住處的路上,我仍不得其解,此刻整個的心緒被這樣一種情緒充斥著:麗江古城已同時被遠古的氣息與現代的氛圍所俘虜了,而更多的是被現代的浮躁所強暴,它已不是想像中的麗江了……

一路上,我思考著,力求找到一個自己所希望的答案。遠離了人流湧動的街巷和那震耳欲聾的音樂,腦子似乎清晰了許多,也理性了許多。此刻,我好像從一種難以言狀的情緒中把自己剝離了出來,這種情緒就是對剛才的所見所聞的一種抵制,因為,我相信麗江古城的本來面目不會,也不應該是剛才所見到的這番模樣。這一篤摯的認定便導致了本人第二天大清早再次踏入麗江古城的尋古探幽之路。

第二天,天剛亮就起床了,趕到大水車旁才五點過半,太陽也還在天邊的山梁後一步一步慢慢地向上攀爬。此時,只有天邊那微微的朝霞印照著古城,空氣清新,一片寧靜,視野裡空無一人,這景像與昨晚見到的情形真是天上地上般奇異。一踏入古老的街巷,一腔回歸之感剎時觸電般通遍了全身,連汗毛都微微直立了起來。我明白,這是那種久違的內心深處一直所期盼的感覺正小心翼翼的向我走來。此時此刻,我真怕自己腳下稍有不慎而嚇回了這種意境和感覺的降臨。我開懷地在靜謐而空靈的小巷中呼吸著,品味著,腦子仿佛已不屬於自己,手中的相機也不停地掠奪著這一切。此時,我真切感覺到自己是在用心靈與遠古對話,用視覺與街巷交流,用腳步與街石示好,用整個的身心與古巷的悠悠氛圍靈動。此時此刻,沒有話語卻勝似話語。

帶著滿心的竊喜在古巷裡游蕩,在馬蹄攀踏了幾百年的石階上蹭磨。我背靠街牆,想盡力拍好一張張角度更佳的照片的時候,我的背脊又感受到了那來自遠古的馬蹄踏石而過時留下的震響;我單膝跪下,要攝取一個個仰望的絕佳視角的時候,我的膝蓋又收到了幾百年前第一支馬幫尋路而去時留下的信息;我手扶四方街那謄寫著古城滄桑的小橋時,我又依稀聽到了一支支馬幫開拔前,馬鍋頭接過氏族長者手中一海碗水酒一飲見底後重重擲地的那一聲響。我知道,此刻,我不只是在這古老的街巷中巡游,我實實是在同周遭的一切融融而語,竊竊而敘,娓娓而訴,循循而談。仿佛穿越了時間隧道,看到那一對對黝黑臉膛的漢子,趕著那一支支馱滿鹽巴和磚茶的馬幫遙我而去;又聽到遠處的馬蹄聲在耳際愈顯清晰由遠而近,來到了身旁;更感到了邊陲古道的融融人文和悠悠風情;而當我經過那一道道銘刻著木質滄桑的古老門臉,站在一個個深深庭院的門口的時候,我又分明聽到了從裡面悠悠傳出的東巴靈魂般的洞經樂曲。在這真真假假的意境中,我迷糊了,我迷糊自己就實實走入了幾百年前的麗江古城,要不我心中的感觸怎會如此的激越,同時又如此的坦然。

好在,早起的清潔工掃街的唰唰聲響把我從那遠古的時空拉了回來,否則,還真不知自己會在哪裡迷失。見天色漸朗,方知朝曦將至,便快步向著古城的高處尋去,為著承接那天邊飄灑過來的第一抹陽光。走在由下而上築就的巷子裡,見到的多是小巧,寧靜、雅致、設施齊全而又極顯個性的小客棧。有的客棧院門虛掩,便可知這廂有著早起的人,可能如我一樣在尋探古巷之幽吧;有的院門緊閉,想來是昨晚溪邊酒吧裡粗著脖子牛吼著對歌那一群吧,此時,他們倒是在覓探著古巷的靜謐,可惜不在街巷,而在被裡。

