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杭州,就選擇最美麗的一條線路【圖】

作者: 理安

導讀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和表妹陪著生活館的兩位從福建廈門遠道而來的客人——簡和她的同事何梅走了一次我認為是西湖邊最美麗的一條線路:九溪楊梅嶺—煙霞洞—南高峰—三台山—皓鵠灣—花港—蘇堤—曲院風荷—白堤—斷橋—淨慈禪寺—雷峰塔—太子灣公園—楊梅嶺。自己以前也沒怎麼好好走過,而且基本都是分開單獨走的,這次是依次走過,很順利,也很方便, ...

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我和表妹陪著生活館的兩位從福建廈門遠道而來的客人——簡和她的同事何梅走了一次我認為是西湖邊最美麗的一條線路:九溪楊梅嶺—煙霞洞—南高峰—三台山—皓鵠灣—花港—蘇堤—曲院風荷—白堤—斷橋—淨慈禪寺—雷峰塔—太子灣公園—楊梅嶺。自己以前也沒怎麼好好走過,而且基本都是分開單獨走的,這次是依次走過,很順利,也很方便,還不是很累,所以,現在越來越覺得,生活在杭州風景的中心——西湖邊最美麗的村莊——楊梅嶺,還是很幸福的,呵呵,連走的線路都是西湖邊最美麗的線路,有點受寵若驚了。早上5點半的時候就出了門,天色有點似亮非亮,還不是很刺眼,太陽如同橘子一樣掛在遠遠的天角,雖然有悖客人的意願,簡是想看日出的,但我們出來的時候太陽已經不等我們升起了,但簡脾氣很好,一點也沒說什麼,我許諾說下次來杭州了好好看日出。就這樣我們先爬上了煙霞洞,煙霞洞現在是全國文保單位,山洞裡面有很多塑像,很幽深也很有一種神秘感,自己以前進去過,完全可以發思古之情,由於這次太早,洞門沒開,我們只好順著台階經過煙霞洞,到了它的上方,然後再往右轉了上去。煙霞洞上去就是南高峰了,不高,這都因為我們已經在半山腰了。起點就比較高,楊梅嶺是一個山地村落,也正因為如此風景才如此的好,大概也就十幾分鐘到了山頂,山上已經有了早鍛煉的人們,大家按照自己的步調伸胳膊伸腿,有幾個大叔級人物只穿一條褲衩,倒也豪爽,完全不像是在風景區,而像是在自家後院的山上,很自然,看上去也沒有什麼別扭。南高峰郁郁蔥蔥的,很干淨的布置,以綠色打底,還有茶樹的襯托,從上往下看,建築爬在了山峰中間,往遠處看則是遙遠的青山了,自己記得以前能看到西湖的,可能是因為天氣的緣故,不是很清楚,但感覺這南高峰是屬於自己的,也怪不得表妹和簡還有何梅是那麼的興奮,她們奔跑著向西湖方向下山的時候,完全是小孩子才有的動作,這六一兒童節看來也是提前讓我感受了。從南高峰下來也比較快,257米的海拔說高不高說低不低,台階被打掃的很干淨,骨子裡有種大氣在裡面,對南高峰的介紹裡是這樣說的,毛澤東和朱德都曾爬過南高峰,雖然現在山上基本沒有什麼特別有名的景點,游客也不多,但南高峰卻是不能忽略的,是永遠都不可能被淡忘的,她和北高峰就如同杭州的脊背,讓人在天堂裡流連忘返的時候還能以此為借鑒,南高峰,不僅僅是一座山了,也成了江南文化的代表之一。從南高峰下來,我們一下子便看到了唐樟——唐朝時候就已經有的樟樹。這顆香樟樹現在還在抽著綠色,蒼老的樹干伸向天空,不過已經被鋼架撐著,但還是有種歷史的氣質。1049歲了,她的零頭都比我們每個人的歲數大,人的生命那麼短暫,還有什麼痛苦一定要記得那麼清楚的,該忘記的就忘記吧,前方還是燦爛的明天。我們告別唐樟,走過去100米不到的距離,便看到了慧因高麗寺。北宋元豐八年(1085),高麗國王文宗王徽的第四個兒子義天遠涉重洋,到杭州來求佛法,並隨師傅淨源入住慧因寺。後來,義天歸國,將《華嚴經》三部,共170卷,都送給了慧因教院。還捐了白金二千兩,在慧因教院造華嚴經藏經閣及菩薩像等。這之後,慧因高麗寺名聲大振,被譽為“華嚴第一道場”。