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小記
“和諧”號動車緩緩停靠在杭州城站火車站。周末的杭州火車站人聲嘈雜,你須耐心地穿過摩肩接踵的旅客人流方可到達出口,而出口處遍是高舉各種牌子的旅游團領隊和導游們。而我全然不必關心這些,我大可以以快速的步伐出站,憑自己的直覺、方向感和手中的指南針,按照早已計劃好的行程,開始了兩日的自由之行,畢竟,相比團隊游,自由行更加充滿樂趣和挑戰。
一
杭州之行的第一站便是雷峰塔。早在讀中學時,就曾讀過魯迅先生的著名作品《論雷峰塔的倒掉》,時年1924年。78年後,這早已聞名遐邇的西湖十景之一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雷峰塔被重建了。
我們暫且不討論文化層面的雷峰塔,但至少物理上的新雷峰塔是壯觀的,西湖少了這一景的確會令人感到遺憾。從山腳下仰視,由於濃蔭密布的枝葉的遮蓋,望不見雷峰塔的全貌,直至乘坐自動扶梯上了山,方可瀏覽塔的全景。陽光的照射下,雷峰塔透出的是古銅色,讓人們看到了些歷史的影子。
進了塔,你便很難再看到古塔的神秘魅力了,因為一切都是新的,唯有底層的舊雷峰塔遺址,還可以讓人朦朧地想像當年雷峰塔倒塌時的情形。然而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新塔還是舊塔並不重要,因為雷峰塔之美,根本在於站在塔頂你可以遠眺西湖全景,畢竟登塔觀景要比買上一幢單價高達12萬元的所謂湖景房廉價多了。
眺望北面,5.6平方公裡的杭州西湖一覽無遺。最清晰的是三潭印月,它是湖面上的綠洲,而那一葉葉扁舟,則如同絲綢般湖水上細紋的游動。南面是淨慈寺,景曰“南屏晚鐘”。古老的廟宇鑲嵌在層巒疊嶂的丘陵之中,是青山中的點綴。人類對山和水的永恆追求,在雷峰塔上可以得到完好的詮釋。
然而我想,倘若魯迅先生依然在世,必然會對杭州市政府重建雷峰塔之行為大肆批評。因為雷峰塔終究是人類的建築,它不可能只是物理上的,必然會被賦予文化的含義,這樣,其建築本身的美便不再重要,正如同法國的巴士底獄在建築學上毫無疑問是美的,但由於其曾經關押過追求民主和自由的進步人士,於是它再不可能再得到人們的稱贊,而只會成為革命的對像。
雷峰塔也是如此。由於白蛇與許仙的戀愛是違反當時的社會風尚和倫理道德的,法海便將白蛇壓在塔底。魯迅先生之所以為雷峰塔之倒掉而叫好,也正是對封建禮教和秩序的深惡痛絕。
支持者們會提出這樣的抗辯:雷峰塔的重建不僅是物理上的重建,更會是文化上和精神上的重建,倒塌的雷峰塔或許像征著封建禮教,但重建的雷峰塔必然是新文化的像征。
我看不到這樣的新文化。白蛇與許仙的故事似乎離我們遙遠,但在眼下的時代裡,難道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嗎?任何文化,也包括封建文化,有著強烈的傳承性和延續性。我們的革命,推翻的只是舊政權,而不可能是舊文化,因為即使是革命意志最堅定的革命家,思想中仍會透著與生俱來的舊觀念,如同黑格爾嘲笑法國大革命後的舊貴族那樣,“他們什麼也沒有學會,他們什麼也沒有忘記”。這樣看來,現代文明和現代文化的深入人心,恐怕不是靠一座拔地而起的新雷峰塔,而是需要我們這一代人以及我們以後的人長期不懈的努力。
二
細雨初收逐隊嬉,
何人注目俯寒漪,
紅妝靜立欄干外,
吞盡殘香總未知。[1]
在中國現代的大城市裡,要找到一片較少污染、能讓魚兒健康生活的池塘並不多見,花港觀魚算是一處,特別在游客人流如織的杭州城,能保持住其數百年的美譽尤為不易。
在花港觀魚,亭台樓閣,花木扶疏,一片江南古典園林之景致。一曲曲的花徑,一道道的小橋,一片片的池塘,一重重的花牆,一叢叢的花草,一處處的亭台軒榭,便構成了花港觀魚的全部。