從高處下來,我便順著水流的方向開始了新的尋覓。如果說從四方街到大水車街口一帶是古城的商業中心,那溪水流經的下游就該是它的生活休閑區域了。這裡,溝溝相通,巷巷相連,置身其中,看到的是樸實,聽到的是自己不經意落腳時的聲響。天已大亮,時而便會遇到與自己一樣在街巷裡尋景探幽的游人。游走在遠離商業味的小巷,猶如徜徉在居家小巷般愜意,除了感受到它的樸實,寧靜,悠閑,我同時還品讀到了它帶給的如家的感覺。看看那一葉葉小小的窗扇,不就猶如鄰家般親切溫馨,看著那一葉葉溫馨的窗扇,就似得到了一絲家的安寧。獨坐水邊,我不禁冥想:面對的那扇窗裡在演繹著什麼樣的故事,是何方伊人獨坐窗台?是孤獨一人坐在桌前猛吸著馬幫雪茄而思?是恬靜相擁甜甜蜜蜜而眠的二人世界?還是包容著麗江偶遇的一夜情懷?或許小窗扇內正演繹著大乾坤,或許它就是地球村哪個渺小,卻發揮著巨大影響力的不為人知的一個終端。可惜,此刻,我手裡沒有那神奇的鼠標,否則,我定要點開那一扇扇網頁般的窗口去探個究竟。游走在行人漸多的小巷,冷不防在哪個小巷的岔口,便會遇到納西婦女賣麗江粑粑的小攤,買上一塊慢慢品嚼,還真有著與古巷歷史一般的品味。

這一路,我消遙著,陶醉著,向往著,攀爬著;我消遙在寧靜的小巷氛圍,我陶醉在日出前小巷的靜謐,我向往著去高處承接那遠天灑往古城的第一抹朝紅,我攀爬著去攝下那投在古老街牆之上的第一米陽光。我可以不留遺憾地說,這些我都做到了,都深深的品味到了。當我沿著那磨礪出歲月遺痕的石板路一路走來的時候,我還消遙著;當我順著那高低起伏,充滿靈動與跳躍,錯落又不失有致的溪流一路走來的時候,我仍陶醉著;而當我又將腳步停留的大水車對面,再次品味著周遭遠古的歷史沉澱的時候,我想說,我已經品讀到了麗江古城的些許遠古和幽深,也些許品味到了麗江古城那獨有的古道風情和邊陲人文。

游了玉龍雪山從束河回來,欣賞了《麗水金沙》,再次踏上古城五彩石鋪就的街巷,已是當晚8時許。(去玉龍雪山是在當地現找的一家散客公司阿拉丁旅游公司,坦白說還不錯,門面很顯眼,就在大水車對面,被他們標榜的純玩吸引,不然的話准備自己包車去的。他們還組織去香格裡拉、梅裡雪山、瀘沽湖等地方,不過時間有限,期待下次去貼近大自然,而不僅僅是有些令人失望的古城。)

此時,每天從麗江輻射而出的游人和剛從世界各地來麗江旅游的客人,又開始重復演繹著古城每天都在上演的情景:人們自不而然地彙集到了四方街為中心的古城。為了完成自己那份“作業”,尋覓屬於自己的那一米陽光,我也不列外地再次踏上了古老的五彩石鋪就的街巷。

看來,在麗江要尋覓能寄放心語的方寸之地,哪怕是方寸的紙片已慢慢地不是件容易之事了。浮躁的心靈似乎已容納不下與今天的酒吧氛圍不相吻合的東西了,那麼,能寄語心靈之所又何處可尋呢?

在那玉龍雪山的皚皚峰頂?還是在拉市海那迷人的浩淼碧波?

或許只能寄語於玉龍雪山之巔那飄飄旗雲之上吧!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