南宋及元代,慧因高麗寺作為御前功德院累受封賜,香火興旺。此後,戰火影響,慧因高麗寺屢毀屢建,最後一次毀壞,是在清太平軍兩占杭城時。到光緒初年,寺廟建築基本無存。2004年,杭州市開始復建這座歷史名剎,並把它列為湖西36處歷史文化景點之一。復建前後歷經兩年零七個月。我們去的時候,寺廟還沒開門,在門口拍了照片,簡單看了一下對它的介紹。雖然寺廟看上去很新,但給人的感覺很舒服,寺廟建築的基調是鵝黃色的,油漆過的紅色木門鑲在正中間,很穩重也很大氣。告別高麗寺,我們便到了三台山。三台山最近很火爆,原因就是江南會還有《非誠勿擾》。江南會是馬雲等商界精英創辦的,是高檔私人會所,是我等普通大眾無緣進去的,以前到皓鵠灣游玩的時候,注意過那個時候的江南會所在的房子,也拍了很多照片,那個時候還沒有江南會,只是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房子,很有江南民居的特色,沒想到後來被改裝了,艾未未的設計很有個性,但離普通老百姓越來越遠。如果不想那麼多的話,純粹看風景,皓鵠灣是現在西湖周邊最有幽靜味道的,說是世外桃源一點都不過分,而且那種世外桃源的感覺是干淨、有品位,可以說不是隨隨便便建造的,完全是經過了獨特的規劃,所以,三台雲水被評為新杭州十景也不足為奇了。從後來的游玩來看,三台山是我們毅行的一大亮點,簡和她同事也都感覺不錯,表妹更是興奮,不斷的拍照,在此停留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從三台山出來,我們很快到了楊公堤,本來說要走楊公堤,但簡說他們還沒走過蘇堤呢,於是,我們就先從花港那邊過去,經過紅櫟山莊——一座座別具匠心的別墅,水上花園,表妹擔心房子會掉到水裡,簡給她解釋,下面打了那麼多石頭樁子,放心,不會掉下去。這些建造在西湖上的房子也是比較高檔的,雖然和我們普通老百姓並沒有多大的關系,但看著養養眼也是很好,總比建造那些看著就惡心的房子好。花港我們很快就經過,然後就到了蘇堤上,花港與蘇堤交接的地方旅行團總是很多,小紅帽一隊隊的,我想這可能和花港本身的地理空間有關系的,花港很大,還是免費,導游在裡面領著旅行團很耗時間,在裡面隨便轉轉大半天的時間也就過去了,從蘇堤到市區也還蠻方便,與蘇堤2.9公裡的路相比,花港顯然要好玩很多,小路曲曲折折,也不是很累,而走蘇堤,相信很多人會走到絕望。我們沒有在花港耽誤很多的時間,蘇堤左手邊的西湖水還是很清澈,而右邊的水現在有點渾濁,相信政府會很快整治好,不要因為這而影響到西湖。自己玩了太多次的蘇堤,有關蘇堤的介紹也鋪天蓋地,這裡就不再一一多說,只是想說,蘇堤是最有人文色彩的一條路了,有大文豪蘇東坡在那裡,想不文學都難。如果你想來杭州,想看西湖,想到蘇堤上走走,那就選擇陰雨天吧。在一個下著雨的午後,兩個人在蘇堤上,什麼都不做,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走著,把風景不看做風景,只是放松,讓西湖水的霧氣穿過自己的發梢,讓遠處的蒼茫包圍自己,這個時候,如果你看到松鼠,活生生的可愛的小動物,你會感覺你的年齡會變得更加年輕。如果說靜靜的漫步只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而看到松鼠、看到遠處的景致,那是生活的養分,是鮮活的,是給你增光添彩的,就這樣在一動一靜中抵達和諧。蘇堤快走到盡頭的時候,在曲院風荷,這裡現在已經有了印像西湖,張藝謀大師和他的鐵三角樊躍、王潮歌用西湖的山水搭建了一個很江南的世界,雖然自己沒看過,但看過網上的照片,那種意境已經透過照片傳遞過來了。很是誘人,如果有機會會看一下。也只有把西湖打造成江南的西湖才是最能反映西湖的本質的。