在一眼望去的青翠中,金光閃閃的紅鯉魚為其增加了色彩的映襯。每個池塘中的魚的數量各有不同。有的池塘,魚兒們悠然來去,互相追逐,或沉入水底,或浮上水面,而在有的池塘,由於空間之狹小,你已很難看到魚可以自由地在水中穿越,它們只是不停地躍出水面爭食魚餌。
三
踏進岳王廟,便有種莊嚴肅穆之感。杭州作為南宋的都城,雖然沒有留下宏偉的宮殿和皇家園林,但一座岳廟就足以引證南宋短暫而波折的歷史。
在忠烈廟,一尊岳飛的塑像給人以震撼。岳飛端坐中央,左手緊握寶劍,兩眼平視前方,似乎在觀察敵人之動向,但眼神中似乎又多了一絲無奈。因為政治鬥爭終究這位戰將沒能實現其“還我河山”的夙願。
岳飛的故事在中國無人不曉,但我們卻很少去思考岳飛人生背後所隱含的東西。岳飛死後的千百年來,代代人贊頌他的忠烈而唾罵秦檜之無恥和賣國,然而這對於岳飛本人和其家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得不到他們所生存的那個時代的肯定。岳飛是被“莫須有”的罪名處死的,但他終究是被官方宣布為有罪並判處死刑的,他的罪名也被真真實實地記錄在大宋的檔案裡。在那個信息閉塞的時代,沒有人知道實情,每一個人,包括每一個有良知的老百姓,都在唾罵他,因為他是大宋的罪犯。因此,岳飛的故事將永遠是個悲劇,無論當代人和未來的人如何評價他。
四
杭州城以塔多而著稱,而本人對塔尤為鐘情。光游覽一座雷峰塔是不夠過癮的,畢竟那是坐電梯上去的,也就沒有了登塔的樂趣。六和塔則不同,你可以緩步登頂,欣賞錢塘江兩岸之異景。《西游記》中早有“掃塔辨奇冤”的故事,我雖不是佛教徒,但也想著,登一登塔,怕是也會從中得到些感悟吧。
昏暗中,扶著欄杆,拾級而上,樓梯雖是有些陡,但比起上海舊式裡弄房的樓梯仍算是寬敞。很快,我便達到了塔的最高處。放眼望去,美不勝收,在這種景色之下,我便很快忘記了平日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快,而可以真正地置身於風景中,但作為有意識的人,卻又產生了很多遐想。
塔的一側,是山。山之美,不在於其巍然聳立,也不在於其山勢險峻,而在於其峰巒起伏,並以其滿山遍野的青翠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這裡即便游客如雲,也不再有喧囂之感,唯一的感覺便是靜謐。
塔的另一側,是水,但錢塘江之水只是襯托,更引人關注的是兩樣,一是茅以升先生的著名作品——錢塘江大橋,二是錢塘江對岸的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那是人文的景觀,是人類對自然的利用。
我突然想到,兩側之景像征著人類兩種截然不同的活動,休閑和工作。人的一生,似乎始終糾結於這兩種活動。或許大部分人,也包括我自己,都會不時幻想著一種生活,即可以悠閑地工作,然後獲得令自己滿意的財富,以更好的休閑。這樣的人生會是完美,但完美也意味著虛幻,因為即便是希腊神話中的神祇,也沒有那樣的生活。
人類發展到今天,依靠的不是無休止的娛樂和休閑,而是工作,是永不滿足的利用和改造自然,沒有過去人類的工作,就沒有今日人類的休閑。因此,今日的人類仍應如此,也唯有如此,這會是人生的荒謬,但也必然是人類的使命。
五
虎跑的景致,是杭州別處所沒有的。在大城市裡生活久了,似乎已經習慣於在充斥著粉塵和汽車尾氣的空氣中生存。但即便虎跑也在市區,但當你越過川流不息的馬路,跨進虎跑的大門,便有種如臨仙境之感。除了一些人為設置的銘牌外,這裡看不到任何現代化的物質,曲徑通幽的小路、枝繁葉茂的樹林和清澈甘甜的泉水便是虎跑的全部。
虎跑空氣之清新,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大抵是由於泉水的原因,空氣微微的有些濕潤,帶著些許樹葉的清香。我貪婪地呼吸著,那種感受是過去從未有過的,甚至從未期盼過。
到了虎跑,必要親口品嘗虎跑的泉水。盡管我已謹慎地考慮到虎跑的泉水可能也受到了污染,我還是不假思索地捧起一掬泉水,細膩品嘗。這是我第一次喝到天然的泉水,那畢竟不同於被氯漂過的自來水,也不同於早已被妖魔化的瓶裝礦泉水,那是一種大自然的甘甜,並透著一絲泥土的氣息。
我突然想到,空氣和水,原本是人類起源的必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如今卻成為了一種奢侈。這不知是人類改造自然的代價,還是人類自我湮滅的悲哀。
六
把最後的篇幅留給城市。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偉大成果,是我們每個現代人所不得不關注的,而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也正是以城市為主題。從小在城市長大,我也會不由自主地去觀察我所訪問的每一座城市。
作為一座城市來講,杭州本無特別值得記錄之處,畢竟她的市區面積不夠大,人口不夠密集,但正是這樣一座城市,足以作為中國大城市的典型,代表中國城市的發展。
杭州的城區分為景區和經濟區,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保持景區的環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認為杭州在這一點上做的是成功的。漫步在柳浪聞鶯,你難以想像到這不過是鬧市區的一個景點,外面是穿梭的車流,裡面則是和煦微風下的柳枝飄舞和碧波蕩漾。它畢竟不同於用圍牆攔起來的城市公園,城中之景,景下之城,可見一斑。
杭州的交通據知在上下班高峰期間也是十分緊張的。我雖是沒有體會,但也可以想像到,不然城市中也不會建起環城高架,也不會有正在施工和設計的多條地鐵線路。我始終感嘆著現代城市高度發達和復雜的交通網絡,若是沒有它,一座城市將無法運轉,人類豈不是又要回到傳統的農業社會?
生於城市,長於城市,我從未有過逃離城市的念頭,盡管城市裡也有著太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畢竟城市帶給了我更多的生活方式。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們似乎一面抱怨和辱罵城市中的詬病,一面又不斷地湧入城市,並享受著城市裡的每一絲快樂和好處,在我看來,這只是人類的惺惺作態和極度愚蠢。
伴隨著車窗外的景致和車下清脆的鐵軌聲,旅行結束了。但可以預料,旅行所掀起的思緒的浪花不會平息,舊的觀念,舊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思想,依然在我的心中激蕩。思考總是令人沉重,但又能讓人看到遠方的一縷光線,我必然要選擇這樣的道路,如同萊蒙托夫的詩句:
我已習慣於這樣的思想,
我背起十字架,毫無怨尤,
這樣的或是那樣的懲罰?
都一樣。[2]
附:二日游線路和主要費用
第一天上午:
d5689動車07:44——09:12(54元+5元銷售服務費)
到站後坐公交到淨寺站下,參觀雷峰塔(40元)和花港觀魚
入住紅星文化酒店(四星級,單人房288元,不過要提前一個月預定)
第一天下午:
前往斷橋,參觀白堤、平湖秋月、孤山、岳廟(25元)
第二天上午:
參觀六和塔(30元)、虎跑(15元)
第二天下午:
參觀柳浪聞鶯
d5670動車14:55——16:18(54元+5元銷售服務費)
(共使用旅游消費券90元)
主要建議:
(1)雷峰塔價格有點貴,但很值得,塔頂觀西湖全景是一大樂事
(2)六和塔內部實際只有7層,登頂並不困難,值得一去
(3)虎跑是各景點中空氣最好的
[1] 引自尹廷高《花港觀魚》。
[2] 引自《萊蒙托夫詩選》第2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