現在的曲院風荷荷花還沒開,但荷葉已經長大,嫩綠嫩綠的,是夏天的代表,也是杭城的驕傲,同樣的荷花長在其它地方也就只是荷花,但在西湖,荷花可以被詮釋成各種像征意蘊的,是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統一,是有境界的,有內涵的。我們從曲院風荷走過去的時候,看到了鐵血丹心的岳廟,深為自己的老鄉——岳飛感到自豪,在遙遠的杭州,同樣耿直的中國人,為捍衛尊嚴的岳飛建造一座可以世代相傳的廟宇,用建築來表達情感,這恐怕是中國人或者是所有人類的一種本領,這種本領也同樣讓人欽佩和傳頌。我們又拐到蘇堤上,經過武松墓、蘇小小墓,邁過西泠橋,繞過孤山,經過樓外樓,平湖秋月的前面便是白堤了,一邊是西湖水,一邊還是西湖水。不同的是,點綴了有靈魂的荷花,人頭攢動,夏天的炎熱還沒撲面而來,大家也都不管天氣的作用,活潑的生活著,這種場景讓人感動。我們很快就走到了白堤的盡頭,在斷橋邊,還碰到了一位非常熱心的杭州大叔,胖胖的,很和藹可親,雖然他說的很多自己也都知道,但還是被他的熱情所感染,簡還有何梅更是被感染的一塌糊塗,對我說真是服了杭州人了,沒想到那麼熱情,不僅學到了很多有關杭州的歷史知識,還被這樣一個時刻將風景轉化為感動的生活所折服,杭州人真是幸福啊,她們說都舍不得離開杭州了。後來,我們還到了淨慈禪寺,雷峰塔,雷峰塔的宣傳廣告語很有個性,很文學,也很小資,比如:塔倒了,白娘子還在嗎?——進雷峰塔,尋古塔蹤跡;傳說中的佛祖舍利子——你見過嗎?進雷峰塔,浮屠尋珍;全鋼架結構,塔中有塔,你知道雷峰塔重生的秘密嗎?——登雷峰塔,觀古今雙塔;月亮之下、天堂之上,天堂將是怎樣一種美?——等雷峰塔,鳥瞰西湖第一絕等等,這樣的廣告詞相當江南,是自己喜歡的類型,本來雷峰塔自己是感覺沒什麼的,經他們這樣一說,都有想再去的衝動了,呵呵,不過門票並不便宜,就如同西溪濕地一樣,那可是瞬間大把大把的鈔票就出去了。自己現在做書吧,感覺生活真的不容易,掙錢沒那麼簡單,很辛苦的做事情,也不能貴,太貴客人就不來了,誰讓我們是民營呢,又不是國營的,想多少錢就多少錢,哎,想想這世道多麼艱難,呵呵,廣告語可以說的天花亂墜,但背後是引誘你花很多的錢,就如同房子一樣,誰都知道房子很貴,宣傳語誰都會寫,但錢呢,不是誰都能掙回來那麼多的,成為房奴,再好的語言都沒用的,反而成欺騙的了。我們還是需要實打實的服務,外在的好,內在的內涵方面也要對得起顧客,對得起大家,只有這樣才能做得更好,一直做下去,做成百年老店,做成一個品牌,直到成為一個生活的質量標准。在太子灣公園,簡還有何梅還有表妹當然還有我都玩得很高興,畢竟夏天嬉水是相當有味道的,在水中可以忘卻很多事情,不過自己也在想,如果和自己所愛的人在水中漫步,體會這屬於夏天的味道,那該多好!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有點不一樣的東西,讓清涼和感動時刻發生,讓生活反哺工作,工作不僅可以做得更好,還能那麼愉快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從太子灣出來,在蘇堤坐y3大概十幾分鐘,便很快到了楊梅嶺。六個小時的游玩卻一點都不累,反而游興更濃,表妹說,要是每天都這樣該多好,呵呵,每個人何嘗不是這樣想呢,那就努力吧,把工作和生活統一起來,生活在人間天堂——杭州,一輩子就知足了。最後,還要感謝一下簡和她同事何梅,她們也為我貢獻了很多美麗的照片,還有朋友般的交流,我們不僅僅是老板和客人的關系了,第二天都感覺是老朋友了,呵呵。表妹很舍不得你們走哦!歡迎她們能以後常來,也歡迎更多的朋友來楊梅嶺54號的【家·江南文化生活館】來看看,也走走西湖邊最美麗的一條線路!


(《非誠勿擾》外景地之一)



(荷風楊柳)



(荷葉漣漣)



(西湖)



(保俶塔)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